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廷志专利>正文

一种市政给排水井转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2925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1 21: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市政给排水井转接结构,包括第一横井板,所述第一横井板的两侧均通过插槽与第一竖井板和第二竖井板上的插块和带螺孔插架卡接,所述第一竖井板和第二竖井板通过底部的插块和带螺孔插架与第二横井板的插槽连接,所述第一横井板和第二横井板表面位于带螺孔插架处螺纹连接有长螺杆,第一横井板和第二横井板的中部均开设有地沟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第一横井板、第二横井板、第一竖井板和第二竖井板,通过增加在横井板两侧的插槽、竖井板上安装有对应于横井板插槽的插块、带螺孔插架和螺纹孔,同时整体并未使用任何粘合剂,避免长时间浸泡在水液中,造成结构分离的状况出现,达到了结构稳定,密封性好和适用范围大的优点。

Transfer structure for municipal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well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unicipal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wells adapter structure includes a first horizontal well plate, both sides of the first horizontal well plate through the slot and the first shaft plate and second shaft plate inserted with screw inserted block and frame and clamped and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shaft plate and second plate through the bottom of the shaft the inserting block and with screw insertion frame and second horizontal wells in the slot, the first horizontal well plate and second horizontal wells in plate surface with screw thread at the insertion frame is connected with a long screw, the middle of the first horizontal well plate and second horizontal wells plate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trench. The utility model is provided with the first horizontal well plate, second horizontal well plate, the first shaft plate and second shaft plate, by increasing the slot, on both sides of the horizontal well plate shaft plate is arranged on the inserting block, corresponding to the horizontal well plate slot with screw insertion frame and screw hole, and did not use any adhesive. Avoid long time soaking in water solution, resulting in the separation of structure, achieve stable structure, good sealing performance and wide application advantag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市政给排水井转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城市管道排水
,具体为一种市政给排水井转接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市政基础建设工程的高速发展,全国各地的一个个楼盘、居住小区、景观园林、市民广场、街心花园平地而起,得到了空前高速的建设与发展,而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又是城镇化建设重中之重的议题,楼盘、小区、园林、广场、又离不开雨污排放,在纵横交错的排放管道中,排水管、沟及排水口、排水井的各种施工形式应运而生。目前已知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3487623U的一种市政排水井转接装置,其采用的是模块化,其包括有首尾依次连接且分别以直角弯折的四个L形模块以及首尾依次连接的多个地沟模块,至少一个L形模块靠近其下端的位置开设有管道接口,至少一个L形模块靠近其上端的位置开设有地沟接口,该市政排水井转接装置中的组成部件均为模块化结构,只需按照需求进行拼装即能完成,从而提高了施工速度,缩短了施工周期,同时避免了因污水渗漏而污染环境以及避免浪费粘土资源。但是,其本质还是通过胶合剂进行粘合,这样的拼接方式,本身稳定性就低,特别是在水液长期的浸泡的过程,十分容易分离,从而影响到排水井的正常工作,不利于排水作业的使用,同时其管道接口和地沟槽都是固定大小,不利于其大范围应用,应用范围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市政给排水井转接结构,具备结构稳定,密封性好和适用范围大的优点,解决了模块化排水井适用范围小和结构不稳定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市政给排水井转接结构,包括第一横井板,所述第一横井板的两侧均通过插槽与第一竖井板和第二竖井板上的插块和带螺孔插架卡接,所述第一竖井板和第二竖井板通过底部的插块和带螺孔插架与第二横井板的插槽连接,所述第一横井板和第二横井板表面位于带螺孔插架处螺纹连接有长螺杆,第一横井板和第二横井板的中部均开设有地沟槽,所述地沟槽的顶部和底部均安装有滑槽,所述滑槽上分别固定有关于地沟槽对称的地沟动板和地沟定板,所述地沟动板和地沟定板之间安装有压簧,所述第一竖井板和第二竖井板的内侧安装有水管架,所述水管架的顶部和底部均连接有与水管架等高的挡水板和压簧,所述挡水板和压簧的另一侧与内板连接。优选的,所述地沟定板的顶部和底部均通过固定内架与地沟槽连接。