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舜尧专利>正文

一种绣品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96153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15 09: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绣品组件,包括绣品、第一压紧板和第二压紧板,第一压紧板的长度与第二压紧板的长度相同;第一压紧板的宽度与第二压紧板的宽度相同;第一压紧板和第二压紧板设置有用于容纳绣品的容纳空间,绣品置于所述容纳空间且绣品均与第一压紧板和第二压紧板相固定连接;沿着第一压紧板的棱边均设置有倒角,倒角所形成的倒角面为外表面,第二压紧板的棱边的边缘位于与该棱边位于同一侧的倒角面的延长面。由于倒角面是与视觉点相对的,由于倒角面具有一定的角度,因此会对光线进行折射,当将光线反射至眼睛时,光线聚集所产生的效果是肉眼看不到第一压紧板和第二压紧板两者之间的连接缝隙,从视觉上达到无缝连接的效果,提高绣品组件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绣品组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绣品制造
,特别是涉及一种绣品组件。
技术介绍
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日益重视,作为“四大名绣”称号之一的湘绣,已得到了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重视,使得湘绣产业得到了发展。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现代湘绣产品在材料、工艺、装帧、题材等相关要素上出现了单一化或程式化的问题。现有的一些绣品装置通常包括绣品组件和绣品框架组件,其中,绣品组件包括绣片和覆盖于绣片表面的玻璃片,玻璃片用于固定绣片,保证绣片平铺于玻璃片,然后利用绣品框架组件对绣品组件进行固定和密封。在利用玻璃片对绣品进行固定时,需要先将绣品平铺于一个玻璃片的表面,然后利用固定胶进行固定,然后在将另一玻璃片覆盖于绣品,并利用固定胶进行固定。如此,可以保证绣品固定设置于玻璃片。但是,由于绣品本身具有的一定的厚度,在进行固定时,由于绣品加设于两个玻璃片中间,因此会导致两个玻璃片之间存在一定缝隙,该缝隙是通过肉眼能够看到的,由于玻璃片之间存在缝隙,因此会影响绣品组件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绣品组件,可以提高绣品组件的质量。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绣品组件,包括绣品、第一压紧板和第二压紧板,所述第一压紧板的长度与所述第二压紧板的长度相同;所述第一压紧板的宽度与所述第二压紧板的宽度相同;所述第一压紧板和所述第二压紧板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绣品的容纳空间,所述绣品置于所述容纳空间且所述绣品均与所述第一压紧板和所述第二压紧板相固定连接;沿着所述第一压紧板的棱边均设置有倒角,所述倒角所形成的倒角面为外表面,所述第二压紧板的棱边的边缘位于与该棱边位于同一侧的所述倒角面的延长面。优选地,所述容纳空间为设置于所述第二压紧板的容纳凹槽,所述绣品固定设置于所述容纳凹槽;所述第一压紧板覆盖于所述绣品且所述第一压紧板周向的棱边与所述第二压紧板周向的棱边一一对应相平齐。优选地,所述第一压紧板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压紧板的厚度。优选地,所述倒角的角度不大于60°且不小于30°。优选地,所述绣品通过粘结剂与所述第一压紧板和所述第二压紧板相粘结固定。优选地,所述第一压紧板为第一水晶压紧板;所述第二压紧板为第二水晶压紧板。优选地,所述第一水晶压紧板的外表面和/或所述第二水晶压紧板的外表面设置有图像喷砂印或浅雕刻印。优选地,所述第一水晶压紧板的内表面和/或所述第二水晶压紧板的内表面设置有图案或图像。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绣品组件,包括绣品、第一压紧板和第二压紧板,其中,第一压紧板的长度和第二压紧板的长度相同,第一压紧板的宽度和第二压紧板的宽度相同。第一压紧板和第二压紧板设置有用于容纳绣品的容纳空间,绣品置于该容纳空间内且分别与第一压紧板和第二压紧板相固定连接。沿着第一压紧板的棱边设置有倒角,倒角所形成的倒角面为外表面,第二压紧板的棱边的边缘位于与该棱边位于同一侧的倒角面的延长面。如此设置,由于第一压紧板和第二压紧板的长度和宽度均相等,因此在安装完毕后,第一压紧板和第二压紧板是相平齐的,由于第一压紧板的各个棱边均设置有倒角且倒角所形成的倒角面位于第一压紧板的外表面,由于第二压紧板的棱边的边缘与该棱边位于同一侧的倒角面的延长面,即倒角面与棱边的边缘位于同一个平面。与现有技术相比,当进行观看时,由于倒角面是与视觉点相对的,由于倒角面具有一定的角度,因此会对光线进行折射,当将光线反射至眼睛时,光线聚集所产生的效果是肉眼看不到第一压紧板和第二压紧板两者之间的连接缝隙,从而从视觉上达到无缝连接的效果,进而可以提高绣品组件的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绣品组件的分体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绣品组件安装完毕后的俯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绣品组件安装完毕后的仰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绣品组件安装完毕后的右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绣品组件安装完毕后的左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至图5中:第一压紧板1、第二压紧板2、绣品3、倒角4、容纳凹槽5。