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立柱三脚架及其支架与水上光伏电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94723 阅读:3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12 15: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单立柱三脚架及其支架与水上光伏电站。单立柱三脚架包括斜梁、斜撑、立柱。斜梁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侧面、连接两个侧面且用于支撑该光伏电站的光伏组件的支撑面。立柱的一端为安装端,立柱的另一端与斜梁的至少一个侧面固定,斜撑的两端分别与立柱和斜梁固定。斜梁、斜撑、立柱之间的固定均采用至少一个螺栓轴配合配套螺母而进行锁紧。螺栓轴靠近其螺帽的一端为光滑段,远离其螺帽的另一端为螺纹段螺栓轴的光滑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实现预装式形式,厂内预装好,需再匹配组装,现场打开折叠即可安装,大大节省了现场安装的工程量,而且还方便运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立柱三脚架及其支架与水上光伏电站
本技术涉及一种单立柱三脚架、具有该单立柱三脚架的支架、具有该支架的水上光伏电站,尤其涉及一种光伏电站的单立柱三脚架、具有该单立柱三脚架的支架、具有该支架的水上光伏电站。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光伏发电进入飞速发展阶段,但是光伏电站的缺点之一是能量分散,占地面积大。由于我国严格限制光伏电站占用耕地,而目前的鼓励的戈壁滩、荒漠、山地带等现在很多已经利用殆尽,而现有条件的大面积的沉陷区水面,得到政府及光伏企业的青睐。现在针对采煤沉陷区建设水面光伏发电,也是解决煤矿采空区路面沉陷、粉煤灰二次污染问题的有效方案之一,实现对采煤沉陷区的良好利用。与传统地面光伏电站相比,浮动式光伏电站将光伏发电组件安装在水面浮体上,具有不占用土地资源、减少水量蒸发、抑制藻类生长的作用,可以改善局部水质问题,同时水体对光伏组件及电缆的冷却也可有效提高发电效率。现有光伏水上发电的组件安装及固定形式有两种,第一种形式是纯浮体形式和浮体+支架的形式。纯浮体的形式采用的是HDPE作为浮体材料,直接把材料做成需要的形状及倾角,直接安装组件的方式。此种方式安装较为便捷,但是对浮体材料及构造要求较高,它作为光伏组件的支撑件,承担着25年寿命的重任。因此此种形式成本较高,而且单块组件采用的是相互独立的方式,在浪的情况下会有浮动,单组串的一致性较差;而且其全部浮体支撑的形式,通风及组件的散热效果较差。第二种形式采用浮体+支架,浮体作为提供浮力的构成,上部采用组合支架的形式,此种方案具有成本可有效控制,同时中间有足够的空间,便于空气流程,组件的散热较好,有利提高发电量。但是第二种方案采用此构件连接形式,目前方案采用的构件现场组装,设计的组装的工作量很大,连接节点太多,工程量太大。为了大大降低现场安装的工程量,同时考虑支架条件下的走道板采用单排走道,一方面可以满足现场的需求,同时大大降低材料成本,同时采用倾角安装可以调节的方式,便于后续的发电量的研究与对比,同时此结构采用上部刚性连接,有利于抗倾覆及整体组件的一致性。故,现有漂浮项目电站中的组件支撑部分有两种,纯浮体形式和浮体与支架的结合。但是目前浮体与支架结合的形式各不相同,但是他们都有个共同的特性,安装过程较复杂,大大浪费了人力和物力;同时抗风性较差,走道的设计不够合理,不能兼容前后排共用,设计不合理及通道的浪费等综合原因。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大大降低安装难度和工程量,及设计过程中的综合成本考虑,本技术提供一种光伏电站的单立柱三脚架、具有该单立柱三脚架的支架、具有该支架的水上光伏电站,应用单立柱三脚架可实现预装式形式,厂内预装好,需再匹配组装,现场打开折叠即可安装,大大节省了现场安装的工程量,而且还方便运输。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光伏电站的单立柱三脚架,其包括斜梁、斜撑、立柱;斜梁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侧面、连接两个侧面且用于支撑该光伏电站的光伏组件的支撑面;立柱的一端为安装端,立柱的另一端与斜梁的至少一个侧面固定,斜撑的两端分别与立柱和斜梁固定;斜梁、斜撑、立柱之间的固定均采用至少一个螺栓轴配合配套螺母而进行锁紧;螺栓轴靠近其螺帽的一端为光滑段,远离其螺帽的另一端为螺纹段螺栓轴的光滑段。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支撑面上开设有与相应光伏组件的背板上的挂构件相对应的腰孔,腰孔采用一侧为大孔径而相对另一侧为小孔径的异形构造结构;挂构件通过在大孔径区域内安装再滑入小孔径内进行定位。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侧面上开设用于调节斜梁的倾斜角度的多个调节孔,斜撑通过选择不同的调节孔实现与斜梁的安装,而调节斜梁相对立柱的倾斜角度。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光伏电站的支架,其包括若干横向导轨、若干纵向导轨、若干上述任意光伏电站的单立柱三脚架;纵向导轨相互平行且固定在相互平行的横向导轨上,使纵向导轨和横向导轨呈网格状布局,每条横向导轨固定至少一个单立柱三脚架;立柱的安装端竖立固定在相应横向导轨上。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立柱采用抱箍紧固在相应横向导轨上。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水上光伏电站,其包括若干支架、若干浮体、若干光伏组件;支架固定在浮体上用于安装光伏组件;支架为上述任意光伏电站的支架;这些浮体在排布格局上为至少一个矩阵的组合方式,同一行上的浮体相互平行排布延伸,同一列上的浮体一字排布延伸;横向导轨架设在相互平行排布延伸的浮体上。