优选的,所述长螺杆的长度与第一横井板、第二横井板、第一竖井板和第二竖井板的长度相同。优选的,所述带螺孔插架的表面设有螺纹孔,且带螺孔插架上的螺纹孔与第一横井板和第二横井板上螺纹孔的位置相对应。优选的,所述内板的内腔开设有与挡水板相适配的通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横井板、第二横井板、第一竖井板和第二竖井板,其本身也采用拼接模式,但是通过增加在横井板两侧的插槽、竖井板上安装有对应于横井板插槽的插块、带螺孔插架和螺纹孔,通过将带螺孔插架和插块一并,插入到第一横井板和第二横井板上的插槽内,起到定位和固定的作用,然后通过在螺纹孔内旋入长螺杆,长螺杆的长度与横井板和竖井板的长度相同,从而起到紧密连接横井板和竖井板的作用,大大提升了排水井的结构稳定性,同时整体并未使用任何粘合剂,避免长时间浸泡在水液中,造成结构分离的状况出现,使结构之间连结得更加稳定,并且采用地沟动板、地沟定板、滑槽和压簧,能够随着地沟的宽度,进行调整地沟槽的宽度,便于放置大多数的地沟进行安装,采用压簧,能够使地沟和地沟槽之间的固定更好,使地沟动板能够将地沟夹紧,并且还采用分离的水管架,水管架的背部分别连接有与其等高的挡水板、内板和压簧,也能够根据管道的大小进行微调,方便放置更多不同半径的管道,从而使其适用性更强,达到了结构稳定,密封性好和适用范围大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俯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的A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1的B处示意图。图中:1第一横井板、2地沟动板、3地沟槽、4地沟定板、5长螺杆、6第一竖井板、7插槽、8第二横井板、9固定内架、10滑槽、11压簧、12插块、121带螺孔插架、122螺纹孔、13第二竖井板、14水管架、141内板、142挡水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一种市政给排水井转接结构,包括第一横井板1,第一横井板1的两侧均通过插槽7与第一竖井板6和第二竖井板13上的插块12和带螺孔插架121卡接,第一竖井板6和第二竖井板13通过底部的插块12和带螺孔插架121与第二横井板8的插槽7连接,第一横井板1和第二横井板8表面位于带螺孔插架121处螺纹连接有长螺杆5,第一横井板1和第二横井板8的中部均开设有地沟槽3,地沟槽3的顶部和底部均安装有滑槽10,滑槽10上分别固定有关于地沟槽3对称的地沟动板2和地沟定板4,地沟动板2和地沟定板4之间安装有压簧11,第一竖井板6和第二竖井板13的内侧安装有水管架14,水管架14的顶部和底部均连接有与水管架14等高的挡水板142和压簧11,挡水板142和压簧11的另一侧与内板141连接。地沟定板4的顶部和底部均通过固定内架9与地沟槽3连接,固定内架9的设计,便于使地沟定板4的稳定性得到进一步的增强,同时也增加了地沟定板4的承压能力。带螺孔插架121的表面设有螺纹孔122,且带螺孔插架121上的螺纹孔122与第一横井板1和第二横井板8上螺纹孔122的位置相对应,长螺杆5的长度与第一横井板1、第二横井板8、第一竖井板6和第二竖井板13的长度相同,使长螺杆5能够更加紧密的将横井板和竖井板连接起来。内板141的内腔开设有与挡水板142相适配的通口,便于挡水板142能够在水管架14被扩张的情况下,被推移到内板141内,同时也能起到封闭井内,避免其密封性受到影响。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横井板1、第二横井板8、第一竖井板6和第二竖井板13,其本身也采用拼接模式,但是通过增加在横井板两侧的插槽7、竖井板上安装有对应于横井板插槽7的插块12、带螺孔插架121和螺纹孔122,通过将带螺孔插架121和插块12一并,插入到第一横井板1和第二横井板8上的插槽7内,起到定位和固定的作用,然后通过在螺纹孔122内旋入长螺杆5,长螺杆5的长度与横井板和竖井板的长度相同,从而起到紧密连接横井板和竖井板的作用,大大提升了排水井的结构稳定性,同时整体并未使用任何粘合剂,避免长时间浸泡在水液中,造成结构分离的状况出现,使结构之间连结得更加稳定,并且采用地沟动板2、地沟定板4、滑槽10和压簧11,能够随着地沟的宽度,进行调整地沟槽3的宽度,便于放置大多数的地沟进行安装,采用压簧11,能够使地沟和地沟槽3之间的固定更好,使地沟动板2能够将地沟夹紧,并且还采用分离的水管架14,水管架14的背部分别连接有与其等高的挡水板142、内板141和压簧11,也能够根据管道的大小进行微调,方便放置更多不同半径的管道,从而使其适用性更强,达到了结构稳定,密封性好和适用范围大的优点。使用时,将第一横井板1、第二横井板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市政给排水井转接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市政给排水井转接结构,包括第一横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井板(1)的两侧均通过插槽(7)与第一竖井板(6)和第二竖井板(13)上的插块(12)和带螺孔插架(121)卡接,所述第一竖井板(6)和第二竖井板(13)通过底部的插块(12)和带螺孔插架(121)与第二横井板(8)的插槽(7)连接,所述第一横井板(1)和第二横井板(8)表面位于带螺孔插架(121)处螺纹连接有长螺杆(5),第一横井板(1)和第二横井板(8)的中部均开设有地沟槽(3),所述地沟槽(3)的顶部和底部均安装有滑槽(10),所述滑槽(10)上分别固定有关于地沟槽(3)对称的地沟动板(2)和地沟定板(4),所述地沟动板(2)和地沟定板(4)之间安装有压簧(11),所述第一竖井板(6)和第二竖井板(13)的内侧安装有水管架(14),所述水管架(14)的顶部和底部均连接有与水管架(14)等高的挡水板(142)和压簧(11),所述挡水板(142)和压簧(11)的另一侧与内板(141)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市政给排水井转接结构,包括第一横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井板(1)的两侧均通过插槽(7)与第一竖井板(6)和第二竖井板(13)上的插块(12)和带螺孔插架(121)卡接,所述第一竖井板(6)和第二竖井板(13)通过底部的插块(12)和带螺孔插架(121)与第二横井板(8)的插槽(7)连接,所述第一横井板(1)和第二横井板(8)表面位于带螺孔插架(121)处螺纹连接有长螺杆(5),第一横井板(1)和第二横井板(8)的中部均开设有地沟槽(3),所述地沟槽(3)的顶部和底部均安装有滑槽(10),所述滑槽(10)上分别固定有关于地沟槽(3)对称的地沟动板(2)和地沟定板(4),所述地沟动板(2)和地沟定板(4)之间安装有压簧(11),所述第一竖井板(6)和第二竖井板(13)的内侧安装有水管架(14),所述水管架(14)的顶部和底部均连接有与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廷志
申请(专利权)人:刘廷志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