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洪涛专利>正文

软装墙体模块及组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212830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15 18: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适用于室内墙体装修用的软装墙体模块,包括设置在墙体挂镜线上的上卡槽、设置在墙体踢脚线上的下卡槽以及两端分别与上卡槽和下卡槽适配的墙板;所述上卡槽至少包括上水平围板和上竖直围板;所述上水平围板与所述上竖直围板固定连接;所述上水平围板与墙体可拆卸连接,所述上水平围板、上竖直围板以及墙体至少围成一个开口向下设置的卡槽;所述下卡槽至少包括下水平围板和下竖直围板;所述下水平围板与所述下竖直围板固定连接;所述下水平围板与墙体可拆卸连接,所述下水平围板、下竖直围板以及墙体至少围成一个开口向上设置的卡槽;本发明专利技术组装简单,操作方便,可以任意拆卸,为房屋改装和装修提供了方便。

Soft mounting wall module and assembling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soft mounted wall module suitable for indoor wall decoration, arranged in the wall mirror on the card slot, set in the wall skirting line under the slot and are respectively matched with the card slot and the lower slot on the wall; the upper groove includes at least a flat panel and Sheung Shui on the vertical panel; the upper level panel fixed and connected with the vertical panel; the upper level of the boarding and wall can be detachably connected, the upper level on the vertical wall and boarding, boarding at least in a card slot opening is downward arranged; the lower groove at least comprises horizontal and coaming under the vertical panel; the lower level panel and the lower vertical panel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wall panel; level of the detachable connection, the lower level of boarding, vertical coamings, surrounded by a wall at least open to.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assembly, convenient operation, free disassembly, and convenience for house modification and deco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软装墙体模块及组装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室内装修用的软装墙体模块,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室内墙体装修用的软装墙体模块及组装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公知的传统装修集成墙板的组装功能是,胶粘、打钉、钉卡扣的方式固定,组装还不够方便,有一定的技术要求;再次装修时拆卸也很麻烦,搬家也是个大难题。软装墙体模块一种“模块化”的集成装修材料。软装墙体模块区别于传统装修材料的是,传统装修材料种类繁多,并且需要多个工种协调施工的多个单品组合,而软装墙体模块只是一个单品,无需现场施工。软装墙体模块的专利技术,就是要通过软装修的形式,取代硬装修。其目的是使传统装修更轻快,更简单。软装修是指室内装修中,凡事可以移动的装饰、应用元素,包括家具、窗帘布艺、工艺品、装饰画等,“无需现场施工”,只需简单摆放、组装即可。硬装修是指在室内装修中固定死的,不可移动的装饰元素,包括吊顶、墙面、装饰造型等,需要一系列“复杂的技术施工”才能完成的元素。软装墙体模块的专利技术,能够在装修行业最大限度的解放了劳动力资源,将引领未来新的装修模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组装和拆卸方便的适用于室内墙体装修用的软装墙体模块及组装方法。