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荒漠绿洲马铃薯膜下滴灌调亏灌溉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197023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15 09: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荒漠绿洲马铃薯膜下滴灌调亏灌溉方法,涉及农业灌溉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包括:平整土地并施基肥,所述基肥为氮肥和磷肥,施肥后开沟起垄;在所述垄上播种两行马铃薯;在所述两行马铃薯的中间地方铺设一条滴灌带,并覆盖塑料地膜;利用所述滴灌带在马铃薯的幼苗期、块茎形成期、块茎膨大期和淀粉积累期分别进行滴灌,并在所述块茎形成期对所述马铃薯追施氮肥;当土壤含水率下降至马铃薯调亏控制下限时应立即进行滴灌,滴灌后,当土壤含水率上升至马铃薯调亏控制上限时立即停止滴灌。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适用于荒漠绿洲马铃薯种植,达到节水且高产的效果。

Method for regulating drip irrigation of potato under mulch drip irrigation in desert oasi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drip irrigation method for potato under mulch drip irrigation in desert oasis,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gricultural irrigation. The method of the invention includes: land leveling and base fertilizer, the fertilizer for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fertilization after furrow and ridge; in the ridge planting two rows of potato; laying in the middle of the two row of the local potato a drip irrigation belt, and covered with plastic film; using the drip irrigation belt formed in potato seedlings during the period of tuber, tuber growth and starch accumulation period respectively, and the period of irrigation, potato nitrogen formed in the tuber; when the soil water content down to the lower limit of potato deficit should be carried out immediately after irrigation, drip irrigation, immediately stop drip irrigation when the soil moisture content increased to potato deficit control the upper limit. The method of the invention is suitable for potato planting in desert and oasis, and achieves water-saving and high yield effec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荒漠绿洲马铃薯膜下滴灌调亏灌溉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灌溉
,尤其涉及一种荒漠绿洲马铃薯膜下滴灌调亏灌溉方法。
技术介绍
马铃薯是中国五大主食之一,其营养价值高、适应能力强、产量大,是全球第三大重要的粮食作物,仅次于小麦和玉米。马铃薯是中国乃至世界重要的粮食作物,为我国菜粮兼用的传统植物,栽培历史悠久。由于对气候、土壤等条件的适应性较强,马铃薯生长较强健、易栽培,目前在我国栽培面积很广,全国各地多有种植,产量较高。以往对马铃薯的研究主要侧重于雨养农业区马铃薯栽培种植方式,而有关荒漠绿洲灌区马铃薯膜下滴灌调亏的灌溉方法研究较少。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荒漠绿洲马铃薯膜下滴灌调亏灌溉方法,主要目的是解决荒漠绿洲马铃薯灌溉的节水且高产的技术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主要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荒漠绿洲马铃薯的灌溉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平整土地并施基肥,所述基肥为氮肥和磷肥,施肥后开沟起垄;(2)在所述垄上播种两行马铃薯;(3)在所述两行马铃薯的中间地方铺设一条滴灌带,并覆盖塑料地膜;(4)利用所述滴灌带在马铃薯的幼苗期、块茎形成期、块茎膨大期和淀粉积累期分别进行滴灌,并在所述块茎形成期对所述马铃薯追施氮肥;当土壤含水率下降至马铃薯调亏控制下限时应立即进行滴灌,滴灌后,当土壤含水率上升至马铃薯调亏控制上限时立即停止滴灌。作为优选,所述垄的长度为6.5m-7.5m,所述垄的宽度为75cm-85cm,所述垄的高度为18-22cm。作为优选,所述地膜的宽度为115-125cm,所述地膜的厚度为0.007mm-0.009mm。作为优选,所述垄与垄之间形成未覆盖地膜的沟,所述沟的宽度为35cm-45cm,所述沟的深度为18cm-22cm。作为优选,所述在覆有所述地膜的垄上播种马铃薯种子是在所述垄上种植两排马铃薯,每一个垄上种植70株,株间距为18cm-22cm,株行间距为40cm。作为优选,所述马铃薯种子为高产、抗病性强、株型紧凑的晚熟菜用型和淀粉加工兼用型品种。作为优选,所述马铃薯于4月初播种,于9月底收获,所述马铃薯的全生育期为170天-180天。作为优选,所述幼苗期是从播种至现蕾之间的时间段,所述块茎形成期是从现蕾至初花之间的时间段,所述块茎膨大期是从初花至终花之间的时间段,所述淀粉积累期是从终花至花枯萎且马铃薯完全成熟之间的时间段。作为优选,所述铃薯调亏控制下限是马铃薯附近土壤的相对含水率为45%;所述马铃薯调亏控制上限是马铃薯附近土壤的相对含水率为75%。其中,所述马铃薯调亏灌溉是在马铃薯生长发育某一阶段主动施加一定的水分胁迫,促使作物光合产物分配向人们需要的组织器官倾斜,以提高其经济产量的节水灌溉技术。当土壤质量含水率下降至马铃薯调亏控制下限时,应立即进行灌水,灌到调亏控制上限时应立即停止灌水。