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曲面防水保温屋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0316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15 12: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曲面防水保温屋顶,包括双防水层、双保温层,且双保温成之间形成空腔进行隔音;屋顶固定在钢结构上,钢结构上焊接有铜套筒,铜套筒螺纹连接有檩托,檩托穿过屋顶与幕墙板固定连接;檩托上部固定有上遮盖,所述上遮盖包括与檩托固定连接的环套,环套一体成型有斜向下设置的遮挡面,遮挡面的边沿形成内折的V形折边;所述檩托外周围绕有竖向挡水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双保温、双防水且设置空腔的方式保证了屋顶的保温、防水和隔音性能,并在檩托穿过处通过设置外层有伸缩余量的柔性防水、中部具有刚性的遮挡面和竖向挡水环以及内层的防水层,确保的屋顶穿透处的防水性能不低于屋面的防水性能,甚至优于屋面整体的防水性能。

Curved surface waterproof thermal insulation roof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urface waterproof thermal insulation roof, including double waterproof layer, double insulating layer, and a cavity is formed between the double insulation insulation; roof fixed on the steel structure, the steel structure is welded on the copper sleeve, copper sleeve thread connecting steel purlin purlin supporting bracket, passes through the fixed connecting the roof and curtain wall plate; purlin hanger are fixed on the upper part of the cover, the upper cover and comprises a purlin hanger ring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sleeve ring is integrally formed with a shielding surface obliquely arranged, the edge flanging of V occlusion fold formation; the purlin hanger surrounded by a vertical water retaining ring. The utility model adopts double insulation, waterproof and double cavity to ensure the roof insulation, waterproof and insulation, waterproof, and in the middle of flexible support by setting the outer purlin through flexible margin with rigid occlusion surface and vertical water retaining ring and the inner layer of the waterproof layer, waterproof performance to ensure that the roof penetration the waterproof performance is not lower than the roof, even waterproof performance is better than the whole roo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曲面防水保温屋顶
本技术属于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曲面防水保温屋顶。
技术介绍
现有建筑物的防水保温隔音性能较差,而一些艺术馆、展览馆等建筑队防水、保温和隔音的要求较高。此外,为了保持防水性能,人们在盖建筑时,在屋顶加设的防水层需要连接成一个整体。但是在一些屋顶为曲面的建筑,如艺术馆、展览馆等建筑中,需要在外部挂设幕墙板作为装饰面。而为了保持幕墙板固定稳固,需要自建筑的钢结构上焊接檩托结构作为支撑。而檩托结构需要穿过屋顶再与幕墙板固定连接,檩托穿过屋顶处回破坏防水层的完整性。现有的技术一般是穿透出再喷涂一层防水层,但是这样处理使得防水层容易破损,且檩托与屋顶的缝隙处容易进水。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曲面防水保温屋顶。本技术采用双保温、双防水且设置空腔的方式保证了屋顶的保温、防水和隔音性能,并在檩托穿过处通过设置外层有伸缩余量的柔性防水、中部具有刚性的遮挡面和竖向挡水环以及内层的防水层,确保的屋顶穿透处的防水性能不低于屋面的防水性能,甚至优于屋面整体的防水性能。