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连接片手术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00428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15 11: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连接片手术钳。解决现有技术中一般手术钳结构不合理,手术过程中就容易触碰或刮擦到其他器官组织,对器官组织造成损伤的问题。手术钳包括钳夹、钳杆套和钳杆,钳夹设置在钳杆套前端的钳夹座内,钳杆与钳夹相铰接,钳夹包括第一钳夹和第二钳夹,第一钳夹包括一体连接的第一钳头和第一连接部,第二钳夹包括一体连接的第二钳头和第二连接部,在第一连接部上设有与钳夹座相铰接的固定铰接点,在第二连接部的自由端上设置有与钳杆相铰接的第一活动铰接点,在第二连接部的中部设置有与第一连接部自由端相铰接的第二活动铰接点。本发明专利技术无需采用连接片,防止了因连接片突出钳夹套外容易造成接触和损坏人体组织的问题。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operating forceps without connecting plates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a surgical clamp without a connecting piece. The utility model solves the problems that the structure of the general operation forceps is unreasonable in the prior art, and it is easy to touch or scrape to other organ tissues during the operation process, thereby causing damage to the organs and tissues. Surgical clamp clamp, including clamp rod sleeve and a clamp rod, a clamp clamp arranged in the front end of the clamp rod sleeve, a clamp rod and clamp hinged clamp includes first and second jaws, including one first clamp connected to the first clamp head and a first connecting part, second clamping including one connected with the clamp head and second the second connecting part, in part is provided with a fixed joint is hinged with the clamping seat first connected at the free end of the second connecting part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movable hinge point is hinged with the clamping rod, in the middle of the second connecting part is provided with second movable hinge point free end hinged connection with the first. The invention does not need a connecting piece, and prevents the contact and damage of the human body tissue because the connecting piece is protruded out of the clamping slee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连接片手术钳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减少对人体损伤触的无连接片手术钳。
技术介绍
