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枇杷的嫁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196709 阅读:5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15 09: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苗木培育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枇杷的嫁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砧木处理、嫁接、日常管理;本发明专利技术操作步骤简单,育苗成本较低,通过对砧木和接穗的合理选择,提高它们之间的亲和度,在结合之前对砧木和接穗分别进行处理,包括营养成分需求以及病害防治方面,在满足枇杷正常生长的同时,最大限度的保证了枇杷的存活率,成活率在98%以上,同时当年的亩产量相对于传统嫁接方法提提高了8.4%以上。

Grafting method of Loquat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grafting seedling cultivation, in particular to a method for loquat;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rootstock treatment, grafting, daily management;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operation steps, low cost of seedling, through reasonable selection of rootstock and scion, improve the affinity between them,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prior to the stock and scion respectively. For processing, including nutrition demand and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o meet the normal growth of loquat. At the same time, the maximum guarantee of the survival rate of loquat, the survival rate was over 98%, while the yield relative to the traditional method of grafting increased more than 8.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枇杷的嫁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苗木培育
,特别涉及一种枇杷的嫁接方法。
技术介绍
枇杷,别名:芦橘、金丸、芦枝。蔷薇科、枇杷属植物,枇杷原产中国东南部,因叶子形状似琵琶乐器而名,其花可入药。树高3~5米,叶子大而长,厚而有茸毛,呈长椭圆形,状如琵琶。别名又叫芦橘、芦枝、金丸、炎果、焦子。枇杷与大部分果树不同,在秋天或初冬开花,果子在春天至初夏成熟,比其它水果都早,因此被称是“果木中独备四时之气者”。枇杷的花为白色或淡黄色,有五块花瓣,直径约2厘米,以五至十朵成一束,可以作为蜜源作物。枇杷具有较大的营养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枇杷中所含的有机酸,能刺激消化腺分泌,对增进食欲、帮助消化吸收、止渴解暑有相当的作用;2.枇杷中含有苦杏仁甙,能够润肺止咳、祛痰,治疗各种咳嗽;3.枇杷果实及叶有抑制流感病毒作用,常吃可以预防四时感冒;4.枇杷叶可晾干制成茶叶,有泄热下气、和胃降逆之功效,为止呕之良品,可治疗各种呕吐呃逆。不仅如此,枇杷还具有较大的食疗效果,体现在:其果味甘酸、性平,可清肺生津止渴;其核味苦、性平,可祛痰止咳,主要用于治疗肺热和咳嗽、久咳不愈、咽干口渴及胃气不足等病症。可见枇杷是一种营养丰富的水果,而且甜味适中,枇杷树在生长的过程中,一般都要进行嫁接处理,但是传统的嫁接方法由于技术的不成熟,导致嫁接的存活率较低,同时,从目前相关的专利文献研究报道来看,针对枇杷的嫁接方法还比较缺乏,因此,针对目前枇杷嫁接方法较为复杂,存活率较低的弊病,本申请人进行大量的实地研究,在传统嫁接方法上进行改进,特别是针对枇杷的生长特性以及嫁接特点,以达到提高枇杷嫁接的存活率、满足砧木和接穗的营养需求、提高枇杷产量的目的,同时也为苗木培育技术提供一种新思路,特别是针对枇杷嫁接方面的研究,有效提升我国果农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枇杷的嫁接方法。