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层互容式触控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5223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6 17: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层互容式触控面板,包括第一导电层以及第二导电层。第一导电层包括多个电极,排列成一阵列,其中于阵列的每一行中,位于(N*M)‑1列的电极彼此电性连接成第一电极串行,且位于N*M列的电极彼此电性连接成第二电极串行,N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M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第二导电层包括M个彼此绝缘的电极条组,沿着阵列的行方向依序排列,其中各电极条组包括N条彼此电性连接的电极条,且各电极条组的各电极条沿着阵列的列方向延伸并分别与对应一列的电极重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层互容式触控面板
本技术涉及一种互容式触控面板,尤指一种具有双层电极结构的双层互容式触控面板。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由显示器及触控面板所组成的触控显示设备由于能同时实现触控及显示功能,而具有人机互动的特性,已广泛地应用于智能型手机(smartphone)、卫星导航系统(GPSnavigatorsystem)、平板计算机(tabletPC)以及笔记本电脑(laptopPC)等电子产品上。其中,互容式触控面板由于具有高准确率、多点触控、高耐用性、以及高触控分辨率等优点,已成为目前业界所使用的主流触控技术。互容式触控技术主要透过侦测触摸物与触控面板上的触控单元邻近或接触时,因触摸物上的静电与触控单元产生耦合电容变化,进而判断触控事件。互容式触控技术在结构设计上主要可区分为单层电极结构与双层电极结构两个类型。请参考图1,其绘示了传统具有单层电极结构的互容式触控面板的上视示意图。如图1所示,传统单层电极结构的触控面板10的驱动电极12与感应电极14均由同一层电极层所构成,因此可减少整体触控面板10的厚度。并且,每一个感应电极14为长条状,并分别对应多个驱动电极12设置,以与每一个驱动电极12产生耦合电容,以分别作为一个触控单元。然而,为了将每一个驱动电极12电性连接到周边的接垫,相邻感应电极14之间需配置导线16分别电性连接至每一个驱动电极12,使得相邻感应电极14之间的间距受到导线16配置的影响而无法缩小,进而限制了触控单元的间距以及触控单元的分布密度(也就是触控面板的分辨率)。并且,当单层电极结构的触控面板10设置于显示器上时,由于感应电极14完全地暴露于显示器上,使得感应电极14容易接收到来自显示器的噪声而造成触控定位的灵敏度不佳。请参考图2,其绘示了习知具有双层电极结构的互容式触控面板的上视示意图。如图2所示,触控面板20的每一个感应电极22与每一个驱动电极24均为条状,且彼此交错,以形成触控单元,并且驱动电极24设置于感应电极22与显示器之间,以阻隔来自显示器的噪声。除此之外,双层电极结构的设计由于感应电极22与驱动电极24彼此交错,因此不需在感应电极22之间或驱动电极24之间设置导线,藉此可提升触控单元的分布密度,并简化图案设计,以降低制作的困难度。并且,在触控芯片控制触控面板20的算法上,双层电极结构的设计还可较单层电极结构的设计容易。因此,双层电极结构的设计普遍应用于中高阶的消费性电子产品中。然而,在习知双层电极结构的设计中,用于将感应电极22电性连接至接垫的导线26系设置于触控区20a两侧的周边区20b中,如此一来周边区20b的范围将受限于导线26的数量而无法缩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较少导线的双层互容式触控面板,其降低导线的数量,进而缩减触控区两侧的周边区宽度。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双层互容式触控面板,具有触控区以及周边区,且包括第一导电层、第二导电层以及一绝缘层。第一导电层包括多个电极,排列成一阵列,并位于触控区内,其中于阵列的每一行中,位于(N*M)-1列的电极彼此电性连接成第一电极串行,且位于N*M列的电极彼此电性连接成第二电极串行,N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M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第二导电层设置于第一导电层上,且第二导电层包括M个彼此绝缘的电极条组,沿着阵列的行方向依序排列于触控区内,其中各电极条组包括N条彼此电性连接的电极条,且各电极条组的各电极条沿着阵列的列方向延伸并分别与对应一列的电极重叠。绝缘层设置于第一导电层与第二导电层之间。于本技术的双层互容式触控面板中,同一电极条组与同一行的至少第一电极串行以及第二电极串行产生电容耦合的配置,以形成至少两个不同的触控单元,且各电极条组的电极条彼此电连接,使得单一电极条组可视为单一感应电极,因此至少两个触控单元仅需一条第二导线传送感应信号至第二接垫,藉此双层互容式触控面板所需的第二导线的数量可较习知双层互容式触控面板至少减少一半,进而可缩减用于设置第二导线的周边区宽度。附图说明图1绘示了传统具有单层电极结构的互容式触控面板的上视示意图。图2绘示了习知具有双层电极结构的互容式触控面板的上视示意图。图3绘示了本技术一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设备的剖面示意图。图4绘示了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双层互容式触控面板的上视示意图。图5绘示了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变化实施例的双层互容式触控面板的上视示意图。图6绘示了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第一导电层的上视示意图。图7绘示了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第二导电层的上视示意图。图8绘示了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双层互容式触控面板的上视示意图。