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电源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源
,特别是一种高效电源。
技术介绍
正激电源和反激电源被广泛用于各种电器设备中,其优点是电路简单,成本低.其不足是效率底.。这些的电源是在整流硅桥后直接接一个滤波电容,这种结构会产生大量的非线性电流并污染交流电网,同时它对电网所传送的电力利用率较低。为了减少非线性电流,并达到国际标准ENG1000-3-2,人们提出各种各样的方法来提高功率因数,其中有无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其功率因数在80%--90%之间;还有一种是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线路,此种线路功率因数可达99%。有源线路最成功的是二阶功率校正线路,其原理是先将整流后的波动直流电的电压提高到特定的电压,并形成稳定的直流电压后,再将此直流电变换成为输出直流电。上述线路也存在着一些缺点:一、它开始工作时有较大的冲击电流;二、它将现有的电压提升,从而增加了对后续功率转换元件的要求(即开关管的要求),目前高功率因数电源的损坏多属于这个原因;三、由于增加了一阶线路也增加了电源的自身损耗。此外人们还提出许多单阶高功率因数电源,这些线路多数以牺牲线路可靠性为代价,是不可取的。为了提高效率,人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效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整流桥、变压器、电感、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第五二极管、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次级电路单元以及控制电路单元;所述第一开关管包括第一接线端、第二接线端以及控制端,所述第二开关管包括第一接线端、第二接线端以及控制端;所述整流桥的输入端接工频交流电源,所述整流桥的正输出端连接至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第一二极管的阳极;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连接至所述电感的一端、第二开关管的第二接线端,所述电感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变压器的初级线圈的一端;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控制端连接至所述控制电路单元,所述第二开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整流桥、变压器、电感、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第五二极管、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次级电路单元以及控制电路单元;所述第一开关管包括第一接线端、第二接线端以及控制端,所述第二开关管包括第一接线端、第二接线端以及控制端;所述整流桥的输入端接工频交流电源,所述整流桥的正输出端连接至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第一二极管的阳极;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连接至所述电感的一端、第二开关管的第二接线端,所述电感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变压器的初级线圈的一端;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控制端连接至所述控制电路单元,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一接线端连接至所述第二电容的正端、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阴极、所述第五二极管的阴极以及所述第四电容的一端;所述变压器的初级线圈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五二极管的阳极以及第一开关管的第一接线端;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控制端连接至所述控制电路单元;所述第二电容的负端连接至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以及第三二极管的阳极;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阴极连接至所述第三电容的正端、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阳极;所述变压器的次级线圈与所述次级电路单元相连;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所述第四电容的另一端、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接线端、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以及所述第三电容的负端均连接至所述整流桥的负输出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单元进行的控制单元的控制逻辑包括:第二开关管导通后第一开关管导通;第二开关管断开后第一开关管断开;第一开关管与第二开关管同时导通;第二开关管与第一开关管同时断开。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感与变压器的初级串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效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感的电感量为0-0.05mH。5.根据权...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