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在源专利>正文

密封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0916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30 02: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在将多种内容物收纳保管在容器单元的过程中提高容器单元的密封功能并可将盖单元坚固地固定在容器单元的密封单元和包括其的密封容器。为此,密封容器包括:容器单元,具有用于收容内容物的收容空间;盖单元,用于开闭形成于上述容器单元的收容空间;密封单元,用于密封上述容器单元与上述盖单元之间;以及旋转紧贴单元,使上述盖单元随着向上述容器单元侧移动旋转而相互啮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密封容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密封容器,更详细地,涉及在将多种内容物收纳保管在容器单元的过程中提高容器单元的密封功能并可将盖单元坚固地固定在容器单元的密封容器。
技术介绍
通常,为了长时间保管蔬菜、水果或需要烹饪的食物、烹饪后的食物等,同时防止食品的特有味道向外部散发,通常使用在盖子内置密封部件并以可进行分离的方式使这种盖子与容器本体之间相结合来进行密封的密封容器。这种密封容器包括:容器本体,上部处于开放状态;盖子,与容器本体的上端开放部分相结合;密封槽,以不在盖子与容器本体之间产生缝隙的方式沿着盖子底部面的前端形成;密封部,用于向密封槽插入;卡止部,在容器本体的上端边缘突出形成;以及叶片部件,一部分沿着盖子的外周延更向外侧延伸并呈流线型。尤其,叶片部件与盖子的外周延形成为一体,此时,铰链部的厚度薄,因此,以上述铰链部为中心,使叶片部件柔韧地转动并与卡止部卡定结合,以此对容器本体的内部进行密封。并且,密封容器包括:容器本体,上部处于开放状态;盖子,与容器本体的上端开放部分相结合;密封槽,以不在盖子与容器本体之间产生缝隙的方式沿着盖子底部面的前端形成;以及密封部,用于向密封槽插入,通过使形成于容器的上端外周延的螺纹和形成于盖的内周延的螺纹相结合的方式使盖子进行旋转来对容器本体的内部进行密封。但是,因叶片部件的反复转动动作,这种密封容器存在如下问题,即,铰链部会变形破损,叶片部件从盖子分离或者使得密封部与容器本体之间的结合力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用于解决以往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在将多种内容物收纳保管在容器单元的过程中提高容器单元的密封功能并可将盖单元坚固地固定在容器单元的密封容器。解决问题的方案根据用于实现上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的优选实施例,本专利技术的密封容器包括:容器单元,具有用于收容内容物的收容空间;盖单元,用于开闭形成于上述容器单元的上述收容空间;密封单元,用于密封上述容器单元与上述盖单元之间;以及旋转紧贴单元,使上述盖单元随着向上述容器单元侧移动旋转而相互啮合,上述旋转紧贴单元包括:紧贴叶片部,以与上述密封单元相接的方式形成于上述收容空间的入口侧;第一扣入突起部,在上述紧贴叶片部以互相隔开的方式突出形成;第一扣入槽部,形成于上述紧贴叶片部,通过相邻的两个上述第一扣入突起部凹陷而成;遮挡环部,以包围上述收容空间的入口的方式在上述盖单元突出形成;第二扣入突起部,以形成用于插入上述第一扣入突起部的旋转路径槽的方式与上述第一扣入槽部相对应地在上述遮挡环部以互相隔开的方式突出形成;以及第二扣入槽部,形成于上述遮挡环部,以与上述旋转路径槽相连通的方式与上述第一扣入突起部相对应地通过相邻的两个上述第二扣入突起部凹陷而成,若上述容器单元与上述盖单元相结合,则上述第一扣入突起部向上述第二扣入槽部插入,上述第二扣入突起部向上述第一扣入槽部插入,随着上述容器单元和上述盖单元之间的相对旋转,上述第一扣入突起部经过上述旋转路经槽来与上述第二扣入突起部相互啮合。