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眶骨折术后眼肌训练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58988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8 16:40
一种眼眶骨折术后眼肌训练仪,包括长方体箱体,长方体箱体的内腔由遮光隔板分隔为呈矩阵分布的九个腔室,长方体箱体正面的不透光面板上呈矩阵分布设置有九个透光孔,九个透光孔相邻两列之间的间距为26cm,相邻两行之间的间距为19cm,或者,相邻两列之间的间距为19cm,相邻两行之间的间距为26cm,九个腔室内分别设置有独立的光源,各光源通过PLC控制随机交替发光,PLC由接收遥控器信号的无线电接收器或由设置在长方体箱体侧壁上的控制开关控制开启和关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满足患者进行大跨度不同方位眼肌功能训练的需求,有效降低眼眶骨折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概率,患者依从性高,训练效果好。

Eye muscle training instrument for orbital fracture after operation

A muscle training instrument of orbital fracture after operation, including rectangular box, inner cuboid box by a partition with nine shading chambers matrix distribution, opaque panel at the front face of a cuboid box distribution matrix is provided with nine light holes, nine light hole spacing between two adjacent columns for 26cm two, the spacing between adjacent lines is 19cm, or the distance between two adjacent columns between 19cm, the spacing between adjacent lines of two 26cm, the nine chambers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independent sources, each source controlled by PLC PLC by random alternating light, radio receiver receives the remote control signal or by setting the control switch in the cuboid box on the side wall of the opening and closing control.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use, meet with large span in different directions of ocular function training needs, effectively reduce the probability of occurr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of orbital fractures, patients with high compliance, good training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眼眶骨折术后眼肌训练仪
本技术涉及辅助医疗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眼眶骨折术后眼肌训练仪。
技术介绍