具体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枇杷的嫁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砧木处理:选取茎干粗壮、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6~8年生的野生枇杷树作为砧木,嫁接前的6个月内,对选择的枇杷树进行日常管理,将传统肥料更换为枇杷专用肥,并每隔10~15d喷淋一次病虫害防治液;(2)嫁接:嫁接前一周,将消毒液对接穗枝条或芽四周进行喷淋,当天嫁接当天剪切接穗,将砧木根部离地15~20cm的位置处切割出一道深度为10~15cm,形状与接穗伤口楔合的切口,将接穗植入砧木切口中,将伤口结合处用黑膜覆盖,用扎带将其固定,并留有3~5个孔洞;(3)日常管理:嫁接完成后,对砧木浇水以及施用枇杷专用肥,对接穗喷淋营养液,进行日常管理;所述的枇杷专用肥,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组成:氮磷钾复合肥30~40、硫酸锌2~4、硫酸锰1~2、钼酸铵0.8~1.2、硫酸亚铁1~2、石膏1~3、花生饼15~25、中药渣10~20、沼渣12~18、水果渣10~20、牛羊粪6~12、食用菌菌渣15~25、贝壳粉6~9、甘蔗渣10~20。所述的枇杷专用肥,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无机肥:将氮磷钾复合肥、硫酸锌、硫酸锰、钼酸铵、硫酸亚铁和石膏混合,加入为所述混合物0.8~1.2倍量的水,加热使其溶解,经冷却、脱水干燥,得无机肥;(2)制备有机肥:将花生饼、中药渣、沼渣、水果渣、牛羊粪、食用菌菌渣、贝壳粉和甘蔗渣混合送至发酵室,发酵4~5d,捞出烘干,得有机肥;(3)混料:将制备的有机肥和无机肥混合,粉碎,过筛,通过造粒机制成粒径为0.15~0.25mm的颗粒即可。所述的发酵,温度为28~33℃,相对湿度为35~45%,PH值为4.5~5.5。所述的氮磷钾复合肥,其氮磷钾的质量比为1∶0.8~1.2∶0.4~0.6。所述的病虫害防治液,是将雷丸、苦参、乌蔹莓按等质量份混合,加入所述混合物质量的1.2~1.8倍的水,熬煮60~80min,过滤,将滤液、乙醇、含量为12~18%的石灰水、浓度为5~8%的双氧水按1∶0.08~0.12∶0.1~0.2∶0.1~0.2的质量比混合,拌匀即可。所述的接穗枝条,是选取2~3年生的优质品种的枇杷树作为母本。所述的消毒液,是将铁色箭、香排草按等质量混合,加入所述混合物质量的1.2~1.8倍的水,熬煮40~50min,过滤,将滤液和浓度为3~5%的双氧水按照1∶0.2~0.3的质量比混合,拌匀即可。所述的营养液,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组成:含量为45~55%的葡萄糖溶液20~30、尿素10~20、磷酸二氢钾12~18、草木灰水浸液5~8、食盐1~3、蜂蜜2~4、VC1~3、芝麻油2~5、5-硝基愈创木酚钠1.2~1.8、含量为8~12%的石灰水溶液6~12。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操作步骤简单,育苗成本较低,通过对砧木和接穗的合理选择,提高它们之间的亲和度,在结合之前对砧木和接穗分别进行处理,包括营养成分需求以及病害防治方面,在满足枇杷正常生长的同时,最大限度的保证了枇杷的存活率,成活率在98%以上,同时当年的亩产量相对于传统嫁接方法提提高了8.4%以上。其中,在砧木处理时,将传统肥料更换为枇杷专用肥,成分搭配更加合理,满足枇杷的营养需求,最大限度的满足砧木的生长,为后期为接穗提供充足的营养打下基础,达到快速生长,增产的目的;通过对砧木进行病虫害防治以及接穗母本的消毒处理,降低砧木以及接穗受到病虫害侵害的风险,提高嫁接苗木的存活率;后期嫁接后对接穗喷淋营养液,满足接穗苗木对营养的合理需求,加速生长,实现增产的目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方式,任何在本实施例基本精神上的改进或代替,仍属于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枇杷的嫁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砧木处理:选取茎干粗壮、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6~8年生的野生枇杷树作为砧木,嫁接前的6个月内,对选择的枇杷树进行日常管理,将传统肥料更换为枇杷专用肥,并每隔10~15d喷淋一次病虫害防治液;所述的病虫害防治液,是将雷丸、苦参、乌蔹莓按等质量份混