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施工界面的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60679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8 17: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控制施工界面的模具,包括:一对相互拼接于桩头外围的模具单元,模具单元包括:模板,靠近桩头的对接边缘开设有供涂刷涂料的缺口;以及固定于模板的对接边缘的中心定位结构;其中,一对中心定位结构对拼箍设于桩头以令一对模板相互拼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根据模具控制涂刷的界面,防止防水涂料外渗,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直接在桩头周围涂刷防水涂料,造成部分位置的涂料外渗,成活质量差、不美观的问题。

Mold for controlling construction interface

The mould,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construction control interface comprises a die unit to each other on the periphery of the pile head assembly, mold unit includes: a template, docking near the edge of the pile head is arranged for brushing paint the gap; and the butt edge is fixed on the template center positioning structure; among them, the center location structure of the spell to make a pile head hoop is arranged on each splice template. The utility model can control the interface according to the mold coating, waterproof coating to prevent leakage, solves the problems directly at the pile head painted around the waterproof coating, coating caused by extravasation of part of the survival, poor quality, unsightly probl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控制施工界面的模具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指一种控制施工界面的模具。
技术介绍
在建筑施工领域,对桩头涂刷防水涂料时,需要将防水涂料均匀的涂刷在桩头的周围,以保证良好的防水效果,防止桩头的连接处发生渗漏问题。以往做法通常是直接在桩头的周围涂刷防水涂料,造成部分位置的涂料外渗,质量差,降低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控制施工界面的模具,解决现有技术中直接在桩头的周围涂刷防水涂料,造成部分位置的涂料外渗的问题。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提供一种控制施工界面的模具,包括:一对相互拼接于桩头外围的模具单元,所述模具单元包括:模板,靠近所述桩头的对接边缘开设有供涂刷涂料的缺口;以及固定于所述模板的对接边缘的中心定位结构;其中,一对所述中心定位结构对拼箍设于所述桩头以令一对所述模板相互拼接。本技术控制施工界面的模具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控制施工界面的模具通过在模板的对接边缘开设供涂刷涂料的缺口,在模板的对接边缘上固定中心定位结构,利用一对所述中心定位结构对拼箍设于所述桩头以令一对所述模板相互拼接,在桩头周围的垫层上、模板的缺口内涂刷防水涂料,能够根据模具控制涂刷的界面,防止防水涂料外渗,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直接在桩头周围涂刷防水涂料,造成部分位置的涂料外渗,成活质量差、不美观的问题。本技术控制施工界面的模具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模板为钢板制成的矩形板。本技术控制施工界面的模具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缺口为半圆形缺口。本技术控制施工界面的模具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中心定位结构包括:与所述半圆形缺口同心设置的半圆形环,所述半圆形环与所述桩头相适配;以及连接于所述半圆形环的端部的支架,所述支架连接于所述模板。本技术控制施工界面的模具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支架为钢筋制成的L型杆,所述L型杆的一端焊接固定于所述半圆形环的端部,所述L型杆的另一端焊接固定于所述对接边缘。本技术控制施工界面的模具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固定于所述模板的把手。本技术控制施工界面的模具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把手为钢筋制成的C型把手,所述C型把手的端部通过铆钉固定于所述模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控制施工界面的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控制施工界面的模具的施工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阅图1,显示了本技术控制施工界面的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参阅图2,显示了本技术控制施工界面的模具的施工的剖视图。