眼眶骨折是眼外伤中常见的一类眼病。由大于眶口直径的物体钝性打击眶软组织及眶缘,导致眶压突然增高及眶壁塌陷,引起眶壁薄弱处挤出,眶内软组织嵌入上颌窦或筛窦内,造成眼球内陷、移位、眼球运动障碍、复视及眶下神经感觉丧失等一组综合征。目前临床上眼眶骨折的治疗手段是通过眼眶整复术来恢复正常外形,改善和恢复患者的视功能。患者在术后需要通过眼肌功能训练以减少术后并发症如复视、眼球运动障碍、睑球粘连等的发生。而目前在临床上患者术后大多未做眼肌功能训练或仅作简单训练,如:通过转动眼球视觉追踪晃动的手指或摆动的气球来实现眼肌训练的目的。如此训练时患者眼球的运动幅度小、运动方向单一,眼肌运动不充分,复视、睑球粘连等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其次,患者不愿坚持,依从性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眼眶骨折术后眼肌训练仪,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满足患者进行大跨度不同方位眼肌功能训练的需求,有效降低眼眶骨折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概率,患者依从性高,训练效果好。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眼眶骨折术后眼肌训练仪,包括长方体箱体,所述长方体箱体的内腔由遮光隔板分隔为呈矩阵分布的九个腔室,长方体箱体的正面为不透光面板,所述不透光面板上呈矩阵分布设置有九个直径为0.3~0.6cm的透光孔,九个透光孔与九个腔室一一对应,呈矩阵分布的九个透光孔相邻两列之间的间距为26cm,相邻两行之间的间距为19cm,或者,相邻两列之间的间距为19cm,相邻两行之间的间距为26cm,所述长方体箱体内腔的九个腔室内分别设置有独立的光源,各光源通过PLC控制随机交替发光,所述PLC由接收遥控器信号的无线电接收器或由设置在长方体箱体侧壁上的控制开关控制开启和关闭。所述长方体箱体正面的不透光面板与长方体箱体为可拆卸式连接,所述各独立的光源安装在长方体箱体的背面上,分别位于对应的腔室内。所述长方体箱体的背板与长方体箱体为可拆卸式连接,所述各独立的光源安装在背板正面,所述背板固定在长方体箱体后面,各独立的光源分别位于对应的腔室内,构成整体的眼肌训练仪。所述各腔室的深度与长方体箱体的宽度相同。所述各独立的光源均采用功率为0.5~3w的白炽灯,各白炽灯交替的发光时间为1~2s。所述各光源通过充电式直流电源供电,该充电式直流电源与设置在长方体箱体侧面的充电插口电连接。所述控制开关为具有第一挡位、第二挡位、第三挡位的三档开关,其中第一挡位用于开启PLC控制各光源随机交替发光,第二挡位用于关闭PLC,第三挡位用于开启无线电接收器,接收遥控器信号控制PLC开启或关闭。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所述长方体箱体的内腔由遮光隔板分隔为呈矩阵分布的九个腔室,长方体箱体的正面为不透光面板,不透光面板上呈矩阵分布设置有九个直径为0.3~0.6cm的透光孔,九个透光孔与九个腔室一一对应,设置在各腔室内的光源在交替发光时,光源发光的腔室内的光线无法穿透进入其他腔室,使不透光面板上只有一个透光孔射出光线形成光点,其他透光孔无光射出形成暗点,明暗对比明显,患者视觉对光点敏感,利于转动眼球追踪光点;2、呈矩阵分布的九个透光孔相邻两列之间的间距为26cm,相邻两行之间的间距为19cm,或者,相邻两列之间的间距为19cm,相邻两行之间的间距为26cm,各光源通过PLC控制随机交替发光,使得交替发光的两透光孔之间的间距点有19cm、26cm、32cm、38cm、46cm、52cm、55cm、64.5cm,交替发光的两点最小距离为19cm,最大距离达到64.5cm,患者追踪光点时眼球的运动幅度大、运动幅度选择丰富,追踪光点方向多变,满足患者进行大跨度不同方位眼肌功能训练的需求,有效降低眼眶骨折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概率;3、PLC由接收遥控器信号的无线电接收器或由设置在长方体箱体侧壁上的控制开关控制开启和关闭,方便医护人员开启、关闭训练仪;4、所述各腔室的深度与长方体箱体的宽度相同,使各腔室之间完全隔光,保证不透光面板上的透光孔之间明暗对比明显;5、所述各光源通过充电式直流电源供电,该充电式直流电源与设置在长方体箱体侧面的充电插口电连接,方便转移训练仪至指定位置供眼眶骨折术后患者进行眼肌训练。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向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腔室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背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B向示意图。附图中,1为长方体箱体,2为遮光隔板,3为腔室,4为不透光面板,5为透光孔,6为光源,7为PLC,8为无线电接收器,9为控制开关,10为背板,11为充电式直流电源,12为充电插口。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至图5,为一种眼眶骨折术后眼肌训练仪的具体实施例。眼眶骨折术后眼肌训练仪包括长方体箱体1,可在长方体箱体的顶部设有挂环,便于将眼肌训练仪器悬挂在墙壁上使用。