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耳鼻喉科用诊疗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96191 阅读:1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15 09: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耳鼻喉科用诊疗椅,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的支撑杆、设置在支撑杆顶部的座椅和铰接在座椅左端的靠背,支撑杆底部设置具有大轮齿的圆弧形基座,底座上表面设置长槽,长槽中部开设形状与圆弧形基座相匹配的大弧形凹槽;圆弧形基座下方设置小齿轮,小齿轮通过设置在小齿轮两侧的小转轴与小弧形凹槽相连接,小弧形凹槽右侧设置容纳腔,容纳腔内设置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与小转轴通过法兰盘相连接;圆弧形基座两侧设置限位块,大弧形凹槽中部设置间断式弧形滑槽,限位块上方设置压板,压板通过螺钉与底座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能够为病人提供舒适的诊疗条件,而且医护人员能够根据需要调整座椅的倾斜角度以更有利于进行观察诊治。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chair for Department of EN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ental chair in the Department of ENT, which comprises a base, is arranged on the supporting rod, is arranged on the supporting rod at the top of the seat and the seat backrest is hinged on the left side, the support rod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arc base has big teeth, a long groove is arranged on the surface, large arc groove is arranged in the middle of the long groove with the shape of an arc base matching; an arc base is arranged below the small gear pinion is connected with a small gear shaft in the small and small arc grooves on both sides of the arc-shaped groove is arranged by the right small containing cavity, cavity is provided with an electric motor, the output shaft of the motor and the small shaft through the flange is connected with an arc base; both sides set the limit block, in the middle of an arc groove set intermittent arc chute, limit setting plate block top plate are connected by bolts and the base. The utility model not only can provide comfortabl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condition for the patient, but also can adjust the tilt angle of the chair according to the needs of the medical staff so as to be more favorable for observation and treat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耳鼻喉科用诊疗椅
本技术属于医疗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耳鼻喉科用诊疗椅。
技术介绍
