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149148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6 16:30
一种空气净化装置,能引入新风,且能提高空气的净化效果并延长净化部的使用寿命,此外还能避免送风扇产生结露。空气净化装置包括壳体和控制部,壳体具有新风口、送风口、回风口和排风口,在壳体内设有送风路径、排风路径以及空气净化部,在送风路径中设置有送风扇,在壳体内还设有旁通路径,旁通路径的一端连接回风口,旁通路径的另一端连接送风路径,在排风路径中设置有排风侧风阀,该排风侧风阀能切换至使旁通路径与回风口导通和/或使排风路径与回风口导通的状态,空气净化部包括第一净化部和第二净化部,第一净化部设置在比旁通路径与送风路径的交汇处靠新风口侧的位置,第二净化部设置在比旁通路径与送风路径的交汇处靠送风口侧的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气净化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气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对于长期处在封闭的室内环境(即空气调节对象空间)中的人们来说,室内空气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健康,于是能够改善室内空气品质的各种空气净化器应运而生。然而,现有的空气净化器通常只能实现室内空气的内循环,而不能将室外空气(即空气调节对象空间外的空气,通常称为新风)引入室内并将污风排到室外,功能相对单一。此外,现有的空气净化器有的只包括一个净化部,在这种情况下,有时不能很好地实现空气的净化,并且净化部的使用寿命也短。此外,在现有的空气净化器中,若单纯地追加引新风功能,则在新风温度比室内温度高很多或低很多时,用于引入新风的送风扇容易因新风的流过而产生结露。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其能引入新风,且能提高空气的净化效果并延长净化部的使用寿命,此外,还能避免用于引入新风的送风扇产生结露。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包括壳体和控制部,所述壳体具有新风口、送风口、回风口和排风口,在所述壳体内设有从所述新风口至所述送风口的送风路径、从所述回风口至所述排风口的排风路径以及空气净化部,在所述送风路径中设置有送风扇,其中,在所述壳体内还设有旁通路径,所述旁通路径的一端连接所述回风口,所述旁通路径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送风路径,在所述排风路径中设置有排风侧风阀,该排风侧风阀能切换至使所述旁通路径与所述回风口导通和/或使所述排风路径与所述回风口导通的状态,所述空气净化部包括设置在所述送风路径上的第一净化部和第二净化部,所述第一净化部设置在比所述旁通路径与所述送风路径的交汇处靠所述新风口侧(即所述送风路径的上游侧)的位置,所述第二净化部设置在比所述旁通路径与所述送风路径的交汇处靠所述送风口侧(即所述送风路径的下游侧)的位置。此处,所谓“排风侧风阀能切换至使所述旁通路径与所述回风口导通和/或使所述排风路径与所述回风口导通的状态”,是指排风侧风阀能切换至以下三种状态:使回风口仅与旁通路径导通的状态;使回风口仅与排风路径导通的状态;使回风口同时与旁通路径和排风路径导通的状态。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空气净化装置,在壳体内设有从新风口至送风口的送风路径和设置在送风路径中的送风扇,因此,能引入新风。此外,在开启送风扇进行新风运转时,室外新风从新风口进入空气净化装置,被设置在送风路径上的第一净化部和第二净化部依次净化后从送风口送到室内,新风经过多重净化,另一方面,在将排风侧风阀切换至使旁通路径与回风口导通的状态以进行旁通运转时,室内污浊空气从回风口进入空气净化装置,从旁通路径流向送风路径,被设置在送风路径上的第二净化部净化后送回室内,因此,空气净化部既可对新风进行净化又可以对内循环气流进行净化,确保送入室内的空气的洁净度。此外,根据新风与内循环气流的洁净度的差异,通过将第一净化部设置在内循环气流不会经过的位置,有利于延长第一净化部的寿命。此外,在新风温度比室内温度高很多或低很多时,通过将排风侧风阀切换至使旁通路径与回风口导通的状态以进行旁通运转,能使新风与经旁通路径流来的室内空气混合而升温后经过送风扇,然后进入室内,因此,能避免送风路径中的送风扇因新风的流过而产生结露。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的空气净化装置是在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空气净化装置的基础上,在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导流组件,该导流组件包括:用于将所述送风路径与所述排风路径隔开的主隔板;以及用于与该主隔板一起隔出所述旁通路径的辅助隔板。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的空气净化装置,导流组件既可以用于分隔气流路径,也可以对气流进行引导。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的空气净化装置是在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的空气净化装置的基础上,在所述主隔板和/或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第一净化部的固定部,在所述辅助隔板和/或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第二净化部的固定部。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的空气净化装置,能通过简单的结构固定第一净化部和第二净化部。本专利技术第四方面的空气净化装置是在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空气净化装置的基础上,所述空气净化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交汇处与所述第一净化部之间的第三净化部。本专利技术第五方面的空气净化装置是在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空气净化装置的基础上,所述空气净化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交汇处与所述第二净化部之间的第三净化部。根据本专利技术第四方面和第五方面的空气净化装置,能进一步提升对新风的净化效果。