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泵用风机盘管机组、机组供热方法及机组组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12542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1 19:06
一种热泵用风机盘管机组、机组供热方法及机组组合装置,包括:机箱、内部水循环装置、外部水循环装置和热风装置,机箱的顶部回风格栅,机箱的侧面底部位置设有出风格栅;内部水循环装置包括换热器、三通阀、水泵、水罐和电加热器,所述水泵的出水端通过水管与水泵的输入端连接,水泵的输出端通过水管与三通阀的第一接口连接,三通阀的第二接口通过水管与换热器的输入端连接,换热器的输出端通过水管与水罐的回水端连接,外部水循环装置包括所述三通阀、所述换热器、进水管和出水管。采用内部热源和外部热源供热,供热稳定;采用下方出风,给人舒适感更好;多个机组之间可以相互并联形成机组组合装置,机组组合装置采用外部供热,提高热量利用率。

Fan coil unit, unit heating method and unit assembly device for heat pump

Includes a combination of unit heating method of fan coil unit, and the unit, a heat pump cabinet, internal water circulation device, the external water circulation device and a hot air device, top return air grille chassis, the chassis is provided with a bottom side grille; internal water circulation device comprises a heat exchanger, three-way valve, water pump, water tank and an electric heater, the water outlet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put end of the water pipes and pumps, pump output terminals of the first interface through the water pipe and the three-way valve connection, second interface of the three-way valve through the water pipe and the input of the heat exchang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output end of the heat exchanger through the water pipe and the water return end connection, external the water circulation device comprises a three-way valve, the heat exchanger, water inlet and outlet pipes.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heat source heating, heating is stable; the wind by below, people feel comfortable; multiple units can be parallel to each other forming unit combination device, combination device unit adopts the external heating, improve the heat utilization r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泵用风机盘管机组、机组供热方法及机组组合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供热设备,尤其是一种热泵用风机盘管机组、机组供热方法及机组组合装置。
技术介绍
风机盘管机组主要由低噪声电机、盘管等组成。风机将室内空气或室外混合空气通过表冷器进行冷却或加热后送入室内,使室内气温降低或升高,以满足人们的舒适性要求。传统的风机盘管一般采用单热源,如中国专利公开号为106016469的一种风机盘管,包括壳体和换热管,所述壳体内包含进、出水管,所述进、出水管横向贯穿换热管,所述进水管处设置有第一换向阀;所述出水管处设置有第二换向阀;所述第二换向阀设置有将所述风机盘管内介质排出的排泄口。该种单一热源的风机盘管机组供暖只能采用主机或是其它热源提供的热水,当没有热源的时候室内末端不能供暖。另外传统的风机盘管机组的出风口位置一般开设在机箱的顶部,如中国专利公开号为105352049的一种风机盘管机组,涉及中央空调领域,提供一种只需要在吊顶上设置一个开口和一个盖板即可满足风机盘管机组送回风及检修要求的风机盘管机组。风机盘管机组包括机体、换热装置、风机、电气装置、冷凝水提升排放装置和冷媒管路;机体上设置有出风口和进风口;换热装置位于机体内部并与出风口位置对应;风机位于机体内部并位于换热装置后方;出风口和进风口均设置于机体的前面板上;进风口位于出风口的一侧;电气装置、冷凝水提升排放装置和冷媒管路位于机体外部并位于进风口的另一侧;机体内设置有进风道,进风道由进风口延伸至风机处。