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整高度的台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9220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12 13: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调整高度的台灯。它包括底座、支杆、顶部光源及灯罩,支杆包括上部杆、中部杆及下部杆;中部杆由多个发光组件层叠而成;各发光组件包括柱体、侧部光源、透光罩、下端正电极片、下端负电极片、上端正电极片、上端负电极片、正极电源线及负极电源线;柱体的上端设有柱体螺孔,柱体的下端设有柱体螺柱;相邻两发光组件中,位于上方的发光组件的柱体螺柱旋入位于下方的发光组件的柱体螺孔内;下部杆的上端设有下部杆螺孔;位于最下方的发光组件的柱体螺柱旋入下部杆螺孔内;上部杆的下端设有上部杆螺柱,上部杆螺柱旋入位于最上方的发光组件的柱体螺孔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且具有更大的高度范围的调整以满足更多的使用需求。

Desk lamp with adjustable height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desk lamp with adjustable height. It includes a base, a supporting rod, the top light and shade, the supporting rod comprises a rod, upper middle rod and the lower rod; the middle bar is composed of a plurality of light-emitting components stacked; the light emitting component comprises a cylindrical body and the side light source, a transparent cover, the lower end of the lower positive electrode plate, a negative electrode sheet, positive electrode plate, the upper end the upper end of the negative electrode sheet, positive and negative power line power line; the upper end of the cylinder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cylindrical hole, the lower column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cylinder stud; two adjacent light emitting component, located above the column screw cylinder stud light assembly is screwed into the light emitting component is located below the upper end of the lower rod; a lower rod screw; the light-emitting component in the bottom of the column stud is screwed into the screw hole at the lower end of the lower rod; the upper rod is provided with an upper rod stud, the upper column body screw stud is screwed into the light emitting component located at the top of th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and large height range adjustment, so as to meet more requirements for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调整高度的台灯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调整高度的台灯。
技术介绍