在人体体内进行微创腹腔镜手术中,需要对体内大型器官组织进行牵引和有力,便于手术部位有足够的空间进行手术操作。目前现有技术中已有这种手术钳。这些手术钳的结构主要包括:手柄、拉杆、连板、钳夹,两钳夹分别与两连板铰接,两连板与拉杆相铰接,其带动钳夹运动的原理为:移动拉杆时,推动两连板转动,连板带动钳夹转动,实现钳夹开闭。然而这种结构存在一个缺陷,当钳夹张开时,连接板在转动动到外侧,使得连接板前端会突出在钳夹座外,这样在手术过程中就容易触碰或刮擦到其他器官组织,造成对器官组织的损伤。另外一般手术钳钳杆限位机构中橡胶圈容易损坏,需要经常进行更换和维护,提高了维护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中一般手术钳结构不合理,手术过程中就容易触碰或刮擦到其他器官组织,对器官组织造成损伤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减少对人体损伤触的无连接片手术钳。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无连接片手术钳,包括钳夹、钳杆套和钳杆,钳夹设置在钳杆套前端的钳夹座内,钳杆与钳夹相铰接,钳夹包括第一钳夹和第二钳夹,第一钳夹包括一体连接的第一钳头和第一连接部,第二钳夹包括一体连接的第二钳头和第二连接部,在第一连接部上设有与钳夹座相铰接的固定铰接点,在第二连接部的自由端上设置有与钳杆相铰接并随钳杆进行前后移动的第一活动铰接点,在第二连接部的中部设置有与第一连接部自由端相铰接,并随着第一活动铰接座前移而向钳夹座外侧移动的第二活动铰接点。本专利技术无需采用连接片,第一连接部与钳夹座铰接后自由端与第二连接部铰接,第二连接部自由端与钳杆铰接,通过第二连接部在前后移动过程中带动第一连接部绕固定铰接点转动,从而实现了钳夹的张合。在钳夹张合过程中由于固定铰接点和第一活动铰接点都位于钳杆套内,即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也都在钳杆套内进行工作,避免了因采用连接片,钳夹张合过程连接片突出钳夹套外容易造成接触和损坏人体组织的问题。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于钳头下端靠钳齿的一侧上,所述固定铰接点位于钳头下端,且位于第一连接部与第一钳头上钳齿所在平面相交的线上,第一连接部自由端上设置有与第二活动铰接点相铰接的第二铰接点,第二铰接点位于固定铰接点的外侧。本方案中固定铰接点即位于第一钳夹的中间线上,作为第一钳夹转动的点。第二铰接点位于固定铰接点外侧,即第二铰接点到第一钳夹钳齿所在平面存在距离,相比位于于第一连接部与第一钳头上钳齿所在平面相交的线上的固定铰接点更位于外侧,这样使得第二铰接点更便于被推动,从而使得第一钳夹绕固定铰接点向外转动。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连接部沿第二钳头下端延伸而成,第一活动铰接点位于第二连接部与第二钳头的钳齿所在的平面相交的线上。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在第一钳夹、第二钳夹、钳杆座、钳杆相互铰接后,固定铰接点与第一活动铰接点的中心连线位于钳杆的中轴线上。本方案第一活动铰接点随钳杆移动且位于钳杆的中轴线上,固定铰接点也位于钳杆的中轴线上。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两片成U型结构设置的铰接板,所述第一连接部插入在两铰接板之间,第二铰接点与第二活动铰接点通过销轴形成铰接。本方案第一钳夹与第二钳夹以铰接头铰接座形式相连接,连接根据紧密,同时也使得第二钳夹转动更方便带动第一钳夹转动。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钳杆前端包括铰接部,铰接部插入在两铰接板之间,第一活动铰接点通过销轴与铰接部相铰接。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钳杆套后部外壁上相对开有两个卡槽,卡槽底部形成有窗口与钳杆套内腔相连通,在所述钳杆后部的外壁上相对设置有两个切面,钳杆穿入在钳杆套内时,钳杆的切面与钳杆套的窗口所在平面齐平,在卡槽内嵌入有钳杆限位块,钳杆限位块底部紧贴窗口和切面,在钳杆限位块外套有橡胶圈。本方案中对钳杆的前后移动进行限制,同时也防止了钳杆进行旋转。而钳杆限位块在橡胶圈的包裹下,钳杆限位块底部紧紧贴牢窗口和切面。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钳杆限位块的表面上设置有若干道固定槽,所述橡胶圈对应固定槽数量也设置有若干个,橡胶圈套在钳杆限位块上,橡胶圈嵌入在固定槽内,将钳杆固定块紧紧压在卡槽内。本方案中橡胶圈设子有多个而并非设置一个,这样若橡胶圈在使用过程中若出现损坏,由于还存在其他橡胶圈,不会影响对钳杆限位块的固定。在两卡槽之间的钳杆套壁上设置有供橡胶圈套入的凹槽。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钳夹座为U形结构,包括两侧的支撑板,第二连接部在与第一连接部铰接后插入在钳夹座两支撑板内,固定铰接点通过销轴与两支撑板形成铰接。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第一连接部与钳夹座铰接后自由端与第二连接部铰接,第二连接部自由端与钳杆铰接,通过第二连接部在前后移动过程中带动第一连接部绕固定铰接点转动,从而实现了钳夹的张合。无需采用连接片,防止了钳夹张合过程因连接片突出钳夹套外容易造成接触和损坏人体组织的问题。