图9绘示了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双层互容式触控面板的上视示意图。符号说明10、20触控面板12、24驱动电极14、22感应电极16、26导线20a、102a触控区20b、102b周边区100触控显示设备102、102’、102”双层互容式触控面板104显示面板106基板108薄膜110、110a、110’第一电极串行112、112a、112’第二电极串行114、114’第一连接线段116、116’第二连接线段118、118a电极条组119、119a、119’、119”电极条120第一导线122第二导线122a分支部122L左侧导线122R右侧导线124第一接垫126第二接垫128第三电极串行130第三连接线段C1、C1a、C1’第一导电层C2、C2a、C2’、C2”第二导电层CD行方向RD列方向E1、E1’、E2、E2’、E3电极TU1、TU2、TU3、TU’触控单元S位移CP十字形部FE1第一浮接电极FE2第二浮接电极CA凹口Z垂直投影方向OP开孔FE3第三浮接电极FE4第四浮接电极具体实施方式请参考图3,其绘示了本技术一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设备的剖面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设备100包括双层互容式触控面板102以及显示面板104,其中双层互容式触控面板102可设置于显示面板104的显示面上。双层互容式触控面板102具有一触控区102a以及一周边区102b,其中触控区102a用以设置驱动电极与感应电极,周边区102b用以设置连接线路。于本实施例中,周边区102b可围绕触控区102a,但不以此为限。并且,双层互容式触控面板102可包括第一导电层C1以及第二导电层C2,依序设置于显示面上,且第一导电层C1以及第二导电层C2可透过设置于其间的绝缘层彼此电性绝缘。于本实施例中,双层互容式触控面板102可另包括基板106以及两薄膜108。第一导电层C1与第二导电层C2可分别形成于薄膜108上,并透过两黏着层将基板106与设置有第二导电层C2的薄膜108贴合以及将设置有第一导电层C1的薄膜108与设置有第二导电层C2的薄膜108贴合,以形成双层互容式触控面板102。然后,双层互容式触控面板102可透过黏着层黏贴于显示面上,使第一导电层C1与第二导电层C2设置于基板106与显示面板104之间。设置于第一导电层C1与第二导电层C2之间的薄膜108可作为绝缘层,用以将两者电性绝缘。较佳地,较接近显示面板的第一导电层C1可包括用于传送驱动信号的驱动电极,而较接近触摸物的第二导电层C2可包括用于产生感应信号的感应电极,藉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双层互容式触控面板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层互容式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具有一触控区以及一周边区,且该双层互容式触控面板包括:一第一导电层,包括多个电极,排列成一阵列,并位于该触控区内,其中于该阵列的每一行中,位于(N*M)‑1列的该等电极彼此电性连接成一第一电极串行,且位于N*M列的该等电极彼此电性连接成一第二电极串行,N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M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一第二导电层,设置于该第一导电层上,该第二导电层包括M个彼此绝缘的电极条组,沿着该阵列的行方向依序排列于该触控区内,其中各该电极条组包括N条彼此电性连接的电极条,且各该电极条组的各该电极条沿着该阵列的列方向延伸并分别与对应一列的该等电极于一垂直投影方向上重叠;以及一绝缘层,设置于该第一导电层与该第二导电层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层互容式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具有一触控区以及一周边区,且该双层互容式触控面板包括:一第一导电层,包括多个电极,排列成一阵列,并位于该触控区内,其中于该阵列的每一行中,位于(N*M)-1列的该等电极彼此电性连接成一第一电极串行,且位于N*M列的该等电极彼此电性连接成一第二电极串行,N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M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一第二导电层,设置于该第一导电层上,该第二导电层包括M个彼此绝缘的电极条组,沿着该阵列的行方向依序排列于该触控区内,其中各该电极条组包括N条彼此电性连接的电极条,且各该电极条组的各该电极条沿着该阵列的列方向延伸并分别与对应一列的该等电极于一垂直投影方向上重叠;以及一绝缘层,设置于该第一导电层与该第二导电层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互容式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另包括多条导线,设置于该周边区内,且各该导线分别电性连接各该电极条组的该等电极条。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互容式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导电层另包括多条第一连接线段与多条第二连接线段,且各该第一连接线段分别连接对应的一该第一电极串行中的两相邻该等电极,各该第二连接线段分别连接对应的一该第二电极串行中的两相邻该等电极。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层互容式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各该第一连接线段于该阵列的行方向上不与对应的该第一电极串行的该等电极重叠,且各该第二连接线段于阵列的行方向上不与对应的该第二电极串行的该等电极重叠。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层互容式触控面板,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秉燏
申请(专利权)人:晨星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