台灯主要用于夜间作业。现有技术中,台灯一般由底座、支杆、光源及灯罩组成,支杆的下端与底座连接,顶部光源及灯罩安装于支杆的上端,灯罩罩于光源外。而现有的台灯的高度一般是固定不变,或者通过诸如柔性支杆的方式使得台灯的高度可调,但这类台灯的高度调节范围有限,且柔性支杆容易损坏,难以满足对于高度调整范围更大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整高度的台灯,其具有更大的高度范围的调整。上述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可调整高度的台灯,包括底座、支杆、顶部光源及灯罩,该支杆的上端与底座连接,该顶部光源及灯罩安装于支杆的下端,且灯罩罩于顶部光源外,该支杆包括上部杆、中部杆及下部杆,该上部杆的上端为支杆的上端,该下部杆的下端为支杆的下端,该中部杆连接于下部杆的上端与上部杆的下端之间;该中部杆由多个发光组件层叠而成;其中,各发光组件包括柱体、侧部光源、透光罩、呈圆形的下端正电极片、呈环形的下端负电极片、呈圆形的上端正电极片、呈环形的上端负电极片、正极电源线及负极电源线;该侧部光源安装于柱体的侧面,该柱体贯穿透光罩,且透光罩罩于侧部光源外,柱体的上端设有柱体螺孔,柱体的下端设有柱体螺柱;该上端正电极片和上端负电极片设于柱体螺孔的底部,该上端负电极片呈包围上端正电极片状,且上端负电极片与上端正电极片相互绝缘间隔;该下端正电极片和下端负电极片设于柱体螺柱的端部,该下端负电极片呈包围下端正电极片状,且下端负电极片与下端正电极片相互绝缘间隔;该正极电源线连接于下端正电极片与上端正电极片之间,以使下端正电极片与上端正电极片导通;该负极电源线连接于下端负电极片与上端负电极片之间,以使下端负电极片与上端负电极片导通;该侧部光源的电源输入端的正极与正极电源线连接,该侧部光源的电源输入端的负极与负极电源线连接;相邻两发光组件中,位于上方的发光组件的柱体螺柱旋入位于下方的发光组件的柱体螺孔内,且位于上方的发光组件的下端正电极片与位于下方的发光组件的上端正电极片接触而导通,位于上方的发光组件的下端负电极片与位于下方的发光组件的上端负电极片接触而导通;该下部杆的上端设有下部杆螺孔,该下部杆螺孔的底部设有呈圆形的下部杆正电极片及呈环形的下部杆负电极片,该下部杆负电极片呈包围下部杆正电极片状,且下部杆负电极片与下部杆正电极片相互绝缘间隔,该下部杆内设有与下部杆正电极片连接的正极供电线及与下部杆负电极片连接的负极供电线;该中部杆中位于最下方的发光组件的柱体螺柱旋入下部杆螺孔内,且位于最下方的发光组件的下端正电极片与下部杆正电极片接触而导通,位于最下方的发光组件的下端负电极片与下部杆负电极片接触而导通;该上部杆的下端设有上部杆螺柱,该上部杆螺柱旋入该中部杆中位于最上方的发光组件的柱体螺孔内。本技术通过使中部杆多个层叠的发光组件组成,并且使得这些发光组件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实现相互拆装,其结构简单,拆装方便快捷,通过减少或者增加中部杆的发光组件的数量来调整台灯的高度,且这种高度调整的范围的是很大的,只要配置有足够多的发光组件,由此以满足更多的使用需求,支杆结构牢固稳定,不易损坏。并且通过设置侧部光源可以使得该台灯能够实现侧向出光以适应不同的照明需求,扩大适用范围;通过设置透光罩可以对侧部光源发出的光线进行处理以符合使用要求,例如对光线进行柔和处理以避免强光刺眼或者对所有光线中的部分波长的光线进行过滤处理等。该技术方案采用简单的接电结构,能够在发光组件组装后实现导通,可以更好地适应多个发光组件的通电,以便于用户随时自行地减少或者增加中部杆的发光组件的数量。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本技术的立体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技术的另一角度立体示意图;图3示出了本技术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4示出了本技术的一个正投影示意图;图5示出了本技术的上部杆与中部杆的连接结构剖视图;图6示出了在图5的基础上分解各部件后的示意图;图7示出了本技术的中部杆与下部杆的连接结构剖视图;图8示出了在图7的基础上分解各部件后的示意图;图9示出了本技术的一个发光组件的立体示意图;图10示出了本技术的一个发光组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附图标号:10底座;20顶部光源;30灯罩;40上部杆、401上部杆的上端、402上部杆的下端、403上部杆螺柱;50中部杆;60下部杆、601下部杆的上端、602下部杆的下端、603下部杆螺孔、604下部杆正电极片、605下部杆负电极片、606正极供电线、607负极供电线;70发光组件、701柱体、702侧部光源、703透光罩、704下端正电极片、705下端负电极片、706上端正电极片、707上端负电极片、708正极电源线、709负极电源线、710柱体螺孔、711柱体螺柱、712环形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至图10所示的一种可调整高度的台灯,包括底座10、支杆、顶部光源20及灯罩30,该支杆的上端与底座10连接,该顶部光源20及灯罩30安装于支杆的下端,且灯罩30罩于顶部光源20外;该支杆包括上部杆40、中部杆50及下部杆60,该上部杆的上端401为支杆的上端,该下部杆的下端602为支杆的下端,该中部杆50连接于下部杆的上端601与上部杆的下端402之间;该中部杆50由多个发光组件70层叠而成;其中,各发光组件70包括柱体701、侧部光源702、透光罩703、呈圆形的下端正电极片704、呈环形的下端负电极片705、呈圆形的上端正电极片706、呈环形的上端负电极片707、正极电源线708及负极电源线709;该侧部光源702安装于柱体701的侧面,该柱体701贯穿透光罩703,且透光罩703罩于侧部光源702外,柱体701的上端设有柱体螺孔