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性物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07458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30 01:20
吸收性物品(1)包括:前腰围区域(S1)、后腰围区域(S2)以及吸收体(13)。吸收性物品在以沿吸收性物品的宽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宽度折线(FW1)为基点折叠后的状态下,前腰围区域的外侧缘与后腰围区域的外侧缘被接合起来。吸收性物品在前腰围区域的外侧缘与后腰围区域的外侧缘被接合了的状态下,以沿吸收性物品的宽度方向延伸的第二宽度折线(FW2)为基点折叠,其中,吸收体的厚度以第二宽度折线(FW2)为界而发生变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吸收性物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吸收性物品。
技术介绍
吸收性物品为了容易进行携带、收纳而一直谋求小型化。特别是,短裤型卫生巾、一次性尿布等吸收性物品与安装在内衣上的生理用卫生巾相比,吸收性物品的容积较大,因此小型化的期望较高。根据这样的背景,提供有一种以折叠后的状态包装的吸收性物品(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的吸收性物品以沿宽度方向延伸的折线为基点被折叠而收纳于包装材料(专利文献1的图1和图2)。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42029号公报但是,在上述的吸收性物品中,存在以下的问题点。吸收性物品的折线沿宽度方向延伸,跨越吸收体地形成。通常,吸收体的厚度大于构成吸收性物品的其他的构件的厚度。由于折线跨越该吸收体地形成,厚度在折线的前后未变化,因此,使得吸收性物品难折。而且,有时折线的位置难以稳定,而使折叠后的状态下的吸收性物品的尺寸产生偏差。而无法在稳定的位置折叠吸收性物品而小型化。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鉴于这样的课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稳定的位置折叠而小型化的吸收性物品。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在一形态中具体化为吸收性物品,本专利技术的一形态的吸收性物品的主旨在于,其包括:前腰围区域,其与穿戴者的下裆区域相对且自该下裆区域向前方延伸;后腰围区域,其被配置于比前腰围区域靠后侧的位置,与穿戴者的下裆区域相对且自该下裆区域向后方延伸;吸收体,其被配置为跨越前腰围区域和后腰围区域,在以沿吸收性物品的宽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宽度折线为基点折叠后的状态下,前腰围区域的外侧缘与后腰围区域的外侧缘被接合,在前腰围区域的外侧缘与后腰围区域的外侧缘被接合了的状态下,以沿吸收性物品的宽度方向延伸的第二宽度折线为基点折叠,吸收体的厚度以第二宽度折线为界而发生变化。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短裤型卫生巾的主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短裤型卫生巾的展开俯视图。图3是图2所示的A-A截面的示意剖面图。图4是图2所示的B-B截面的示意剖面图。图5是吸收性主体的俯视图。图6是用于说明吸收性物品的折叠方式的图。图7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的折叠方式的图。具体实施方式(1)吸收性物品的整体结构参照图1至图5对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的整体结构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1是被预先形成为短裤型的短裤型卫生巾1。另外,吸收性物品并不限定于短裤型卫生巾,还可以是一次性尿布。另外,短裤型卫生巾1既可以是夜用的短裤型卫生巾,也可以是日用的短裤型卫生巾。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短裤型卫生巾1的主视图。图2是表示将图1所示的短裤型卫生巾1展开后的状态的展开俯视图。图2所示的展开俯视图是使伸缩性构件伸长到构成短裤型卫生巾1的主体顶片11、主体底片14等未形成有褶皱的状态的伸长状态的图。图3是图2所示的A-A剖面图。图4是图2所示的B-B剖面图。图5是吸收性主体10的俯视图。短裤型卫生巾1具有:前腰围区域S1,其与穿戴者的下裆区域相对且自下裆区域向前方延伸;以及后腰围区域S2,其被配置于比前腰围区域靠后侧的位置,与穿戴者的下裆区域相对且自下裆区域向后方延伸。前腰围区域S1为比短裤型卫生巾1的前后方向L的中心1LC靠前侧的区域,后腰围区域S2为比短裤型卫生巾1的前后方向L的中心1LC靠后侧的区域。短裤型卫生巾1具有向穿戴者的身体前侧和身体后侧延伸的前后方向L、与前后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W、向朝向穿戴者的肌肤相对面侧T1以及朝向与肌肤相对面侧相反的一侧的非肌肤相对面侧T2侧延伸的厚度方向T。短裤型卫生巾1包括吸收性主体10、和基片20。吸收性主体10包括透液性的主体顶片11、不透液性的主体薄膜12、配置于主体顶片11与主体薄膜12之间的吸收体13、主体底片14。基片20配置于比吸收性主体10靠非肌肤相对面侧T2的位置,具有外装顶片21和外装底片22。