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流体循环方式动用地热能开采天然气水合物藏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147730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6 15: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流体循环方式动用地热能开采天然气水合物藏的方法,主要是打一口热力井贯穿海底水合物层及其下部地热层,注入流体经热交换后返回水合物藏区域,利用地热能促使水合物分解,分解出的天然气在重力作用下被上方生产井水平射孔段采出。其具体做法为:在海面打一口同心管型热力井贯穿水合物层及其下部地热层,在井口油管中注入冷流体,流体在井底进入套管后被地热层加热,加热流体返回水合物层为水合物分解提供能量,用以辅助生产井进行降压开采。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降压和加热相结合的方法,其设备简单、操作方便,经济性强,为大规模开采水合物藏提供指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流体循环方式动用地热能开采天然气水合物藏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开采海底天然气水合物的方法,尤指建立一口热力井利用流体循环方式动用地热能开采天然气水合物藏的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全世界对能源的需求与日俱增,特别是对石油与天然气的需求持续增高,然而常规油气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随着常规油气资源的不断减少,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始受到世界各地的广泛关注。天然气水合物又叫可燃冰,是一种分布在海底沉积物或陆域永久冻土中的,由天然气和水分子组成的类冰状固体结晶体。天然气水合物燃烧只产生二氧化碳和水,不会污染环境,是一种新型绿色能源。目前海洋天然气水合物设想的开采方法主要有热激发开采法、降压开采法、化学剂注入开采法以及固体开采法。但以上各种开采技术都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如热激发开采法热损失大、热利用效率低;降压开采法只有当天然气水合物藏位于温压平衡边界附近时,才有经济可行性;化学剂注入开采法对天然气水合物层的作用缓慢,而且费用很高。研究表明我国南海海底天然气水合物和地热资源都十分丰富,如能有效利用地热资源可避免造成环境污染,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然而目前尚没有提出一种利用地热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利用流体循环方式动用地热能开采天然气水合物藏的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流体循环方式动用地热能开采天然气水合物藏的方法,其在海面打一口同心管型热力井贯穿水合物层及其下部地热层,在井口油管中注入冷流体,流体在井底进入套管后被地热层加热,加热流体返回水合物层为水合物分解提供能量,用以辅助生产井进行降压开采,从而大幅提高采收率,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艺步骤:步骤(1):根据区块地质构造环境,选择海底含有水合物藏且水合物层下部存在地热层的区块作为措施区域;步骤(2):打两口井组成一个热力井及生产井井组,其中所述生产井水平射孔段位于水合物层距离顶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流体循环方式动用地热能开采天然气水合物藏的方法,其在海面打一口同心管型热力井贯穿水合物层及其下部地热层,在井口油管中注入冷流体,流体在井底进入套管后被地热层加热,加热流体返回水合物层为水合物分解提供能量,用以辅助生产井进行降压开采,从而大幅提高采收率,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艺步骤:步骤(1):根据区块地质构造环境,选择海底含有水合物藏且水合物层下部存在地热层的区块作为措施区域;步骤(2):打两口井组成一个热力井及生产井井组,其中所述生产井水平射孔段位于水合物层距离顶部位置处,其中所述热力井钻至水合物层距离顶部位置处,造斜生成有一定长度的水平井段,随后钻至下部地热层距离顶部位置处,造斜生成有一定长度的水平井段,所述热力井不射孔,因此与地层不存在流体交换;步骤(3):所述生产井进行降压开采,在所述热力井的井口油管中注入冷流体,流体到达井底后进入油管与套管间的环形空间并与地热层发生热交换,加热流体经套管返回水合物层时将携带的能量传递给水合物,水合物受热分解,在重力的作用下,分解产生的天然气经上方所述生产井水平射孔段采出;步骤(4):持续监测生产井的产气速度,当产气速度低于1000~2000m3/d时热力井停止注入,生产井停止开采。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流体循环方式动用地热能开采天然气水合物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水合物藏开采方式为加热辅助降压开采,水合物分解所需能量均由地热层提供。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流体循环方式动用地热能开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健刘永革周鹏齐迪赵海峰何思娴白雅洁陈巍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