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培训用解剖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37899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6 10: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试验培训用解剖台,包括竖向设置的下底座,下底座上端连接有解剖台接水盘,接水盘上端连接有解剖台面板,解剖台面板和解剖台接水盘之间形成一个腔体,所述接水盘和边台面板均由碳纤维制成,所述下底座位于接水盘长度方向的三分之一处。碳纤维材质的接水盘和台面板,对X光线的吸收率极小,配合C型X光扫描仪,无需搬动解剖对象,直接可对解剖台上的解剖对象进行全方位地扫描,从而实现便于对解剖对象进行X光扫描的技术目标,同时可通过C型X光扫描仪可获得对比度较高、较为清晰的X光片,便于学生辨识,从而更易掌握知识。

Test training tabl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test training with the anatomy of Taiwan, including a vertically arranged and connected with the upper end of the base under the dissecting table water tray, the water receiving plate is connected with a dissecting table panel, a cavity is formed between the panel and anatomical autopsy table water tray, the water tray and side panel are made of carbon fiber, 1/3 of which the base is located in the length direction of the water receiving tray. The water receiving tray and a panel of carbon fiber material, the X light absorption rate is minimal, with C type X optical scanner, without moving the object directly on the anatomy and anatomy of the object on the omni-directional scanning, so as to realize the convenient for anatomical object X technology eye scan standard, at the same time the C type X optical scanner can obtain X ray high contrast, clear, convenient for students to easily grasp the knowledge identif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试验培训用解剖台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解剖台,特别是一种试验培训用解剖台。
技术介绍
试验培训用解剖台通常应用在学校里,供学生试验、学习使用,学生在试验、学习过程中,通常需要对解剖对象进行X光扫描,传统方式是要将解剖对象搬运到X光机上进行扫描,过程比较繁琐,其次传统解剖台由不锈钢制成,对X光吸收量较大,拍摄的X光片对比度较低,学生辨识难度较大。另外,学生解剖所采用的解剖对象大多是经过长期存储的,并且可能反复利用,因此解剖对象味道较大,学生会对味道有强烈的反应,导致学习不能顺利进行。传统的去除味道的方法是在解剖台上方设置吸风装置,然后将味道吸走,但由于学生在观看解剖过程或动手解剖的过程中,并不能脱离该吸风区域,因此依然会受到味道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对解剖对象进行X光扫描的试验培训用解剖台。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试验培训用解剖台,包括竖向设置的下底座,下底座上端连接有接水盘,接水盘上端连接有台面板,台面板和接水盘之间形成一个腔体,所述接水盘和台面板均由碳纤维制成,所述下底座位于接水盘长度方向的三分之一处。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有效去除解剖对象异味,缩小异味扩散空间的试验培训用解剖台。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对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改进:所述台面板包括位于中部的第一底板、环绕在第一底板四周且略高于第一底板的边缘定位环板、以及连接第一底板和边缘定位环板的连接筒,所述边缘定位环板的外缘与接水盘上端边缘相配合,所述连接筒的一端与第一底板四周边缘密封连接,另一端与边缘定位环板的四周内边缘密封连接,所述边缘定位环板上设置有大量连通腔体的排风孔,所述下底座为上下两端开口的空心柱体,其上端穿过接水盘的底面插入腔体内,与腔体连通,下端与吸风系统连通,下底座内设置有排风调节阀。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底板成倾斜设置,第一底板较低的一端沿该端边缘均匀布置有若干排排水孔,排水孔与该端边缘的距离为25~50mm,所述接水盘底部设置有一个排水管,排水管上设置有排水阀,所述排水管位于排水孔的下方。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下底座上部外壁上设置有法兰环,法兰环上均布有多个螺栓孔,所述下底座上端插入接水盘后,法兰环与接水盘下底面相抵,并通过螺栓相互固定连接。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法兰环与接水盘下底面之间还设置有一块碳纤维下托板,该碳纤维下托板上设置有与法兰环上的螺栓孔一一对应的螺栓孔以及与下底座相配合的安装孔,所述法兰环、接水盘、以及碳纤维下托板通过螺栓相互固定连接在一起。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底板长度方向的两端上表面分别设置有把手。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接水盘包括上下设置的上层支架和下层支架、连接上层支架和下层支架的立柱、围在立柱外围形成接水盘侧壁的侧板、以及贴附在下层支架底面上且四周与侧板下沿密封连接的第二底板,所述下层支架为矩形框架结构,所述立柱竖向连接在下层支架四周的上端面上,所述上层支架固定于各立柱上端,上层支架上端形成与台面板形状相匹配的台阶结构。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碳纤维材质的接水盘和台面板,对X光线的吸收率极小,配合C型X光扫描仪,无需搬动解剖对象,直接可对解剖台上的解剖对象进行全方位地扫描,从而实现便于对解剖对象进行X光扫描的技术目标,同时可通过C型X光扫描仪可获得对比度较高、较为清晰的X光片,便于学生辨识,从而更易掌握知识。另外,在台面板四周设置排风孔,通过吸风系统将异味从排风孔向腔体内吸,并通过下底座排出,从而可有效地将异味扩散空间控制在距离台面板较近的区域内,学生在观看或解剖过程中,不会受到异味的影响。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图1中的A-A剖视图;图4是法兰环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碳纤维下托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图5中:1、下底座,2、接水盘,2-1、上层支架,2-2、下层支架,2-3、立柱,2-4、侧板,2-5、第二底板,3、台面板,3-1、第一底板,3-2、连接筒,3-3、边缘定位环板,4、腔体,5、排风孔,6、排风调节阀,7、排水孔,8、排水管,9、排水阀,10、法兰环,11、螺栓孔,12、碳纤维下托板,13、安装孔,14、把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案。如图1~5所示的试验培训用解剖台,包括竖向设置的下底座1,下底座1上端连接有接水盘2,接水盘2上端连接有台面板3,台面板3和接水盘2之间形成一个腔体4,所述接水盘2和台面板3均由碳纤维制成,所述下底座1位于接水盘2长度方向的三分之一处。碳纤维材质的接水盘2和台面板3,对X光线的吸收率极小,配合C型X光扫描仪,无需搬动解剖对象,直接可对解剖台上的解剖对象进行全方位地扫描,从而实现便于对解剖对象进行X光扫描的技术目标,同时可通过C型X光扫描仪可获得对比度较高、较为清晰的X光片,便于学生辨识,从而更易掌握知识。所述台面板3包括位于中部的第一底板3-1、环绕在第一底板3-1四周且略高于第一底板3-1的边缘定位环板3-3、以及连接第一底板3-1和边缘定位环板3-3的连接筒3-2,所述边缘定位环板3-3的外缘与接水盘2上端边缘相配合,所述连接筒3-2的一端与第一底板3-1四周边缘密封连接,另一端与边缘定位环板3-3的四周内边缘密封连接,所述边缘定位环板3-3上设置有大量连通腔体的排风孔3-4,所述下底座1为上下两端开口的空心柱体,其上端穿过接水盘2的底面插入腔体4内,与腔体4连通,下端与吸风系统连通,下底座1内设置有排风调节阀6。在台面板3四周设置排风孔5,通过吸风系统将异味从排风孔5向腔体4内吸,并通过下底座1下端开口排出,从而可有效地将异味扩散空间控制在距离台面板3较近的区域内,学生在观看或解剖过程中,不会受到异味的影响。所述第一底板3-1成倾斜设置,第一底板3-1较低的一端沿该端边缘均匀布置有若干排排水孔7,排水孔7与该端边缘的距离为25~50mm,所述接水盘2底部设置有一个排水管8,排水管8上设置有排水阀9,所述排水管8位于排水孔7的下方,从而便于液体从台面板3排出,保持台面板3干净。所述下底座1上部外壁上设置有法兰环10,法兰环10上均布有多个螺栓孔11,所述下底座1上端插入接水盘1后,法兰环10与接水盘2下底面相抵,并通过螺栓相互固定连接,通过法兰环10连接下底座1和接水盘2,连接方式简单,便于维护。所述法兰环10与接水盘2下底面之间还设置有一块碳纤维下托板12,该碳纤维下托板12上设置有与法兰环10上的螺栓孔11一一对应的螺栓孔11以及与下底座相配合的安装孔13,所述法兰环10、接水盘2、以及碳纤维下托板12通过螺栓相互固定连接在一起,碳纤维下托板12的面积大于法兰环10,从而间接扩大了法兰环10对接水盘2底面的支撑面积,提高了接水盘2的稳定性。所述第一底板3-1长度方向的两端上表面分别设置有把手14,便于台面板3的拆装。所述接水盘2包括上下设置的上层支架2-1和下层支架2-2、连接上层支架2-1和下层支架2-2的立柱2-3、围在立柱2-3外围形成接水盘2侧壁的侧板2-4、以及贴附在下层支架2-2底面上且四周与侧板2-4下沿密封连接的第二底板2-5,所述下层支架2-2为矩形框架结构,所述立柱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试验培训用解剖台