本专利技术的密封容器包括:容器单元,具有用于收容内容物的收容空间;盖单元,用于开闭形成于上述容器单元的上述收容空间;密封单元,用于密封上述容器单元与上述盖单元之间;以及旋转紧贴单元,使上述盖单元随着向上述容器单元侧移动旋转而相互啮合,上述旋转紧贴单元包括:紧贴叶片部,以与上述密封单元相接的方式形成于上述收容空间的入口侧;第一扣入突起部,在上述盖单元的边缘以互相隔开的方式突出形成;第一扣入槽部,形成于上述盖单元的边缘,通过相邻的两个上述第一扣入突起部凹陷而成;遮挡环部,以包围上述盖单元的边缘的方式在上述紧贴叶片部突出形成;第二扣入突起部,以形成用于插入上述第一扣入突起部的旋转路径槽的方式与上述第一扣入槽部相对应地在上述遮挡环部以互相隔开的方式突出形成;以及第二扣入槽部,形成于上述遮挡环部,以与上述旋转路径槽相连通的方式与上述第一扣入突起部相对应地通过相邻的两个上述第二扣入突起部凹陷而成,若上述容器单元与上述盖单元相结合,则上述第一扣入突起部向上述第二扣入槽部插入,上述第二扣入突起部向上述第一扣入槽部插入,随着上述容器单元和上述盖单元之间的相对旋转,上述第一扣入突起部经过上述旋转路经槽来与上述第二扣入突起部相互啮合。其中,上述密封单元包括:密封主体部,以沿着长度方向长的方式形成有贯通孔;紧贴锁定部,在上述密封主体部的外周面突出或凹陷而成;以及紧贴固定部,在上述密封主体部的周围方向上的上述紧贴锁定部的边缘,在上述密封主体部的外周面突出或凹陷而成。其中,上述密封单元还包括密封支撑部,以划分上述贯通孔的方式突出形成于上述密封主体部的上述贯通孔。其中,上述密封支撑部包括:加压支撑部,在上述密封主体部向高度方向延伸而成;以及分散支撑部,在上述加压支撑部向上述密封主体部的周围方向上的上述紧贴锁定部的边缘侧或上述紧贴固定部侧向下倾斜延伸而成。其中,上述旋转紧贴单元还包括第一卡止部和第二卡止部中的至少一种,上述第一卡止部在上述第一扣入突起部突出形成,上述第二卡止部与上述第二扣入突起部相对应地在上述旋转路径槽突出形成。其中,上述第一卡止部和上述第二卡止部中的至少一种沿着上述盖单元的旋转方向由多个形成高度差。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密封容器,在将多种内容物收纳保管在容器单元的过程中,可提高容器单元的密封功能,可将盖单元坚固地固定在容器单元。并且,本专利技术通过密封单元的细部结构来增加与容器单元的接触面积,使密封主体部准确位于密封槽,通过容器单元与盖单元之间的加压力来防止紧贴锁定部和紧贴固定部向密封槽插入,可在密封槽轻松实现密封单元的拆装。并且,本专利技术通过密封单元的细部结构来增加密封主体部的弹力,防止密封单元的扭曲或密封单元的弯曲,当盖单元在容器单元进行旋转时,可使密封单元的摩擦力最小化。并且,本专利技术通过密封单元的细部结构来防止密封主体部的弹性变形并使向密封单元施加的力(压力)得到分散,向紧贴锁定部提供均匀的加压力并可增加紧贴锁定部与紧贴叶片部之间的密封力。并且,本专利技术通过旋转紧贴单元来组合旋转方式和钩方式,达到使容器单元和盖单元轻松实现拆装,可通过增加密封单元的接触面积来提高容器单元的密封力。并且,本专利技术可通过盖单元的细部结构来使密封单元的分离、清洗、结合变得方便,使密封容器的卫生管理变得简单,可稳定地固定密封单元。并且,可轻松排出残留在容器单元的收容空间的空气,可减少收容于容器单元的内容物的酸败。并且,本专利技术可通过旋转紧贴单元的细部结构来抑制或防止密封单元在结合状态下与外部空气接触,增加密封单元的紧贴力,使扣入突起部与扣入槽部之间的插入和扣入突起部之间的重叠变得简单,可提高容器单元与盖单元之间的结合稳定性。并且,本专利技术通过旋转紧贴单元的细部结构来维持扣入突起部之间的重叠状态,防止因额外的外部冲击而导致盖单元从容器单元分离,可通过对密封单元进行加压支撑来维持密封单元的弹性变形状态。并且,本专利技术在扣入突起部之间的重叠状态下增加密封单元的加压力,可提高基于密封单元的密封力。并且,本专利技术可使结构变得简单,制造变得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示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密封容器的立体图。