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相互平行排布延伸的同一排浮体架设两条横向导轨,每条横向导轨上安装沿相应横向导向延伸方向排列的一排支架,每排支架安装一排光伏组件。进一步地,同一排支架上,相邻两个支架安装一个光伏组件。进一步地,在相互平行排布延伸的同一排浮体上,还架设位于两排支架之间的设置一排走道板。再进一步地,走道板采用玻璃钢格栅板或者钢格栅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随着后续降成本的要求越来越高,本技术在浮体与支架组合的条件下的成本优化更具有空间;2、本技术的浮体与支架的组合方式,位于浮体上部的支架有足够的空间,有利于空间的通风及光伏组件的散热,有利于发电效率的提高;3、上部支架采用单立柱三角架形式大大降低了材料成本;4、上部支架采用横向导轨和纵向导轨交叉形式,使得整个平台处于一个稳定的刚性平台上,对于光伏组件的角度一致性更好;5、上部支架采用单立柱三角架及组件滑入推进式安装,大大降低安装的工程量,整个安装效率得到提高,成本下降;同时改变走道板的传统布局。附图说明图1为水上光伏电站的局部区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区域I的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2中局部区域的侧视图。图4为图1中随意前后两个光伏组件对应区域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去掉其中一个光伏组件后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3中单立柱三脚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a为图6中单立柱三脚架折叠后的结构示意图。图7b为图6中单立柱三脚架折叠后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3中单立柱三脚架的状态变化图。图9为图5中单立柱三脚架的应用示意图。图10为图9中单立柱三脚架的斜梁上的支撑面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本技术的水上光伏电站包括支架2、若干浮体1、若干光伏组件3、若干走道板4。浮体1用于提供浮力使整个光伏电站漂浮在水面上,支架2固定在这些浮体1上用于安装这些光伏组件3,走道板4用于提供穿梭于多个光伏组件3之间的人工通道。请结合图2及图3,本技术的其中一个重点在于支架2的设计。支架2不仅可以设置在水上光伏电站的浮体1上,也可以设置在普通光伏电站上(如固定在普通光伏电站的桩基础上)。支架2包括若干横向导轨5、若干纵向导轨6、若干单立柱三脚架7。一般情况下,光伏电站规模都比较庞大,存在很多横向导轨5、很多纵向导轨6、很多单立柱三脚架7。这些纵向导轨6之间相互平行,这些横向导轨5之间也是相互平行,纵向导轨6和横向导轨5呈网格状布局。请结合图4及图5,单立柱三脚架7固定在横向导轨5上,一个单立柱三脚架7可支撑一个光伏组件3,为了增强光伏组件3的安装稳定性,可以采用多个单立柱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单立柱三脚架及其支架与水上光伏电站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伏电站的单立柱三脚架,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斜梁(8)、斜撑(9)、立柱(10);斜梁(8)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侧面(13)、连接两个侧面(13)且用于支撑该光伏电站的光伏组件(3)的支撑面(12);立柱(10)的一端为安装端,立柱(10)的另一端与斜梁(8)的至少一个侧面(13)固定,斜撑(9)的两端分别与立柱(10)和斜梁(8)固定;斜梁(8)、斜撑(9)、立柱(10)之间的固定均采用至少一个螺栓轴(11)配合配套螺母而进行锁紧;螺栓轴(11)靠近其螺帽的一端为光滑段,远离其螺帽的另一端为螺纹段螺栓轴(11)的光滑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电站的单立柱三脚架,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斜梁(8)、斜撑(9)、立柱(10);斜梁(8)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侧面(13)、连接两个侧面(13)且用于支撑该光伏电站的光伏组件(3)的支撑面(12);立柱(10)的一端为安装端,立柱(10)的另一端与斜梁(8)的至少一个侧面(13)固定,斜撑(9)的两端分别与立柱(10)和斜梁(8)固定;斜梁(8)、斜撑(9)、立柱(10)之间的固定均采用至少一个螺栓轴(11)配合配套螺母而进行锁紧;螺栓轴(11)靠近其螺帽的一端为光滑段,远离其螺帽的另一端为螺纹段螺栓轴(11)的光滑段。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电站的单立柱三脚架,其特征在于:支撑面(12)上开设有与相应光伏组件(3)的背板上的挂构件(16)相对应的腰孔(14),腰孔(14)采用一侧为大孔径而相对另一侧为小孔径的异形构造结构;挂构件(16)通过在大孔径区域内安装再滑入小孔径内进行定位。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电站的单立柱三脚架,其特征在于:侧面(13)上开设用于调节斜梁(8)的倾斜角度的多个调节孔(15),斜撑(9)通过选择不同的调节孔(15)实现与斜梁(8)的安装,而调节斜梁(8)相对立柱(10)的倾斜角度。4.一种光伏电站的支架,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若干横向导轨(5)、若干纵向导轨(6)、若干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光伏电站的单立柱三脚架(7);纵向导轨(6)相互平行且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金鹏许明杨海强
申请(专利权)人: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