所述控制上、下限用来限定水分调亏范围,所述马铃薯有较强的耐旱性,考虑到本研究区地处干旱的西北内陆河流域,降雨量小而蒸发量极大,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实际,相对含水率65%~75%为充分供水,55%~65%为轻度水分亏缺,45%~55%为中度水分亏缺,水分控制上、下限范围与区域实际较为吻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荒漠绿洲马铃薯膜下滴灌调亏灌溉方法是把膜下滴灌技术与水分调亏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新型节水增产灌溉方法,本专利技术方法在实现作物节水的同时不会显著降低马铃薯的最终产量,同时也提高了马铃薯水分利用效率和薯块淀粉含量;本专利技术的灌溉方法对荒漠绿洲地区节水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将在荒漠绿洲区马铃薯的种植中得到广泛推广与应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马铃薯种植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膜下滴灌调亏马铃薯水分利用状况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膜下滴灌调亏马铃薯块茎淀粉含量影响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地膜;2、垄;3、沟;4、滴灌带。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为达成预定专利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以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专利技术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技术方案、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下述说明中的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下述马铃薯(SolanumtuberosumL.)材料为“青薯168”,由青海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选育,属晚熟菜用型和淀粉加工兼用型品种,具有幼苗直立,枝叶繁茂,生长势强和耐贮藏等特点。实施例1本实施例在甘肃省民乐县益民灌溉试验站(100°43′E,38°39′N)进行。土壤为轻壤土,pH值7.22,耕层土壤田间最大持水量24%,土壤容重1.48g/cm3。灌区农田肥力均匀,盐碱化程度较小,地下水埋深较大(大于20m)。马铃薯田间种植模式如图1所示,具体步骤如下:1)马铃薯于4月初播种,播前平整土地,开沟起垄,垄长7m,垄宽80cm,垄高20cm,垄上覆普通塑料地膜,地膜宽120cm,厚度为0.008mm,无覆盖沟宽40cm,沟深20cm。2)播前结合平整土地均匀施加氮肥、磷肥和钾肥,然后机械翻耕20~30cm深,生育期不再追肥。3)播前根据该区常发病虫害进行拌种,播种时在步骤1)中所述普通塑料膜覆盖的垄上种植两行,行距40cm,株距20cm,70株/垄,起垄覆膜与膜下滴灌相结合。4)在马铃薯的四个关键生育期(幼苗期、块茎形成期、块茎膨大期和淀粉积累期)通过膜下滴灌带输水。每个处理及对照均重复三次,共27个小区,小区面积33.6m2(4.8m×7m),试验田总面积907.2m2,每小区种植三垄。除灌水不同外,其他田间管理措施完全相同,如种子处理、播种日期、播种方法、病虫害防治等。马铃薯于2016年4月8日播种,9月27日收获,全生育期历时173d;实验结果如表1所示。表1试验设计方案注:w为土壤质量含水率占田间持水量的百分比(%)。通过上述实验及其检测结果,分析膜下滴灌调亏对马铃薯块茎形态指标的影响,如表2所示;分析膜下滴灌调亏对马铃薯薯块产量的影响,如表2所示;分析膜下滴灌调亏对马铃薯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分析膜下滴灌调亏对马铃薯块茎淀粉含量的影响;表2膜下滴灌调亏对马铃薯块茎形态指标及产量的影响注:表中同列数据字母不同表示在P<0.05水平上差异显著。本专利技术的膜下滴灌调亏对马铃薯块茎形态指标的影响:块茎形态是马铃薯果实外观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通常以形态指数(纵径/横径)来表示;由表2可知,马铃薯全生育期各水分调亏处理对马铃薯单株薯重影响显著(P<0.05)。块茎膨大期中度水分亏却F5单株薯重最小331.12g,对照CK单株薯重最大579.56g;CK较F2、F5、F8分别显著高53.04%、75.03%和27.96%,且F8较F2、F5显著高19.60%、36.79%,但调亏处理F1、F3、F4间及F6、F7、CK间单株薯重差异不显著(P>0.05)。各处理及对照间马铃薯形态指数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膜下滴灌调亏不会显著影响马铃薯的纵径、横径及形态指数。本专利技术的膜下滴灌调亏对马铃薯薯块产量的影响:水分利用效率(WaterUseEfficiency,简称WUE,kg·m-3)是指每消耗单位水量所能获得的作物产量或经济产量。由图2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荒漠绿洲马铃薯膜下滴灌调亏灌溉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荒漠绿洲马铃薯膜下滴灌调亏灌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1)平整土地并施基肥,所述基肥为氮肥和磷肥,施肥后开沟起垄;(2)在所述垄上播种两行马铃薯;(3)在所述两行马铃薯的中间地方铺设一条滴灌带,并覆盖塑料地膜;(4)利用所述滴灌带在马铃薯的幼苗期、块茎形成期、块茎膨大期和淀粉积累期分别进行滴灌,并在所述块茎形成期对所述马铃薯追施氮肥;当土壤含水率下降至马铃薯调亏控制下限时应立即进行滴灌,滴灌后,当土壤含水率上升至马铃薯调亏控制上限时立即停止滴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荒漠绿洲马铃薯膜下滴灌调亏灌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1)平整土地并施基肥,所述基肥为氮肥和磷肥,施肥后开沟起垄;(2)在所述垄上播种两行马铃薯;(3)在所述两行马铃薯的中间地方铺设一条滴灌带,并覆盖塑料地膜;(4)利用所述滴灌带在马铃薯的幼苗期、块茎形成期、块茎膨大期和淀粉积累期分别进行滴灌,并在所述块茎形成期对所述马铃薯追施氮肥;当土壤含水率下降至马铃薯调亏控制下限时应立即进行滴灌,滴灌后,当土壤含水率上升至马铃薯调亏控制上限时立即停止滴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荒漠绿洲马铃薯膜下滴灌调亏灌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垄的长度为6.5m-7.5m,所述垄的宽度为75cm-85cm,所述垄的高度为18-22c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荒漠绿洲马铃薯膜下滴灌调亏灌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膜的宽度为115-125cm,所述地膜的厚度为0.007mm-0.009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荒漠绿洲马铃薯膜下滴灌调亏灌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垄与垄之间形成未覆盖地膜的沟,所述沟的宽度为35cm-45cm,所述沟的深度为18cm-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恒嘉薛道信黄彩霞康燕霞王玉才邓浩亮王世杰李福强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