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宋玉霞专利>正文

一种卧床病人喂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38379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6 11: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卧床病人喂药器,包括支架板,支架板的下部设置有支腿,支腿底端设置有滚动轮;所述支架板上设置有储药罐、混合罐、加压腔和喂药管,储药罐与混合罐通过连接管连接,混合罐内设置有两个平行设置的粉碎片,粉碎片为圆形片,粉碎片的圆形边沿处设置有被动轮齿,两个粉碎片的侧部设置有驱动轮,驱动轮为圆形片状,驱动轮的一个侧面上设置有驱动轮齿,驱动轮齿与被动轮齿啮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它能克服现有技术的弊端,结构设计合理新颖。

A medicine feeder for bedridden patient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bedridden patient feeder comprises a support plate, the lower support plate is provided with supporting legs, the leg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rolling wheel; the support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medicine storage tank, mixing tank, pressure chamber and feed tube, a medicine storage tank and mixing tank through the connecting pipe. The mixing tank is arranged in a set of two parallel grinding, grinding plate is a round plate, round edge grinding sheet provided with passive side teeth, two powder fragments of the drive wheel is arranged, the driving wheel is a circular sheet, a driving wheel is arranged on the side of the drive gear, driven gear with the passive gear meshing.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that the defects of the prior art can be overcome, and the structure design is reasonable and nov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卧床病人喂药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卧床病人喂药器,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技术介绍
病人在生病住院期间,需要接受各项治疗,同样在治疗过程中也会服用各种药物来辅助治疗,一般药物有固体药丸类和瓶装药液类,若是对清醒且具有主动饮食能力的病人来说,喂药是十分简单的事,但在实际过程当中,有时会因为病人病情较为严重,不具有主动饮食能力,在喂药过程中较为麻烦。尤其是固体药丸更为繁琐,往往需要要现将药丸捣碎,混匀在碗中,通过勺子一点一点的送入病人口中,往往在喂药过程中会使得药液洒落在病人脸部四周。使得喂药十分不便,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去面对的问题,从而提高临床护理的便利。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卧床病人喂药器,患者吃药时不必坐起,使用方便。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卧床病人喂药器,包括支架板,支架板的下部设置有支腿,支腿底端设置有滚动轮;所述支架板上设置有储药罐、混合罐、加压腔和喂药管,储药罐与混合罐通过连接管连接,混合罐内设置有两个平行设置的粉碎片,粉碎片为圆形片,粉碎片的圆形边沿处设置有被动轮齿,两个粉碎片的侧部设置有驱动轮,驱动轮为圆形片状,驱动轮的一个侧面上设置有驱动轮齿,驱动轮齿与被动轮齿啮合;所述混合罐内下部设置有混合腔,混合腔侧部连接有进水管,混合腔顶部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进药孔;所述混合腔下部连接有导药管,导药管连接喂药管,导药管的中部连接加压腔;所述加压腔为圆柱形中空腔体,加压腔顶端连接有橡胶挤压囊,加压腔的内壁表面个上设置有若干扰流凸起,扰流凸起为弧形,扰流凸起的弧度为2.45;所述喂药管包括锥形端,锥形端的前部连接有弧形管,弧形管的顶端设置有U型分叉管;所述锥形端的锥度为1:1.45,弧形管的弧度为3.01。优化的,上述卧床病人喂药器,所述支腿包括内管和外管,内管套接于外管内并与外管滑动连接,内管和外管上设置有若干限位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它能克服现有技术的弊端,结构设计合理新颖。