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顾秋军专利>正文

一种苎麻纤维面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170319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8 23:25
一种苎麻纤维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原料组合物混合,所述原料组合物按重量份数包括如下组分:苎麻纤维饱和溶液20~30,十二烷基硫酸钠改性的碳纳米管2~5;二氧化锌分散液2~5,TDI50~70,聚醚多元醇30~50,助剂3~6;所述十二烷基硫酸钠改性的碳纳米管中包裹有香味物质;所述香味物质的阈值为200~500μg/kg。(2)将步骤(1)抗菌蛋白纤维组合物静电纺丝得到抗菌蛋白纤维面料。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静电纺丝技术,以TDI和聚醚多元醇为基体,将苎麻纤维与二氧化锌混合,配合包埋了香味物质的十二烷基硫酸钠改性的碳纳米管,纺丝后得到苎麻纤维面料。

Method for preparing ramie fiber fabric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ramie fiber fabric,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method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1) the raw material composition is mixed, the raw material composition according to the weight of ramie fiber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components: 20 ~ 30 saturated solution, twelve sodium dodecyl sulfate modified carbon nanotubes from 2 to 5 two; Zinc Oxide dispersion is 2 ~ 5, TDI50 ~ 70, 30 ~ 50 polyether polyol additives, 3 ~ 6; the twelve sodium dodecyl sulfate modified carbon nanotubes encapsulated in aroma components; the flavor threshold is 200 ~ 500 g/kg. (2) the antibacterial protein fiber fabric is obtained by electrostatic spinning of step (1) antibacterial protein fiber composition. The invention adopts the electrospinning technique based on TDI and polyether polyol as matrix, the ramie and the two Zinc Oxide hybrid, with twelve sodium dodecyl sulfate encapsulated flavoring substances in the modified carbon nanotubes obtained after spinning ramie fabri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苎麻纤维面料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纺织材料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苎麻纤维面料。
技术介绍
苎麻纤维吸湿透气性是棉纤维的3-5倍左右,同时含有叮咛,嘧啶,嘌呤等有益元素,具有抑菌、透气、凉爽、防腐、防霉、吸汗等功能。本领域需要开发一种具有抗菌性能的纤维面料。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苎麻纤维面料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原料组合物混合,所述原料组合物按重量份数包括如下组分:苎麻纤维饱和溶液40~60十二烷基硫酸钠改性的碳纳米管2~5二氧化铁分散液2~5TDI60~80聚醚多元醇30~50助剂3~6;所述十二烷基硫酸钠改性的碳纳米管中包裹有香味物质;所述香味物质的阈值为200~500μg/kg。(2)将步骤(1)抗菌蛋白纤维组合物静电纺丝得到抗菌蛋白纤维面料。优选地,所述苎麻纤维饱和溶液的溶剂为乙醇和/或丙酮,优选乙醇。优选地,所述苎麻纤维的长度为100nm以内,优选30~80nm。优选地,所述二氧化铁分散液浓度为1~8wt%;优选地,所述二氧化铁分散液浓度为1~8wt%。优选地,所述十二烷基硫酸钠改性的碳纳米管的制备过程为:将0.1~0.3mol/L碳纳米管分散在溶解有1~3mol/L的十二烷基硫酸钠的溶液中,然后加入0.02~0.05mol/L偶联剂和0.03~0.05mmol/L的香味物质,喷雾干燥获得十二烷基硫酸钠改性的碳纳米管;所述喷雾干燥温度优选为120~150℃。优选地,所述原料组合物按重量份数包括如下组分:苎麻纤维饱和溶液23~25十二烷基硫酸钠改性的碳纳米管2~5二氧化锌分散液3~4TDI55~60聚醚多元醇35~40助剂4~5。优选地,所述助剂为抗静电剂、防滑剂或颜料中的任意1种或至少2种的组合;优选地,所述原料组合物中,抗静电剂的重量份数为1~2;所述原料组合物中,防滑剂的重量份数为1~2;优选地,所述原料组合物中,颜料的重量份数为1~2。优选地,所述静电纺丝的距离为30~50cm。优选地,所述静电纺丝的电压为10~18kV。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采用静电纺丝技术,以TDI和聚醚多元醇为基体,将苎麻纤维与二氧化锌混合,配合包埋了香味物质的十二烷基硫酸钠改性的碳纳米管,纺丝后得到苎麻纤维面料。具体实施方式为更好地说明本专利技术,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典型但非限制性的实施例如下:实施例1一种苎麻纤维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原料组合物混合,所述原料组合物按重量份数包括如下组分:苎麻纤维饱和溶液40十二烷基硫酸钠改性的碳纳米管5二氧化锌分散液2TDI80聚醚多元醇30助剂6;所述十二烷基硫酸钠改性的碳纳米管中包裹有吲哚,制备方法为:将0.1~0.3mol/L碳纳米管分散在溶解有1~3mol/L的十二烷基硫酸钠的溶液中,然后加入0.02~0.05mol/L偶联剂和0.03~0.05mmol/L的吲哚,喷雾干燥获得十二烷基硫酸钠改性的碳纳米管;所述喷雾干燥温度优选为120~150℃;所述苎麻纤维饱和溶液的溶剂为乙醇;所述二氧化锌分散液浓度为8wt%;(2)将步骤(1)抗菌蛋白纤维组合物静电纺丝得到抗菌蛋白纤维面料,所述静电纺丝的距离为30cm。