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低频自动追踪耳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74940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9 02: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低频自动追踪耳机,其结构包括L/R对接卡槽、红外传感器、滤光片、透镜、镜片、镜头组、对焦马达、红外自适应截止玻璃、托架、运行芯片、电路板、连接器管帽、敏感元件、高组、管座、FET元件、引脚、LED变色指示灯、透明环氧树脂外壳、楔形支架、阳极杆、引线架、阴极杆、LED自适应芯片、自适应摄像头、USB充电接头、多功能按键、外壳,设有红外传感器,开启时能够连接智能设备也可在设备上更改各种音频也可进行追踪定位,设有自适应摄像头,能够传送附近360度视频画面到智能设备上,也可录制视频,设有LED变色指示灯,能够在智能设备上选择不同的颜色,L/R对接卡槽能够将两个耳机固定在一起,方便收拾不容易丢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低频自动追踪耳机
本技术是一种智能低频自动追踪耳机,属于耳机领域。
技术介绍
无线耳机是中间的线被电波代替,是从电脑的音频出口连接到发射端,再由发射端通过电波发送到接受端的耳机中,接受端就是相当于是一个收音机。无线耳机有已知有三种类型。一为蓝牙耳机,二为红外线耳机,三为2.4G。为蓝牙耳机,二为红外线耳机,三为2.4G。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220595213.X的一种耳机设备
,尤其是一种智能低频自动追踪共振耳机喇叭,它包括支架、U杯、磁铁、音圈、华司、振膜片和PU橡胶材料的振动环,该技术通过与喇叭单元的结合安装,可实现如下功能:1、喇叭单元与振动环是同步频率信号叠加,自动追踪,使耳机对人体的大脑进行按摩;2、喇叭单元与振动环是同步频率信号叠加,推动空气产生声音,也同时产生共振;3、该技术与喇叭单元装配耳机上后,产生的声音低沉有力,低沉的声音和人的头颅发生共鸣,让人感觉到声音直接敲击大脑,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另外,该技术结构简单、部件紧凑,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但是该技术不具备红外无线连接功能自适应摄像功能及GPS定位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智能低频自动追踪耳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低频自动追踪耳机,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L/R对接卡槽(1)、红外传感器(2)、LED变色指示灯(3)、自适应摄像头(4)、USB充电接头(5)、多功能按键(6)、外壳(7),所述的L/R对接卡槽(1)和外壳(7)固定连接,所述的红外传感器(2)设于L/R对接卡槽(1)下方,所述的LED变色指示灯(3)设于自适应摄像头(4)上方,所述的USB充电接头(5)设于外壳(7)左侧,所述的多功能按键(6)和外壳(7)固定连接,所述的红外传感器(2)由滤光片(201)、透镜(202)、管帽(203)、敏感元件(204)、高组(205)、管座(206)、FET元件(207)、引脚(208)组成,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低频自动追踪耳机,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L/R对接卡槽(1)、红外传感器(2)、LED变色指示灯(3)、自适应摄像头(4)、USB充电接头(5)、多功能按键(6)、外壳(7),所述的L/R对接卡槽(1)和外壳(7)固定连接,所述的红外传感器(2)设于L/R对接卡槽(1)下方,所述的LED变色指示灯(3)设于自适应摄像头(4)上方,所述的USB充电接头(5)设于外壳(7)左侧,所述的多功能按键(6)和外壳(7)固定连接,所述的红外传感器(2)由滤光片(201)、透镜(202)、管帽(203)、敏感元件(204)、高组(205)、管座(206)、FET元件(207)、引脚(208)组成,所述的滤光片(201)和透镜(202)用管帽(203)固定连接,所述的敏感元件(204)设于管帽(203)下方,所述的高组(205)和FET元件(207)用管座(206)固定连接,所述的引脚(208)设于管座(206)下方,所述的LED变色指示灯(3)由透明环氧树脂外壳(301)、楔形支架(302)、阳极杆(303)、引线架(304)、阴极杆(305)、LED自适应芯片(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浩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奥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