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古筝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52884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6 18: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古筝,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为长方体结构,基座的两侧分别铰接有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所述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为相互对开的长方体结构,基座的上方设有矩形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部的底部设有隔震垫片,所述隔震垫片的上方设有琴体,且琴体的底部嵌装在安装槽的内部,所述琴体为中空的长方体结构,琴体的两端通过螺纹分别连接有第一调节螺钉和第二调节螺钉,且第一调节螺钉和第二调节螺钉均伸入到琴体的内腔,所述第二调节螺钉的末端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远离第二调节螺钉的一端连接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的两侧均设有音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增加了音色的种类,解决了琴弦在外力的触碰下出现断裂或者改变弹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古筝
本技术涉及古筝
,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古筝。
技术介绍
古筝又名汉筝、秦筝、瑶筝、鸾筝,是中国民族传统乐器中的筝乐器,属于弹拨乐器。它是中国独特的、重要的民族乐器之一。它的音色优美,音域宽广、演奏技巧丰富,具有相当强的表现力,因此它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传统的古筝结构由面板、雁柱、琴弦、前岳山、弦钉、调音盒、琴足、后岳山、侧板、出音口、底板、穿弦孔组成,但是,在自由放置的情况下,不便携带,同时,古筝的面板以及琴弦等等容易受到意外的磕碰或者不相干人的触碰,导致弹奏的效果出现很大的误差,影响了使用;同时,传统的古筝腔体比较固定,不具有自由调节的功能,导致音色比较单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便携式古筝。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古筝,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为长方体结构,基座的两侧分别铰接有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所述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为相互对开的长方体结构,基座的上方设有矩形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部的底部设有隔震垫片,所述隔震垫片的上方设有琴体,且琴体的底部嵌装在安装槽的内部,所述琴体为中空的长方体结构,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便携式古筝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携式古筝,包括基座(13),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3)为长方体结构,基座(13)的两侧分别铰接有第一盒体(1)和第二盒体(2),所述第一盒体(1)和第二盒体(2)为相互对开的长方体结构,基座(13)的上方设有矩形的安装槽(15),所述安装槽(15)内部的底部设有隔震垫片(14),所述隔震垫片(14)的上方设有琴体(11),且琴体(11)的底部嵌装在安装槽(15)的内部,所述琴体(11)为中空的长方体结构,琴体(11)的两端通过螺纹分别连接有第一调节螺钉(3)和第二调节螺钉(12),且第一调节螺钉(3)和第二调节螺钉(12)均伸入到琴体(11)的内腔,所述第二调节螺钉(12)的末端连接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古筝,包括基座(13),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3)为长方体结构,基座(13)的两侧分别铰接有第一盒体(1)和第二盒体(2),所述第一盒体(1)和第二盒体(2)为相互对开的长方体结构,基座(13)的上方设有矩形的安装槽(15),所述安装槽(15)内部的底部设有隔震垫片(14),所述隔震垫片(14)的上方设有琴体(11),且琴体(11)的底部嵌装在安装槽(15)的内部,所述琴体(11)为中空的长方体结构,琴体(11)的两端通过螺纹分别连接有第一调节螺钉(3)和第二调节螺钉(12),且第一调节螺钉(3)和第二调节螺钉(12)均伸入到琴体(11)的内腔,所述第二调节螺钉(12)的末端连接有弹簧(10),所述弹簧(10)远离第二调节螺钉(12)的一端连接有分隔板(8),所述分隔板(8)的两侧均设有音孔(6),且音孔(6)位于琴体(11)的上方,琴体(11)上方的两端均设有弦梁架(5),所述弦梁架(5)之间设有琴柱(9),且琴柱(9)位于琴体(11)的上方,弦梁架(5)的一侧设有通孔,且通孔位于琴体(11)的上方,所述通孔内固定套装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丽响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英才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