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夜蛾诱捕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3643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6 09: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夜蛾诱捕器,解决了现有夜蛾诱捕器使用塑料袋进行虫体的收集,为防止产生恶臭影响诱虫效果,而需要勤换塑料袋,导致维护成本高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下端竖直向下延伸有连通所述筒体的连接部,沿所述连接部的周向设有至少两个凸块,所述连接部外套设有与所述凸块形成错位抵接的竖直管,所述竖直管远离所述连接部的管口一体连接有倾斜向下设置并伸入土壤中的导虫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使用竖直管和导虫管将虫体引导至土壤中,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从而减少恶臭气体的产生;另外,只要定期清洗竖直管和导向管,即可重复循环使用,具有节能环保及降低成本的优点。

A trap for a moth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oth trap, solv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use of plastic bags for moth trap insect collection, odor trapping effect to prevent the need to frequently change the plastic bag, causing the problem of high maintenance cost, the key points of the technical scheme, which comprises a cylinder, the lower end of the upright tube the connecting part is downwards communicated with the cylinder body, the connecting part along the circumference is provided with at least two convex blocks, the connecting part is provided with a coat formation of dislocation abutting the vertical tube with the convex block, the vertical pipe from the connection portion is integrally connected with a downward slope set up and extends into the guide tube worms in the soil;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vertical pipe and a guide tube will lead to insect larvae in the soil by decomposition of soil microorganisms, thereby reducing odorous gases; in addition, as long as regular cleaning The vertical tube and the guiding tube can be reused repeatedly, and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energy sav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cost red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夜蛾诱捕器
本技术涉及昆虫诱捕设备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夜蛾诱捕器。
技术介绍
夜蛾是一种暴食性的食叶害虫,会危害蔬菜、烟草、棉花、油菜等农作物,并且随着化学农药的滥用和其自身不断的繁殖,使其产生了较高的抗药性。为此,需要寻求更为有效地办法进行夜蛾的防治,减少其对农作物的危害,降低农业经济的损失。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4168920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夜蛾诱捕器,其包括筒体、可拆卸连接在筒体的上端的筒盖、以及可拆卸连接于筒盖并伸入筒体内的诱芯固定棒,其中诱芯固定棒包括伸出筒盖外的圆形手柄和伸入筒体内的棒体,并且棒体上从上至下依次设有小型夜蛾诱捕芯固定孔、大型夜蛾诱捕芯固定孔、小型夜蛾诱捕芯固定孔,大型夜蛾诱捕芯固定孔和两个小型夜蛾诱捕芯固定孔之间设有用于缠绕诱捕线的固定孔;围绕筒体的周向均匀布设有五角或五角以上的多角星形夜蛾飞入孔和呈蛾形的诱剂散发孔,筒体的下端一体连接有内螺纹管,内螺纹管的外侧一体连接有呈圆锥状的套袋架。其中,多角星形夜蛾飞入孔具有阻止夜蛾飞出筒体的功能,其具体的结构为:包括围绕筒体的周向开设的矩形窗口、卡接固定在窗口上的孔板、以及开设于孔板上的两个六角星形夜蛾飞入孔。使用时,先将夜蛾诱捕芯插接在小型夜蛾诱捕芯固定孔和大型夜蛾诱捕芯固定孔内,然后将诱捕线缠绕在用于缠绕诱捕线的固定孔内,最后将可吸性诱剂的纸板连接在诱芯固定棒的下端;以上即完成了诱剂的放置。此时,将筒体悬挂在树上或者支撑物上,然后把塑料袋固定在套袋架上即完成了夜蛾诱捕器的安装。另外,夜蛾诱捕芯、诱捕线和可吸性诱剂的纸板可任意组合放置。放置在筒体内的诱剂通过诱剂散发孔散发至空气中,夜蛾在诱剂的作用下,从多角星形夜蛾飞入孔飞入筒体内,由于多角星形夜蛾飞入孔的结构设置,能够起到阻止夜蛾飞出筒体的作用;饿死在筒体内的夜蛾掉入塑料袋中,定期对塑料袋进行处理即可。但是为了保证塑料袋中不发出恶臭而影响夜蛾诱捕器的诱虫效果,塑料袋的更换周期要比较短,最好是一天一更换,如此一来即大大提高了管理成本,并且也不满足节能环保的理念。