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钳夹的一种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第一钳夹的一种侧视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第二钳夹的一种侧视结构示意图;附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钳杆限位块在钳杆套上的一种安装结构示意图。1-钳夹2-第一钳夹3-第二钳夹4-第一钳头5-第一连接部6-第二钳头7-第二连接部8-固定铰接点9-第一活动铰接点10-第二活动铰接点11-第二铰接点12-铰接板13-钳杆套14-钳杆15-卡槽16-固定槽17-橡胶圈18-切面19-窗口20-限位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本实施例一种无连接片手术钳,包括钳夹1、钳杆套13和钳杆14,钳夹设置在钳杆套前端的钳夹座内,钳杆与钳夹相铰接。如图1所示,钳夹包括第一钳夹2和第二钳夹3,第一钳夹包括一体连接的第一钳头4和第一连接部5,第二钳夹包括一体连接的第二钳6头和第二连接部7,在第一连接部上设有与钳夹座相铰接的固定铰接点8,在第二连接部的自由端上设置有与钳杆相铰接并随钳杆进行前后移动的第一活动铰接点9,在第二连接部的中部设置有与第一连接部自由端相铰接,并随着第一活动铰接座前移而向钳夹座外侧移动的第二活动铰接点10。第一连接部连接于钳头下端靠钳齿的一侧上,固定铰接点位于钳头下端,且位于第一连接部与第一钳头上钳齿所在平面相交的线上,第一连接部自由端上设置有与第二活动铰接点相铰接的第二铰接点,第二铰接点位于固定铰接点的外侧。第二连接部沿第二钳头下端延伸而成,第一活动铰接点位于第二连接部与第二钳头的钳齿所在的平面相交的线上。且在第一钳夹、第二钳夹、钳杆座、钳杆相互铰接后,固定铰接点与第一活动铰接点的中心连线位于钳杆的中轴线上。如图2和图3所示,第二连接部包括两片成U型结构设置的铰接板12,第一连接部插入在两铰接板之间,第二铰接点与第二活动铰接点通过销轴形成铰接。钳杆前端包括铰接部,铰接部插入在两铰接板之间,第一活动铰接点通过销轴与铰接部相铰接。钳夹座为U形结构,包括两侧的支撑板,第二连接部在与第一连接部铰接后插入在钳夹座两支撑板内,固定铰接点通过销轴与两支撑板形成铰接。如图4所述,在钳杆套13后部外壁上相对开有两个卡槽15,卡槽底部形成有窗口19与钳杆套内腔相连通,在钳杆后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无连接片手术钳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连接片手术钳,包括钳夹、钳杆套和钳杆,钳夹设置在钳杆套前端的钳夹座内,钳杆与钳夹相铰接,其特征在于:钳夹包括第一钳夹和第二钳夹,第一钳夹包括一体连接的第一钳头和第一连接部,第二钳夹包括一体连接的第二钳头和第二连接部,在第一连接部上设有与钳夹座相铰接的固定铰接点,在第二连接部的自由端上设置有与钳杆相铰接并随钳杆进行前后移动的第一活动铰接点,在第二连接部的中部设置有与第一连接部自由端相铰接,并随着第一活动铰接座前移而向钳夹座外侧移动的第二活动铰接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连接片手术钳,包括钳夹、钳杆套和钳杆,钳夹设置在钳杆套前端的钳夹座内,钳杆与钳夹相铰接,其特征在于:钳夹包括第一钳夹和第二钳夹,第一钳夹包括一体连接的第一钳头和第一连接部,第二钳夹包括一体连接的第二钳头和第二连接部,在第一连接部上设有与钳夹座相铰接的固定铰接点,在第二连接部的自由端上设置有与钳杆相铰接并随钳杆进行前后移动的第一活动铰接点,在第二连接部的中部设置有与第一连接部自由端相铰接,并随着第一活动铰接座前移而向钳夹座外侧移动的第二活动铰接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连接片手术钳,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于钳头下端靠钳齿的一侧上,所述固定铰接点位于钳头下端,且位于第一连接部与第一钳头上钳齿所在平面相交的线上,第一连接部自由端上设置有与第二活动铰接点相铰接的第二铰接点,第二铰接点位于固定铰接点的外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连接片手术钳,其特征是所述第二连接部沿第二钳头下端延伸而成,第一活动铰接点位于第二连接部与第二钳头的钳齿所在的平面相交的线上。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无连接片手术钳,其特征是在第一钳夹、第二钳夹、钳杆座、钳杆相互铰接后,固定铰接点与第一活动铰接点的中心连线位于钳杆的中轴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军忠王海霞袁世祥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康友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