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皮带线体及利用其的物料传输系统、物料处理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165995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8 20: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真空皮带线体及利用其的物料传输系统、物料处理方法,真空皮带线体包括框架,框架上间隔设开设若干排通孔的传送皮带,通孔与传送皮带下方的真空腔室连通;物料传输系统包括拾取、填装、热压及收料装置。物料处理时,在拾取与收料装置之间,物料通过真空皮带线体传输。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稳定吸附物料,保证物料不变形且能对物料精准定位的真空皮带线体、利用其的物料传输系统及相应的物料处理方法。

Vacuum belt thread, material transmission system using the same, and material handling method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a vacuum belt line and material transmission system, processing method using the same, vacuum belt line body comprises a frame, the frame interval set up several rows of holes of the conveyor belt, the vacuum chamber through the hole and below the conveyor belt connected; material transfer system includes a pickup, filling, pressing and discharging device. When material is processed, the material is transferred through the vacuum belt line between the pickup and the receiving device. The purpose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to provide a vacuum belt, a material transmission system and a corresponding material handling method, which can stably adsorb material, ensure the material not to deform and can accurately locate the materi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真空皮带线体及利用其的物料传输系统、物料处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运输或贮存装置,例如装载或倾斜用输送机、车间输送机系统或气动管道输送机,特别是涉及一种与输送机有关的物件或物料搬运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真空皮带线体及利用其的物料传输系统、物料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如图5所示,现有的物料传输机构包括拾取装置1'、热压装置(图中未示出)及收料装置3',拾取装置1'与收料装置3'上均配套有吸盘架4'和机械臂5'。使用时,首先通过吸盘架4'吸取物料6',然后机械臂5'带着吸盘架4'移至热压工位,吸盘架4'松开放下物料6'进行热压,热压完毕后,物料6'再被吸盘架4'吸起移动至物料摆放工位,收料时,吸盘架4'再次将物料6'吸起并经机械臂5'移动至收料工位。上述操作步骤中,物料反复被吸起、放下,操作繁琐且传输速度慢,而且传输过程中物料容易移位,无法对物料精准定位并保证指定位置的输送速度。另外,吸盘架拾取物料时极易导致柔软片材严重变形,从而影响物料定位精准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稳定吸附物料,保证物料不变形且能对物料精准定位与传输的真空皮带线体。本专利技术真空皮带线体,包括框架,所述框架上间隔设置有传送皮带,所述传送皮带上开设有若干排通孔,所述通孔与位于传送皮带下方的真空腔室连通。本专利技术真空皮带线体,其中所述框架包括两条相互平行的边框,所述边框两端各设一个传动轮,两个边框的传动轮之间连接横杆,所述框架两端的两根横杆通过3条共面的传送皮带连接,其中2条靠近两个边框,1条居中,3条传送皮带下方各设一个真空腔室。本专利技术真空皮带线体,相邻传送皮带之间设置有工作平台、支撑平板,沿所述框架的长度L方向,工作平台、支撑平板相互连接且交替布置,所述工作平台、支撑平板的位置略低于传送皮带。本专利技术真空皮带线体,其中所述通孔的孔径为1~1.5毫米,且在传送皮带的宽度W方向上分布有3排。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利用上述任一真空皮带线体的物料传输系统,包括拾取装置、填装装置、热压装置及收料装置,所述拾取装置与收料装置上均配套有吸盘架和机械臂,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拾取装置与收料装置之间,物料通过所述真空皮带线体传输。本专利技术物料传输系统还包括密闭的框架式工作室,所述框架式工作室底部设置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内设置有抽真空设备、电控装置,所述抽真空设备与真空腔室连接,所述电控装置与传动轮、吸盘架和机械臂连接。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利用上述物料传输系统的物料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①拾取装置拾取并移送物料至填装工位;②填装装置填装物料并通过真空皮带线体传输物料至热压工位;③热压装置热压物料并通过真空皮带线体传输物料至收料工位;④收料装置收取物料。其中:所述步骤①、④中,物料经吸盘架吸取后通过机械臂移送。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物料传送部位设置密闭的真空腔室,保证了传送皮带通孔表面产生均匀的气压,保证了物料在传送皮带上吸附稳定,不易错位,实现了薄形、柔软片材物料的精准定位与平稳、快速传输。而且,3条传送皮带在物料的两端及中部同时吸附,物料受到的吸力均匀,不易变形,确保了物料始终能被精准定位,有利于改善物料处理效果,提高成品率。