图2为示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密封容器的分解图。图3为示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密封单元的剖视图。图4为示出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密封容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密封容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密封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容器单元,具有用于收容内容物的收容空间;盖单元,用于开闭形成于上述容器单元的上述收容空间;密封单元,用于密封上述容器单元与上述盖单元之间;以及旋转紧贴单元,使上述盖单元随着向上述容器单元侧移动旋转而相互啮合,上述旋转紧贴单元包括:紧贴叶片部,以与上述密封单元相接的方式形成于上述收容空间的入口侧;第一扣入突起部,在上述紧贴叶片部以互相隔开的方式突出形成;第一扣入槽部,形成于上述紧贴叶片部,通过相邻的两个上述第一扣入突起部凹陷而成;遮挡环部,以包围上述收容空间的入口的方式在上述盖单元突出形成;第二扣入突起部,以形成用于插入上述第一扣入突起部的旋转路径槽的方式与上述第一扣入槽部相对应地在上述遮挡环部以互相隔开的方式突出形成;以及第二扣入槽部,形成于上述遮挡环部,以与上述旋转路径槽相连通的方式与上述第一扣入突起部相对应地通过相邻的两个上述第二扣入突起部凹陷而成,若上述容器单元与上述盖单元相结合,则上述第一扣入突起部向上述第二扣入槽部插入,上述第二扣入突起部向上述第一扣入槽部插入,随着上述容器单元和上述盖单元之间的相对旋转,上述第一扣入突起部经过上述旋转路经槽来与上述第二扣入突起部相互啮合。...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4.15 KR 10-2015-00528561.一种密封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容器单元,具有用于收容内容物的收容空间;盖单元,用于开闭形成于上述容器单元的上述收容空间;密封单元,用于密封上述容器单元与上述盖单元之间;以及旋转紧贴单元,使上述盖单元随着向上述容器单元侧移动旋转而相互啮合,上述旋转紧贴单元包括:紧贴叶片部,以与上述密封单元相接的方式形成于上述收容空间的入口侧;第一扣入突起部,在上述紧贴叶片部以互相隔开的方式突出形成;第一扣入槽部,形成于上述紧贴叶片部,通过相邻的两个上述第一扣入突起部凹陷而成;遮挡环部,以包围上述收容空间的入口的方式在上述盖单元突出形成;第二扣入突起部,以形成用于插入上述第一扣入突起部的旋转路径槽的方式与上述第一扣入槽部相对应地在上述遮挡环部以互相隔开的方式突出形成;以及第二扣入槽部,形成于上述遮挡环部,以与上述旋转路径槽相连通的方式与上述第一扣入突起部相对应地通过相邻的两个上述第二扣入突起部凹陷而成,若上述容器单元与上述盖单元相结合,则上述第一扣入突起部向上述第二扣入槽部插入,上述第二扣入突起部向上述第一扣入槽部插入,随着上述容器单元和上述盖单元之间的相对旋转,上述第一扣入突起部经过上述旋转路经槽来与上述第二扣入突起部相互啮合。2.一种密封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容器单元,具有用于收容内容物的收容空间;盖单元,用于开闭形成于上述容器单元的上述收容空间;密封单元,用于密封上述容器单元与上述盖单元之间;以及旋转紧贴单元,使上述盖单元随着向上述容器单元侧移动旋转而相互啮合,上述旋转紧贴单元包括:紧贴叶片部,以与上述密封单元相接的方式形成于上述收容空间的入口侧;第一扣入突起部,在上述盖单元的边缘以互相隔开的方式突出形成;第一扣入槽部,形成于上述盖单元的边缘,通过相邻的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在源
申请(专利权)人:李在源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