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电表上电件及使用该电表上电件的上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151618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6 17: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直流电表上电件及使用该电表上电件的上电装置,上电装置包括用于供直流电表分流器放置的工作台和与分流器的进线螺柱、出线螺柱对应设置的进线上电件和出线上电件,上电装置还包括与进线上电件、出线上电件传动相连以驱动进线上电件、出线上电件朝向和背离进线螺柱、出线螺柱移动的驱动机构,进线上电件、出线上电件均包括用于套设于对应螺柱上的上电套,上电套的内壁和/或端面上设置有用于对应螺柱所在的导电座顶压导电配合的导电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需要拆装导电排而导致上电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直流电表上电件及使用该电表上电件的上电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表检测领域中的直流电表上电件及使用该电表上电件的上电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大面积推广,为直流电表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因此对直流电表的上电检测也被日益的提上日程。现有的直流电表上电检测方式如图1所示:直流电表1一般配套设置有分流器2,分流器包括具有进线螺柱4的进线座和具有出线螺柱7的出线座,进线座和出线座均为导电座,在需要对直流电表上电时,松开进线螺柱、出线螺柱上的螺母3,将进线导电排5套在进线螺柱上并用螺母锁紧,将出线导电排6套在出线螺柱7上并用螺母锁紧,然后对直流电表上电测试即可。现有的这种上电方式存在的问题在于:直流电表的上电测试时间较短,基本3~5秒即可,然后导电排的拆装却占用了大量的时间,导致完成一批电表检测的时间达到15分钟,检测效率非常的低;此外,由于直流电表的电流比较大,通常在300-360A,这也导致导电排与分流器接触位置的发热比较严重,容易损伤分流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电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需要拆装导电排而导致上电效率低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该上电装置中使用的直流电表上电件。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中上电装置的技术方案为:上电装置,包括工作台和与分流器的进线螺柱、出线螺柱对应设置的进线上电件和出线上电件,上电装置还包括与进线上电件、出线上电件传动相连以驱动进线上电件、出线上电件朝向和背离进线螺柱、出线螺柱移动的驱动机构,进线上电件、出线上电件均包括用于套设于对应螺柱上的上电套,上电套的内壁和/或端面上设置有用于对应螺柱所在的导电座施压的导电部。进线上电件、出线上电件还包括与上电套相连的连接螺杆段,进线上电件、出线上电件通过对应的连接螺杆段与驱动机构相连,连接螺杆段的轴线与上电套的轴线平行或重合。导电部设置于上电套的端面上,上电装置还包括用于垫设于所述导电部与对应导电座之间的锡垫片。所述锡垫片固定于所述上电套的端部。所述锡垫片通过螺钉固定于所述上电套上,螺钉的轴线与上电套的轴线平行。上电套上开设有多个轴向劈槽,各轴向劈槽将上电套分隔成多个沿周向间隔布置的上电瓣,各上电瓣的端面构成所述导电部。本技术中上电件的技术方案为:直流电表上电件,包括用于被相应驱动机构驱动以套设在分流器上的对应螺柱上的上电套,上电套的内壁和/或端面上设置有用于对应螺柱所在的导电座施压的导电部。上电套上设置有用于与驱动机构相连的连接螺杆段,连接螺杆段的轴线与上电套的轴线平行或重合。导电部设置于上电套的端面上,上电套的端面上还设置有用于与对应导电座接触顶压的锡垫片。上电套上开设有多个轴向劈槽,各轴向劈槽将上电套分隔成多个沿周向间隔布置的上电瓣,各上电瓣的端面构成所述导电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在对直流电表上电时,将与直流电表配套的分流器置于工作台上,驱动机构驱动进线上电件和出线上电件朝向分流器的进线螺柱和出线螺柱移动,进线上电件、出线上电件的上电套分别套设于对应螺柱上,上电套的内孔用于避让对应螺柱,随着上电套的继续移动,上电套上的导电部顶压对应螺柱所在的导电座并向分流器供电,完成上电过程后,驱动机构驱动进线上电件、出线上电件朝背离对应螺柱方向移动,然后将检测完成的带分流器的直流电表取走,将未被检测的直流电表放置在工作台上。本技术的上电装置通过进线上电件、出线上电件的移动来实现上线操作,无需拆装导电排,使得检测效率大大提高。进一步的,在导电部与对应螺柱所在的导电座之间垫设锡垫片,这是因为导电座上被顶压的接触面由于加工问题会粗糙不平,如果直接利用导电部与导电座接触顶压,接触面上凹陷的位置就不能与导电部接触,这样导致两者的接触面积变小,接触电阻变大,接触面上的产热增加,而采用材质较软的锡垫片后,在顶压过程中,锡垫片可以变形而填充满接触面上的凹陷位置,这样保证两者的接触面积,减小接触电阻,降低接触面的产热,减小对分流器的损害。进一步的,上电套上的劈槽将上电套分隔成多个沿周向间隔布置的上电瓣,这样在各上电瓣与导电座导通时形成并联结构,减小了上电套的电阻,提高了上电件的通流能力,进一步的降低了上电件的产热。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中
技术介绍
