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卧撑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196535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15 09: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结构设计新颖、使用简单方便的俯卧撑训练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一端的两侧分别设有至少一个与手掌形状匹配的手掌凹槽,在所述底板的另一端上设有至少两个横向间隔设置的脚步支撑凹槽;在靠近所述手掌凹槽处的底板上设有一用于支撑胸部的柔性垫;在设有手掌凹槽的底板的端部上设有U形缺口或U形凹槽,所述U形缺口或U形凹槽设置于底板两侧的手掌凹槽中间,且当为U形凹槽时,该U形凹槽穿过底板的端部并与外界连通。

Push up train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push up training device of novel structure, simple and convenient to use; comprises a bottom plate; both sides of one end of the bottom plate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groove, at least one palm and palm shape,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base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t least two steps between horizontal interval set at the bottom near the support groove; the palm groove is provided with a flexible mat for supporting the chest; a U shaped notch or U shaped groove at the end part of the bottom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groove on the palm, palm groove and the middle of the U notch or U shaped groove is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the bottom plate, and when the U shaped groove, the U groove through the end portion of the bottom plate and communicated with the outsid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俯卧撑训练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体育器材,尤其涉及一种俯卧撑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俯卧撑训练可锻炼学生的上肢体、下肢体及腰部,对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在教学中发现,有些学生在做俯卧撑训练时,由于标准不规范,常常发生上肢体支撑不住导致胸部和头部撞击地面的现象,对学生的身体造成一定的伤害,而对于一些能力较高学生而言,单纯的在地面上进行俯卧撑的锻炼又显的不足以对其能力的提高有所帮助,因此,确有必要设计出一种能够解决上述两种现象/问题的装置,以适应当前教学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需要,提供一种结构设计新颖、使用简单方便的俯卧撑训练装置。为了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设计一种俯卧撑训练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一端的两侧分别设有至少一个与手掌形状匹配的手掌凹槽,在所述底板的另一端上设有至少两个横向间隔设置的脚步支撑凹槽;在靠近所述手掌凹槽处的底板上设有一用于支撑胸部的柔性垫;在设有手掌凹槽的底板的端部上设有U形缺口或U形凹槽,所述U形缺口或U形凹槽设置于底板两侧的手掌凹槽中间,且当为U形凹槽时,该U形凹槽穿过底板的端部并与外界连通。优选的,在所述底板的中部设有用于支撑腰部的腰部支撑结构,所述腰部支撑结构它包括设置于底板中部的插孔、插入至插孔内的插管,所述插管的顶部设有顶杆,所述顶杆位于插管内并与插管螺纹连接,在所述顶杆的顶部设由弧形支撑板。优选的,所述插孔为至少两个,且所述插孔沿所述底板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优选的,在设有脚步支撑凹槽的底板端部上设有两个间隔设置的脚部支撑结构,所述脚部支撑结构它包括设置于底板上的安装孔,安装孔内设有支撑管,支撑管顶部设有顶管,顶管的下端位于支撑管内并与支撑管螺纹连接,且所述顶管的顶部设有支撑板。