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袁崇阳专利>正文

一种香型有机白茶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135907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6 09: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香型有机白茶的制备方法,所述有机白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茶青采摘,选择芽叶连枝的芽白茶采摘;步骤B:晾晒发酵,将采摘的新鲜茶叶摊放于倾斜的平板上,使得摊放的茶叶朝向阳光照射的方向。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方法得到的香型有机白茶,其汤色阴阳交融,五色相应。感官呈现桂香浅黄,松香橙绿,姜香杏绿,甘香深黄,枣香黄中透红。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人工采茶、阳光晾晒、自然萎凋、交替焙火、吸取阴阳之精华,焕发陈年老白茶各种先天之香气,达到完美的境界,大大提高了制备的有机白茶的品质。

Preparation method of fragrant organic white tea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a type of organic white tea and preparation method of the organic white tea includes the following steps: step A: tea picking, selection of bud and leaf bud Lianzhi white tea picking; step B: dry fermentation, fresh tea picking stalls placed on the tilted plate, making the stalls put the tea in the direction towards the sun. The fragrant organic white tea obtained by the preparation method has the combination of the soup color, the Yin and the Yang, and the five colors corresponding to each other. Sensory showing cinnamon yellow, orange green green Xiangxing rosin, ginger, sweet, dark yellow, yellow red jujube. The invention adopts artificial tea, sun drying, natural withering, alternate baking and draw the essence of yin and Yang, full of old white tea variety of innate aroma, reach perfection, greatly improving the organic white tea preparation qua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香型有机白茶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茶叶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香型有机白茶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福建省柘荣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境内的茶园,平均海拔在600米左右。太姥山脉主峰东山顶海拔1480米。森林积蓄量39.9万立方米,竹林面积4.2万亩,溪涧纵横交错,气候温和湿润,平均气温在13-18℃之间,气温立体分布明显雨量充沛,是培育有机白茶的最佳优生地。其保护主产区位于海拔1480米的东狮山百丈岩风景区境内。野生茶树和人工栽培茶园全部点缀在茂密的原始森林之中。其地域处于高海拔,干湿交替的季风气候的茶园,气温低,茶梢生长缓慢,特别是高湿和多云雾气象特征,可增强阳光漫射效应,有利于积累茶梢组织中的可溶性氮化物和香气前体物质,可促进香气前体的富集,有利于形成优质茶香。土壤质地和微生物群落的生活习性,植物覆盖率及气候特征,是影响茶香形成高品质茶香的因素。遮阴、施有机肥能够影响香气前体含量及组成比例,提高糖苷酶等相关酶的活性。白茶生长的土壤质量符合GB15618中的一类标准,水质符合GB5084的规定,空气质量符合GB3095中的一级标准。茶园空气、生态和土壤生物多样性明,生态环境良好,符合有机种植标准,远离城区、工业污染区和生活垃圾场,在确保保护野生白茶和人工培养茶园中,不使用任何化学合成的化肥、农药、除草剂,及生长调节剂。中国白茶的制作历来重视阴阳五行之道,“以火助水舒枯木,生水走脉展茶性”这一类的描绘,有着浓厚的传统色彩。白茶文化源远流长,古人的很多做法聪慧自然,学习古人的智慧,可以回归茶最本真的一面,最早的白茶制作工艺是炭焙。白茶是我国六大茶类之一,主产区在福建省政和县、建阳市和福鼎市等地,消费市场遍及全球。近年来,白茶以其独特的风味和营养保健功能,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喜爱和认可,从而激发了主产区和其他茶区开发白茶的兴趣,各种新工艺新产品层出不穷。传统制茶工艺选择施用化肥农药和除草剂种植的茶树,且采用机械加工和电焙火制备茶叶容易出现茶色泽暗黑,香气低俗,口感青涩的症状,会形成非茶叶应有的气味,如烟味、霉味、陈味、油味、酸味、土味、水味和青草味等。茶叶汤色给人以沉浊不清之感。这样的茶会越喝口越渴,嗓子和肠胃都不舒服,也不能给人带来健康。传统白茶制法独特,有的不炒不揉,主要通过萎凋和干燥两道工序完成,有的是在萎凋、揉捻后用翻板式烘干机进行干燥,时间较短。也有的利用炭培方法,炭焙火时间为8-14个小时。文武焙火的茶叶存放三年等于电焙茶的五年,炭焙做不好,茶的香气会出现烟味或者将茶叶焙的过于熟,影响茶叶的品质。大多数白茶的制备工艺采用机械和电焙火工艺,这样虽然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制备的效率,但是制备的白茶,其茶汤沉淀物或悬浮物多,汤色不清。传统制备白茶的工艺,得到的白茶产品存在着品质不高的缺陷,其制备工艺亟待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香型有机白茶的制备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一种香型有机白茶的制备方法,所述有机白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茶青采摘,采摘芽叶连枝的芽白茶;步骤B:晾晒自然发酵,将采摘的新鲜茶叶摊放于倾斜的平板上,使得摊放的茶叶朝向阳光照射的方向;步骤C:交替焙火,将晾晒自然发酵好的茶叶先在炭火上方30-60厘米处进行焙火,在炭火温度为40℃至50℃条件下,烘焙21-25分钟,再在炭火温度为80℃至90℃烘焙16-20分钟,最后在炭火温度为60℃到70℃烘焙2小时14分钟-2小时17分钟;步骤D:将烘焙好的茶叶包装陈放。