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06886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30 00:52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衣料是在面料内包含絮棉、且存在绗缝线迹(2a,2b)的衣料(1),上述絮棉是纤维截面的外周形状为圆状的聚酯短纤维棉,在表面固附有平滑剂,呈开放纤维(开纤)结构,构成上述絮棉的纤维具有不规则纤维直径。由此,能够提供即使为合成纤维棉、但纤维间的滑动良好、即使反复进行洗涤絮棉也不会偏移或疲劳变形、洗涤时的脱水也良好而容易干的衣料,适合于需要反复进行洗涤的运动衣料。此外,由于即使被汗、雨、雪、水等润湿也能够以膨松的状态穿着,所以容易用体温干燥,能够防止身体的发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衣料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面料内填充有絮棉的衣料。进一步详细而言,涉及适合于户外运动的衣料。
技术介绍
以往,在寒冷时期注重采用在面料内填充有羽绒、合成纤维制絮棉等的衣料。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在车辆用缓冲材料中使用被多段拉伸、蓬松且具有弹力性且耐热疲劳变形性(thermaldeformationresistance)优异的聚酯纤维。专利文献2中提出了将开纤后的短纤维与加压气体一起压入袋状布匹内。专利文献3中提出了包含没有加捻的纤维束和结合构件的人工羽毛。专利文献4中提出了将非多叶截面纤维的细短纤维与多叶截面纤维的细短纤维与粗短纤维混合而得到的混棉填塞棉。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6-093513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307364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第3973681号公报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12-21495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但是,以往的装有羽绒的衣料若被汗、雨、雪等润湿,则存在粘在身体上让身体发冷的问题和无法洗涤的问题。装有合成纤维等絮棉的衣料存在以下问题:较重,或者手感不好,若反复洗涤则絮棉偏移或疲劳变形(fatigue),或者洗涤时的脱水差、难干。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以往的问题,提供即使为合成纤维棉、但纤维间的滑动良好、即使反复洗涤絮棉也不会偏移或疲劳变形、洗涤时的脱水也良好而容易干的衣料。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衣料是在面料内包含絮棉、且存在绗缝线迹(quiltingstitch)的衣料,上述絮棉是纤维截面的外周形状为圆状的聚酯短纤维棉,在表面固附有平滑剂,呈开放纤维结构,构成上述絮棉的纤维具有不规则纤维直径。专利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构成絮棉的纤维的单纤维中具有不规则纤维直径(粗度不均)、且为开放纤维结构,由此能够提供纤维间的滑动良好、即使反复洗涤、絮棉也不会偏移或疲劳变形、洗涤时的脱水也良好而容易干的衣料。由此,适合于需要反复进行洗涤的运动衣料。此外,即使被汗、雨、雪、水等润湿也能够以膨松的状态穿着,所以容易用体温干燥,能够防止身体的发冷。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的衣料的示意性主视图。图2是填充在该衣料中的纤维的观察照片(使用数字显微镜,倍率为500倍)。图3是表示使用了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衣料和比较例2(羽绒)的衣料的保温性的比较实验的图表。图4是表示使用了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衣料和比较例2(羽绒)的衣料的洗涤后的干燥速度的比较实验的图表。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适合于在寒冷时期的登山、滑雪、跑步、步行、自行车运动、登山、网球等运动中穿着的填絮衣料。该衣料在面料内包含絮棉,加有绗缝线迹。若加有绗缝线迹,则絮棉难以移动,能够防止进行洗涤时的偏移。此外,作为运动用衣料的功能性高,难以妨碍人体的活动。絮棉使用纤维截面的外周形状为圆状的纤维。优选使用纤维截面的外周形状为圆状的聚酯中空短纤维棉。若纤维截面的外周形状为圆状,则脱水性变好。此外,聚酯中空棉由于容易包含空气、温暖,所以一直以来被使用。在该絮棉的表面涂敷有平滑剂。通过平滑剂的涂敷,纤维间的滑动性变得良好。作为平滑剂,有聚有机硅氧烷等有机硅化合物、聚氧乙烯烷基醚等表面活性剂等。这些平滑剂优选可被固附于纤维表面、且具有耐洗涤性的物质。平滑剂相对于纤维的固附量优选为0.05~5质量%,进一步优选为0.1~3质量%,更优选为0.3~2质量%。