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水、泥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119644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1 16: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油、水、泥分离装置,其包括分离器壳体,静电发生器、反冲洗装置和油收集器,所述分离器壳体内设有分离隔板,分离隔板的一侧为进水区、另一侧为油水分离区、底部为污泥沉降区,所述污泥沉降区位于进水区和油水分离区的下方并且其与进水区和油水分离区相互连通,所述进水区的侧壁上设有污水入口,污泥沉降区底部设有排泥口,所述油水分离区内设有分离斜板和静电金属滤网,分离斜板位于静电金属滤网的上方,静电金属滤网与静电发生器与相连,所述油收集器的下部侧壁上设有排油口,油收集器的底部设有排液口。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新颖,油水泥分离效率高,能实现多重分离,并且油水分离和回收过程中不破坏油分子结构。

Separating device for oil, water and mud

The present invention discloses a kind of oil, water and sludge separation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separator casing, electrostatic generator, backwash device and oil collector, the separator casing is provided with a separation plate, side separation plate for water area, the other side is at the bottom of the oil-water separation, the sludge sedimentation zone, the lower part of the sludge the settlement area is located in the inlet zone and oil-water separation zone and the water area and water separation zone connected to each other, the sewage inlet entrance is provided with a side wall area, sludge settling at the bottom of a mud discharge port, the oil-water separation zone with inclined plate and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metal screen above the inclined plate in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metal mesh, metal mesh and electrostatic electrostatic generator and connected to the lower side wall of the oil collector is arranged on the oil outlet, the oil collector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liquid discharge port.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novel structure, high separation efficiency of the oil cement and multiple separations, and the oil molecule structure is not damaged in the oil water separation and recovery proc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油、水、泥分离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油、水、泥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对与环境保护的越来越重视,污水处理也越来越受到关注,许多污水中均含有大量的油性物质,以及泥沙等,很难一次性将油和泥从污水中进行分离,现有的油水分离装置的结构复杂,分离效果不好,且不能有效地同时对污水中的油、泥进行分离以及无法实现多重分离。而且,现有的油水分离存在除油效率低或破坏油分子结构使回收的油不能达到回收使用的标准的问题,除油效率低就很难达到除油标准的要求无法实现回收再利用,破坏油分子结构使回收的油不能达到回收使用的标准,因此都会造成很大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油、水、泥分离装置,通过本专利技术可达到多重分离以及高效分离油、水和泥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油、水、泥分离装置,其包括分离器壳体,静电发生器、反冲洗装置和油收集器,所述分离器壳体内设有分离隔板,分离隔板的一侧为进水区、另一侧为油水分离区、底部为污泥沉降区,所述污泥沉降区位于进水区和油水分离区的下方并且其与进水区和油水分离区相互连通,所述进水区的侧壁上设有污水入口,在污水入口的出水方向设有缓冲折流板,所述污泥沉降区呈漏斗状,其底部设有排泥口,所述油水分离区内设有分离斜板和静电金属滤网,分离斜板位于静电金属滤网的上方,静电金属滤网与静电发生器与相连,在静电金属滤网的下方还设有一层浮渣过滤层,所述浮渣过滤层和分离斜板之间的分离器壳体侧壁上设有排水口,所述分离斜板上方的分离器壳体侧壁上设有出油口,所述出油口连通油收集器的入口,所述油收集器的下部侧壁上设有排油口,油收集器的底部设有排液口。所述反冲洗装置包括脉冲水箱、反洗泵和时间控制阀门,时间控制阀门安装在脉冲水箱上,反洗泵与脉冲水箱相连,通过反洗泵抽取净液进入脉冲水箱,脉冲水箱的出水口处于油水分离区的顶部。所述分离隔板的上部设有溢油口,溢油口的高度低于污水入口。所述进水区内设有穿孔管,所述穿孔管水平设置并且穿孔管与所述污水进口连通。所述分离器壳体的顶壁上还设置有可拆卸的检修口,分离器壳体的侧壁上还设置观察口。所述分离器还包括软轴螺旋排渣器,所述软轴螺旋排渣器与所述排泥口相连。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结构新颖,油水分离效率高,油水分离和回收过程中不破坏油分子结构,油水分离过程自动完成,使用简单且成本低。