所以还存在很大的优化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夜蛾诱捕器,通过与筒体可拆卸连接的竖直管及导虫管将虫体导入土壤中,减少恶臭气体的产生,并且定期将竖直管及导虫管从筒体上拆卸下来进行清洗后,即可重复使用,具有节能环保及降低成本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夜蛾诱捕器,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下端竖直向下延伸有连接部,沿所述连接部的周向设有至少两个凸块,所述连接部外套设有与所述凸块形成错位抵接的竖直管,所述竖直管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一体连接有倾斜向下设置并伸入土壤中的导虫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于连接部的凸块与竖直管形成错位抵接,实现竖直管与连接部的固定,从而使筒体与竖直管连通,如此一来,筒体内的虫体即可掉入竖直部并沿导虫管滑入土壤中,从而能够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减少恶臭气体的产生;另外,只需要定期将竖直管及导虫管从筒体上拆卸下来进行清洗后,即可重复使用,具有节能环保及降低管理成本的优点。作为优选,所述竖直管靠近所述连接部的第一管口内转动连接有沿周向开设有卡口的活动板,所述活动板在所述凸块穿入至所述活动板背向所述第一管口的一侧时旋转以使所述卡口与所述凸块形成错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连接部穿入竖直管内直至凸块穿至活动板背向第一管口的一侧,然后旋转活动板使开设在活动板上的卡口与凸块形成错位,即使凸块与活动板相抵接,活动板起到阻止凸块脱出竖直管的作用,从而实现筒体与竖直管的固定。作为优选,所述活动板背向所述第一管口的一侧设有与所述竖直管固定连接的固定板,且沿所述固定板的周向开设有所述卡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旋转活动板使活动板上的卡口与凸块形成错位的同时,活动板上的卡口也与固定板上的卡口形成错位,从而实现卡口的封闭。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板与所述活动板之间形成的间隙小于所述凸块的厚度。作为优选,所述活动板面向所述连接部的一侧表面上固定连接有延伸出所述竖直管的转动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助于人们旋转活动板。作为优选,所述凸块设有四个且沿所述连接部的周向均匀布设。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筒体与竖直管的固定连接。作为优选,所述导虫管伸入土壤中的第二管口为斜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对于直口,具有较大的口径的优点。作为优选,所述竖直管与所述导虫管的连接处可拆卸连接有插入土壤中的支撑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脚起到支撑竖直管和导虫管的作用。作为优选,所述支撑脚插入土壤中的一端呈锥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支撑脚插入土壤中。作为优选,所述竖直管与所述导虫管的连接处固定连接有夹板组,所述夹板组包括具有间距的两块夹板,所述支撑脚夹在两块所述夹板之间,并通过固定件固定于所述夹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固定结构稳定,且便于安装和拆卸的优点。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其一,设于连接部的凸块穿入至转动连接于竖直管的活动板背向第一管口的一侧时,旋转活动板使开设在活动板上的卡口与凸块错位,从而使凸块与活动板相抵接,实现筒体与竖直管的连接;使得筒体内的虫体掉入到竖直管内并经一体连接于竖直管的导虫管滑入到土壤中,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从而减少恶臭气体的产生;另外,定期将竖直管及导虫管从筒体上拆卸下来进行清洗,即可重复循环使用,具有节能环保及降低成本的优点;其二,卡接在固定连接于竖直管和导虫管的连接处的两块夹板之间并通过固定件与夹板固定连接的支撑脚起到支撑竖直管及导虫管的作用,支撑脚插入土壤中的一端呈锥状,便于支撑脚插入土壤中;其三,固定连接于竖直管并位于活动板背向第一管口的一侧的固定板,使得活动板上的卡口与凸块形成错位的同时,也与开设在固定板上的卡口形成错位,从而实现卡口的封闭;其四,固定连接于活动板面向第一管口的一侧的表面并延伸出竖直管的转动杆有助于人们旋转活动板。附图说明图1是用于显示本实施例中的筒体、竖直管及导虫管、支撑脚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竖直管的俯视图,用于显示活动板及开设在活动板上的卡口;图3是沿竖直管的轴向的剖视图,用于显示活动板和固定板。图中,1、筒体;2、竖直管;3、活动板;4、卡口;5、固定板;6、导虫管;7、夹板;8、支撑脚;9、固定件;11、连接部;12、凸块;21、第一管口;31、转动杆;61、第二管口。具体实施方式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也可以是电性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夜蛾诱捕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夜蛾诱捕器,包括筒体(1),其特征是:所述筒体(1)的下端竖直向下延伸有连接部(11),沿所述连接部(11)的周向设有至少两个凸块(12),所述连接部(11)外套设有与所述凸块(12)形成错位抵接的竖直管(2),所述竖直管(2)远离所述连接部(11)的一端一体连接有倾斜向下设置并伸入土壤中的导虫管(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夜蛾诱捕器,包括筒体(1),其特征是:所述筒体(1)的下端竖直向下延伸有连接部(11),沿所述连接部(11)的周向设有至少两个凸块(12),所述连接部(11)外套设有与所述凸块(12)形成错位抵接的竖直管(2),所述竖直管(2)远离所述连接部(11)的一端一体连接有倾斜向下设置并伸入土壤中的导虫管(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夜蛾诱捕器,其特征是:所述竖直管(2)靠近所述连接部(11)的第一管口(21)内转动连接有沿周向开设有卡口(4)的活动板(3),所述活动板(3)在所述凸块(12)穿入至所述活动板(3)背向所述第一管口(21)的一侧时旋转以使所述卡口(4)与所述凸块(12)形成错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夜蛾诱捕器,其特征是:所述活动板(3)背向所述第一管口(21)的一侧设有与所述竖直管(2)固定连接的固定板(5),且沿所述固定板(5)的周向开设有所述卡口(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夜蛾诱捕器,其特征是:所述固定板(5)与所述活动板(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宽周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鑫荣懋农产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