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聚合物/石墨纳米复合材料,特别涉及到聚合物/改性石墨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石墨中的碳为sp2杂化,具有由碳六角共轭平面堆积而成的层状结构,层内碳与碳以共价键结合,键长为0.142nm,结合能为345kJ/mol;而层间距较大(0.335nm),超出共价键范围。一般认为层间作用力主要是范德华力,结合力为16.7kJ/mol,因此许多化合物可以插入石墨层间,甚至可与层内电子发生局部化学反应,形成层间化合物。石墨层间化合物经高温处理,发生急剧分解,石墨碳层沿C轴方向产生大幅膨胀,生成膨胀石墨,又称石墨蠕虫。膨胀石墨上的空隙尺寸在10nm~10μm。20μm厚度的鳞片可膨胀到4~8mm。由于石墨层间化合物只是在石墨层内局部形成,因此,分解爆破时,在石墨层内各处产生不均一的作用。某些部分撑开并胀大,某些地方没有变化。显微结构显示,石墨薄片上有尺寸为10nm~10μm大小不等的孔洞,膨胀石墨层片呈粘连结构,十分疏松,密度为1.5~2.5×10-4g/m3。制备聚合物/膨胀石墨纳米复合材料,主要采用直接原位聚合法。这种方法是在聚合时,先将聚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聚合物/石墨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①将膨胀石墨溶于分散介质中,在超声波频率为80~120Hz、温度为30~40℃的条件下超声粉碎10~15小时,过滤、洗涤得石墨纳米微片;②将一定量的聚合物单体溶于分散 介质中,再加入聚合物单体体积1~5倍的表面活性剂和适量的石墨纳米微片,搅拌均匀,并在室温下超声处理10~50分钟;③加入聚合物单体质量8~12倍的引发剂,使混合液在-5~5℃聚合反应1~4小时,然后转入室温搅拌12~30小时,将产物 过滤、洗涤,真空干燥得到聚合物/石墨薄片纳米复合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尊理,左丹丹,陈红,孙银霞,刘艳芝,张平,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62[中国|甘肃]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