【技术保护点】
试验培训用解剖台,包括竖向设置的下底座(1),下底座(1)上端连接有接水盘(2),接水盘(2)上端连接有台面板(3),台面板(3)和接水盘(2)之间形成一个腔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盘(2)和台面板(3)均由碳纤维制成,所述下底座(1)位于接水盘(2)长度方向的三分之一处。

【技术特征摘要】
1.试验培训用解剖台,包括竖向设置的下底座(1),下底座(1)上端连接有接水盘(2),接水盘(2)上端连接有台面板(3),台面板(3)和接水盘(2)之间形成一个腔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盘(2)和台面板(3)均由碳纤维制成,所述下底座(1)位于接水盘(2)长度方向的三分之一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验培训用解剖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面板(3)包括位于中部的第一底板(3-1)、环绕在第一底板(3-1)四周且略高于第一底板(3-1)的边缘定位环板(3-3)、以及连接第一底板(3-1)和边缘定位环板(3-3)的连接筒(3-2),所述边缘定位环板(3-3)的外缘与接水盘(2)上端边缘相配合,所述连接筒(3-2)的一端与第一底板(3-1)四周边缘密封连接,另一端与边缘定位环板(3-3)的四周内边缘密封连接,所述边缘定位环板(3-3)上设置有大量连通腔体的排风孔(3-4),所述下底座(1)为上下两端开口的空心柱体,其上端穿过接水盘(2)的底面插入腔体(4)内,与腔体(4)连通,下端与吸风系统连通,下底座(1)内设置有排风调节阀(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试验培训用解剖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板(3-1)成倾斜设置,第一底板(3-1)较低的一端沿该端边缘均匀布置有若干排排水孔(7),排水孔(7)与该端边缘的距离为25~50mm,所述接水盘(2)底部设置有一个排水管(8),排水管(8)上设置有排水阀(9),所述排水管(8)位于排水孔(7)的下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志萍黄晓祥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市华亿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