本申请的设计中,将药片和药丸等固体类药物存放在储药罐中,需要喂药时,将药取出放入混合罐内,两片粉碎片在驱动轮的驱动下,两片粉碎片的旋转方向相反,将药片或者药丸碾压成粉末。粉碎片上设置了若干通孔,粉末通过通孔进入到混合腔,混合腔通过进水管进水将药末溶解,溶解后通过导药管进入到喂药管,为了增加药末溶液的压力,通过加压腔进行加压。锥形端进一步增加药末溶液的压力,弧形管的弧度适合将U型分叉管送入口腔内后部,方便患者下咽药末溶液。U型分叉管的设置将药液分流送入患者舌根两侧,避免药液过苦引起患者不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支架板、2为储药罐、3为混合罐、4为加压腔、5为粉碎片、6为驱动轮、7为混合腔、8为进水管、9为进药孔、10为导药管、11为橡胶挤压囊、12为扰流凸起、13为锥形端、14为弧形管、15为U型分叉管、16为内管、17为外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特点。本技术为一种卧床病人喂药器,包括支架板,支架板的下部设置有支腿,支腿底端设置有滚动轮;所述支架板上设置有储药罐、混合罐、加压腔和喂药管,储药罐与混合罐通过连接管连接,混合罐内设置有两个平行设置的粉碎片,粉碎片为圆形片,粉碎片的圆形边沿处设置有被动轮齿,两个粉碎片的侧部设置有驱动轮,驱动轮为圆形片状,驱动轮的一个侧面上设置有驱动轮齿,驱动轮齿与被动轮齿啮合;所述混合罐内下部设置有混合腔,混合腔侧部连接有进水管,混合腔顶部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进药孔;所述混合腔下部连接有导药管,导药管连接喂药管,导药管的中部连接加压腔;所述加压腔为圆柱形中空腔体,加压腔顶端连接有橡胶挤压囊,加压腔的内壁表面个上设置有若干扰流凸起,扰流凸起为弧形,扰流凸起的弧度为2.45;所述喂药管包括锥形端,锥形端的前部连接有弧形管,弧形管的顶端设置有U型分叉管;所述锥形端的锥度为1:1.45,弧形管的弧度为3.01。所述支腿包括内管和外管,内管套接于外管内并与外管滑动连接,内管和外管上设置有若干限位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它能克服现有技术的弊端,结构设计合理新颖。本申请的设计中,将药片和药丸等固体类药物存放在储药罐中,需要喂药时,将药取出放入混合罐内,两片粉碎片在驱动轮的驱动下,两片粉碎片的旋转方向相反,将药片或者药丸碾压成粉末。粉碎片上设置了若干通孔,粉末通过通孔进入到混合腔,混合腔通过进水管进水将药末溶解,溶解后通过导药管进入到喂药管,为了增加药末溶液的压力,通过加压腔进行加压。锥形端进一步增加药末溶液的压力,弧形管的弧度适合将U型分叉管送入口腔内后部,方便患者下咽药末溶液。U型分叉管的设置将药液分流送入患者舌根两侧,避免药液过苦引起患者不适。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也并不限于上述举例,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实质范围内,作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都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卧床病人喂药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卧床病人喂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板,支架板的下部设置有支腿,支腿底端设置有滚动轮;所述支架板上设置有储药罐、混合罐、加压腔和喂药管,储药罐与混合罐通过连接管连接,混合罐内设置有两个平行设置的粉碎片,粉碎片为圆形片,粉碎片的圆形边沿处设置有被动轮齿,两个粉碎片的侧部设置有驱动轮,驱动轮为圆形片状,驱动轮的一个侧面上设置有驱动轮齿,驱动轮齿与被动轮齿啮合;所述混合罐内下部设置有混合腔,混合腔侧部连接有进水管,混合腔顶部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进药孔;所述混合腔下部连接有导药管,导药管连接喂药管,导药管的中部连接加压腔;所述加压腔为圆柱形中空腔体,加压腔顶端连接有橡胶挤压囊,加压腔的内壁表面个上设置有若干扰流凸起,扰流凸起为弧形,扰流凸起的弧度为2.45;所述喂药管包括锥形端,锥形端的前部连接有弧形管,弧形管的顶端设置有U型分叉管;所述锥形端的锥度为1:1.45,弧形管的弧度为3.0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卧床病人喂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板,支架板的下部设置有支腿,支腿底端设置有滚动轮;所述支架板上设置有储药罐、混合罐、加压腔和喂药管,储药罐与混合罐通过连接管连接,混合罐内设置有两个平行设置的粉碎片,粉碎片为圆形片,粉碎片的圆形边沿处设置有被动轮齿,两个粉碎片的侧部设置有驱动轮,驱动轮为圆形片状,驱动轮的一个侧面上设置有驱动轮齿,驱动轮齿与被动轮齿啮合;所述混合罐内下部设置有混合腔,混合腔侧部连接有进水管,混合腔顶部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进药孔;所述混合腔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玉霞
申请(专利权)人:宋玉霞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