耳鼻喉与整个机体有紧密的联系。它们不仅有听觉、平衡、嗅觉、呼吸、发声和吞咽等重要功能,而且与免疫防御、味觉等功能也有密切关系。近来,肥胖人群增多,肥胖引起颈咽部组织拥挤,导致呼吸阻塞,使经过口、鼻的气流停止达10秒甚至更长时间,造成血液内氧含量下降。患者常有打鼾、嗜睡、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还有情绪和行为异常,如躁动、多梦、遗尿、阳痿、晨起头痛等症状。这就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长期不愈的重症患者可并发高血压病、心律失常、心肺功能衰竭。而且耳鼻喉科的各器官在解剖结构、生理功能方面联系紧密,因而一旦其中一个器官发病,其余的器官就很容易受累。因此,关注耳鼻喉的健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由于耳鼻喉结构的特殊性,在进行检查或治疗过程中需要病人静坐在诊疗椅上并借助灯光进行观察诊断。目前,我国医院使用的耳鼻喉科用椅大部分固定体位的靠背座椅,随着医疗科学诊治技术的改变和发展,靠背座椅已不适应现代医学诊治要求,需要增加更多的功能以满足耳鼻喉科专业的需要。同时,医护人员在进行治疗或检查时,需要病人配合医护人员一起调整观察角度以便于准确诊断,这不仅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而且也给病人的检查或诊治工作带来不便。专利申请号201320855979.1公开了一种耳鼻喉科专用检查椅,包括座椅和与座椅铰接为一体的靠背,所述靠背的两侧部分别设有前伸的扶手,座椅的下部安装有底座,所述底座为中空结构,底座的空腔内对称设置有两个由动力装置驱动的气缸,两气缸的推杆分别与底座的下表面接触,气缸杆的伸缩可以调整座椅的高度,适应不同身高的病人,两气缸对称设置可保持座椅上升和下降的平稳性,靠背的上部设有头部定位装置,可以将患者的头部固定,防止患者头部乱动,方便医护人员的检查和治疗,所述靠背的侧部安装有灯座,利用蛇形管的可塑性改变灯座和手电筒的位置,进一步方便医护人员的检查和治疗。然而,该技术不能调整座椅的角度,在检查或治疗过程中,需要病人配合医护人员一起调整观察角度以便于准确诊断,这不仅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而且也给病人的检查或诊治工作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耳鼻喉科用诊疗椅,不仅能够为病人提供舒适的诊疗条件,而且医护人员能够根据需要调整座椅的倾斜角度以更有利于进行观察诊治。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耳鼻喉科用诊疗椅,包括底座、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支撑杆、设置在所述支撑杆顶部的座椅和铰接在所述座椅左端的靠背,所述支撑杆底部设置圆弧形基座,所述圆弧形基座外表面设置大轮齿,所述底座上表面设置长槽,所述长槽中部开设形状与所述圆弧形基座相匹配的大弧形凹槽,所述圆弧形基座两侧设置大转轴,所述圆弧形基座通过所述大转轴设置在所述大弧形凹槽内;所述圆弧形基座下方设置小齿轮,所述大轮齿与所述小齿轮相配合,所述大弧形凹槽下方开设有形状与所述小齿轮相配合的小弧形凹槽,所述小齿轮通过设置在所述小齿轮两侧的小转轴与所述小弧形凹槽相连接,所述小弧形凹槽右侧设置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置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小转轴通过法兰盘相连接;所述圆弧形基座两侧设置限位块,所述大弧形凹槽中部与所述限位块位置相对应处设置间断式弧形滑槽,所述限位块上方设置有压板,所述压板通过螺钉与所述底座相连接。所述靠背的两侧部分别设有前伸的扶手。所述靠背背面设置蛇形管,所述蛇形管上端设置照明灯。所述靠背前侧面上端设置头枕,所述头枕侧面设置固定带。所述座椅侧面设置L型支架,所述L型支架端部设置托盘。所述支撑杆为升降杆。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一种耳鼻喉科用诊疗椅,包括底座、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支撑杆、设置在所述支撑杆顶部的座椅和铰接在所述座椅左端的靠背,所述支撑杆底部设置圆弧形基座,所述靠背铰接在所述座椅的左端可以根据病人的身高体重来调整所述靠背的角度;所述圆弧形基座外表面设置大轮齿,所述大轮齿用于带动所述支撑杆摆动,所述底座上表面设置长槽,所述长槽既用于避免所述支撑杆摆动时产生干涉又便于安装,所述长槽中部开设形状与所述圆弧形基座相匹配的大弧形凹槽,所述圆弧形基座两侧设置大转轴,所述圆弧形基座通过所述大转轴设置在所述大弧形凹槽内,所述圆弧形基座能够在所述大户型凹槽内转动;所述圆弧形基座下方设置小齿轮,所述大轮齿与所述小齿轮相配合,所述小齿轮为主动齿轮带动所述圆弧形基座小角度转动,所述大弧形凹槽下方开设有形状与所述小齿轮相配合的小弧形凹槽,所述小齿轮通过设置在所述小齿轮两侧的小转轴与所述小弧形凹槽相连接,所述小弧形凹槽右侧设置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置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小转轴通过法兰盘相连接;所述圆弧形基座两侧设置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用于在转动过程中对所述圆弧形基座起到限位作用,所述大弧形凹槽中部与所述限位块位置相对应处设置间断式弧形滑槽,所述限位块上方设置有压板,所述压板通过螺钉与所述底座相连接,所述压板用于将所述圆弧形基座固定在所述大圆弧凹槽内。