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俞洁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隔音墙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7137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9 00: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隔音墙板,包括墙板本体,所述墙板本体左侧对称设置有两个凸起,所述凸起上设置有开口向左的插槽,所述墙板本体右侧设置有与插槽适配的插块;相邻的墙板本体通过插块与凸起的插槽配合相连接,且相邻的墙板本体的端面及两个凸起的内侧面构成一个连接中空部;所述墙板本体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装饰板层、承重层、隔音层、防水层、混凝土主体层、玻镁板层及静音垫层。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质量较轻,方便装配,结构强度高,连接强度好,极大的降低了冷桥效应对保温性能的影响;具有较好的隔音、防水、防湿防潮、杀菌除臭、保温、防火及抗震性能。

Building noise proof wallboar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building insulation wallboard, including wall body, the left wall body is symmetrically provided with two convex, the convex slot is arranged on the opening to the left, the right side wall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plug block and the slot matched with the wall body; adjacent by inserting block and the convex slot with connected, medial face wall body and adjacent and two raised to form a hollow connecting part; the wall board body from top to bottom is provided with a decorative plate layer and a bearing layer, insulation layer, waterproof layer and concrete body layer, a glass magnesium plate layer and mute cushion. The present invention has reasonable structure, light weight, convenient assembly, high structural strength, good connecting strength, greatly reduces the effect of cold bridge insulation performance; has good sound insulation, waterproof, moisture-proof, sterilization and deodorization, heat preservation, fire prevention and seismic perform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隔音墙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材料
,具体是一种建筑隔音墙板。
技术介绍
现有的建筑房屋墙板多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建好框架后做防水处理、外墙铺设和室内装修。存在施工程序复杂、防火、隔音、保温效果差,以及施工成本高的缺点,且会产生大量建筑垃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隔音墙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隔音墙板,包括墙板本体,所述墙板本体左侧对称设置有两个凸起,所述凸起上设置有开口向左的插槽,所述墙板本体右侧设置有与插槽适配的插块;相邻的墙板本体通过插块与凸起的插槽配合相连接,且相邻的墙板本体的端面及两个凸起的内侧面构成一个连接中空部;所述墙板本体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装饰板层、承重层、隔音层、防水层、混凝土主体层、玻镁板层及静音垫层;所述装饰板层上端设置有硅藻泥涂层,所述装饰板层下端依次设置有纳米复合丙纶纤维抗菌层及水泥粉煤灰纤维防火板;所述承重层内设置有两排错开设置的承重骨架;所述隔音层上下两侧均设置有玻璃纤维棉,所述隔音层内均布有多个装有吸气剂的椭圆消音孔;所述防水层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防水薄膜层、防水油膏层及防水砂浆层;所述混凝土主体层为蒸汽加压混凝土砌块,所述混凝土主体层内设置有保温腔,所述保温腔及连接中空部内均填充有保温材料;所述玻镁板层上均布有多个减重孔。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插块的厚度小于插槽的深度,所述插块与插槽之间存在间隙,所述凸起的外侧设置有与间隙连通的注浆口。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墙板本体、凸起及插块为一体成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置插槽与插块,方便装配,且相连的墙板本体的端面及两个凸起的内侧面构成一个连接中空部,方便注入保温材料,降低相邻墙板的墙缝处的冷桥效应,提高整体的保温性能;所述插块与插槽之间存在间隙,所述凸起的外侧设置有与间隙连通的注浆口,通过注浆口向间隙内注浆,增强相邻墙板之间的连接强度;设置硅藻泥涂层,不仅能防湿防潮的功能,而且还能进一步提高吸音效果;设置纳米复合丙纶纤维抗菌层,能够使得本隔墙板具有杀菌、防霉、除臭功能;设置水泥粉煤灰纤维防火板,具有较好的防火性能;设置承重骨架,提高了整体的结构强度,同时由于错开设置,避免承重骨架搭接,做到了断桥,进一步降低冷桥效应;设置隔音层,其两侧的玻璃纤维棉能起到降低部分噪音的作用,椭圆消音孔及的吸气剂设置,吸气剂能够长时间吸收椭圆消音孔中的气体,使之维持真空状态,进一步提高隔音性能;设置防水层,通过防水薄膜层、防水油膏层及防水砂浆层三层防水设置,极大的提高了防水性能;设置混凝土主体层,所述混凝土主体层为蒸汽加压混凝土砌块,蒸汽加压混凝土砌块具有较好的隔音、保温、抗震及耐火性能,同时质量较轻,强度较高;保温腔内填充有保温材料,进一步提高保温性能;设置玻镁板层,具有极高的防火性能的同时进一步提高本专利技术的防水性能;设置减重孔,降低墙板整体重量;设置静音垫层,一方面进一步提高隔音性能,另一方便,起缓冲减震作用。