710,柱体701的下端设有柱体螺柱711;该上端正电极片706和上端负电极片707设于柱体螺孔710的底部,该上端负电极片707呈包围上端正电极片706状,且上端负电极片707与上端正电极片706相互绝缘间隔;该下端正电极片704和下端负电极片705设于柱体螺柱711的端部,该下端负电极片705呈包围下端正电极片704状,且下端负电极片705与下端正电极片704相互绝缘间隔;该正极电源线708连接于下端正电极片704与上端正电极片706之间,以使下端正电极片704与上端正电极片706导通;该负极电源线709连接于下端负电极片705与上端负电极片707之间,以使下端负电极片705与上端负电极片707导通;该侧部光源702的电源输入端的正极(图中未示出)与正极电源线705连接,该侧部光源702的电源输入端的负极(图中未示出)与负极电源线709连接;相邻两发光组件70中,位于上方的发光组件的柱体螺柱711旋入位于下方的发光组件的柱体螺孔710内,且位于上方的发光组件的下端正电极片704与位于下方的发光组件的上端正电极片70接触而导通,位于上方的发光组件的下端负电极片705与位于下方的发光组件的上端负电极片707接触而导通;该下部杆的上端601设有下部杆螺孔603,该下部杆螺孔603的底部设有呈圆形的下部杆正电极片604及呈环形的下部杆负电极片605,该下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可调整高度的台灯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调整高度的台灯,包括底座、支杆、顶部光源及灯罩,该支杆的上端与底座连接,该顶部光源及灯罩安装于支杆的下端,且灯罩罩于顶部光源外,其特征在于:该支杆包括上部杆、中部杆及下部杆,该上部杆的上端为支杆的上端,该下部杆的下端为支杆的下端,该中部杆连接于下部杆的上端与上部杆的下端之间;该中部杆由多个发光组件层叠而成;其中,各发光组件包括柱体、侧部光源、透光罩、呈圆形的下端正电极片、呈环形的下端负电极片、呈圆形的上端正电极片、呈环形的上端负电极片、正极电源线及负极电源线;该侧部光源安装于柱体的侧面,该柱体贯穿透光罩,且透光罩罩于侧部光源外,柱体的上端设有柱体螺孔,柱体的下端设有柱体螺柱;该上端正电极片和上端负电极片设于柱体螺孔的底部,该上端负电极片呈包围上端正电极片状,且上端负电极片与上端正电极片相互绝缘间隔;该下端正电极片和下端负电极片设于柱体螺柱的端部,该下端负电极片呈包围下端正电极片状,且下端负电极片与下端正电极片相互绝缘间隔;该正极电源线连接于下端正电极片与上端正电极片之间,以使下端正电极片与上端正电极片导通;该负极电源线连接于下端负电极片与上端负电极片之间,以使下端负电极片与上端负电极片导通;该侧部光源的电源输入端的正极与正极电源线连接,该侧部光源的电源输入端的负极与负极电源线连接;相邻两发光组件中,位于上方的发光组件的柱体螺柱旋入位于下方的发光组件的柱体螺孔内,且位于上方的发光组件的下端正电极片与位于下方的发光组件的上端正电极片接触而导通,位于上方的发光组件的下端负电极片与位于下方的发光组件的上端负电极片接触而导通;该下部杆的上端设有下部杆螺孔,该下部杆螺孔的底部设有呈圆形的下部杆正电极片及呈环形的下部杆负电极片,该下部杆负电极片呈包围下部杆正电极片状,且下部杆负电极片与下部杆正电极片相互绝缘间隔,该下部杆内设有与下部杆正电极片连接的正极供电线及与下部杆负电极片连接的负极供电线;该中部杆中位于最下方的发光组件的柱体螺柱旋入下部杆螺孔内,且位于最下方的发光组件的下端正电极片与下部杆正电极片接触而导通,位于最下方的发光组件的下端负电极片与下部杆负电极片接触而导通;该上部杆的下端设有上部杆螺柱,该上部杆螺柱旋入该中部杆中位于最上方的发光组件的柱体螺孔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整高度的台灯,包括底座、支杆、顶部光源及灯罩,该支杆的上端与底座连接,该顶部光源及灯罩安装于支杆的下端,且灯罩罩于顶部光源外,其特征在于:该支杆包括上部杆、中部杆及下部杆,该上部杆的上端为支杆的上端,该下部杆的下端为支杆的下端,该中部杆连接于下部杆的上端与上部杆的下端之间;该中部杆由多个发光组件层叠而成;其中,各发光组件包括柱体、侧部光源、透光罩、呈圆形的下端正电极片、呈环形的下端负电极片、呈圆形的上端正电极片、呈环形的上端负电极片、正极电源线及负极电源线;该侧部光源安装于柱体的侧面,该柱体贯穿透光罩,且透光罩罩于侧部光源外,柱体的上端设有柱体螺孔,柱体的下端设有柱体螺柱;该上端正电极片和上端负电极片设于柱体螺孔的底部,该上端负电极片呈包围上端正电极片状,且上端负电极片与上端正电极片相互绝缘间隔;该下端正电极片和下端负电极片设于柱体螺柱的端部,该下端负电极片呈包围下端正电极片状,且下端负电极片与下端正电极片相互绝缘间隔;该正极电源线连接于下端正电极片与上端正电极片之间,以使下端正电极片与上端正电极片导通;该负极电源线连接于下端负电极片与上端负电极片之间,以使下端负电极片与上端负电极片导通;该侧部光源的电源输入端的正极与正极电源线连接,该侧部光源的电源输入端的负极与负极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智平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智多灯饰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