本技术不仅能够为病人提供舒适的诊疗条件,而且医护人员能够根据需要调整座椅的倾斜角度以更有利于进行观察诊治。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右视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主视图。图5为本技术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结构主视图。图6为本技术第四种实施方式的结构主视图。图7为本技术第四种实施方式的结构右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1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耳鼻喉科用诊疗椅,包括底座1、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的支撑杆2、设置在所述支撑杆2顶部的座椅3和铰接在所述座椅3左端的靠背4,所述支撑杆2底部设置圆弧形基座5,所述圆弧形基座5外表面设置大轮齿,所述底座1上表面设置长槽6,所述长槽6中部开设形状与所述圆弧形基座5相匹配的大弧形凹槽7,所述圆弧形基座5两侧设置大转轴8,所述圆弧形基座5通过所述大转轴8设置在所述大弧形凹槽7内。所述圆弧形基座5下方设置小齿轮9,所述大轮齿与所述小齿轮9相配合,所述大弧形凹槽7下方开设有形状与所述小齿轮9相配合的小弧形凹槽10,所述小齿轮9通过设置在所述小齿轮9两侧的小转轴11与所述小弧形凹槽10相连接,所述小弧形凹槽10右侧设置容纳腔12,所述容纳腔12内设置电机13,所述电机13的输出轴与所述小转轴11通过法兰盘相连接。所述圆弧形基座5两侧设置限位块14,所述大弧形凹槽7中部与所述限位块14位置相对应处设置间断式弧形滑槽15,所述限位块14上方设置有压板16,所述压板16通过螺钉17与所述底座1相连接。所述大转轴8和所述小转轴11上均套设有轴承18。所述靠背4的两侧部分别设有前伸的扶手19。本技术提供一种耳鼻喉科用诊疗椅,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的支撑杆、设置在所述支撑杆顶部的座椅和铰接在所述座椅左端的靠背,所述支撑杆底部设置圆弧形基座,所述靠背铰接在所述座椅的左端可以根据病人的身高体重来调整所述靠背的角度;所述圆弧形基座外表面设置大轮齿,所述大轮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耳鼻喉科用诊疗椅

【技术保护点】
一种耳鼻喉科用诊疗椅,包括底座、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支撑杆、设置在所述支撑杆顶部的座椅和铰接在所述座椅左端的靠背,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底部设置圆弧形基座,所述圆弧形基座外表面设置大轮齿,所述底座上表面设置长槽,所述长槽中部开设形状与所述圆弧形基座相匹配的大弧形凹槽,所述圆弧形基座两侧设置大转轴,所述圆弧形基座通过所述大转轴设置在所述大弧形凹槽内;所述圆弧形基座下方设置小齿轮,所述大轮齿与所述小齿轮相配合,所述大弧形凹槽下方开设有形状与所述小齿轮相配合的小弧形凹槽,所述小齿轮通过设置在所述小齿轮两侧的小转轴与所述小弧形凹槽相连接,所述小弧形凹槽右侧设置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置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小转轴通过法兰盘相连接;所述圆弧形基座两侧设置限位块,所述大弧形凹槽中部与所述限位块位置相对应处设置间断式弧形滑槽,所述限位块上方设置有压板,所述压板通过螺钉与所述底座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耳鼻喉科用诊疗椅,包括底座、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支撑杆、设置在所述支撑杆顶部的座椅和铰接在所述座椅左端的靠背,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底部设置圆弧形基座,所述圆弧形基座外表面设置大轮齿,所述底座上表面设置长槽,所述长槽中部开设形状与所述圆弧形基座相匹配的大弧形凹槽,所述圆弧形基座两侧设置大转轴,所述圆弧形基座通过所述大转轴设置在所述大弧形凹槽内;所述圆弧形基座下方设置小齿轮,所述大轮齿与所述小齿轮相配合,所述大弧形凹槽下方开设有形状与所述小齿轮相配合的小弧形凹槽,所述小齿轮通过设置在所述小齿轮两侧的小转轴与所述小弧形凹槽相连接,所述小弧形凹槽右侧设置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置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小转轴通过法兰盘相连接;所述圆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广彩
申请(专利权)人: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