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韩明一专利>正文

护目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27602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1 20: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护目镜。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护目镜包括:镜框,用于支撑镜片;以及防雾用异物去除部,在上述镜片的上部区域中设置于上述镜框,用于吸入上述镜片内部空间的空气,来向上述镜片的外表面喷射,从而防止上述镜片上起雾气,并去除粘在上述镜片外表面的异物。

Goggles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goggles. The invention of the goggles include: frame, used to support the lens; and anti fog removal of foreign bodies in the upper part of the lens set on the frame, the inner space of the lens for inhaled air to spray to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lens, thereby preventing the fog on the lenses, and stick to the removal of foreign body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len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护目镜
本专利技术涉及护目镜,更具体地涉及利用既简单又有效的结构,不仅可防止产生雾气,而且可去除镜片上的异物的护目镜。
技术介绍
在各种工业现场广泛使用护目镜(Goggles)。这种护目镜起到保护眼睛免受在各种作业过程中所产生的光线和有害物质伤害的作用。另一方面,仅提供保护眼睛免受常规光线伤害的功能的护目镜无需使其内部面与工作人员的面部相紧贴。但是,除了保护眼睛免受光线伤害的功能之外,若处理有害物质,则需要通过密封来使眼睛与外部空气完全隔开的护目镜,例如,需要游泳选手佩戴的泳镜等可紧贴面部的护目镜。但是,紧贴面部来佩戴的护目镜因内外部的温差而导致在护目镜镜片的内侧表面产生湿气,即,存在因产生雾气而导致遮挡视野的问题。像这样,若在护目镜产生雾气,则不仅有可能在作业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而且无法进行精密作业,还有可能降低作业效率。对此,最近开发并使用设置有具有防雾功能的多种单元的护目镜,但是考虑到效率相对于结构下降这一点,当前需要开发可防雾的新型护目镜。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韩国专利局申请号第10-2013-0152003号专利文献2:韩国专利局申请号第10-2014-7024562号专利文献3:韩国专利局申请号第20-2003-0038226号专利文献4:韩国专利局申请号第20-2015-0004510号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护目镜,即,利用既简单又有效的结构,不仅可防止产生雾气,而且可去除镜片上的异物。(二)技术方案上述目的可借助如下护目镜实现,即,上述护目镜的特征在于,包括:镜框,用于支撑镜片;以及防雾用异物去除部,在上述镜片的上部区域中设置于上述镜框,用于吸入上述镜片内部空间的空气,来向上述镜片的外表面喷射,从而防止上述镜片上起雾气,并去除粘在上述镜片外表面的异物。上述防雾用异物去除部可包括:通风导管,配置于形成在上述镜框内侧的开口部,在通风导管的前后面形成有多个第一空气通孔及第二空气通孔;空气循环风扇,设置于上述通风导管内;风扇马达,用于使上述空气循环风扇旋转;电池,设置于上述镜框内,用于向上述风扇马达提供动力;以及空气循环用管,配置于上述镜框的内外侧,空气循环用管的一侧配置成覆盖上述通风导管,空气循环用管的另一侧向上述镜框的前部面突出,上述空气循环用管的突出端部朝向上述镜片的外表面。能够以配置有上述防雾用异物去除部的镜框的上部比镜框的下部厚的方式制作上述镜框,在上述镜框的上部可设置有用于更换上述电池的门。上述防雾用异物去除部与上述电池电连接,并且还可包括设置于上述镜框的充电用通用串行总线(USB)端子。在上述空气循环用管的内部可设置有用于引导空气循环的引导板。(三)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效果,利用既简单又有效的结构,不仅可防止产生雾气,而且可去除镜片上的异物。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护目镜的主视图。图2为沿图1的A-A线的简要剖视图。图3为放大表示图2的B区域的示意图。图4为放大表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护目镜的主要部分结构的示意图。图5为放大表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护目镜的主要部分结构的示意图。图6为放大表示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的护目镜的主要部分结构的示意图。图7为放大表示本专利技术第五实施例的护目镜的主要部分结构的示意图。图8为多孔板的俯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00:护目镜,110:镜片,120:镜框,121:电池,123:门,130:防雾用异物去除部,140:通风导管,141、142:第一空气通孔及第二空气通孔,151:空气循环风扇,153:风扇马达,155:电池,160:空气循环用管,161:突出端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多种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使得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容易实施本专利技术。