关于絮棉,为纤维截面的外周形状为圆状的纤维彼此不通过粘合剂或热粘合纤维等而结合、纤维的块没有被成型为片材状的状态,为以棉网为代表的开纤棉的状态。将该状态称为“开放纤维结构”。在以粘合剂进行结合的情况下,通常将包含有机溶剂的粘合剂涂布到纤维表面,将纤维彼此以粘合剂进行化学结合。在以热粘合纤维进行结合的情况下,通过热而将热粘合纤维融解,在该状态下纤维彼此相接的部位在冷却时结合。本专利技术的絮棉既不包含粘合剂也不包含热粘合纤维。在构成本专利技术的絮棉的1根纤维(单纤维)中,具有不规则纤维直径。若具有不规则纤维直径则纤维间的摩擦变低。这是由于纤维间的接触接近点接触。通过由单纤维的不规则纤维直径而带来的摩擦降低、和由表面的平滑剂带来的滑动性提高的协同效果,成为即使反复进行洗涤,絮棉也不会偏移或疲劳变形、洗涤时的脱水也良好而容易干的衣料。这适合于以反复进行洗涤为前提的运动衣料。此外,由于即使被汗、雨、雪等湿润也能够以膨松的状态穿着,所以容易用体温干燥,能够防止身体的发冷。进而,由于纤维难以疲劳变形,所以在单纤维间包含空气,能够保持温暖。关于构成纤维的1根纤维的不规则纤维直径,优选在观察纤维侧面时的直径的最大与最小的差为2~20μm,进一步优选为3~18μm,更优选为3~15μm。若1根纤维直径的最大与最小的差低于2μm,则存在纤维彼此接触的面积变大、摩擦变高、通过洗涤等而缠绕、容易偏移的倾向。若上述差超过20μm,则由于凹凸变大,所以存在凸和凹挂住、通过洗涤等而缠绕、容易偏移的倾向。不规则纤维直径以将纤维进行数字显微镜观察并测量纤维直径而得到的数据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絮棉中,具有不规则纤维直径的纤维即使放入一部分即可,但优选放入10质量%以上。更优选具有不规则纤维直径的纤维的存在量为40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60质量%以上。由绗缝线迹包围的面积优选为3~800m2,进一步优选为4~600m2。若为该范围,则能够进一步改良耐洗涤性。若面积为3cm2以上,则蓬松不会被绗缝压坏,能够得到作为制品能让人满意的膨松感。絮棉每单位面积的填充量优选为50~500g/m2,进一步优选为80~400g/m2。在超过500g/m2而填充的情况下,作为制品,感觉到重,由于棉在绗缝内的活动受到限制,所以上身的感觉变差。在低于50g/m2的情况下,棉通过洗涤而发生偏移,产生外观变化。纤维截面的外周形状为圆状的纤维棉的纤度优选为1.1~5.5dtex,进一步优选为1.5~5.0dtex。纤维长优选为10~100mm,进一步优选为15~80mm。中空率优选为10~50%,进一步优选为15~40%。若为上述的范围,则作为絮棉的保暖性、蓬松性等基本性质高。纤维截面的外周形状为圆状的纤维棉的卷曲数优选为2~9个/2.5cm,进一步优选为3~8个/2.5cm。若为上述的范围,则作为絮棉,保暖性、蓬松性等基本性质高,难以疲劳变形。若卷曲变化率为25%以下,则因洗涤而产生的蓬松性的降低或偏移少,能够维持保温性。本专利技术在面料内填充絮棉后,加有绗缝线迹,将上述絮棉的至少一部分固定在面料中。由此能够防止絮棉的活动,能够提高耐洗涤性。在面料内配置无纺布、并填充絮棉的情况下,絮棉与无纺布互相接触的摩擦阻力与面料相比变大,能够防止因洗涤而引起的偏移。无纺布优选为40g/m2以下。这是因为若超过该重量,则由于制品硬、出现刚性绷紧(stiffnessandtension),所以穿着者变得难以活动。无纺布的组成、成型方法、树脂的有无、树脂的种类不限。以下使用附图进行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的衣料的示意性主视图。该衣料1为带兜帽的夹克衫的例子,加有多根绗缝线迹2a、2b。图2是构成填充在该衣料中的絮棉的纤维的观察照片。详细的说明在实施例中进行。实施例以下使用实施例进一步进行具体说明。另外,本专利技术不受下述的实施例的限定性解释。&l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衣料

【技术保护点】
一种衣料,其特征在于,其是在面料内包含絮棉、且存在绗缝线迹的衣料,所述絮棉是纤维截面的外周形状为圆状的聚酯短纤维棉,在表面固附有平滑剂,呈开放纤维结构,构成所述絮棉的纤维具有不规则纤维直径。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1.09 JP 2015-0036011.一种衣料,其特征在于,其是在面料内包含絮棉、且存在绗缝线迹的衣料,所述絮棉是纤维截面的外周形状为圆状的聚酯短纤维棉,在表面固附有平滑剂,呈开放纤维结构,构成所述絮棉的纤维具有不规则纤维直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料,其中,所述构成纤维的不规则纤维直径是在观察1根纤维侧面时的直径的最大与最小的差为2~20μm。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衣料,其中,由所述绗缝线迹包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石笃史中光准司樱井大树神野藤正隆吉见贵宏
申请(专利权)人:美津浓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