为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曲面防水保温屋顶,包括固定在钢结构上的屋顶;所述屋顶包括与钢结构固定连接的压型板,压型板上铺设有防水隔气膜,防水隔气膜上方为第一保温层;第一保温层上方安装有主檩条,主檩条上固定有连接板,连接板上设有第一长圆孔,连接板通过第一长圆孔固定连接有次檩条;主檩条和次檩条上方设置有矮立边屋面板;矮立边屋面板上固定有第二保温层;第二保温层底面喷涂有柔性防水层,第二保温层的顶面固定有刚性防水层;第一保温层和第二保温层之间成形有间隔腔;钢结构上焊接有铜套筒,铜套筒螺纹连接有檩托,檩托穿过屋顶与幕墙板固定连接;檩托与屋顶顶部之间黏贴有自粘性防水层;檩托上部固定有上遮盖,所述上遮盖包括与檩托固定连接的环套,环套一体成型有斜向下设置的遮挡面,遮挡面的边沿形成内折的V形折边;所述檩托外周围绕有竖向挡水环,竖向挡水环顶部一体成形有外折的倒V形折边;竖向挡水环处于遮挡面正下方;倒V形折边处于V形折边内侧;竖向挡水环底部向外延伸形成与屋顶顶部紧密贴合的密闭面;密闭面与檩托之间黏贴固定有防水套,防水套成形有褶皱。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铜套筒的上部设置第一透气孔,铜套筒的下部谁知第二透气孔,第一透气孔与间隔腔连通;第二透气孔与室内连通;从而使得间隔腔与室内形成通气通道。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防水套上方固定有压紧环条,螺钉穿过压紧环条将防水套与密闭面及屋顶固定连接;压紧环条外黏贴或喷涂有防水层。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密闭面上成形有环形凸起,环形凸起与直立锁边屋面板之间喷涂有密封防水条。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密封防水条为液体橡胶防水层。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自粘性防水层包括与屋顶顶部黏贴的下翻边和与檩托黏贴的上翻边。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檩托外周外凸成形有用于支撑屋顶的支撑环。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防水套上方固定有压紧环条,螺钉穿过压紧环条将防水套与密闭面及屋顶固定连接;压紧环条外黏贴或喷涂有防水层。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密闭面上成形有环形凸起,环形凸起与直立锁边屋面板之间喷涂有密封防水条。附图说明图1为曲面防水保温屋顶的整体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曲面防水保温屋顶的整体的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共用边界的支撑结构;图4为铰接点的结构一;图5为铰接点的结构二;图6为未设置共用边界时B区拆除胎架后的变形云图;图7为设置共用边界时B区拆除胎架后的变形云图;图8为双层保温防水屋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为双层保温防水屋顶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10为檩托穿透处的防水结构示意图;图11为密闭面处的防水结构示意图;图12为檩托结构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13为檩托结构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14为檩托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15为檩托结构角度调节后的结构示意图;图16为檩托结构根据屋面形状调节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17为支撑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8清洗固定结构的总体结构示意图;图19为固定套筒的纵向剖面图;图20为固定套筒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1为插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且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具体说明。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为一个大剧院的钢结构1,由于建设剧院时,工期很紧急,为了减少拆除胎膜对工期的影响,需要进行分区施工,但是由于整个剧院为一设计整体,将其划分成为完全独立的区域进行施工,会由于拆卸过程中钢结构1的形变而导致各区域无法合拢。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人员创造性的将剧院划分为中部的A区域,和四周的B、C、D、E四个边部区域。相邻区域的边界处设置共用边界12,共用边界12固定各区的檩条13。为了使得共用边界12的结构具有一定的弹性,从而能够适应拆除胎架后,钢结构的整体形变,檩条13与共用边界12通过铰接点14滑动固定。铰接点在工程领域即为可沿杆件长度方向自由释放的铰接节点。如图4或图5所示,铰接点14包括焊接在共用边界12上的第一钢片141和焊接在檩条13上的第二钢片142,第一钢片141和第二钢片142通过长圆孔143可调式固定。