该种上部出风的方式存在缺陷:当机组是送热风的时候,热空气是向上流动,会导致供热空间的上方温度高,下方温度低,温度场不均匀;为了使供热空间的体感温度达到要求,就要提供更多的热量,供热空间上方聚集了大量的热量,热量浪费不节能;从上方送的热风吹到人体,由于空气加热导致相对湿度下降,会让人体感觉干燥,不舒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就问题是提供一种热泵用风机盘管机组、机组供热方法及机组组合装置,机组采用内部热源和外部热源供热,供热稳定;采用下方出风,给人舒适感更好。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热泵用风机盘管机组,包括:机箱,所述机箱内设有隔板,隔板将机箱内空间分隔成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机箱的上端设有回风格栅,所述机箱的侧面下端设有出风格栅。内部水循环装置,所述内部水循环装置包括换热器、三通阀、水泵、水罐和电加热器,所述水罐的出水端通过水管与水泵的输入端连接,水泵的输出端通过水管与三通阀的第一接口连接,三通阀的第二接口通过水管与换热器的输入端连接,换热器的输出端通过水管与水罐的回水端连接,所述水罐、水泵和三通阀设置在第一腔体内,所述换热器设置在第二腔体内,换热器的一端固定在机箱内壁,换热器的另一端固定在隔板上,所述换热器呈倾斜设置,换热器的出风面朝向所述出风格栅且与机箱的底部呈锐角设置。外部水循环装置,所述外部水循环装置包括所述三通阀、所述换热器、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一端与三通阀的第三接口连接,进水管的另一端伸出机箱外且设有进水阀,出水管的一端与水罐连接,出水管的另一端伸出机箱且设有出水阀。热风装置,所述热风装置包括风机和滤网,所述风机和滤网设置在第二腔体内,滤网设置在第二腔体的上端靠近回风格栅处,风机设置在滤网的下方,换热器设置在风机的下方。本专利技术机组具有两种供热方式,当有外部热源时,机组作为末端供热;当没有外部热源时可以用电加热加热水,然后通过换热器、风机供热。传统的空调供热是吊顶、挂壁或是距离地面一定高度的地方送风,当机组是送热风的时候,热空气是向上流动,会导致供热空间的上方温度高,下方温度低,温度场不均匀;为了使供热空间的体感温度达到要求,就要提供更多的热量,供热空间上方聚集了大量的热量,热量浪费不节能;另外,从上方送的热风吹到人体,由于空气加热导致相对湿度下降,会让人体感觉干燥,不舒适。本专利技术机组为上方顶面回风,机组侧面底部出风,可以解决传统供热方案的弊端:由于机组是送的热风,当机组从下方送风,热空气向上流动,会使供热空间的温度场比从上方送风和吊顶送风的均匀,人体也是处于供热的高温区,即使供热空调顶部的温度低也不会影响舒适度,从而比距离地面一定高度送风方式更节能;由于下前地面送风,供热空间温度场是从下到上温度逐渐降低,所以体感温度高,但是干燥的情况会降低。作为改进,所述机箱的底部设有脚轮;所述机箱内的底部设置水盘,所述水盘上设有排水管,排水管的一端伸出机箱的侧面。作为改进,所述水罐和水管的外壁覆盖有保温材料层。作为改进,所述热泵用风机盘管机组还包括加湿装置,加湿装置的喷雾口设置在换热器的出风面的前方。作为改进,所述换热器为翅片管换热器或微通道换热器,所述换热器的迎风面与风机出口相对。作为改进,所述水罐位于水泵的上方,水泵位于三通阀的上方,水罐的顶部设有排气阀,水罐内设有水位开关。作为改进,所述第二腔体内设有托板,托板的一端固定在机箱内壁,托板的另一端固定在隔板侧面上,所述风机固定在托板上;所述风机包括两头轴电机和位于电机两侧的涡轮叶片,所述风机的进风口与滤网相平行。作为改进,所述热泵用风机盘管机组还包括冷风保护装置,所述冷风保护装置包括设置在滤网与风机之间用于感测环境温度和湿度的温湿度传感器、设置在水罐内用于感测水罐内水温的水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换热器上用于感测换热器内水温的换热器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当机组开启后,控制器通过换热器温度传感器获取温度数据,当换热器内水温度低于预设置时,机组的风机将不开启,以防止冷风吹出,当换热器温度高于预设置后才会开启风机。本专利技术的供热方法:当机组开启后,控制器通过换热器温度传感器获取温度数据,当换热器内水温度低于预设置时,机组的风机将不开启,以防止冷风吹出,当换热器温度达到预设置温度后才会开启风机;当机组使用外部热源时,打开机组进水阀和出水阀,三通阀的第二接口与第三接口接通,外部热源通过外部水循环装置将热水流过换热器,机组内部的电加热器和水泵不工作,机组通过进水温度,调节风量来控制环境温度;当机组不使用外部热源时,关闭机组进水阀和出水阀,机组内部的电加热器和水泵开启,机组通过调节电加热器的功率、水泵和风机档位控制环境温度。风机将新风从回风格栅吸入机箱的第二腔体内,新风经过滤网过滤后被送到处于底部的换热器,新风从换热器的迎风面进入,与换热器进行热交换后从换热器的出风面输出,由于换热器的出风面呈倾斜状态,输出的热风从机箱的侧面下端输出。本专利技术的风机盘管机组可以并联使用形成组合装置,组合装置包括两台以上的风机盘管机组,所有风机盘管机组的出水管相互并联,进水管相互并联。