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真空皮带线体及利用其的物料传输系统、物料处理方法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真空皮带线体及利用其的物料传输系统、物料处理方法中真空皮带线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a为本专利技术真空皮带线体及利用其的物料传输系统、物料处理方法中真空皮带线体的俯视图;图2b为图2a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图2a的A-A剖面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真空皮带线体及利用其的物料传输系统、物料处理方法中真空皮带线体的主视图;图5为现有物料传输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真空皮带线体及利用其的物料传输系统、物料处理方法中物料传输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6所示,一种物料传输系统,包括密闭的框架式工作室9,该框架式工作室9内设置有拾取装置1、填装装置8、热压装置2及收料装置3,拾取装置1与收料装置3上均配套有吸盘架4和机械臂5,框架式工作室9底部设置有控制箱91,控制箱91内设置有抽真空设备(图中未示出)、电控装置(图中未示出),电控装置用于控制吸盘架4和机械臂5动作。上述部件设置方式可参见现有技术,此处不赘述。在拾取装置1与收料装置3之间设置有真空皮带线体7,物料6通过真空皮带线体7传输。结合图1至图4所示,真空皮带线体7包括两条相互平行的边框71,每个边框71左右两端端头处均设一个与上述电控装置连接且由其驱动的传动轮711,前、后边框71之间的传动轮711之间固连横杆72,这样,横杆72和边框71就围成一个矩形的框架70。两根横杆72之间连接3条传送皮带721,其中2条分别靠近前、后侧边框71,另外1条居中布置在两个边框71之间。横杆72随传动轮711转动,传送皮带721便可在摩擦力作用下动作,实现物料6的传送。为防止传送过程中物料6掉落或异物掉落损坏设备,相邻传送皮带721之间设置有工作平台75、支撑平板74,工作平台75、支撑平板74可以通过支架固定在边框71上。沿框架70的长度L方向,工作平台75、支撑平板74相互连接且交替布置。为避免产生摩擦影响物料6传送,工作平台75、支撑平板74的位置略低于传送皮带721,即工作平台75、支撑平板74的上表面共面,但该上表面低于传送皮带721的上表面,这样,物料6在传送皮带721时不易与工作平台75、支撑平板74面接触,避免了摩擦。另外,每条传送皮带721的下方均设置有一个与上述抽真空设备连接的真空腔室73,该真空腔室73可通过支架固定在矩形的框架70上。传送皮带721上开设有若干排通孔722,通孔722与真空腔室73连通。优选的,为获得适当进气量,保证吸附效果,传送皮带721的宽度W方向上开设有3排通孔722,通孔722的孔径优选1~1.5毫米。通过大气量的真空腔室73保证通孔722周围均匀、稳定的负压产生,从而保证物料6在输送过程中真空的供给与调节平衡,进而保证物料6稳定输送,有效地避免了因输送不稳定导致的物料6变形。利用上述物料传输系统的物料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①与拾取装置1配套的吸盘架4吸取物料6后经机械臂5将物料6移送至填装工位;②填装装置8对物料6进行填装,填装完毕后,通过电控装置启动传动轮711,物料6通过真空皮带线体7上的传送皮带721传输至热压工位;③止停传动轮711,热压装置2对物料6进行热压,热压完毕,再次启动传动轮711,物料6通过真空皮带线体7上的传送皮带721被传输至至收料工位;④止停传动轮711,与收料装置3配套的吸盘架4吸取物料后经与其配套的机械臂5将物料6移送至既定位置,完成收料。优选的,本实施例中,真空皮带线体7采用聚氨酯制成。另,上述数据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真空皮带线体7的结构,并非对其进行限定,本专利技术的真空皮带线体7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变换规格尺寸,此处不一一列举。综上,本专利技术的真空皮带线体7及利用其的物料传输系统、物料处理方法通过真空腔室73与开设有通孔722的传送皮带721的结合,保证了传送皮带721与物料6接触表面均匀产生真空,物料无变形、无位移且传输快速、精准。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真空皮带线体及利用其的物料传输系统、物料处理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真空皮带线体(7),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70),所述框架(70)上间隔设置有传送皮带(721),所述传送皮带(721)上开设有若干排通孔(722),所述通孔(722)与位于传送皮带(721)下方的真空腔室(73)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3.24 CN 20171018222191.一种真空皮带线体(7),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70),所述框架(70)上间隔设置有传送皮带(721),所述传送皮带(721)上开设有若干排通孔(722),所述通孔(722)与位于传送皮带(721)下方的真空腔室(73)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真空皮带线体(7),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70)包括两条相互平行的边框(71),所述边框(71)两端各设一个传动轮(711),两个边框(71)的传动轮(711)之间连接横杆(72),所述框架(70)两端的两根横杆(72)通过3条共面的传送皮带(721)连接,其中2条靠近两个边框(71),1条居中,3条传送皮带(721)下方各设一个真空腔室(73)。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真空皮带线体(7),其特征在于:相邻传送皮带(721)之间设置有工作平台(75)、支撑平板(74),沿所述框架(70)的长度L方向,工作平台(75)、支撑平板(74)相互连接且交替布置,所述工作平台(75)、支撑平板(74)的位置略低于传送皮带(72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真空皮带线体(7),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722)的孔径为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冬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德鑫泉物联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