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无线通信网络中的全双工
所提出的技术大体涉及无线通信网络中的传输和接收,并且更特别地涉及无线通信网络中的全双工的使用。
技术介绍
常规无线电收发器不能在相同频带上同时发射和接收信号。从发射信号到接收信号的干扰太强以致于不能对接收信号进行解码。相反,常规收发器使用频分双工(FDD)在不同的频率上和/或使用时分双工(TDD)在不同的时间点处发射和接收。然而,收发器设计中的最新进展[1,2]允许相同频率上的同时传输和接收。这被称为全双工。为了实现全双工,无线电节点必须完全地消除起因于其自身传输的对接收信号的显著的自干扰[3]。如果节点不能听到其自身的信号,那么其自身的传输将不会干扰其他分组;其可以同时地发射和接收。全双工对于网络设计具有巨大的影响,尤其是蜂窝网络可以将其频谱需要切割一半的事实。然而,在多小区系统中,在节点或小区中使用全双工增加了系统中的干扰水平。这是因为在每个小区中,发射器可能在上行链路方向和下行链路方向二者上而不仅在一个方向上是活跃的。因此,在一个节点或小区中使用全双工可能使相邻的节点或小区中的性能严重退化。因此,在无线通信网络中使用全双工不总是有利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无线节点(10;10')执行的、用于确定何时在所述无线节点(10;10')中使用全双工以用于在无线通信网络(1;1';1”)中通信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步骤:估计(S10)在所述无线节点(10;10')中使用全双工对相邻无线节点(20;20'、30;30')的影响;基于所估计的所述影响,来决定(S20)是否在所述无线节点(10;10')中使用全双工。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由无线节点(10;10')执行的、用于确定何时在所述无线节点(10;10')中使用全双工以用于在无线通信网络(1;1';1”)中通信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步骤:估计(S10)在所述无线节点(10;10')中使用全双工对相邻无线节点(20;20'、30;30')的影响;基于所估计的所述影响,来决定(S20)是否在所述无线节点(10;10')中使用全双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估计(S10)在所述无线节点(10;10')中使用全双工对相邻无线节点(20;20'、30;30')的影响基于以下各项中的至少一项:所述无线节点(10;10')的所估计的业务负载;所述相邻无线节点(20;20'、30;30')的所估计的业务负载;由所述无线节点(10;10')在所述相邻无线节点(20;20'、30;30')中所生成的所估计的干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决定(S20)基于所述无线节点(10;10')的所估计的所述业务负载和所述相邻无线节点(20;20'、30;30')的所估计的所述业务负载的比较。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决定(S20)基于所述无线节点(10;10')的所估计的所述业务负载超过所述相邻无线节点(20;20'、30;30')的所估计的所述业务负载的平均的特定百分比。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决定(S20)针对每个调度的子帧被执行。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无线节点(10;10')的所估计的所述业务负载基于以下各项之一:所述无线节点(10;10')中的资源利用;所述无线节点(10;10')中的数据业务的吞吐量。7.根据权利要求2至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相邻无线节点(20;20'、30;30')的所估计的所述业务负载基于以下各项之一:所述相邻无线节点(20;20'、30;30')中的资源利用;所述相邻无线节点(20;20'、30;30')中的数据业务的吞吐量。8.根据权利要求2至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由所述无线节点(10;10')在所述相邻无线节点(20;20'、30;30')中所生成的所估计的所述干扰基于所述无线节点(10;10')与所述相邻无线节点(20;20'、30;30')之间的信道增益的估计。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由所述无线节点(10;10')在所述相邻无线节点(20;20'、30;30')中所生成的所估计的所述干扰基于以下各项之一:所述相邻无线节点(20;20'、30;30')中所测量的绝对干扰功率;所述相邻无线节点(20;20'、30;30')中所测量的功率相对热噪声。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无线节点(10;10')是无线基站。11.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无线节点(10;10')是用户设备。12.一种无线节点(10;10'),被配置为确定何时在所述无线节点(10;10')中使用全双工以用于在无线通信网络(1;1';1”)中通信,其中所述无线节点(10;10')被配置为估计在所述无线节点(10;10')中使用全双工对相邻无线节点(20;20'、30;30')的影响;以及其中所述无线节点(10;10')被配置为基于所估计的所述影响,来决定是否在所述无线节点(10;10')中使用全双工。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无线节点,其中所述无线节点(10;10')被配置为基于以下各项中的至少一项来估计在所述无线节点(10;10')中使用全双工对相邻无线节点(20;20'、30;30')的所述影响:所述无线节点(10;10')的所估计的业务负载;相邻无线节点(20;20'、30;30')的所估计的业务负载;由所述无线节点(10;10')在所述相邻无线节点(20;20'、30;30')中所生成的所估计的干扰。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无线节点,其中所述无线节点(10;10')被配置为基于所述无线节点(10;10')的所估计的所述业务负载和所述相邻无线节点(20;20'、30;30')的所估计的所述业务负载的比较,来决定是否在所述无线节点(10;10')中使用全双工。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无线节点,其中所述无线节点(10;10')被配置为基于所述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A·弗鲁斯卡,M·弗洛迪格,E·达尔曼,M·霍克,S·帕克瓦尔,C·蒂德斯塔夫,
申请(专利权)人: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瑞典,SE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