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20191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15 11: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药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将益智仁、陈皮、白芍、茯苓、仙茅、枸杞子、山药和知母分别粉碎后与磷脂酰丝氨酸粉末混合,得到混合物M;将所述混合物M和水混合进行煎煮,得到煎煮液N;将所述煎煮液N和乙醇混合,静置后收集沉淀物;将所述沉淀物进行喷雾干燥、制粒后得到所述中药颗粒剂;通过各原料之间的协同作用,使得制得的中药颗粒剂可以有效促进人体对磷脂酰丝氨酸的吸收,且用于制备该中药颗粒剂的制备方法简单、原料易得。

Chinese medicine granule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granule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the preparation method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Yizhiren, tangerine peel, Poria, Radix Paeoniae Alba, Rhizoma curculiginis, Chinese wolfberry, Chinese yam and Anemarrhena were crushed and mixed with phosphatidylserine powder to obtain mixture M; the mixture of M and water mixture was obtained, decoction N; the decoction of N and ethanol, stewing and collecting sediment; the precipitate is obtained after spray drying and granul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granules; through the synergy between the various raw materials, the prepared Chinese medicine granule agent can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body's absorption of phosphatidylserine, and for preparation method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granules is simple, easy to get raw materia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中药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制备领域,具体地,涉及中药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磷脂酰丝氨酸(Phosphatidylserine,PS)是哺乳动物细胞膜磷脂的重要组成成分,尤其是在脑组织中,PS可顺利地穿过血脑屏障,在被吸收后的几分钟就可进入脑内,其与认知、情绪、学习、记忆等脑功能密切相关,目前已被应用于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治疗抑郁症、缓解精神压力和身体疲劳等方面。目前,将磷脂酰丝氨酸应用于中药制备领域的研究还比较少,因此,如何将磷脂酰丝氨酸应用于中药制备中,以更有效的促进人体对磷脂酰丝氨酸的吸收是本专利技术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中药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制备的中药颗粒剂可以有效促进人体对磷脂酰丝氨酸的吸收。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中药颗粒剂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1)将益智仁、陈皮、白芍、茯苓、仙茅、枸杞子、山药和知母分别粉碎后与磷脂酰丝氨酸粉末混合,得到混合物M;(2)将所述混合物M和水混合进行煎煮,得到煎煮液N;(3)将所述煎煮液N和乙醇混合,静置后收集沉淀物;(4)将所述沉淀物进行喷雾干燥、制粒后得到所述中药颗粒剂。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中药颗粒剂,所述中药颗粒剂由上述的制备方法制得。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中药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将益智仁、陈皮、白芍、茯苓、仙茅、枸杞子、山药和知母分别粉碎后与磷脂酰丝氨酸粉末混合,得到混合物M;将所述混合物M和水混合进行煎煮,得到煎煮液N;将所述煎煮液N和乙醇混合,静置后收集沉淀物;将所述沉淀物进行喷雾干燥、制粒后得到所述中药颗粒剂;通过各原料之间的协同作用,使得制得的中药颗粒剂可以有效促进人体对磷脂酰丝氨酸的吸收,且用于制备该中药颗粒剂的制备方法简单、原料易得。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在本文中所披露的范围的端点和任何值都不限于该精确的范围或值,这些范围或值应当理解为包含接近这些范围或值的值。对于数值范围来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之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和单独的点值之间,以及单独的点值之间可以彼此组合而得到一个或多个新的数值范围,这些数值范围应被视为在本文中具体公开。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中药颗粒剂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1)将益智仁、陈皮、白芍、茯苓、仙茅、枸杞子、山药和知母分别粉碎后与磷脂酰丝氨酸粉末混合,得到混合物M;(2)将所述混合物M和水混合进行煎煮,得到煎煮液N;(3)将所述煎煮液N和乙醇混合,静置后收集沉淀物;(4)将所述沉淀物进行喷雾干燥、制粒后得到所述中药颗粒剂。