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机组具有两种供热方式,当有外部热源时,机组作为末端供热,当没有外部热源时可以用电加热加热水,然后通过换热器、风机供热,整体供热稳定;2、本专利技术机组为上方顶面回风,机组侧面底部出风,可以解决传统供热方案的弊端:由于机组是送的热风,当机组从下方送风,热空气向上流动,会使供热空间的温度场比从上方送风和吊顶送风的均匀,人体也是处于供热的高温区,即使供热空调顶部的温度低也不会影响舒适度,从而比距离地面一定高度送风方式更节能;由于下前地面送风,供热空间温度场是从下到上温度逐渐降低,所以体感温度高,但是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热泵用风机盘管机组、机组供热方法及机组组合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泵用风机盘管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箱,所述机箱内设有隔板,隔板将机箱内空间分隔成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机箱的上端设有回风格栅,所述机箱的侧面下端设有出风格栅;内部水循环装置,所述内部水循环装置包括换热器、三通阀、水泵、水罐和电加热器,所述水罐的出水端通过水管与水泵的输入端连接,水泵的输出端通过水管与三通阀的第一接口连接,三通阀的第二接口通过水管与换热器的输入端连接,换热器的输出端通过水管与水罐的回水端连接,所述水罐、水泵和三通阀设置在第一腔体内,所述换热器设置在第二腔体内,换热器的一端固定在机箱内壁,换热器的另一端固定在隔板上,所述换热器呈倾斜设置,换热器的出风面朝向所述出风格栅且与机箱的底部呈锐角设置;外部水循环装置,所述外部水循环装置包括所述三通阀、所述换热器、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一端与三通阀的第三接口连接,进水管的另一端伸出机箱外且设有进水阀,出水管的一端与水罐连接,出水管的另一端伸出机箱且设有出水阀;热风装置,所述热风装置包括风机和滤网,所述风机和滤网设置在第二腔体内,滤网设置在第二腔体的上端靠近回风格栅处,风机设置在滤网的下方,换热器设置在风机的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泵用风机盘管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箱,所述机箱内设有隔板,隔板将机箱内空间分隔成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机箱的上端设有回风格栅,所述机箱的侧面下端设有出风格栅;内部水循环装置,所述内部水循环装置包括换热器、三通阀、水泵、水罐和电加热器,所述水罐的出水端通过水管与水泵的输入端连接,水泵的输出端通过水管与三通阀的第一接口连接,三通阀的第二接口通过水管与换热器的输入端连接,换热器的输出端通过水管与水罐的回水端连接,所述水罐、水泵和三通阀设置在第一腔体内,所述换热器设置在第二腔体内,换热器的一端固定在机箱内壁,换热器的另一端固定在隔板上,所述换热器呈倾斜设置,换热器的出风面朝向所述出风格栅且与机箱的底部呈锐角设置;外部水循环装置,所述外部水循环装置包括所述三通阀、所述换热器、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一端与三通阀的第三接口连接,进水管的另一端伸出机箱外且设有进水阀,出水管的一端与水罐连接,出水管的另一端伸出机箱且设有出水阀;热风装置,所述热风装置包括风机和滤网,所述风机和滤网设置在第二腔体内,滤网设置在第二腔体的上端靠近回风格栅处,风机设置在滤网的下方,换热器设置在风机的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泵用风机盘管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的底部设有脚轮;所述机箱内的底部设置水盘,所述水盘上设有排水管,排水管的一端伸出机箱的侧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泵用风机盘管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罐和水管的外壁覆盖有保温材料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泵用风机盘管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泵用风机盘管机组还包括加湿装置,加湿装置的喷雾口设置在换热器的出风面的前方。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泵用风机盘管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为翅片管换热器或微通道换热器,所述换热器的迎风面与风机出口相对。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泵用风机盘管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罐位于水泵的上方,水泵位于三通阀的上方,水罐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荣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市亿莱德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