本专利技术第六方面的空气净化装置是在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空气净化装置的基础上,所述空气净化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旁通路径中的第三净化部。根据本专利技术第六方面的空气净化装置,在将排风侧风阀切换至使旁通路径与回风口导通的状态而进行旁通运转时,能进一步提升对送入室内的空气的净化效果。本专利技术第七方面的空气净化装置是在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空气净化装置的基础上,在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纸热交换器,该纸热交换器与所述送风路径及所述排风路径分别相通。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七方面的空气净化装置,能使空气净化装置节能。本专利技术第八方面的空气净化装置是在本专利技术第七方面的空气净化装置的基础上,所述第一净化部和所述第二净化部分别设置在所述纸热交换器的两侧。本专利技术第九方面的空气净化装置是在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空气净化装置的基础上,所述空气净化部包括活性炭滤网、PM2.5滤网、烟尘滤网、除味滤网、除甲醛滤网、光催化滤网、除菌滤网中的任一种或几种。本专利技术第九方面的空气净化装置,能灵活响应用户对空气质量的不同需求。本专利技术第十方面的空气净化装置是在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空气净化装置的基础上,在所述送风路径中比所述旁通路径与所述送风路径的交汇处靠所述新风口侧的位置处设置有送风侧风阀,该送风侧风阀能在允许新风从所述新风口引入的状态和阻止新风从所述新风口引入的状态之间切换。根据本专利技术第十方面的空气净化装置,通过对送风侧风阀和排风侧风阀的状态以及送风扇的运转进行控制,空气净化装置能在新风+内循环模式、内循环模式和新风模式等多种模式之间切换,满足用户在不同工况下对空气质量的需求。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空气净化装置,在壳体内设有从新风口至送风口的送风路径和设置在送风路径中的送风扇,因此,能引入新风,并且,在新风温度比室内温度高很多或低很多时,通过将排风侧风阀切换至使旁通路径与回风口导通的状态以进行旁通运转,能使新风与经旁通路径流来的室内空气混合而升温后经过送风扇,然后进入室内,因此,能避免送风路径中的送风扇因新风的流过而产生结露。此外,在开启送风扇进行新风运转时,室外新风从新风口进入空气净化装置,被设置在送风路径上的第一净化部和第二净化部依次净化后从送风口送到室内,新风经过多重净化,另一方面,在进行旁通运转时,室内污浊空气从回风口进入空气净化装置,从旁通路径流向送风路径,被设置在送风路径上的第二净化部净化后送回室内,因此,空气净化部既可对新风进行净化又可以对内循环气流进行净化,确保送入室内的空气的洁净度,而且,根据新风与内循环气流的洁净度的差异,通过将第一净化部设置在内循环气流不会经过的位置,有利于延长第一净化部的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一的空气净化装置的结构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二的空气净化装置的结构的示意图。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三的空气净化装置的结构的示意图。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变形例的空气净化装置的结构的示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空气净化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包括壳体和控制部,所述壳体具有新风口、送风口、回风口和排风口,在所述壳体内设有从所述新风口至所述送风口的送风路径、从所述回风口至所述排风口的排风路径以及空气净化部,在所述送风路径中设置有送风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内还设有旁通路径,所述旁通路径的一端连接所述回风口,所述旁通路径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送风路径,在所述排风路径中设置有排风侧风阀,该排风侧风阀能切换至使所述旁通路径与所述回风口导通和/或使所述排风路径与所述回风口导通的状态,所述空气净化部包括设置在所述送风路径上的第一净化部和第二净化部,所述第一净化部设置在比所述旁通路径与所述送风路径的交汇处靠所述新风口侧的位置,所述第二净化部设置在比所述旁通路径与所述送风路径的交汇处靠所述送风口侧的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包括壳体和控制部,所述壳体具有新风口、送风口、回风口和排风口,在所述壳体内设有从所述新风口至所述送风口的送风路径、从所述回风口至所述排风口的排风路径以及空气净化部,在所述送风路径中设置有送风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内还设有旁通路径,所述旁通路径的一端连接所述回风口,所述旁通路径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送风路径,在所述排风路径中设置有排风侧风阀,该排风侧风阀能切换至使所述旁通路径与所述回风口导通和/或使所述排风路径与所述回风口导通的状态,所述空气净化部包括设置在所述送风路径上的第一净化部和第二净化部,所述第一净化部设置在比所述旁通路径与所述送风路径的交汇处靠所述新风口侧的位置,所述第二净化部设置在比所述旁通路径与所述送风路径的交汇处靠所述送风口侧的位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导流组件,该导流组件包括:用于将所述送风路径与所述排风路径隔开的主隔板;以及用于与该主隔板一起隔出所述旁通路径的辅助隔板。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隔板和/或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第一净化部的第一固定部,在所述辅助隔板和/或所述壳体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祖响陈华姚君
申请(专利权)人: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