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发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177332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9 04: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伏发电系统。其中,该系统包括:光伏组件阵列,用于将太阳能转换为直流电;离并网逆变器,与光伏组件阵列连接,用于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并向蓄电池和电网输出电能;蓄电池,与离并网逆变器连接。电网,与离并网逆变器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离网发电系统在无光照或光照较弱时负载无法工作及并网发电系统在电网停电时负载无法工作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伏发电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自然能源发电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光伏发电系统。
技术介绍
太阳能光伏发电是国家重点提倡开发利用的绿色能源。广泛使用绿色能源对减少二氧化碳和其它有毒气体的排放,防治大气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也是自然赋予人类和社会的历史责任。我国土地资源辽阔,人口居住分散,常规能源供应缺乏。为了满足经济发展对能源的需求,必须通过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加以补充。就目前国内外的光伏市场来看,市场上存在的一般有并网光伏系统和离网光伏系统,并网光伏系统目前依据电网公司要求逆变器必须具备防孤岛功能,即必须依靠电网才能完成整个系统的运行,电网无电的时候无法满足设备的正常运行。离网系统虽然可以解决电网无电能够运行的弊端,但是当负载过大或者光照不强时,蓄电池电量无法满足设备的启动电压,设备也无法正常运行工作。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离网发电系统在无光照或光照较弱时负载无法工作及并网发电系统在电网停电时负载无法工作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伏发电系统,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离网发电系统在无光照或光照较弱时负载无法工作及并网发电系统在电网停电时负载无法工作的技术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光伏发电系统,包括:光伏组件阵列,用于将太阳能转换为直流电;离并网逆变器,与光伏组件阵列连接,用于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并向蓄电池和电网输出电能;蓄电池,与离并网逆变器连接;电网,与离并网逆变器连接。进一步的,系统还包括:配电箱,与离并网逆变器和电网连接。进一步的,配电箱包括如下至少一种:交流配电柜、蓄电池柜和并网计量箱。进一步的,系统还包括:监控系统,与离并网逆变器连接。进一步的,系统还包括:控制器,与光伏组件阵列和离并网逆变器连接。进一步的,控制器为MPPT充电控制器。进一步的,离并网逆变器包括DSP处理器。进一步的,DSP处理器包括MPPT充电控制单元和三段式充电单元。进一步的,光伏组件阵列包括两组光伏组件,每组光伏组件包括9个光伏组件。进一步的,蓄电池包括如下至少一种:锂离子电池、铅酸电池、镍镉电池和镍氢电池。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采用光伏组件阵列、离并网逆变器、蓄电池和电网等构成光伏发电系统的方式,其中,光伏组件阵列,用于将太阳能转换为直流电;离并网逆变器,与光伏组件阵列连接,用于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并向蓄电池和电网输出电能;蓄电池,与离并网逆变器连接;电网,与离并网逆变器连接,通过离并网逆变器将光伏组件阵列发的电供给负载使用或输送至电网,电网供给负载使用及给蓄电池充电,蓄电池电量供给负载使用,三部分分分时段相结合,达到了光伏发电系统离网、并网的目的,并且通过双向储能,实现电能的双向流动控制,从而实现了保障在无光照或光照较弱时以及在电网在有电和无电时负载都能正常运行,光伏发电全部自发自用,改善电网负荷压力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离网发电系统在无光照或光照较弱时负载无法工作及并网发电系统在电网停电时负载无法工作的技术问题。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光伏发电系统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光伏发电系统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光伏发电系统的示意图;以及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光伏发电系统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实施例1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伏发电系统的产品实施例,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光伏发电系统,如图1所示,该系统包括光伏组件阵列10、离并网逆变器20、蓄电池30和电网40;其中,光伏组件阵列10,用于将太阳能转换为直流电;离并网逆变器20,与光伏组件阵列10连接,用于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并向蓄电池30和电网40输出电能;蓄电池30,与离并网逆变器20连接;电网40,与离并网逆变器20连接。具体的,光伏组件阵列10一般由多个光伏组件按照一定阵列形成,其中,光伏组件可以利用光生伏特效应将太阳辐射的能量转换为直流电,光伏发电具有能量来源充足、建设周期短、转化易实现以及对环境影响小的优势,本专利技术的光伏发电系统中向电网40输送的所有电能均由光伏组件阵列10提供;离并网逆变器20可以统一协调光伏发电系统的升压、充电、逆变、切换等工作,是光伏发电系统的核心环节,如图1所示,离并网逆变器20可以与负载50直接连接,通过使用离并网逆变器20,可以同时实现离并网功能;蓄电池30的主要作用是储能,具体为存储白天所发电量,电网40无电时,可以给负载50提供电能,满足负载50的正常使用;电网40可以是公共电网,其作用是吸收离并网逆变器20产生的电能,通常电网40可以将其看作一个无限大的交流储能装置,其参数可选的可以为220V±10%,通过离并网逆变器20与电网40连接,本专利技术的光伏发电系统产生的电能在满足自用的前提下,还可以把清洁能源输送给电网40,电网40也用于给负载50提供电能。在具体应用中,本专利技术的光伏发电系统在白天吸收太阳辐照进行发电,所发的电基本上满足自用,并且一部分进入蓄电池30和电网40,晚上无光照后,电网40可以给负载50供电,同时由蓄电池30进行补充电源,因此可以减少电网40的用电负荷;当电网40停电后,可以自动切换到蓄电池供电模式,由蓄电池30给负载50供电,以满足负载50的正常运行,实现不间断供电,实现储能技术的突破。如下为三个具体的应用场景:场景一,并网运行状态下光伏组件阵列10所发电量与蓄电池30同时给负载50供电。当本专利技术的光伏发电系统在白天进行发电时,系统所发电量优先满足负载50使用,多余的电量可以补充蓄电池30,剩余电量并入电网40,可选的,在白天用电负荷大时,可以进行调峰以及削峰填谷,以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场景二,孤岛运行状态下光伏组件阵列10所发电量与蓄电池30同时给负载50供电。当电网40停电后,本专利技术的光伏发电系统可以自动切换到蓄电池30供电模式,由蓄电池30向负载50供电,满足负载50的正常运行,实现永不断电的功能。场景三,并网运行状态下电网40给负载50供电。夜晚时,本专利技术的光伏发电系统不进行发电,可以优先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光伏发电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伏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光伏组件阵列,用于将太阳能转换为直流电;离并网逆变器,与所述光伏组件阵列连接,用于将所述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并向蓄电池和电网输出电能;蓄电池,与所述离并网逆变器连接;电网,与所述离并网逆变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光伏组件阵列,用于将太阳能转换为直流电;离并网逆变器,与所述光伏组件阵列连接,用于将所述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并向蓄电池和电网输出电能;蓄电池,与所述离并网逆变器连接;电网,与所述离并网逆变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配电箱,与所述离并网逆变器和所述电网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箱包括如下至少一种:交流配电柜、蓄电池柜和并网计量箱。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监控系统,与所述离并网逆变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绍臻苏现如潘若宏袁金振李帅张东辉戚运东马海庆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新华联智能光伏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