但是,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说明只不过是用于说明结构乃至功能的实施例,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要求保护范围不应解释为局限于在本说明书中所进行说明的实施例。例如,可对实施例进行多种变更,并且,本专利技术可具有多种形态,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要求保护范围应理解为包括可实现技术思想的等同技术方案。并且,在本专利技术中提出的目的或效果并不意味着特定实施例应包含所有所提出的目的或效果或仅包含所提出的目的或效果,因而不能理解为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要求保护范围限定于此。在本说明书中,本实施例用于使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完整,用于使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完整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范畴。并且,本专利技术仅由专利技术要求保护范围来定义。因此,在几个实施例中,为了避免对本专利技术的解释变得模糊,对公知的结构要素、公知的动作及公知的技术不进行具体说明。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中所叙述的术语的含义并不局限于词典上的含义,需要以如下的方式理解。若表示一结构要素与其他结构要素“相连接”,则可直接与其他结构要素相连接,但应理解为还可在中间包括其他结构要素。另一方面,若一结构要素与其他结构要素“直接连接”,则应理解为中间不存在其他结构要素。另一方面,说明结构要素之间的关系的其他表示即,“之间”和“正~之间”或“与相邻的”和“与直接相邻”等也需要相同地解释。只要未在文脉上明确表示其他含义,应理解为单数的表达就可包括复数的表达,“包括”、“具有”等的术语应理解为用于指定所述的特征、数字、步骤、动作、结构要素、部件或它们的组合的存在,而并不预先排除1个或1个以上的其他特征、数字、步骤、动作、结构要素、部件或它们的组合的存在或附加可能性。若未不同地进行定义,则所使用的所有术语具有与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所理解的术语相同的含义。通常所使用的词典中所定义的术语应解释为与在相关技术的文脉上所具有的含义相一致,在本专利技术中未明确定义的情况下,不能解释成具有理想状态的含义或过分形式化的含义。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在对实施例进行说明的过程中,对相同的结构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根据情况省略对相同附图标记的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护目镜的主视图,图2为沿图1的A-A线的简要剖视图,并且,图3为放大表示图2的B区域的示意图。参照这些图,本实施例的护目镜100利用既简单又有效的结构,不仅可防止镜片110产生雾气,而且可去除镜片110上的异物,上述护目镜100可包括镜框120和防雾用异物去除部130。镜框120是支撑镜片110的结构物。通常与镜片110不同,镜框120可以为塑料注塑物。这种镜框120为了保护镜片110而配置于镜片110的周围,在本实施例中,以配置有上述防雾用异物去除部130的镜框120的上部比镜框120的下部厚的方式制作上述镜框120。因此,便于防雾用异物去除部130的设置及维护维修。另一方面,防雾用异物去除部130在上述镜片110的上部区域中设置于镜框120,并吸入镜片110内部空间的空气(参照图3的P1箭头),来向上述镜片110的外表面喷射(参照图3的P2箭头),从而起到防止镜片110上起雾气,并去除粘在镜片110外表面的异物的作用。如上所述,在长时间佩戴护目镜100的情况下,因护目镜100内外的温差,而有可能导致在护目镜100内部产生雾气,若像这样产生雾气,则有可能遮挡作业人员的视野,因此不仅有可能在作业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而且无法进行精密作业,还有可能降低作业效率因此,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护目镜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护目镜,其特征在于,包括:镜框,用于支撑镜片;以及防雾用异物去除部,在上述镜片的上部区域中设置于上述镜框,用于吸入上述镜片内部空间的空气,来向上述镜片的外表面喷射,从而防止上述镜片上起雾气,并去除粘在上述镜片外表面的异物,上述防雾用异物去除部包括:通风导管,配置于形成在上述镜框内侧的开口部,在通风导管的前后面形成有多个第一空气通孔及第二空气通孔;空气循环风扇,设置于上述通风导管内;风扇马达,用于使上述空气循环风扇旋转;电池,设置于上述镜框内,用于向上述风扇马达提供动力;以及空气循环用管,配置于上述镜框的内外侧,空气循环用管的一侧配置成覆盖上述通风导管,空气循环用管的另一侧向上述镜框的前部面突出,空气循环用管的突出端部朝向上述镜片的外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2.24 KR 20-2016-00010031.一种护目镜,其特征在于,包括:镜框,用于支撑镜片;以及防雾用异物去除部,在上述镜片的上部区域中设置于上述镜框,用于吸入上述镜片内部空间的空气,来向上述镜片的外表面喷射,从而防止上述镜片上起雾气,并去除粘在上述镜片外表面的异物,上述防雾用异物去除部包括:通风导管,配置于形成在上述镜框内侧的开口部,在通风导管的前后面形成有多个第一空气通孔及第二空气通孔;空气循环风扇,设置于上述通风导管内;风扇马达,用于使上述空气循环风扇旋转;电池,设置于上述镜框内,用于向上述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明一
申请(专利权)人:韩明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