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帐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67360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8 21: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旅游帐篷,包括帐篷本体、设置在帐篷本体下方的若干个支脚,每一所述支脚上均设置有供脚踩的踏板,所述踏板贯穿设置有滑移孔,所述滑移孔内侧壁沿上下方向滑移设置有插杆,所述插杆的外表面沿其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凸齿,所述踏板上转动设置有与第一凸齿啮合并通过转动以将插杆插入地面的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上设置有便于转动第一齿轮的长杆,其技术方案要点是首先将踏板脚踩在地面上,长杆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由于第一齿轮与凸齿啮合,从而带动插杆向下运动并插入地面,从而能够使插杆受到向下方的力更大,能够更加便于插杆插入地面,达到更加便于将旅游帐篷固定在地面上的效果。

Tourist ten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traveling tent which comprises a tent body, is arranged in the tent body under several feet, each of the support legs are arranged on the foot pedal, the pedal is provided with a through hole slip, the slip hole inner wall along the vertical direction is provided with a plug slip rod.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inserting rod are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first convex teeth along the length direction, wherein the pedal is rotatably arranged on the convex tooth engages with the first gear to rotate through the first into the ground to the inserting rods, the first gear is arranged on the rotation of the first gear for long rod, the the key points of the technical proposal is the first step foot on the ground, the long rod drives the first gear to rotate, the first gear is meshed with the convex teeth, so as to drive the inserted rod moves downwards and into the ground, thereby enabling the inserted rod to below by forc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that the inserting rod can be inserted into the ground more conveniently, and the effect that the tourist tent is fixed on the ground can be more conveni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旅游帐篷
本技术涉及一种帐篷,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旅游帐篷。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旅游越来越成为人们放松休闲的方式,在旅游前都会备一个旅游帐篷,以供亲人、朋友共同享受欢乐清新的户外时光,它可以任意选取的心仪风景点,支起属于自己的一片营地,尽情地感受自然和美丽。现有公开号为CN202416985U的中国专利提供一种内撑的帐篷,包括两根相互交叉的帐篷骨架、设置在帐篷骨架上的帐篷体,帐篷体通过魔术贴固定在帐篷骨架上,在使用的时候,首先分别将帐篷骨架下方的支脚插入土地上,然后通过魔术贴将帐篷体固定在帐篷骨架上,实现帐篷的搭建。但是,当所到达的地面较硬时,帐篷骨架下方的支脚就很难插入地面,由于急于玩耍,就省去支脚固定的步骤,直接进入帐篷内玩耍,当去帐篷外部游玩时,可能就忘记支脚没有固定,帐篷可能就会被风吹翻等,大大影响使用者的心情。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更加便于固定在地面上的旅游帐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旅游帐篷,包括帐篷本体、设置在帐篷本体下方的若干个支脚,每一所述支脚上均设置有供脚踩的踏板,所述踏板贯穿设置有滑移孔,所述滑移孔内侧壁沿上下方向滑移设置有插杆,所述插杆的外表面沿其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凸齿,所述踏板上转动设置有与第一凸齿啮合并通过转动以将插杆插入地面的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上设置有便于转动第一齿轮的长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固定旅游帐篷时,首先将踏板脚踩在地面上,然后转动长杆,长杆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由于第一齿轮与凸齿啮合,从而带动插杆向下运动并插入地面,由于长杆、第一齿轮、插杆上的齿轮组成一个省力机构,类似于杠杆原理,从而能够使插杆受到向下方的力更大,能够更加便于插杆插入地面,达到更加便于将旅游帐篷固定在地面上的效果。进一步地,所述长杆与第一齿轮其中一个端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齿轮的端壁周向设置有若干个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内均设置有一端可移出固定孔以与长杆相抵的固定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便于调节长杆与插杆的位置,通过将固定部移动至固定孔内,可以转动长杆远离插杆,然后固定部的一端移出固定孔,从而与长杆相抵,便于插杆使力。进一步地,所述固定部包括滑移设置在固定孔内的滑移杆、连接滑移杆端壁与固定孔底壁的弹性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转动长杆时,将滑移杆向固定孔内部方向按压,弹性件被压缩,滑移杆凹入固定孔内,此时可以转动滑移杆,当长杆转动至所需位置后,停止对滑移杆的按压,弹性件恢复弹性形变,从而推动滑移杆凸出固定孔,便于与长杆相抵,以使长杆带动第一齿轮转动。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孔的内侧壁滚动嵌置有若干个同时与滑移杆外侧壁相抵的滚珠。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有效降低滑移杆在固定孔内侧壁上滑移时受到的阻力,另一方面,若干个滚珠与固定孔内侧壁相抵,从而减小滑移杆沿其径向的晃动。