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得人体能够更好的吸收中药颗粒剂中的磷脂酰丝氨酸成分,相对于100重量份的益智仁,所述陈皮的用量为50-80重量份,所述白芍的用量为40-80重量份,所述茯苓的用量为10-40重量份,所述仙茅的用量为50-90重量份,所述枸杞子的用量为50-70重量份,所述山药的用量为15-40重量份,所述知母的用量为30-60重量份,所述磷脂酰丝氨酸粉末的用量为5-15重量份。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更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得人体能够更好的吸收中药颗粒剂中的磷脂酰丝氨酸成分,相对于100重量份的益智仁,所述陈皮的用量为60-70重量份,所述白芍的用量为50-70重量份,所述茯苓的用量为20-30重量份,所述仙茅的用量为60-70重量份,所述枸杞子的用量为55-65重量份,所述山药的用量为25-35重量份,所述知母的用量为40-50重量份,所述磷脂酰丝氨酸粉末的用量为8-12重量份。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为了更好的提取不同原料中的中药成分,步骤(2)中,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混合物M,所述水的用量为1-2L。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为了更好的提取不同原料中的中药成分,所述煎煮的温度为90-100℃,煎煮的时间为1-1.5h。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为了更好的提取不同原料中的中药成分,步骤(3)中,相对于100体积份的煎煮液,所述乙醇的用量为30-60体积份;所述乙醇的浓度为70-80体积%。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得各原料之间能够更好的发挥协同作用,所述静置的时间为10-15h,静置的环境温度为4-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中药颗粒剂,所述中药颗粒剂由上述的制备方法制得。以下将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实施例1将100g益智仁、60g陈皮、50g白芍、20g茯苓、60g仙茅、55g枸杞子、25g山药和40g知母分别粉碎后与8g磷脂酰丝氨酸粉末混合,得到混合物M;将所述混合物M和4.5L水混合进行煎煮(煎煮的温度为90℃,煎煮的时间为1h),得到煎煮液N;将所述煎煮液N和浓度为70体积%乙醇混合(相对于100体积份的煎煮液,所述乙醇的用量为30体积份),静置(静置的时间为10h,静置的环境温度为4℃)后收集沉淀物;将所述沉淀物进行喷雾干燥、制粒后得到所述中药颗粒剂A1。实施例2将100g益智仁、70g陈皮、70g白芍、30g茯苓、70g仙茅、65g枸杞子、35g山药和50g知母分别粉碎后与12g磷脂酰丝氨酸粉末混合,得到混合物M;将所述混合物M和9L水混合进行煎煮(煎煮的温度为100℃,煎煮的时间为1.5h),得到煎煮液N;将所述煎煮液N和浓度为80体积%乙醇混合(相对于100体积份的煎煮液,所述乙醇的用量为60体积份),静置(静置的时间为15h,静置的环境温度为8℃)后收集沉淀物;将所述沉淀物进行喷雾干燥、制粒后得到所述中药颗粒剂A2。实施例3将100g益智仁、65g陈皮、60g白芍、25g茯苓、65g仙茅、60g枸杞子、30g山药和45g知母分别粉碎后与10g磷脂酰丝氨酸粉末混合,得到混合物M;将所述混合物M和6L水混合进行煎煮(煎煮的温度为95℃,煎煮的时间为1.2h),得到煎煮液N;将所述煎煮液N和浓度为75体积%乙醇混合(相对于100体积份的煎煮液,所述乙醇的用量为45体积份),静置(静置的时间为12h,静置的环境温度为5℃)后收集沉淀物;将所述沉淀物进行喷雾干燥、制粒后得到所述中药颗粒剂A3。实施例4按照实施例3的方法进行制备,不同的是,相对于100g的益智仁,所述陈皮的用量为50g,所述白芍的用量为40g,所述茯苓的用量为10g,所述仙茅的用量为50g,所述枸杞子的用量为50g,所述山药的用量为15g,所述知母的用量为30g,所述磷脂酰丝氨酸粉末的用量为5g,得到所述中药颗粒剂A4。实施例5按照实施例3的方法进行制备,不同的是,相对于100g的益智仁,所述陈皮的用量为80g,所述白芍的用量为80g,所述茯苓的用量为40g,所述仙茅的用量为90g,所述枸杞子的用量为70g,所述山药的用量为40g,所述知母的用量为60g,所述磷脂酰丝氨酸粉末的用量为15g,得到所述中药颗粒剂A5。对比例1按照实施例3的方法进行制备,不同的是,相对于100g的益智仁,所述陈皮的用量为40g,所述白芍的用量为30g,所述茯苓的用量为5g,所述仙茅的用量为40g,所述枸杞子的用量为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中药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1)将益智仁、陈皮、白芍、茯苓、仙茅、枸杞子、山药和知母分别粉碎后与磷脂酰丝氨酸粉末混合,得到混合物M;(2)将所述混合物M和水混合进行煎煮,得到煎煮液N;(3)将所述煎煮液N和乙醇混合,静置后收集沉淀物;(4)将所述沉淀物进行喷雾干燥、制粒后得到所述中药颗粒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药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1)将益智仁、陈皮、白芍、茯苓、仙茅、枸杞子、山药和知母分别粉碎后与磷脂酰丝氨酸粉末混合,得到混合物M;(2)将所述混合物M和水混合进行煎煮,得到煎煮液N;(3)将所述煎煮液N和乙醇混合,静置后收集沉淀物;(4)将所述沉淀物进行喷雾干燥、制粒后得到所述中药颗粒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相对于100重量份的益智仁,所述陈皮的用量为50-80重量份,所述白芍的用量为40-80重量份,所述茯苓的用量为10-40重量份,所述仙茅的用量为50-90重量份,所述枸杞子的用量为50-70重量份,所述山药的用量为15-40重量份,所述知母的用量为30-60重量份,所述磷脂酰丝氨酸粉末的用量为5-15重量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相对于100重量份的益智仁,所述陈皮的用量为60-70重量份,所述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慈铭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福民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