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攀岩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13863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6 11: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攀岩训练装置,属于体育器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攀岩训练的效率轿底等技术问题。本攀岩训练装置包括基座、设置在基座上的底座和固定在底座上的支架,支架包括两个直角三脚架和连接两个直角三脚架的三根连接杆,三根连接杆分别连接两个直角三脚架的三个边角,每个连接杆上均转动连接有转动轴,三个转动轴之间通过传送带连接,传送带上等间距设有攀岩板,位于传送带的竖直段上的若干攀岩板组成岩壁,支架上设有能带动传送带转动的驱动结构,基座和底座之间设有能带动底座摆动使得传送带的竖直段倾斜的摆动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能使得运动员不间断的持续进行攀爬练习的优点。

Rock climbing training devic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climbing training device, belonging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sports equipment. The utility model solves the technical problems of the existing climbing training efficiency, the bottom of a car and the like. This climbing training device comprises a base, set up base on the base and the bracket is fixed on the base bracket, including two right angle three tripod and connecting the two right angle three tripod three connecting rods, three connecting rods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wo rectangular three tripod three corners, each connecting rod are rotation of a rotation shaft is connected between the three rotating shafts, connected by a conveyor belt, conveyor belt with equal spacing plate in several rock climbing, rock climbing in the vertical section of the conveyor belt on the wall, can drive structure belt driven rotating are arranged on the bracket, the base and the bottom vertical section inclined swing structure can drive the base makes the swing the conveyor belt is provided with a seat. The present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allowing athletes to continue climbing exercises without interrup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攀岩训练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体育器械
,涉及一种攀岩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攀岩是体育运动的一种,攀岩运动有“岩壁芭蕾”、“峭壁上的艺术体操”等美称,由登山运动衍生而来,富有很强的技巧性、冒险性,是极限运动中的一个重要项目,在世界上十分流行。随着攀岩运动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攀岩爱好者参与到该项运动中,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攀岩比赛,也诞生了一些职业攀岩运动员,职业攀岩运动员为了保证竞技水平和状态,需要常年的练习攀岩技巧。目前运动员都是在固定的攀岩壁上进行训练的,在训练时运动员在爬到攀岩壁的顶部时需要回到地面才能继续练习,在此过程中即浪费了时间,也浪费了体能,导致攀岩技巧的训练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攀岩训练装置,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能使得运动员不间断的持续进行攀爬练习。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攀岩训练装置,包括基座、设置在基座上的底座和固定在底座上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两个直角三脚架和连接两个直角三脚架的三根连接杆,三根所述连接杆分别连接两个直角三脚架的三个边角,每个所述连接杆上均转动连接有转动轴,三个所述转动轴之间通过传送带连接,所述传送带上等间距设有攀岩板,位于所述传送带的竖直段上的若干攀岩板组成岩壁,所述支架上设有能带动传送带转动的驱动结构,所述基座和底座之间设有能带动底座摆动使得传送带的竖直段倾斜的摆动结构。采用直角三脚架能稳定的支撑住传送带,保证传送带的稳定运行;传送带通过驱动结构带动传送带转动,因此位于传送带上的攀岩板能随着传送带转动,位于传送带的竖直段向下移动,因此位于传送带的竖直段上的攀岩板向下移动,运动员沿着位于传送带的竖直段上的攀岩板向上攀爬,传送带的移动会抵消运动员的攀爬位移,因此运动员虽然在攀爬,但是其高度是不变的,同时随着传送带的转动不断的有攀岩板移动至岩壁位置,因此攀爬是没有尽头的,能使得运动员不间断的持续进行攀爬练习,提高练习效率;摆动结构能调节传送带的竖直段倾斜,对于初学者可使得传送带的竖直段向上倾斜,使得岩壁与地面成钝角,减小攀爬的难度,对于需要挑战难度的,可使得传送带的竖直段向下倾斜,使得岩壁与地面成锐角,增加攀爬难度,使得本训练装置能适用于不同阶段的运动员。在上述的攀岩训练装置中,所述底座上位于传送带的竖直段正下方固定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朝向传送带的侧面为内凹的导向圆弧面。通过导向块使得移动至传送带的竖直段下端的攀岩板能顺畅的转弯,避免与底座抵靠发生卡死的情况。在上述的攀岩训练装置中,所述底座上位于岩壁的前部放置有缓冲垫。缓冲垫能在运动员摔下时保护运动员的安全。在上述的攀岩训练装置中,所述传送带采用钢丝橡胶带制成。钢丝橡胶带强度大且不易被拉伸形变,因此能避免传送带出现松弛的情况,同时使得传送带能稳定的定位攀岩板。