合,加入所述混合物质量的1.2倍的水,熬煮60min,过滤,将滤液、乙醇、含量为12%的石灰水、浓度为5%的双氧水按1∶0.08∶0.1∶0.1的质量比混合,拌匀即可;(2)嫁接:选取2~3年生的优质品种的枇杷树作为母本,嫁接前一周,将消毒液对接穗枝条或芽四周进行喷淋,当天嫁接当天剪切接穗,将砧木根部离地15~20cm的位置处切割出一道深度为10~15cm,形状与接穗伤口楔合的切口,将接穗植入砧木切口中,将伤口结合处用黑膜覆盖,用扎带将其固定,并留有3~5个孔洞;所述的消毒液,是将铁色箭、香排草按等质量混合,加入所述混合物质量的1.2倍的水,熬煮40min,过滤,将滤液和浓度为3%的双氧水按照1∶0.2的质量比混合,拌匀即可;(3)日常管理:嫁接完成后,对砧木浇水以及施用枇杷专用肥,对接穗喷淋营养液,进行日常管理;所述的枇杷专用肥,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组成:氮磷钾复合肥30kg、硫酸锌2kg、硫酸锰1kg、钼酸铵0.8kg、硫酸亚铁1kg、石膏1kg、花生饼15kg、中药渣10kg、沼渣12kg、水果渣10kg、牛羊粪6kg、食用菌菌渣15kg、贝壳粉6kg、甘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枇杷的嫁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砧木处理:选取茎干粗壮、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6~8年生的野生枇杷树作为砧木,嫁接前的6个月内,对选择的枇杷树进行日常管理,将传统肥料更换为枇杷专用肥,并每隔10~15d喷淋一次病虫害防治液;(2)嫁接:嫁接前一周,将消毒液对接穗枝条或芽四周进行喷淋,当天嫁接当天剪切接穗,将砧木根部离地15~20cm的位置处切割出一道深度为10~15cm,形状与接穗伤口楔合的切口,将接穗植入砧木切口中,将伤口结合处用黑膜覆盖,用扎带将其固定,并留有3~5个孔洞;(3)日常管理:嫁接完成后,对砧木浇水以及施用枇杷专用肥,对接穗喷淋营养液,进行日常管理;所述的枇杷专用肥,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组成:氮磷钾复合肥30~40、硫酸锌2~4、硫酸锰1~2、钼酸铵0.8~1.2、硫酸亚铁1~2、石膏1~3、花生饼15~25、中药渣10~20、沼渣12~18、水果渣10~20、牛羊粪6~12、食用菌菌渣15~25、贝壳粉6~9、甘蔗渣10~2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枇杷的嫁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砧木处理:选取茎干粗壮、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6~8年生的野生枇杷树作为砧木,嫁接前的6个月内,对选择的枇杷树进行日常管理,将传统肥料更换为枇杷专用肥,并每隔10~15d喷淋一次病虫害防治液;(2)嫁接:嫁接前一周,将消毒液对接穗枝条或芽四周进行喷淋,当天嫁接当天剪切接穗,将砧木根部离地15~20cm的位置处切割出一道深度为10~15cm,形状与接穗伤口楔合的切口,将接穗植入砧木切口中,将伤口结合处用黑膜覆盖,用扎带将其固定,并留有3~5个孔洞;(3)日常管理:嫁接完成后,对砧木浇水以及施用枇杷专用肥,对接穗喷淋营养液,进行日常管理;所述的枇杷专用肥,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组成:氮磷钾复合肥30~40、硫酸锌2~4、硫酸锰1~2、钼酸铵0.8~1.2、硫酸亚铁1~2、石膏1~3、花生饼15~25、中药渣10~20、沼渣12~18、水果渣10~20、牛羊粪6~12、食用菌菌渣15~25、贝壳粉6~9、甘蔗渣10~2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枇杷的嫁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枇杷专用肥,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无机肥:将氮磷钾复合肥、硫酸锌、硫酸锰、钼酸铵、硫酸亚铁和石膏混合,加入为所述混合物0.8~1.2倍量的水,加热使其溶解,经冷却、脱水干燥,得无机肥;(2)制备有机肥:将花生饼、中药渣、沼渣、水果渣、牛羊粪、食用菌菌渣、贝壳粉和甘蔗渣混合送至发酵室,发酵4~5d,捞出烘干,得有机肥;(3)混料:将制备的有机肥和无机肥混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长国伍朝友施永斌勾承馥
申请(专利权)人:普定县绿源苗业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