所述静电纺丝的电压为10kV。测试结果显示,其对革兰氏菌的杀灭率有99.98%,且洗涤100次之后,对革兰氏菌的杀灭率仍然有99.95%。实施例2一种苎麻纤维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原料组合物混合,所述原料组合物按重量份数包括如下组分:苎麻纤维饱和溶液60十二烷基硫酸钠改性的碳纳米管2二氧化锌分散液5TDI60聚醚多元醇50助剂3;所述十二烷基硫酸钠改性的碳纳米管中包裹有吲哚,制备方法为:将0.1~0.3mol/L碳纳米管分散在溶解有1~3mol/L的十二烷基硫酸钠的溶液中,然后加入0.02~0.05mol/L偶联剂和0.03~0.05mol/L的吲哚,喷雾干燥获得十二烷基硫酸钠改性的碳纳米管;所述喷雾干燥温度优选为120~150℃;所述苎麻纤维饱和溶液的溶剂为乙醇;所述二氧化锌分散液浓度为1wt%;(2)将步骤(1)抗菌蛋白纤维组合物静电纺丝得到抗菌蛋白纤维面料,所述静电纺丝的距离为50cm。所述静电纺丝的电压为18kV。测试结果显示,其对革兰氏菌的杀灭率有99.98%,且洗涤100次之后,对革兰氏菌的杀灭率仍然有99.95%。实施例3一种苎麻纤维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原料组合物混合,所述原料组合物按重量份数包括如下组分:苎麻纤维饱和溶液50十二烷基硫酸钠改性的碳纳米管3二氧化锌分散液3TDI70聚醚多元醇40助剂5;所述十二烷基硫酸钠改性的碳纳米管中包裹有吲哚,制备方法为:将0.1~0.3mol/L碳纳米管分散在溶解有1~3mol/L的十二烷基硫酸钠的溶液中,然后加入0.02~0.05mol/L偶联剂和0.03~0.05mol/L的吲哚,喷雾干燥获得十二烷基硫酸钠改性的碳纳米管;所述喷雾干燥温度优选为120~150℃;所述苎麻纤维饱和溶液的溶剂为乙醇;所述二氧化锌分散液浓度为5wt%;(2)将步骤(1)抗菌蛋白纤维组合物静电纺丝得到抗菌蛋白纤维面料,所述静电纺丝的距离为45cm。所述静电纺丝的电压为18kV。测试结果显示,其对革兰氏菌的杀灭率有99.98%,且洗涤100次之后,对革兰氏菌的杀灭率仍然有99.95%。实施例4一种苎麻纤维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原料组合物混合,所述原料组合物按重量份数包括如下组分:苎麻纤维饱和溶液55十二烷基硫酸钠改性的碳纳米管3二氧化锌分散液4TDI65聚醚多元醇45助剂4;所述十二烷基硫酸钠改性的碳纳米管中包裹有吲哚,制备方法为:将0.1~0.3mol/L碳纳米管分散在溶解有1~3mol/L的十二烷基硫酸钠的溶液中,然后加入0.02~0.05mol/L偶联剂和0.03~0.05mol/L的吲哚,喷雾干燥获得十二烷基硫酸钠改性的碳纳米管;所述喷雾干燥温度优选为120~150℃;所述苎麻纤维饱和溶液的溶剂为乙醇;所述二氧化锌分散液浓度为1~8wt%;(2)将步骤(1)抗菌蛋白纤维组合物静电纺丝得到抗菌蛋白纤维面料,所述静电纺丝的距离为38cm。所述静电纺丝的电压为15kV。测试结果显示,其对革兰氏菌的杀灭率有99.98%,且洗涤100次之后,对革兰氏菌的杀灭率仍然有99.95%。对比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不加入苎麻纤维。测试结果显示,其对革兰氏菌的杀灭率有99.00%,且洗涤100次之后,对革兰氏菌的杀灭率仍然有80%。应该注意到并理解,在不脱离后附的权利要求所要求的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能够对上述详细描述的本专利技术做出各种修改和改进。因此,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范围不受所给出的任何特定示范教导的限制。申请人声明,本专利技术通过上述实施例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详细方法,但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详细方法,即不意味着本专利技术必须依赖上述详细方法才能实施。所属
的技术人员应该明了,对本专利技术的任何改进,对本专利技术产品各原料的等效替换及辅助成分的添加、具体方式的选择等,均落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和公开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苎麻纤维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原料组合物混合,所述原料组合物按重量份数包括如下组分:苎麻纤维饱和溶液 40~60十二烷基硫酸钠改性的碳纳米管 2~5二氧化铁分散液 2~5TDI 60~80聚醚多元醇 30~50助剂 3~6;所述十二烷基硫酸钠改性的碳纳米管中包裹有香味物质;所述香味物质的阈值为200~500μg/kg。(2)将步骤(1)抗菌蛋白纤维组合物静电纺丝得到抗菌蛋白纤维面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苎麻纤维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原料组合物混合,所述原料组合物按重量份数包括如下组分:苎麻纤维饱和溶液40~60十二烷基硫酸钠改性的碳纳米管2~5二氧化铁分散液2~5TDI60~80聚醚多元醇30~50助剂3~6;所述十二烷基硫酸钠改性的碳纳米管中包裹有香味物质;所述香味物质的阈值为200~500μg/kg。(2)将步骤(1)抗菌蛋白纤维组合物静电纺丝得到抗菌蛋白纤维面料。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苎麻纤维饱和溶液的溶剂为乙醇和/或丙酮,优选乙醇。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苎麻纤维的长度为100nm以内,优选30~80nm。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铁分散液浓度为1~8wt%;优选地,所述二氧化铁分散液浓度为1~8wt%。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十二烷基硫酸钠改性的碳纳米管的制备过程为:将0.1~0.3mol...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秋军
申请(专利权)人:顾秋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