在上述的攀岩训练装置中,所述传送带上沿其宽度方向开有若干固定槽,若干所述固定槽沿着传送带等间距分布,每个所述固定槽上均嵌设有固定块,所述攀岩板的背面均开有卡槽,所述固定块能卡入卡槽内,所述攀岩板和固定块之间通过螺栓固定。通过该结构使得攀岩板能固定在传送带上,同时在传送带运行到拐角处是攀岩板能随着传送带转弯,使得攀岩板能随着传送带顺畅移动。在上述的攀岩训练装置中,所述攀岩板的背面还具有插接杆,所述传送带上位于固定槽的两侧均开有插接孔,所述插接杆与插接孔对应并能插接至插接孔内。在传送带位于竖直段时插接杆插接在插接孔内,使得攀岩板在竖直方向上的承受力更大,能承受运动员的重量,提高攀岩板与传送带的连接强度;在传送带运行至拐角处时插接杆能从插接孔处脱离,保证攀岩板能随着传送带顺畅的通过拐角处。在上述的攀岩训练装置中,所述摆动结构包括辊轴和两个油缸,所述基座的中部开有下凹口,所述底座的底面的中部开有与下凹口对齐的上凹口,所述辊轴设置在下凹口和上凹口之间,两个所述油缸分别固定在基座的前后上端,所述油缸的伸缩杆与底座的底面抵靠。通过两个油缸的伸缩实现底座绕着辊轴转动,在需要前倾时前部的油缸的伸缩杆缩回,后部的油缸的伸缩杆伸长;在需要后仰时前部的油缸的伸缩杆伸长,后部的油缸的伸缩杆缩回;两个油缸不仅起到调节底座的倾斜角度,同时也能起到支撑底座的作用。在上述的攀岩训练装置中,所述底座的底面的后部开有让位凹肩,与让位凹肩对应的油缸的伸缩杆与让位凹肩抵靠,所述底座的底面的前部开有让位斜面,所述让位斜面的前端开设有抵靠平面,与让位斜面对应的油缸的伸缩杆与抵靠平面抵靠。上述结构能在底座倾斜时起到让位作用,使得底座的倾斜角度可调范围更大。在上述的攀岩训练装置中,所述驱动结构包括驱动电机、驱动齿轮和从动齿轮,远离传送带的竖直段的转动轴包括位于两端的连接段和位于连接段之间的驱动段,所述驱动段的直径小于连接段的直径,所述传送带与连接段贴靠,所述从动齿轮固定在驱动段上,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其中一个直角三脚架上,所述驱动齿轮固定在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上,所述驱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通过从动齿轮带动驱动齿轮转动从而带动转动轴转动,实现带动传送带转动;带动远离传送带的竖直段的转动轴能减小驱动电机运行时对传送带的竖直段上的攀岩板的影响,保证运动员在练习是岩壁的稳定性,提高训练效果。在上述的攀岩训练装置中,两个所述直角三脚架的斜边之间固定有若干支撑滚轮,所述传送带的倾斜段与若干支撑滚轮贴靠。支撑滚轮能避免传送带因自身重量下凹,避免传送带出现拉伸松弛的情况。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攀岩训练装置具有攀岩训练效率高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攀岩训练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支架与传送带装配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远离传送带的竖直段的转动轴装配在支架上时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基座;2、底座;21、导向块;211、导向圆弧面;22、缓冲垫;23、让位凹肩;24、让位斜面;241、抵靠平面;3、支架;31、直角三脚架;32、连接杆;4、转动轴;41、连接段;42、驱动段;43、限位环槽;5、传送带;51、固定槽;52、固定块;53、插接孔;54、限位凸环;55、定位块;6、攀岩板;61、卡槽;62、插接杆;7、辊轴;71、油缸;8、驱动电机;81、驱动齿轮;82、从动齿轮;9、导向条;91、定位通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至图3所示,攀岩训练装置包括基座1、设置在基座1上的底座2和固定在底座2上的支架3,支架3包括两个直角三脚架31和连接两个直角三脚架31的三根连接杆32,三根连接杆32分别连接两个直角三脚架31的三个边角,每个连接杆32上均转动连接有转动轴4,三个转动轴4之间通过传送带5连接,两个直角三脚架31的斜边之间固定有若干支撑滚轮,传送带5的倾斜段与若干支撑滚轮贴靠,支撑滚轮能避免传送带5因自身重量下凹,避免传送带5出现拉伸松弛的情况。传送带5上等间距设有攀岩板6,位于传送带5的竖直段上的若干攀岩板6组成岩壁,支架3上设有能带动传送带5转动的驱动结构,基座1和底座2之间设有能带动底座2摆动使得传送带5的竖直段倾斜的摆动结构。底座2上位于传送带5的竖直段正下方固定有导向块21,导向块21朝向传送带5的侧面为内凹的导向圆弧面2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攀岩训练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攀岩训练装置,包括基座、设置在基座上的底座和固定在底座上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两个直角三脚架和连接两个直角三脚架的三根连接杆,三根所述连接杆分别连接两个直角三脚架的三个边角,每个所述连接杆上均转动连接有转动轴,三个所述转动轴之间通过传送带连接,所述传送带上等间距设有攀岩板,位于所述传送带的竖直段上的若干攀岩板组成岩壁,所述支架上设有能带动传送带转动的驱动结构,所述基座和底座之间设有能带动底座摆动使得传送带的竖直段倾斜的摆动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攀岩训练装置,包括基座、设置在基座上的底座和固定在底座上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两个直角三脚架和连接两个直角三脚架的三根连接杆,三根所述连接杆分别连接两个直角三脚架的三个边角,每个所述连接杆上均转动连接有转动轴,三个所述转动轴之间通过传送带连接,所述传送带上等间距设有攀岩板,位于所述传送带的竖直段上的若干攀岩板组成岩壁,所述支架上设有能带动传送带转动的驱动结构,所述基座和底座之间设有能带动底座摆动使得传送带的竖直段倾斜的摆动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攀岩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位于传送带的竖直段正下方固定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朝向传送带的侧面为内凹的导向圆弧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攀岩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位于岩壁的前部放置有缓冲垫。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攀岩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采用钢丝橡胶带制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攀岩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述传送带上沿其宽度方向开有若干固定槽,若干所述固定槽沿着传送带等间距分布,每个所述固定槽上均嵌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惠峰
申请(专利权)人:平湖市酷风文体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