结合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控制施工界面的模具包括:一对模具单元,相互拼接于桩头1外围、并放置于桩头1周围的垫层2上,模具单元包括:模板3和中心定位结构4,其中模板3的靠近桩头1的对接边缘30开设有供涂刷涂料的缺口31;中心定位结构4固定于模板3的对接边缘30上,其中,一对中心定位结构4对拼箍设于桩头1以令一对模板3相互拼接。本技术控制施工界面的模具在施工时,在桩头周围的垫层上、模板的缺口内涂刷防水涂料,能够根据模具控制涂刷的界面,防止防水涂料外渗,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直接在桩头周围涂刷防水涂料,造成部分位置的涂料外渗,成活质量差、不美观的问题。如图1所示,模板3为钢板制成的矩形板。如图2所示,矩形板包括长边和宽边,将一个长边作为在施工时靠近桩头1的对接边缘30,在矩形板的对接边缘处开设供涂刷涂料的缺口31。在本实施例中,缺口31设置为半圆形缺口。在施工时可以将两个矩形板相互拼接连接,从而两个半圆形缺口相互对接连接,形成一个圆形缺口。桩头1为圆柱型桩头,在桩头1的周围涂刷防水涂料,利用模板3可以在缺口31内涂刷防水涂料形成圆形的防水涂料层5。为了使得涂刷防水涂料形成圆形的防水涂料层5和桩头1同心,在模板3上设置中心定位结构4,利用中心定位结构4对模板3在桩头1处进行定位。中心定位结构4包括:半圆形环40和支架41,其中半圆形环40与半圆形缺口同心设置,半圆形环40与桩头1相适配,支架41连接于半圆形环40的端部,支架41连接于模板3。在本实施例中,支架41为钢筋制成的L型杆,L型杆的一端焊接固定于半圆形环40的端部,L型杆的另一端焊接固定于对接边缘,从而支架41和连接在两个支架41之间的半圆形环40高出模板3,跨设于半圆形缺口上,即中心定位结构4的两端固定矩形板上、半圆形缺口两端的对接边缘处,从而在施工时半圆形环40可以贴设并箍设在桩头1上,这样半圆形环40就与桩头1同心,又由于半圆形环40和模板3的半圆形缺口同心,所以模板3的半圆形缺口与桩头1同心,从而达到将模板3设置在桩头1的周围的垫层2上,且半圆形缺口与桩头1同心的目的,这样在桩头1的周围涂刷防水涂料形成的防水涂料层5与桩头1同心,不偏移,美观且成活质量好。为方便拿取以及稳固模板3,在模板3上固定把手6。在本实施例中,把手6为钢筋制成的C型把手,C型把手的端部通过铆钉固定于模板3。在本实施例中,矩形板上靠近的宽边处通过铆钉固定固定C型把手。下面对本技术控制施工界面的模具的施工方法作说明:如图2所示,按照上述说明制作一对模具单元。提着把手将一对模具单元放在垫层上,从桩头的一侧将一个模具单元的半圆形环贴设在桩头处,从桩头的相对的另一侧将另一个模具单元的半圆形环贴设在桩头处,将两个半圆形环在桩头处对拼连接,从而两个模板相互对拼连接,两个半圆形缺口对拼成一个圆形缺口,从而圆形缺口与桩头保持了同心。接着紧握把手稳定模具,在圆形缺口内、桩头的周围涂刷防水涂料,形成与桩头保持同心的防水涂料层,完成涂刷施工后将模具取出即可。本技术控制施工界面的模具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控制施工界面的模具通过在模板的对接边缘开设供涂刷涂料的缺口,在模板的对接边缘上固定中心定位结构,利用一对中心定位结构对拼箍设于桩头以令一对模板相互拼接,在桩头周围的垫层上、模板的缺口内涂刷防水涂料,能够根据模具控制涂刷的界面,防止防水涂料外渗,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直接在桩头周围涂刷防水涂料,造成部分位置的涂料外渗,成活质量差、不美观的问题。以上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说明对本技术做出种种变化例。因而,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本技术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控制施工界面的模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控制施工界面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对相互拼接于桩头外围的模具单元,所述模具单元包括:模板,靠近所述桩头的对接边缘开设有供涂刷涂料的缺口;以及固定于所述模板的对接边缘的中心定位结构;其中,一对所述中心定位结构对拼箍设于所述桩头以令一对所述模板相互拼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制施工界面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对相互拼接于桩头外围的模具单元,所述模具单元包括:模板,靠近所述桩头的对接边缘开设有供涂刷涂料的缺口;以及固定于所述模板的对接边缘的中心定位结构;其中,一对所述中心定位结构对拼箍设于所述桩头以令一对所述模板相互拼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施工界面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为钢板制成的矩形板。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施工界面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为半圆形缺口。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施工界面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定位结构包括: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繁禹杨勇张远王威付默郑鑫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