进一步地,所述滑移杆背离固定孔的端壁设置有可与长杆相抵的球弧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长杆经固定孔通过时,滑移杆通过球弧面与长杆相抵,从而减小对长杆外侧壁的磨损。进一步地,所述滑移杆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存储油液的储油腔,所述滑移杆朝向固定孔底壁方向的端壁设置有与储油腔相通的添油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油液从添油孔进入固定孔,然后对固定孔内侧壁、滑移杆外侧壁进行润滑,另一方面,有效延缓弹簧的锈蚀速度。进一步地,所述固定部包括与固定孔内侧壁螺纹连接的螺纹杆,所述螺纹杆远离长杆的一端延伸至第一齿轮的外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纹杆通过在固定孔内的转动,螺纹杆位于长杆的一端凸出或凹入固定孔,以与长杆相抵或便于长杆的转动。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齿轮背离长杆的端面转动设置有与第一齿轮同轴的第二齿轮,所述螺纹杆外侧壁周向设置有若干个与第二齿轮啮合的第二凸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转动第二齿轮,能够使所有的螺纹杆一起转动,当螺纹杆凹入固定孔内,长杆一次可转动更大的角度,然后通过反向转动第二齿轮,从而使螺纹杆凸出固定孔,并可与长杆相抵。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齿轮背离第一齿轮方向的端壁设置有若干个便于转动第二齿轮的拇指凹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手指与拇指凹槽内侧壁相抵,然后转动第二齿轮,便于对第二齿轮的转动。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第一齿轮、插杆上设置的凸齿,和第一齿轮上长杆的设置,达到更加便于将旅游帐篷固定在地面上的效果;2、通过固定孔内弹性件及滑移杆的设置,能够方便滑移杆的推出和凹入固定孔;3、通过第二齿轮及螺纹杆上第二凸齿的设置,能够一次将所有的螺纹杆转出或凹入固定孔。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主要用于体现第一齿轮与插杆之间的结构关系;图3为图2中B部分的放大图,主要用于体现滑移杆与长杆之间的结构关系;图4为实施例一中第一齿轮的径向剖视图,主要用于体现固定部的结构;图5为实施例二中第一齿轮的示意图,主要用于体现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的结构关系;图6为实施例二的局部示意图,主要用于体现拇指凹槽与第二齿轮之间的结构关系;图7为图6中C部分的放大图,主要用于体现螺纹杆与第二齿轮的结构关系。图中:1、帐篷本体;11、支撑骨架;12、帐篷布;13、支脚;2、踏板;21、卡箍;22、滑移孔;23、插杆;231、第一凸齿;24、第一齿轮;241、转动凹槽;242、固定孔;243、滚珠;244、长杆;3、固定部;31、滑移杆;311、储油腔;312、添油孔;313、球弧面;32、弹性件;33、螺纹杆;34、第二凸齿;35、第二齿轮;351、拇指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实施例一:一种旅游帐篷,参照图1和图2,其包括帐篷本体1,帐篷本体1包括支撑骨架11和帐篷布12,支撑骨架11下方设置有若干个支脚13,每一支脚13上均设置有踏板2,以供脚踩踏,踏板2贯穿设置有滑移孔22,滑移孔22内侧壁沿上下方向滑移设置有插杆23,插杆23用于插入地面内以将支撑骨架11固定在地面上,插杆23的外表面沿其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凸齿231,踏板2上转动设置有第一齿轮24,第一齿轮24与第一凸齿231啮合,通过转动第一齿轮24以将插杆23插入地面,第一齿轮24上设置有长杆244,以便于转动第一齿轮24。参照图2和图3,第一齿轮24的齿纹面上周向设置有转动凹槽241,踏板2上固定设置有卡箍21,卡箍21的内侧壁与转动凹槽241的底壁转动连接,当齿轮转动时,卡箍21相对的绕转动凹槽241转动。参照图3和图4,长杆244与第一齿轮24其中一个端壁转动连接,第一齿轮24的端壁周向设置有若干个固定孔242,固定孔242优选为盲孔状结构,固定孔242内均设置有固定部3,固定部3一端可移出固定孔242,以与长杆244相抵,固定部3包括滑移杆31和弹性件32,滑移杆31滑移设置在固定孔242内,弹性件32连接滑移杆31端壁与固定孔242底壁,弹性件32优选弹簧,弹簧在自然状态下,将滑移杆31推出固定孔242,当弹簧受压缩时,滑移杆31滑入固定孔242内。参照图3和图4,固定孔242的内侧壁滚动嵌置有若干个滚珠243,若干个滚珠243同时与滑移杆31相抵,以减小滑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旅游帐篷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旅游帐篷,包括帐篷本体(1)、设置在帐篷本体(1)下方的若干个支脚(13),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支脚(13)上均设置有供脚踩的踏板(2),所述踏板(2)贯穿设置有滑移孔(22),所述滑移孔(22)内侧壁沿上下方向滑移设置有插杆(23),所述插杆(23)的外表面沿其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凸齿(231),所述踏板(2)上转动设置有与第一凸齿(231)啮合并通过转动以将插杆(23)插入地面的第一齿轮(24),所述第一齿轮(24)上设置有便于转动第一齿轮(24)的长杆(24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旅游帐篷,包括帐篷本体(1)、设置在帐篷本体(1)下方的若干个支脚(13),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支脚(13)上均设置有供脚踩的踏板(2),所述踏板(2)贯穿设置有滑移孔(22),所述滑移孔(22)内侧壁沿上下方向滑移设置有插杆(23),所述插杆(23)的外表面沿其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凸齿(231),所述踏板(2)上转动设置有与第一凸齿(231)啮合并通过转动以将插杆(23)插入地面的第一齿轮(24),所述第一齿轮(24)上设置有便于转动第一齿轮(24)的长杆(24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旅游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杆(244)与第一齿轮(24)其中一个端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齿轮(24)的端壁周向设置有若干个固定孔(242),所述固定孔(242)内均设置有一端可移出固定孔(242)以与长杆(244)相抵的固定部(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旅游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3)包括滑移设置在固定孔(242)内的滑移杆(31)、连接滑移杆(31)端壁与固定孔(242)底壁的弹性件(3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旅游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孔(24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维迪
申请(专利权)人:慈溪青雀休闲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