即,第一钢片141和第二钢片142一个设置长圆孔,一个设置圆孔,然后通过螺栓或其它固定结构可调式固定。其中长圆孔143的滑移量限定为20㎜,从而保证胎架完全拆除后,能够焊接固定。第一钢片141和第二钢片142均设置长圆孔也可,只要保证滑移量在限定范围内。第一钢片141和第二钢片142上均设有弧形凹槽144,其中第一钢片141上的弧形凹槽144为四分之一圆,第二钢片142上的弧形凹槽144为半圆。两个弧形凹槽144相互搭叠形成预防竖向形变的缓冲。其具体分区施工步骤如下:先拆除A区域的胎架,然后即可同时或分批拆除B、C、D、E区域的胎架,然后对各区域进行后续施工。优选对称区域的胎架同时进行卸载,即B、D区域的胎架同时拆卸,C、E区域的胎架同时拆卸,从而相对区域拆卸时对A区域产生的应力能够相互抵消一大部分。其原理如下:A区域的檩条13均通过铰接点14与共用边界固定,由于铰接点14的存在,能够容忍钢结构一定程度的变形,因此形成缓冲间隔,其余区域的檩条13与共用边界12可通过铰接点固定,也可焊接固定,若通过铰接点固定,则需先焊接后再进行后续施工。由于A区域的缓冲间隔作用,因此B、C、D、E四个区域胎架的拆除,不会产生相互影响。从而实现分区同时卸载施工。再上述实施例中B、C、D、E四个周围区域的檩条优选与共用边界固定连接,从而不必再后续焊接。如图3所示,共用边界12底部固定有桁架式支撑18,桁架式支撑18固定在砼结构19上,檩条13形成伞状结构,从而形成较大的空间刚度,以满足屋面防水层的施工要求。如图6和图7所示,对设置用边界和未设置共用边界的B区钢结构进行的变形云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共用边界对共用边界处的受力影响较大,但是对其余部位的受力影响较小。上述实施例为花瓣形建筑施工的形态。本专利的共用边界12也可扩展为在长条状建筑或环状建筑上应用。先通过共用边界划分独立区域,然后间隔对独立区域的胎架进行拆除。实施例2在上述专利的基础上,在钢结构上方建造有曲面屋顶。如图8和图9所示,为了解决建筑的防水、保温、隔音等功能,曲面屋顶的结构如下:包括压型板201,压型板201下方通过镀锌折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曲面防水保温屋顶

【技术保护点】
一种曲面防水保温屋顶,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在钢结构(1)上的屋顶;所述屋顶包括与钢结构(1)固定连接的压型板(201),压型板(201)上铺设有防水隔气膜(202),防水隔气膜(202)上方为第一保温层;第一保温层上方安装有主檩条(204),主檩条(204)上固定有连接板(205),连接板(205)上设有第一长圆孔(206),连接板(205)通过第一长圆孔(206)固定连接有次檩条(207);主檩条(204)和次檩条(207)上方设置有矮立边屋面板(210);矮立边屋面板(210)上固定有第二保温层;第二保温层底面喷涂有柔性防水层,第二保温层的顶面固定有刚性防水层;第一保温层和第二保温层之间成形有间隔腔(218);钢结构(1)上焊接有铜套筒(301),铜套筒(301)螺纹连接有檩托(302),檩托(302)穿过屋顶与幕墙板固定连接;檩托(302)与屋顶顶部之间黏贴有自粘性防水层(219);檩托(302)上部固定有上遮盖(220),所述上遮盖(220)包括与檩托(302)固定连接的环套(2201),环套(2201)一体成型有斜向下设置的遮挡面(2202);竖向挡水环(2161)底部向外延伸形成与屋顶顶部紧密贴合的密闭面(2163);密闭面(2163)与檩托(302)之间黏贴固定有防水套(222),防水套(222)成形有褶皱。...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曲面防水保温屋顶,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在钢结构(1)上的屋顶;所述屋顶包括与钢结构(1)固定连接的压型板(201),压型板(201)上铺设有防水隔气膜(202),防水隔气膜(202)上方为第一保温层;第一保温层上方安装有主檩条(204),主檩条(204)上固定有连接板(205),连接板(205)上设有第一长圆孔(206),连接板(205)通过第一长圆孔(206)固定连接有次檩条(207);主檩条(204)和次檩条(207)上方设置有矮立边屋面板(210);矮立边屋面板(210)上固定有第二保温层;第二保温层底面喷涂有柔性防水层,第二保温层的顶面固定有刚性防水层;第一保温层和第二保温层之间成形有间隔腔(218);钢结构(1)上焊接有铜套筒(301),铜套筒(301)螺纹连接有檩托(302),檩托(302)穿过屋顶与幕墙板固定连接;檩托(302)与屋顶顶部之间黏贴有自粘性防水层(219);檩托(302)上部固定有上遮盖(220),所述上遮盖(220)包括与檩托(302)固定连接的环套(2201),环套(2201)一体成型有斜向下设置的遮挡面(2202);竖向挡水环(2161)底部向外延伸形成与屋顶顶部紧密贴合的密闭面(2163);密闭面(2163)与檩托(302)之间黏贴固定有防水套(222),防水套(222)成形有褶皱。2.如权利要求1所述曲面防水保温屋顶,其特征在于,所述铜套筒(301)的上部设置第一透气孔(226),铜套筒(301)的下部谁知第二透气孔(227),第一透气孔(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换江刘京城刘梦溪张羽谢会雪耿德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