优选的,所述支撑板上设于凹槽。优选的,当为U形凹槽时,在所述U形凹槽的底部设有柔性垫层。优选的,位于同一侧的手掌凹槽沿所述底板的长度方向排列设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装置其结构设计新颖,在使用中可对使用者的胸部、头部进行防护,适合初练者使用,其次,本设计的腰部支撑结构可对使用者的腰部进行支撑,此设计可帮助初练者完成标准的俯卧撑动作,有助于锻炼时使用,再者,本设计的脚部支撑结构可对使用者的脚部进行支撑和抬高,适合能力较强的使用者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要结构示意图之一;图2为本技术的主要结构示意图之二;图中:1.底板;2.脚步支撑凹槽;3.手掌凹槽;4.柔性垫;5.U形凹槽;6.柔性垫层;7.插孔;8.安装孔;9.插管;10.顶杆;11.弧形支撑板;12.支撑管;13.顶管;14.支撑板;15.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一种俯卧撑训练装置,参见图1,图2;它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一端的两侧分别设有多个与手掌形状匹配的手掌凹槽3,位于同一侧的手掌凹槽3沿所述底板的长度方向排列设置;还在所述底板1的另一端上设有至少两个横向间隔设置的脚步支撑凹槽2;并在靠近所述手掌凹槽处的底板上设有一用于支撑胸部的柔性垫4;在设有手掌凹槽的底板的端部上设有U形缺口或U形凹槽5,所述U形缺口或U形凹槽5设置于底板两侧的手掌凹槽中间,且当为U形凹槽5时,该U形凹槽5穿过底板的端部并与外界连通,且此时还在所述U形凹槽5的底部设有柔性垫层6。以上设计为本装置的基本设计,此设计可以适应一般人员使用,在使用时,锻炼者的手掌根据需要自行调节并放于底板两侧的手掌凹槽内,而双脚的脚尖位于底板另一端的脚步支撑凹槽2内即可,在锻炼时,其柔性垫可对锻炼者的胸部进行防护,其U形缺口或U形凹槽5可对锻炼者的头部进行防护,即在,锻炼者的上肢不足以支撑身体时,其胸部被柔性垫支撑,以保护胸部免受伤害,而U形缺口或U形凹槽5对头部进行缓冲,避免因与头部的额头距离过近对头部造成伤害。作为本装置的改进,本设计还在所述底板1的中部设有用于支撑腰部的腰部支撑结构,具体的,所述腰部支撑结构它包括设置于底板中部的多个插孔7、插入至插孔内的插管9,插孔7沿所述底板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插管9的顶部设有顶杆10,所述顶杆10位于插管内并与插管螺纹连接,还在所述顶杆的顶部设由弧形支撑板11,此弧形支撑板11在训练时可对锻炼者的腰部进行支撑,可帮助初练者完成标准的俯卧撑动作,有助于锻炼时使用。作为对本装置的进一步的改进,本装置还在设有脚步支撑凹槽的底板端部上设有两个间隔设置的脚部支撑结构,具体的,所述脚部支撑结构它包括设置于底板1上的安装孔8,安装孔8内设有支撑管12,支撑管12顶部设有顶管13,顶管13的下端位于支撑管内并与支撑管螺纹连接,且所述顶管13的顶部设有支撑板14,支撑板14上设于凹槽15;本设计的脚部支撑结构可对使用者的脚部进行支撑和抬高,适合能力较强的使用者使用。本技术的实施例公布的是较佳的实施例,但并不局限于此,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极易根据上述实施例,领会本技术的精神,并做出不同的引申和变化,但只要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俯卧撑训练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俯卧撑训练装置,包括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一端的两侧分别设有至少一个与手掌形状匹配的手掌凹槽,在所述底板的另一端上设有至少两个横向间隔设置的脚步支撑凹槽;在靠近所述手掌凹槽处的底板上设有一用于支撑胸部的柔性垫;在设有手掌凹槽的底板的端部上设有U形缺口或U形凹槽,所述U形缺口或U形凹槽设置于底板两侧的手掌凹槽中间,且当为U形凹槽时,该U形凹槽穿过底板的端部并与外界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俯卧撑训练装置,包括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一端的两侧分别设有至少一个与手掌形状匹配的手掌凹槽,在所述底板的另一端上设有至少两个横向间隔设置的脚步支撑凹槽;在靠近所述手掌凹槽处的底板上设有一用于支撑胸部的柔性垫;在设有手掌凹槽的底板的端部上设有U形缺口或U形凹槽,所述U形缺口或U形凹槽设置于底板两侧的手掌凹槽中间,且当为U形凹槽时,该U形凹槽穿过底板的端部并与外界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俯卧撑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板的中部设有用于支撑腰部的腰部支撑结构,所述腰部支撑结构它包括设置于底板中部的插孔、插入至插孔内的插管,所述插管的顶部设有顶杆,所述顶杆位于插管内并与插管螺纹连接,在所述顶杆的顶部设由弧形支撑板。3.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丽娟付宝艳
申请(专利权)人:新余市第四中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