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质量较轻,方便装配,结构强度高,连接强度好,极大的降低了冷桥效应对保温性能的影响;具有较好的隔音、防水、防湿防潮、杀菌除臭、保温、防火及抗震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建筑隔音墙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装饰板层,11-硅藻泥涂层,12-纳米复合丙纶纤维抗菌层,13-水泥粉煤灰纤维防火板,2-承重层,21-承重骨架,3-隔音层,31-玻璃纤维棉,32-椭圆消音孔,33-吸气剂,4-防水层,41-防水薄膜层,42-防水油膏层,43-防水砂浆层,5-混凝土主体层,6-保温腔,7-玻镁板层,71-减重孔,8-静音垫层,9-连接中空部,91-插块,92-插槽,93-注浆口,94-间隙。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一种建筑隔音墙板,包括墙板本体,所述墙板本体左侧对称设置有两个凸起,所述凸起上设置有开口向左的插槽92,所述墙板本体右侧设置有与插槽92适配的插块91;相邻的墙板本体通过插块91与凸起的插槽92配合相连接,且相邻的墙板本体的端面及两个凸起的内侧面构成一个连接中空部9;所述墙板本体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装饰板层1、承重层2、隔音层3、防水层4、混凝土主体层5、玻镁板层7及静音垫层8;所述装饰板层1上端设置有硅藻泥涂层11,所述装饰板层1下端依次设置有纳米复合丙纶纤维抗菌层12及水泥粉煤灰纤维防火板13;所述承重层2内设置有两排错开设置的承重骨架21;所述隔音层3上下两侧均设置有玻璃纤维棉31,所述隔音层3内均布有多个装有吸气剂33的椭圆消音孔32;所述防水层4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防水薄膜层41、防水油膏层42及防水砂浆层43;所述混凝土主体层5为蒸汽加压混凝土砌块,所述混凝土主体层5内设置有保温腔6,所述保温腔6及连接中空部9内均填充有保温材料;所述玻镁板层7上均布有多个减重孔71。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是:设置插槽92与插块91,方便装配,且相连的墙板本体的端面及两个凸起的内侧面构成一个连接中空部9,方便注入保温材料,降低相邻墙板的墙缝处的冷桥效应,提高整体的保温性能;所述插块91与插槽92之间存在间隙94,所述凸起的外侧设置有与间隙94连通的注浆口93,通过注浆口93向间隙94内注浆,增强相邻墙板之间的连接强度;设置硅藻泥涂层11,不仅能防湿防潮的功能,而且还能进一步提高吸音效果;设置纳米复合丙纶纤维抗菌层12,能够使得本隔墙板具有杀菌、防霉、除臭功能;设置水泥粉煤灰纤维防火板13,具有较好的防火性能;设置承重骨架21,提高了整体的结构强度,同时由于错开设置,避免承重骨架21搭接,做到了断桥,进一步降低冷桥效应;设置隔音层3,其两侧的玻璃纤维棉31能起到降低部分噪音的作用,椭圆消音孔32及的吸气剂33设置,吸气剂33能够长时间吸收椭圆消音孔32中的气体,使之维持真空状态,进一步提高隔音性能;设置防水层4,通过防水薄膜层41、防水油膏层42及防水砂浆层43三层防水设置,极大的提高了防水性能;设置混凝土主体层5,所述混凝土主体层5为蒸汽加压混凝土砌块,蒸汽加压混凝土砌块具有较好的隔音、保温、抗震及耐火性能,同时质量较轻,强度较高;保温腔6内填充有保温材料,进一步提高保温性能;设置玻镁板层7,具有极高的防火性能的同时进一步提高本专利技术的防水性能;设置减重孔71,降低墙板整体重量;设置静音垫层8,一方面进一步提高隔音性能,另一方便,起缓冲减震作用。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专利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建筑隔音墙板

【技术保护点】
一种建筑隔音墙板,包括墙板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墙板本体左侧对称设置有两个凸起,所述凸起上设置有开口向左的插槽,所述墙板本体右侧设置有与插槽适配的插块;相邻的墙板本体通过插块与凸起的插槽配合相连接,且相邻的墙板本体的端面及两个凸起的内侧面构成一个连接中空部;所述墙板本体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装饰板层、承重层、隔音层、防水层、混凝土主体层、玻镁板层及静音垫层;所述装饰板层上端设置有硅藻泥涂层,所述装饰板层下端依次设置有纳米复合丙纶纤维抗菌层及水泥粉煤灰纤维防火板;所述承重层内设置有两排错开设置的承重骨架;所述隔音层上下两侧均设置有玻璃纤维棉,所述隔音层内均布有多个装有吸气剂的椭圆消音孔;所述防水层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防水薄膜层、防水油膏层及防水砂浆层;所述混凝土主体层为蒸汽加压混凝土砌块,所述混凝土主体层内设置有保温腔,所述保温腔及连接中空部内均填充有保温材料;所述玻镁板层上均布有多个减重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隔音墙板,包括墙板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墙板本体左侧对称设置有两个凸起,所述凸起上设置有开口向左的插槽,所述墙板本体右侧设置有与插槽适配的插块;相邻的墙板本体通过插块与凸起的插槽配合相连接,且相邻的墙板本体的端面及两个凸起的内侧面构成一个连接中空部;所述墙板本体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装饰板层、承重层、隔音层、防水层、混凝土主体层、玻镁板层及静音垫层;所述装饰板层上端设置有硅藻泥涂层,所述装饰板层下端依次设置有纳米复合丙纶纤维抗菌层及水泥粉煤灰纤维防火板;所述承重层内设置有两排错开设置的承重骨架;所述隔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洁季燎原
申请(专利权)人:俞洁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