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一种软装墙体模块,所述的软装墙体模块包括设置在墙体挂镜线上的上卡槽、设置在墙体踢脚线上的下卡槽以及两端分别与上卡槽和下卡槽适配的墙板;所述上卡槽至少包括水平设置的上水平围板和竖直设置有上竖直围板;所述上水平围板一端与所述上竖直围板固定连接;所述上水平围板的自由端与墙体可拆卸连接,所述上水平围板、上竖直围板以及墙体至少围成一个开口向下设置的卡槽;所述下卡槽至少包括水平设置的下水平围板和竖直设置有下竖直围板;所述下水平围板一端与所述下竖直围板固定连接;所述下水平围板的自由端与墙体可拆卸连接,所述下水平围板、下竖直围板以及墙体至少围成一个开口向上设置的卡槽;所述上卡槽的上竖直围板与墙体之间的距离和所述下卡槽的下竖直围板与墙体之间的距离略大于所述墙板的厚度,所述上水平围板与所述下水平围板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墙板的宽度,所述上竖直围板的最低处与所述下竖直围板的最高处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墙板的宽度,所述上卡槽的卡槽槽深大于所述下卡槽的卡槽槽深。较佳的,所述上卡槽还包括上槽体、上垫木、固定钉以及上装饰条,所述上槽体一侧壁与所述上水平围板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上槽体的开口与墙体反向设置,所述上槽体的槽深与所述上竖直围板到墙体之间的距离相等,所述上垫木设置在所述上槽体内,所述上垫木的厚度不大于所述上槽体的槽深,所述上垫木和上槽体通过固定钉与墙体固定连接,所述上装饰条覆盖在所述上竖直围板外壁和上槽体开口上方,所述上装饰条的上端与所述上槽体的另一端侧壁固定连接,所述上装饰条下端与所述上竖直围板的最低处固定连接;所述下卡槽还包括下槽体、下垫木、固定钉以及下装饰条,所述下槽体一侧壁与所述下水平围板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所述下槽体的开口与墙体反向设置,所述下槽体的槽深与所述下竖直围板到墙体之间的距离相等,所述下垫木设置在所述下槽体内,所述下垫木的厚度不大于所述下槽体的槽深,所述下垫木和下槽体通过固定钉与墙体固定连接,所述下装饰条覆盖在所述下竖直围板外壁和下槽体开口上方,所述下装饰条的下端与所述下槽体的另一端侧壁固定连接,所述下装饰条上端与所述下竖直围板的最高处固定连接。较佳的,所述上槽体为一端侧壁与所述上水平围板上端面一体铸造连接的槽体;或者,所述上槽体为一L型板一端与所述上水平围板靠近墙体端固定连接而围成的一槽体;所述下槽体为一端侧壁与所述下水平围板下端面一体铸造连接的槽体;或者,所述下槽体为一L型板一端与所述下水平围板靠近墙体端固定连接而围成的一槽体。较佳的,所述墙板包括墙板主体和若干墙板内衬,所述墙板本体与墙体相对设置的一面设置有若干间隔设置的嵌入槽,所述墙板内衬固定设置在所述嵌入槽内;所述墙板内衬的截面为波峰和波谷为三角形的波浪形衬板或者所述墙板内衬的截面为波峰和波谷为弧形的波浪形衬板,所述墙板内衬两端分别与所述嵌入槽两侧壁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的波浪形衬板的波峰所在面与波谷所在面之间的距离与所述嵌入槽槽深相等,所述的波浪形衬板的波峰或者波谷用于放置电线或者所述的波浪形衬板的波峰或者波谷上设置有下线槽。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软装墙体模块的组装方法,所述组装方法包括:在装修的墙体的挂镜线上组装上卡槽,踢脚线上组装下卡槽;将墙板上端伸入上卡槽内;将上端在上卡槽内的墙板平行贴紧墙体;将与墙体平行后的墙板松开使墙板下端自由下落至下卡槽内。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软装墙体模块的组装方法,所述组装方法包括:在装修的墙体的踢脚线上组装下卡槽;将墙板下端伸入下卡槽内;将下端在下卡槽内的墙板平行贴紧墙体;在装修的墙体的挂镜线上组装上卡槽,且组装上卡槽时墙板上端位于所述上卡槽内;或者,在装修的墙体的挂镜线上组装上卡槽;将墙板下端伸入上卡槽内;将上端在上卡槽内的墙板平行贴紧墙体;在装修的墙体的踢脚线上组装下卡槽,且组装下卡槽时墙板下端位于所述下卡槽内。较佳的,所述方法还包括在墙板两端分别组装在上卡槽和下卡槽内之后,将电线通过墙板内衬穿设在墙板背面。本专利技术有益的效果:避免了在传统装修胶粘、打钉、钉卡扣方式固定的技术性施工,降低了劳动强度以及施工技术要求,使房屋装修变得更加简单;尤其在房屋再次装修中大大降低了技术门槛,可以不必找装修公司或其他装修人员,不必搬家,使更多有闲暇时间劳动者能够自己动手,增加体验感,也节省了装修费用,对房屋再次装修市场或新房装修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房屋装修新的模式及就业机会。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软装墙板整体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标记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标记B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中墙板的截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实施例1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一种软装墙体模块,所述的软装墙体模块包括设置在墙体4挂镜线上的上卡槽1、设置在墙体4踢脚线上的下卡槽2以及两端分别与上卡槽1和下卡槽2适配的墙板3;所述上卡槽1至少包括水平设置的上水平围板11和竖直设置有上竖直围板;所述上水平围板11