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C中,茶叶先在炭火温度为40℃至50℃烘焙21-25分钟内,翻腾14-16次,再在炭火温度为80℃至90℃烘焙16-20分钟内,翻腾11-13次,最后在炭火温度为60℃到70℃烘焙2小时14分钟-2小时17分钟内,翻腾15-17次。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C中,茶叶先在炭火温度为40℃至50℃烘焙23分钟内,翻腾15次,再在炭火温度为80℃至90℃烘焙18分钟内,翻腾12次,最后在炭火温度为60℃到70℃烘焙2小时16分钟内,翻腾16次。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C中,茶叶先在炭火温度为40℃至50℃烘焙23分钟内,前13分钟翻腾7次,后10分钟内翻腾9次;再在炭火温度为80℃至90℃烘焙18分钟内,翻腾12次,最后在炭火温度为60°到70℃烘焙2小时16分钟内,前16分钟内翻腾11次,后2小时内翻腾5次。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茶叶品种为大白茶母树、野生老白茶、白毫银针或者白牡丹茶。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晾晒自然发酵过程为:在7-9时,将所述摊放的茶叶朝向东方晾晒;在10-11时,将所述摊放的茶叶朝向南方晾晒;在12-13时,将所述摊放的茶叶朝向西方晾晒;在14-15时,将所述摊放的茶叶朝向北方晾晒,晾晒自然发酵完毕后收茶。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茶青采摘时,选择的采摘时间为早上7-11时。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烘焙好的茶叶分别按照3年、5年、6年、25年或者29年陈放。本专利技术香型有机白茶的制备方法具有如下优点:本专利技术制备方法制备的香型有机白茶,其汤色阴阳交融,五色相应。感官呈现桂香浅黄,松香橙绿,姜香杏绿,甘香深黄,枣香黄中透红,各有千秋。本专利技术采用人工采茶、阳光晾晒、自然萎凋、交替焙火、吸取阴阳之精华,焕发陈年老白茶各种先天之香气,达到完美的境界,大大提高了制备的白茶的品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香型有机白茶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茶青采摘,选择芽叶连枝,叶质老厚,舒展柔嫩,茸毛洁白,色泽灰绿调匀,光滑油润的芽白茶进行采摘;选茶品种以大白茶母树和野生老白茶白毫银针和高级白牡丹为主。在柘荣县百丈岩富有生物多样性的野生茶园中精选,茶青采摘时,选择的采摘时间为早上7-11点。采茶时,采收容器、暂存区和运输工具要保持清洁、防止泥土、灰尘等污染。盛茶用的工具清洗时,采用食品级的消毒剂和清洁剂,并按标签说明使用,在运输中保持鲜叶清洁,确保鲜叶最佳物理特性。采茶人员需具有健康合格证,采茶前先洗手,保持个人卫生。采茶不带首饰,不留长指甲,不吃零食,不洒香水,茶容器中不能放入个人用品。步骤B:晾晒发酵,将采摘的新鲜茶叶摊放于倾斜的平板上,使得摊放的茶叶朝向阳光照射的方向。在福建省柘荣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境内的茶园内,在早7-9时,将摊放的茶叶朝向东方晾晒;在早10-11时,将摊放的茶叶朝向南方晾晒;在中午12-13时,将摊放的茶叶朝向西方晾晒;在下午14-15时,将摊放的茶叶朝向北方晾晒,晾晒自然发酵完毕后收茶。本专利技术有机白茶的制备工艺中,自然晾晒发酵按太阳运转四个方位和阳光照射角度进行自然晾晒的,有利于调动茶叶原始的香气和韵味。新鲜老龄白茶为上品,采摘后将带花鲜茶摊放于50-80cm高的杉木板上,杉木板以30-60°角度支撑起来,较佳的,杉木板的倾斜角为45°,使摊放的茶叶朝向太阳,慢慢进行自然晾晒。日晒方向为东西南北四个方向,避免了直射光线晾晒以及污浊之气的侵入,通过自然晾晒方式进行自然发酵。步骤C:焙制时,不能在南风或雨天进行,天气晴天为宜,湿度在50%左右,在良好的自然环境下炭焙,能够促进白茶中酶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香型有机白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白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茶青采摘,采摘芽叶连枝的芽白茶;步骤B:晾晒自然发酵,将采摘的新鲜茶叶摊放于倾斜的平板上,使得摊放的茶叶朝向阳光照射的方向;步骤C:交替焙火,将晾晒自然发酵好的茶叶先在炭火上方30‑60厘米处进行焙火,在炭火温度为40℃至50℃条件下,烘焙21‑25分钟,再在炭火温度为80℃至90℃烘焙16‑20分钟,最后在炭火温度为60℃到70℃烘焙2小时14分钟‑2小时17分钟;步骤D:将烘焙好的茶叶包装陈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香型有机白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白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茶青采摘,采摘芽叶连枝的芽白茶;步骤B:晾晒自然发酵,将采摘的新鲜茶叶摊放于倾斜的平板上,使得摊放的茶叶朝向阳光照射的方向;步骤C:交替焙火,将晾晒自然发酵好的茶叶先在炭火上方30-60厘米处进行焙火,在炭火温度为40℃至50℃条件下,烘焙21-25分钟,再在炭火温度为80℃至90℃烘焙16-20分钟,最后在炭火温度为60℃到70℃烘焙2小时14分钟-2小时17分钟;步骤D:将烘焙好的茶叶包装陈放。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香型有机白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茶叶先在炭火温度为40℃至50℃烘焙21-25分钟内,翻腾14-16次,再在炭火温度为80℃至90℃烘焙16-20分钟内,翻腾11-13次,最后在炭火温度为60℃到70℃烘焙2小时14分钟-2小时17分钟内,翻腾15-17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香型有机白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茶叶先在炭火温度为40℃至50℃烘焙23分钟内,翻腾15次,再在炭火温度为80℃至90℃烘焙18分钟内,翻腾12次,最后在炭火温度为6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崇阳
申请(专利权)人:袁崇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