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绣品组件,可以提高绣品组件的质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考图1至图5,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绣品组件的分体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绣品组件安装完毕后的俯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绣品组件安装完毕后的仰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绣品组件安装完毕后的右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绣品组件安装完毕后的左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2中虚线为倒角面的延长面的示意图。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绣品组件包括绣品3、第一压紧板1和第二压紧板2,其中,第一压紧板1的长度和第二压紧板2的长度相同,第一压紧板1的宽度和第二压紧板2的宽度相同。第一压紧板1和第二压紧板2设置有用于容纳绣品3的容纳空间,绣品3置于该容纳空间内且分别与第一压紧板1和第二压紧板2相固定连接。沿着第一压紧板1的棱边设置有倒角4,倒角4所形成的倒角面为外表面,第二压紧板2的棱边的边缘位于与该棱边位于同一侧的倒角面的延长面。如此设置,由于第一压紧板1和第二压紧板2的长度和宽度均相等,因此在安装完毕后,第一压紧板1和第二压紧板2是相平齐的,由于第一压紧板1的各个棱边均设置有倒角4(第一压紧板1和第二压紧板2均具有厚度,因此第一压紧板1和第二压紧板2均具有12个棱边),且倒角4所形成的倒角面位于第一压紧板1的外表面,由于第二压紧板2的棱边的边缘与该棱边位于同一侧的倒角面的延长面,即倒角面与棱边的边缘位于同一个平面(如图2中虚线所示)。此时,不会由于设置倒角4而改变第一压紧板1长度方向的最大长度值,保证第一压紧板1的最大长度值与第二压紧板2的长度相同;同理,可以保证第一压紧板1在宽度方向的最大宽度值与第二压紧板2的宽度相同。当进行观看时,由于倒角面是与视觉点相对的,由于倒角面具有一定的角度,因此会对光线进行折射,当将光线反射至眼睛时,光线聚集所产生的效果是肉眼看不到第一压紧板1和第二压紧板2两者之间的连接缝隙,从而从视觉上达到无缝连接的效果,进而可以提高绣品组件的质量。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压紧板1和第二压紧板2所设置的容纳空间是在第二压紧板2设置的容纳凹槽5,容纳凹槽5的形状和尺寸均与绣品3相同,且容纳凹槽5的深度与绣品3的厚度相同,如此当绣品3置于容纳空间且与第一压紧板1和第二压紧板2分别相固定连接后,第一压紧板1和第二压紧板2相贴合,且保证第一压紧板1周向的棱边与第二压紧板2周向的棱边一一对应相平齐。如此可以进一步避免第一压紧板1和第二压紧板2之间存在缝隙。当然,也不排除采用其他的设置方式,如只在第一压紧板设置凹槽,该凹槽的厚度与绣品3的厚度相同,如此当第二压紧板覆盖于绣品3时,同样可以保证第一压紧板和第二压紧板之间相贴合;或者在第一压紧板和第二压紧板均设置容纳凹槽,且保证两个容纳凹槽的深度之和与绣品的厚度相同,如此当绣品与第一压紧板和第二压紧板分别相固定连接后,第一压紧板和第二压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绣品组件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绣品组件,包括绣品(3)、第一压紧板(1)和第二压紧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紧板(1)的长度与所述第二压紧板(2)的长度相同;所述第一压紧板(1)的宽度与所述第二压紧板(2)的宽度相同;所述第一压紧板(1)和所述第二压紧板(2)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绣品(3)的容纳空间,所述绣品(3)置于所述容纳空间且所述绣品(3)均与所述第一压紧板(1)和所述第二压紧板(2)相固定连接;沿着所述第一压紧板(1)的棱边均设置有倒角(4),所述倒角(4)所形成的倒角面为外表面,所述第二压紧板(2)的棱边的边缘位于与该棱边位于同一侧的所述倒角面的延长面;所述倒角面为与观看者相对的倾斜倒角面;所述容纳空间为设置于所述第二压紧板(2)的容纳凹槽(5),所述绣品(3)固定设置于所述容纳凹槽(5);所述第一压紧板(1)覆盖于所述绣品(3)且所述第一压紧板(1)周向的棱边与所述第二压紧板(2)周向的棱边一一对应相平齐;所述容纳凹槽(5)的形状和尺寸均与绣品相同且所述容纳凹槽(5)深度与绣品的厚度相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绣品组件,包括绣品(3)、第一压紧板(1)和第二压紧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紧板(1)的长度与所述第二压紧板(2)的长度相同;所述第一压紧板(1)的宽度与所述第二压紧板(2)的宽度相同;所述第一压紧板(1)和所述第二压紧板(2)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绣品(3)的容纳空间,所述绣品(3)置于所述容纳空间且所述绣品(3)均与所述第一压紧板(1)和所述第二压紧板(2)相固定连接;沿着所述第一压紧板(1)的棱边均设置有倒角(4),所述倒角(4)所形成的倒角面为外表面,所述第二压紧板(2)的棱边的边缘位于与该棱边位于同一侧的所述倒角面的延长面;所述倒角面为与观看者相对的倾斜倒角面;所述容纳空间为设置于所述第二压紧板(2)的容纳凹槽(5),所述绣品(3)固定设置于所述容纳凹槽(5);所述第一压紧板(1)覆盖于所述绣品(3)且所述第一压紧板(1)周向的棱边与所述第二压紧板(2)周向的棱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舜尧
申请(专利权)人:孙舜尧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