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导电排与进线螺柱的配合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上电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图4是图3中进线上电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的俯视图;图6是图4的立体图;图7是本技术中直流电表上电件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上电装置的实施例如图1~6所示:包括工作台8,工作台可以同时供三个带分流器的直流电表1放置,这样可以一次实现三个直流电表的上电操作。上电装置还包括与分流器的进线螺柱10、出线螺柱11对应设置的进线上电件13和出线上电件12,进线上电件13、出线上电件12分别位于对应进线螺柱10、出线螺柱11的正上方,上电装置还包括与各进线上电件、出线上电件传动相连以驱动进线上电件、出线上电件朝向和背离对应进线螺柱、出线螺柱移动的驱动机构,本实施例中驱动机构包括驱动气缸21,驱动气缸的活塞杆20上连接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横梁19,各上电件沿左右方向顺序布置于横梁19上。本实施例中各分流器对应的进线上电件13和出线上电件12的结构均是相同的,现仅以其中一个进线上电件13为例进行详细介绍,进线上电件13包括轴线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上电套14及设置于上电套14上端的与上电套同轴线设置的连接螺杆段17,连接螺杆段17穿装于横梁上,连接螺杆段17的上端旋装有连接螺母18,以此实现将进线上电件固定于横梁19上,横梁19上设置有供连接螺母沉入的沉孔。上电套14具有用于避让相应进线螺柱10的内孔,当气缸21驱动上电套14朝下移动时,上电套14套设于进线螺柱10上,上电套14的下端开设多个轴向劈槽15,轴向劈槽15将上电套分隔成多个沿周向间隔布置的导电瓣16,各导电瓣16的端面形成导电部22。上电装置还包括用于垫设于导电部22与对应导电座2之间的锡垫片9,导电部22通过锡垫片9顶压进线螺柱所在的导电座2。使用时,先将三个带分流器的直流电表放置于工作台上,然后将锡垫片分别套设于对应分流器的进线螺柱和出线螺柱上,随后气缸动作,横梁带着各进线上电件和出线上电件向下移动,进行上电件、出线上电件的上电套套设于对应的螺柱上,横梁继续下移,各上电套的下端部顶压锡垫片,锡垫片材质较软,锡垫片自身变形而填充满导电座和导电部接触面上的凹陷,保证接触面积,保证通流能力,降低热产生;各导电瓣并联后降低了电阻值,也有利于进一步的提高通流能力,并降低产热。在上电完成后,将锡垫片取走,移走各分流器,对下一批带分流器的直流电表进行检测。整个检测过程不需要拆装导电排,上电检测效率较高,3分钟即可完成一批直流电表的上电检测。在本技术的其它实施例中:锡垫片也可以通过螺钉固定于上电套的下端,这样就不需要每次在进行螺柱和出线螺柱上套设锡垫片,有利于进一步的提高上电检测效率;当然,当上电套和对应导电座的接触面较为平整时,锡垫片也可以不设,此时导电部可以直接接触顶压导电座;各导电瓣也可以是在径向上能够弹性变形的弹性导电瓣,此时,导电部可以设置于弹性导电瓣的内周面上,弹性导电瓣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直流电表上电件及使用该电表上电件的上电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上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和与分流器的进线螺柱、出线螺柱对应设置的进线上电件和出线上电件,上电装置还包括与进线上电件、出线上电件传动相连以驱动进线上电件、出线上电件朝向和背离进线螺柱、出线螺柱移动的驱动机构,进线上电件、出线上电件均包括用于套设于对应螺柱上的上电套,上电套的内壁和/或端面上设置有用于对应螺柱所在的导电座施压的导电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上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和与分流器的进线螺柱、出线螺柱对应设置的进线上电件和出线上电件,上电装置还包括与进线上电件、出线上电件传动相连以驱动进线上电件、出线上电件朝向和背离进线螺柱、出线螺柱移动的驱动机构,进线上电件、出线上电件均包括用于套设于对应螺柱上的上电套,上电套的内壁和/或端面上设置有用于对应螺柱所在的导电座施压的导电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进线上电件、出线上电件还包括与上电套相连的连接螺杆段,进线上电件、出线上电件通过对应的连接螺杆段与驱动机构相连,连接螺杆段的轴线与上电套的轴线平行或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导电部设置于上电套的端面上,上电装置还包括用于垫设于所述导电部与对应导电座之间的锡垫片。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上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锡垫片固定于所述上电套的端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上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锡垫片通过螺钉固定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鑫歹志阳都正周高林贤黄伟杰符金金路长宝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许继仪表有限公司许继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