从图2所示的状态起以沿吸收性物品的宽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宽度折线FW1为基点以前腰围区域S1和后腰围区域S2重叠的方式将吸收性物品折叠并将前腰围区域S1的外侧缘(宽度方向上的外侧端)和后腰围区域S2的外侧缘相接合,从而形成图1所示的短裤型卫生巾。用于接合前腰围区域S1的外侧缘和后腰围区域S2的外侧缘的外侧接合部29如图1和图2所示。将前腰围区域S1的外侧接合部29设为前外侧接合部291,将后腰围区域S2的外侧接合部29设为后外侧接合部292。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宽度折线FW1与短裤型卫生巾1的前后方向L的中心1LC对齐,但可以是第一宽度折线FW1与短裤型卫生巾1的前后方向L的中心1LC在前后方向上错位。主体顶片11位于比吸收体13靠肌肤相对面侧T1的位置。主体顶片11可使用无纺布、开孔塑料薄膜等透液性的片材等。主体薄膜12配置于比吸收体13靠非肌肤相对面侧T2且比基片20靠肌肤相对面侧T1的位置。主体薄膜12可使用不透液性的片材等。吸收体13设于主体顶片11和主体薄膜12之间,用于吸收来自穿戴者的排泄物。吸收体13配置为跨越前腰围区域S1和后腰围区域S2。吸收体13可使用粉碎纸浆和高吸收性聚合物颗粒的混合物等。纸浆的单位面积重量的平均值为100g/m2~800g/m2,高吸收性聚合物颗粒的单位面积重量的平均值为0g/m2~100g/m2。另外,吸收体13也可以是成为片状的气流成网片材。在本实施方式中,吸收体的单位面积重量不恒定。吸收体13具有单位面积重量低于吸收体的其他的部位的单位面积重量的低单位面积重量区域16(参照图5)。低单位面积重量区域16既可以是构成为吸收材料的单位面积重量低于吸收体的其他的部位的单位面积重量,也可以是未配置吸收材料的(单位面积重量为0)狭缝。低单位面积重量区域16位于比短裤型卫生巾的前后方向的中心1LC靠后侧的位置,自吸收体13的外侧缘向宽度方向W的内侧延伸。吸收体13在被后述的一对下裆压缩部81夹持的区域内设有单位面积重量高于周围的单位面积重量的高单位面积重量区域17。另外,吸收体13具有单位面积重量低于高单位面积重量区域17且单位面积重量高于低单位面积重量区域16的中单位面积重量区域18。中单位面积重量区域的单位面积重量低于吸收体13的其他的部位(除低单位面积重量区域、中单位面积重量区域以及高单位面积重量区域以外的区域)的单位面积重量。中单位面积重量区域18分别设于高单位面积重量区域的前侧、和一对下裆压缩部81的后侧。在本实施方式中,高单位面积重量区域的单位面积重量为600g/m2,低单位面积重量区域的单位面积重量为0g/m2,中单位面积重量区域的单位面积重量为150g/m2,吸收体13的其他部位(除低单位面积重量区域、中单位面积重量区域以及高单位面积重量区域以外的区域)的单位面积重量为300g/m2。高单位面积重量区域17的前端缘和位于前侧的中单位面积重量区域18的后端缘对齐,且和后述的前侧外装顶片24的后端缘对齐。高单位面积重量区域17的后端缘位于比短裤型卫生巾1的前后方向L的中心1LC靠前侧的位置。另外,吸收体13的单位面积重量可以恒定。在图5中,对高单位面积重量区域17和中单位面积重量区域18标注斜线表示。主体底片14配置于主体薄膜12的非肌肤相对面侧T2和主体顶片11的肌肤相对面侧T1这两侧。主体底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吸收性物品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吸收性物品,其包括:前腰围区域,其与穿戴者的下裆区域相对且自该下裆区域向前方延伸;后腰围区域,其被配置于比上述前腰围区域靠后侧的位置,与穿戴者的下裆区域相对且自该下裆区域向后方延伸;以及吸收体,其被配置为跨越上述前腰围区域和上述后腰围区域,在以沿上述吸收性物品的宽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宽度折线为基点折叠后的状态下,上述前腰围区域的外侧缘与上述后腰围区域的外侧缘被接合起来,在上述前腰围区域的外侧缘与上述后腰围区域的外侧缘被接合了的状态下,以沿上述吸收性物品的宽度方向延伸的第二宽度折线为基点折叠,上述吸收体的厚度以上述第二宽度折线为界而发生变化。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12.26 JP 2014-2664001.一种吸收性物品,其包括:前腰围区域,其与穿戴者的下裆区域相对且自该下裆区域向前方延伸;后腰围区域,其被配置于比上述前腰围区域靠后侧的位置,与穿戴者的下裆区域相对且自该下裆区域向后方延伸;以及吸收体,其被配置为跨越上述前腰围区域和上述后腰围区域,在以沿上述吸收性物品的宽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宽度折线为基点折叠后的状态下,上述前腰围区域的外侧缘与上述后腰围区域的外侧缘被接合起来,在上述前腰围区域的外侧缘与上述后腰围区域的外侧缘被接合了的状态下,以沿上述吸收性物品的宽度方向延伸的第二宽度折线为基点折叠,上述吸收体的厚度以上述第二宽度折线为界而发生变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上述吸收性物品是短裤型卫生巾,上述前腰围区域的吸收体以上述第二宽度折线为基点自肌肤相对面侧朝向非肌肤相对面侧呈凸状变形,上述后腰围区域的吸收体以上述第二宽度折线为基点自非肌肤相对面侧朝向肌肤相对面侧呈凸状变形。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加藤伸亨姚旭光
申请(专利权)人: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