一端与所述上竖直围板固定连接;所述上水平围板11的自由端与墙体4可拆卸连接,所述上水平围板11、上竖直围板以及墙体4至少围成一个开口向下设置的卡槽;所述下卡槽2至少包括水平设置的下水平围板21和竖直设置有下竖直围板;所述下水平围板21一端与所述下竖直围板固定连接;所述下水平围板21的自由端与墙体4可拆卸连接,所述下水平围板21、下竖直围板以及墙体4至少围成一个开口向上设置的卡槽;所述上卡槽1的上竖直围板与墙体4之间的距离和所述下卡槽2的下竖直围板与墙体4之间的距离略大于所述墙板3的厚度,所述上水平围板11与所述下水平围板21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墙板3的宽度,所述上竖直围板的最低处与所述下竖直围板的最高处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墙板3的宽度,所述上卡槽1的卡槽槽深大于所述下卡槽2的卡槽槽深。本实施例通过在装修的墙体4挂镜线上设置有上卡槽1,在墙体4的踢脚线上设置有下卡槽2,同时将墙板3上端和下端分别伸入至上卡槽1和下卡槽2内进行组装;操作简单,组装和拆卸方便,提高房屋改装和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软装墙体模块及组装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软装墙体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软装墙体模块包括设置在墙体挂镜线上的上卡槽、设置在墙体踢脚线上的下卡槽以及两端分别与上卡槽和下卡槽适配的墙板;所述上卡槽至少包括水平设置的上水平围板和竖直设置有上竖直围板;所述上水平围板一端与所述上竖直围板固定连接;所述上水平围板的自由端与墙体可拆卸连接,所述上水平围板、上竖直围板以及墙体至少围成一个开口向下设置的卡槽;所述下卡槽至少包括水平设置的下水平围板和竖直设置有下竖直围板;所述下水平围板一端与所述下竖直围板固定连接;所述下水平围板的自由端与墙体可拆卸连接,所述下水平围板、下竖直围板以及墙体至少围成一个开口向上设置的卡槽;所述上卡槽的上竖直围板与墙体之间的距离和所述下卡槽的下竖直围板与墙体之间的距离略大于所述墙板的厚度,所述上水平围板与所述下水平围板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墙板的宽度,所述上竖直围板的最低处与所述下竖直围板的最高处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墙板的宽度,所述上卡槽的卡槽槽深大于所述下卡槽的卡槽槽深。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装墙体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软装墙体模块包括设置在墙体挂镜线上的上卡槽、设置在墙体踢脚线上的下卡槽以及两端分别与上卡槽和下卡槽适配的墙板;所述上卡槽至少包括水平设置的上水平围板和竖直设置有上竖直围板;所述上水平围板一端与所述上竖直围板固定连接;所述上水平围板的自由端与墙体可拆卸连接,所述上水平围板、上竖直围板以及墙体至少围成一个开口向下设置的卡槽;所述下卡槽至少包括水平设置的下水平围板和竖直设置有下竖直围板;所述下水平围板一端与所述下竖直围板固定连接;所述下水平围板的自由端与墙体可拆卸连接,所述下水平围板、下竖直围板以及墙体至少围成一个开口向上设置的卡槽;所述上卡槽的上竖直围板与墙体之间的距离和所述下卡槽的下竖直围板与墙体之间的距离略大于所述墙板的厚度,所述上水平围板与所述下水平围板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墙板的宽度,所述上竖直围板的最低处与所述下竖直围板的最高处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墙板的宽度,所述上卡槽的卡槽槽深大于所述下卡槽的卡槽槽深。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装墙体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卡槽还包括上槽体、上垫木、固定钉以及上装饰条,所述上槽体一侧壁与所述上水平围板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上槽体的开口与墙体反向设置,所述上槽体的槽深与所述上竖直围板到墙体之间的距离相等,所述上垫木设置在所述上槽体内,所述上垫木的厚度不大于所述上槽体的槽深,所述上垫木和上槽体通过固定钉与墙体固定连接,所述上装饰条覆盖在所述上竖直围板外壁和上槽体开口上方,所述上装饰条的上端与所述上槽体的另一端侧壁固定连接,所述上装饰条下端与所述上竖直围板的最低处固定连接;所述下卡槽还包括下槽体、下垫木、固定钉以及下装饰条,所述下槽体一侧壁与所述下水平围板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所述下槽体的开口与墙体反向设置,所述下槽体的槽深与所述下竖直围板到墙体之间的距离相等,所述下垫木设置在所述下槽体内,所述下垫木的厚度不大于所述下槽体的槽深,所述下垫木和下槽体通过固定钉与墙体固定连接,所述下装饰条覆盖在所述下竖直围板外壁和下槽体开口上方,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洪涛
申请(专利权)人:李洪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