本专利技术的油水分离经过分离隔板和静电金属滤网两重分离,较轻的轻相油液经分离斜板分离上浮通过出油口进入油收集器,重相液通过静电金属滤网进行分离,溶液中的乳化油和溶解油很容易被带有静电的静电金属滤网吸附,从溶液中分离出来,经过吸附处理的油颗粒组合变大后上浮到顶部,通过出油口进入油收集器实现了油水分离回收。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分离器壳体,2-静电发生器,3-反冲洗装置,4-油收集器,5-分离隔板,6-进水区,7-油水分离区,8-污泥沉降区,9-污水入口,10-缓冲折流板,11-排泥口,12-分离斜板,13-静电金属滤网,14-浮渣过滤层,15-排水口,16-出油口,17-排油口,18-排液口,19-软轴螺旋排渣器,20-溢油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油、水、泥分离装置,其包括分离器壳体1,静电发生器2、反冲洗装置3和油收集器4,所述分离器壳体1内设有分离隔板5,分离隔板5的一侧为进水区6、另一侧为油水分离区7、底部为污泥沉降区8,所述污泥沉降区8位于进水区6和油水分离区7的下方并且其与进水区6和油水分离区7相互连通,所述进水区6的侧壁上设有污水入口9,在污水入口9的出水方向设有缓冲折流板10,所述污泥沉降区8呈漏斗状,其底部设有排泥口11,所述油水分离区7内设有分离斜板12和静电金属滤网13,分离斜板12位于静电金属滤网13的上方,静电金属滤网13与静电发生器2与相连,在静电金属滤网13的下方还设有一层浮渣过滤层14,所述浮渣过滤层14和分离斜板12之间的分离器壳体1侧壁上设有排水口15,所述分离斜板5上方的分离器壳体1侧壁上设有出油口16,所述出油口16连通油收集器4的入口,所述油收集器4的下部侧壁上设有排油口17,油收集器4的底部设有排液口18。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所述反冲洗装置3包括脉冲水箱、反洗泵和时间控制阀门,时间控制阀门安装在脉冲水箱上,反洗泵与脉冲水箱相连,通过反洗泵抽取净液进入脉冲水箱,脉冲水箱的出水口处于油水分离区的顶部。通过反冲洗装置定时净化油水分离区,可提高油水分离的效率所述分离隔板5的上部设有溢油口20,溢油口20的高度低于污水入口9。这样可以让位于进水区水面上的一部分浮油在未经过油水分离区的情况下先进入由收集器,其克服了该部分浮油无法通过油水分离区的问题。所述进水区6内设有穿孔管图中未显示,所述穿孔管水平设置并且穿孔管与所述污水进口9连通。通过穿孔管对进入进水区内的水流进行分流,从而使得污水能够较为平缓地进入进水区6内,不会对进水区6以及污泥沉降区8内的水流造成较大的冲击,使得污水中的污泥能够更好地进行沉降。并且,水流能够较为平缓地在油水分离区7中缓慢流动,使得油、水能够充分进行分离,达到更好地分离效果。另外,所述分离器壳体1的顶壁上还设置有可拆卸的检修口,分离器壳体1的侧壁上还设置观察口;这样可以方便定期的检修,从而延长其使用寿命。所述分离器还包括软轴螺旋排渣器19,所述软轴螺旋排渣器19与所述排泥口11相连。采用软轴螺旋排渣器16,控制低转速,可以减小污泥沉降区8底部扰动,使水不能由排泥口11溢出,只有低速螺旋带出的泥由污泥出口排出。本专利技术的工作过程为:含油、泥沙的污水由污水入口9进入进水区,粒径较大的泥沙沉降到集泥室7底部,其中一部分粒径较大的油粒上浮通过溢油口18溢出到达有收集器4;另一部分带有较小粒径泥沙的油、水混合液油水分离区7下部以缓慢速度上行。在油水分离区7中,静电发生器3控制静电金属滤网7产生静电,重相液经过静电金属滤网7后,溶液中的乳化油和溶解油很容易被带有静电的静电金属滤网7吸附,从溶液中分离出来,经过吸附处理的油颗粒组合变大后上浮到顶部并通过出油口16进入油收集器4,较轻的轻相油液经分离斜板12分离上浮后通过出油口16进入油收集器4。进入油收集器4后,在油收集器4中再次通过重力分离,油经排油口17排出实现回收,液经排液口18排出回收。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凡采用等同替换等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专利技术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油、水、泥分离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油、水、泥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离器壳体(1),静电发生器(2)、反冲洗装置(3)和油收集器(4),所述分离器壳体(1)内设有分离隔板(5),分离隔板(5)的一侧为进水区(6)、另一侧为油水分离区(7)、底部为污泥沉降区(8),所述污泥沉降区(8)位于进水区(6)和油水分离区(7)的下方并且其与进水区(6)和油水分离区(7)相互连通,所述进水区(6)的侧壁上设有污水入口(9),在污水入口(9)的出水方向设有缓冲折流板(10),所述污泥沉降区(8)呈漏斗状,其底部设有排泥口(11),所述油水分离区(7)内设有分离斜板(12)和静电金属滤网(13),分离斜板(12)位于静电金属滤网(13)的上方,静电金属滤网(13)与静电发生器(2)与相连,在静电金属滤网(13)的下方还设有一层浮渣过滤层(14),所述浮渣过滤层(14)和分离斜板(12)之间的分离器壳体(1)侧壁上设有排水口(15),所述分离斜板(5)上方的分离器壳体(1)侧壁上设有出油口(16),所述出油口(16)连通油收集器(4)的入口,所述油收集器(4)的下部侧壁上设有排油口(17),油收集器(4)的底部设有排液口(1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水、泥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离器壳体(1),静电发生器(2)、反冲洗装置(3)和油收集器(4),所述分离器壳体(1)内设有分离隔板(5),分离隔板(5)的一侧为进水区(6)、另一侧为油水分离区(7)、底部为污泥沉降区(8),所述污泥沉降区(8)位于进水区(6)和油水分离区(7)的下方并且其与进水区(6)和油水分离区(7)相互连通,所述进水区(6)的侧壁上设有污水入口(9),在污水入口(9)的出水方向设有缓冲折流板(10),所述污泥沉降区(8)呈漏斗状,其底部设有排泥口(11),所述油水分离区(7)内设有分离斜板(12)和静电金属滤网(13),分离斜板(12)位于静电金属滤网(13)的上方,静电金属滤网(13)与静电发生器(2)与相连,在静电金属滤网(13)的下方还设有一层浮渣过滤层(14),所述浮渣过滤层(14)和分离斜板(12)之间的分离器壳体(1)侧壁上设有排水口(15),所述分离斜板(5)上方的分离器壳体(1)侧壁上设有出油口(16),所述出油口(16)连通油收集器(4)的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丽娜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工大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