所述长方体箱体1的内腔由遮光隔板2分隔为呈矩阵分布的九个腔室3,本实施例中,采用两块水平的平面遮光隔板、两块竖直的平面遮光隔板将长方体箱体的内腔均匀分隔为九个腔室,水平的平面遮光隔板和竖直的平面遮光隔板的宽度与长方体箱体的宽度相同,使分隔构成的各腔室的深度与长方体箱体的宽度相同,也可采用曲面的遮光隔板连接构成遮光筒,各遮光筒相互独立。长方体箱体1的正面为不透光面板4,所述不透光面板4上呈矩阵分布设置有九个直径为0.3~0.6cm的透光孔5,九个透光孔5与九个腔室3一一对应,本实施例中,各透光孔的直径均为0.5cm。呈矩阵分布的九个透光孔5相邻两列之间的间距为26cm,相邻两行之间的间距为19cm,或者,相邻两列之间的间距为19cm,相邻两行之间的间距为26cm,使得交替发光的两透光孔之间的间距点有19cm、26cm、32cm、38cm、46cm、52cm、55cm、64.5cm,本实施例中,所述长方体箱体的长为60cm、高为40cm、宽为10cm,即呈矩阵分布的九个透光孔5相邻两列之间的间距为26cm,相邻两行之间的间距为19cm。所述长方体箱体1内腔的九个腔室3内分别设置有独立的光源6,本实施例中,所述长方体箱体1的背板10与长方体箱体1为可拆卸式连接,所述各独立的光源6分别通过灯座安装在背板10的正面,各独立的光源6均采用功率为0.5~3w的白炽灯,通过安装在背板正面的充电式直流电源11供电,该充电式直流电源11与设置在长方体箱体1侧面的充电插口12电连接。所述背板10通过多颗螺钉固定在长方体箱体1后面,长方体箱体形成封闭,使各独立的光源6分别位于对应的腔室3内,也可设置为长方体箱体1正面的不透光面板4与长方体箱体1为可拆卸式连接,将各独立的光源6通过灯座安装在长方体箱体1的背面上,分别位于对应的腔室3内,再合拢不透光面板对长方体箱体形成封闭。各光源6通过PLC7控制随机交替发光,各白炽灯交替的发光时间为1~2s,为便于医护人员开启、关闭训练仪,所述PLC7由接收遥控器信号的无线电接收器8或由设置在长方体箱体1侧壁上的控制开关9控制开启和关闭,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开关9为具有第一挡位、第二挡位、第三挡位的三档开关,其中第一挡位用于开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眼眶骨折术后眼肌训练仪

【技术保护点】
一种眼眶骨折术后眼肌训练仪,其特征在于:包括长方体箱体(1),所述长方体箱体(1)的内腔由遮光隔板(2)分隔为呈矩阵分布的九个腔室(3),长方体箱体(1)的正面为不透光面板(4),所述不透光面板(4)上呈矩阵分布设置有九个直径为0.3~0.6cm的透光孔(5),九个透光孔(5)与九个腔室(3)一一对应,呈矩阵分布的九个透光孔(5)相邻两列之间的间距为26cm,相邻两行之间的间距为19cm,或者,相邻两列之间的间距为19cm,相邻两行之间的间距为26cm,所述长方体箱体(1)内腔的九个腔室(3)内分别设置有独立的光源(6),各光源(6)通过PLC(7)控制随机交替发光,所述PLC(7)由接收遥控器信号的无线电接收器(8)或由设置在长方体箱体(1)侧壁上的控制开关(9)控制开启和关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眼眶骨折术后眼肌训练仪,其特征在于:包括长方体箱体(1),所述长方体箱体(1)的内腔由遮光隔板(2)分隔为呈矩阵分布的九个腔室(3),长方体箱体(1)的正面为不透光面板(4),所述不透光面板(4)上呈矩阵分布设置有九个直径为0.3~0.6cm的透光孔(5),九个透光孔(5)与九个腔室(3)一一对应,呈矩阵分布的九个透光孔(5)相邻两列之间的间距为26cm,相邻两行之间的间距为19cm,或者,相邻两列之间的间距为19cm,相邻两行之间的间距为26cm,所述长方体箱体(1)内腔的九个腔室(3)内分别设置有独立的光源(6),各光源(6)通过PLC(7)控制随机交替发光,所述PLC(7)由接收遥控器信号的无线电接收器(8)或由设置在长方体箱体(1)侧壁上的控制开关(9)控制开启和关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眶骨折术后眼肌训练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方体箱体(1)正面的不透光面板(4)与长方体箱体(1)为可拆卸式连接,所述各独立的光源(6)安装在长方体箱体(1)的背面上,分别位于对应的腔室(3)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眶骨折术后眼肌训练仪,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兴莉潘克新许琨林黄靖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