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屏互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10564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30 00: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屏互动方法,包括: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通过UPNP协议建立通讯连接,所述第二终端的数量为一个以上;第一终端开启直播服务;第二终端接入所述直播服务;第一终端通过所述直播服务将待互动的文件发送至第二终端;第一终端播放所述待互动的文件;第二终端依据接收的数据进行播放。利用UPNP协议将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通过自组网的形式通讯连接,以及将第一终端的文件以投屏的方式呈现到第二终端,实现文件的多屏互动,无需另外构建服务端,节省了成本,并且以直播服务的形式,通过直播流的通道传输文件,具有很高的实时性,确保文件的流畅浏览,尤其适用于对动态文件的多屏互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屏互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多媒体数据播放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屏互动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多媒体设备逐渐运用到教学领域中。电子白板是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多媒体设备。投影机利用光线将计算机上的内容照射到电子白板上,教师可以利用激光笔在电子白板上进行绘制、擦除等操作,增强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教学互动。由于电子白板的普及,电子白板的应用在教育中越来越多。电子白板的发展也由早期的投影形式发展到现今仅需要一个Android系统嵌入就可以操作的大屏设备,并且这些大屏设备支持有线和无线网络以及UPNP协议。UPNP协议,是一种分布式、开放式的网络架构,可以将各式各样的智能设备、无线设备和个人电脑进行对等的网络连接,同时支持数据的高速传输和数据共享、数据订阅。和目前教育中引用的虚拟技术相结合,可以将单个用户观看的虚拟场景展示给其它使用虚拟现实设备的用户,以直播的方式进行呈现。结合目前小学教育发展的状况,教师通过电子白板展示时,后排学生由于距离白板较远无法看清白板上的内容。教师在开课前,也需要预先开启电脑端打开软件、选择文件后,再通过白板的方式进行展示,这一操作的步骤很多。如果教师能够直接通过手机将待互动的文件直接投屏至白板,更能节省一些时间。公开号为CN105100885A的中国专利提出了一种浏览播放PPT文件多屏互动方法,包括:S1、移动智能客户端(10)与Android定制系统服务端(20)建立无线网络连接;S2、Android定制系统服务端(20)播放PPT文件,并向移动智能客户端(10)发送系统截屏画面数据;S3、移动智能客户端(10)接收系统截屏画面数据,同时将画面显示在操控区内,并在操控区内操作发送控制PPT操作指令;S4、Android定制系统服务端(20)接收并发送控制PPT操作指令,根据该控制PPT操作指令模拟成系统控制PPT播放指令;S5、显示端(30)根据控制PPT播放指令显示PPT播放画面。然而,上述方案需要引入服务端,增加了成本,并且如立体PPT等动态的场景展示,如果按照普通PPT截屏的方式传输,则会存在画面闪动及图片不衔接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屏互动方法,能够在不引入服务端的情况下,实现不同设备间多屏流畅浏览待互动的文件。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屏互动方法,包括: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通过UPNP协议建立通讯连接,所述第二终端的数量为一个以上;第一终端开启直播服务;第二终端接入所述直播服务;第一终端通过所述直播服务将待互动的文件发送至第二终端;第一终端播放所述待互动的文件;第二终端依据接收的数据进行播放。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UPNP协议将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通过自组网的形式通讯连接,以及将第一终端的文件以投屏的方式呈现到第二终端,实现文件的多屏互动,无需另外构建服务端,节省了成本,并且以直播服务的形式,通过直播流的通道传输文件,具有很高的实时性,确保文件的流畅浏览,尤其适用于对动态文件的多屏互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多屏互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多屏互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本专利技术最关键的构思在于: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通过UPNP协议建立通讯连接;第一终端构建直播服务;第二终端接入所述直播服务;第一终端通过所述直播服务将待互动的文件发送至第二终端。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技术术语解释:请参照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屏互动方法,包括: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通过UPNP协议建立通讯连接,所述第二终端的数量为一个以上;第一终端开启直播服务;第二终端接入所述直播服务;第一终端通过所述直播服务将待互动的文件发送至第二终端;第一终端播放所述待互动的文件;第二终端依据接收的数据进行播放。从上述描述可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UPNP协议和直播服务的方式传输文件,无需另外构建服务端,在很大程度上节省了成本,并且提高了传输效率,实时性高。进一步的,第二终端接入所述直播服务,具体包括:第一终端将所述直播服务的地址、端口号以及交互指令发送至第二终端;第二终端依据接收到的地址、端口号以及交互指令向第一终端发送接入直播服务的请求;第一终端依据所述请求将第二终端接入所述直播服务。从上述描述可知,第一终端将直播服务的地址、端口号以及交互指令发送给第二终端后,第二终端能够使用交互指令通过上述地址和端口号向第二终端请求播放待互动的文件,第一终端接收到请求后开始进行文件传输。且由于传输的文件是压缩形式,减少了传输负荷,提高了传输效率。进一步的,第一终端依据所述请求向第二终端发送待互动的文件的压缩数据,具体包括:第一终端将待互动的文件分成两个以上的数据包;从本地依次读取所述数据包;第一终端将读取的数据包进行压缩后发送至第二终端。从上述描述可知,第一终端发送文件时先将文件打散成多个小的数据包,然后分别对小的数据包进行传输,减小了单次传输的数据量。进一步的,第二终端依据接收的数据进行播放,具体为:第二终端依据接收到的数据包的压缩数据进行组合,并将组合后的数据包绘制于自身的UI界面上。从上述描述可知,第二终端接收的数据包为多个小的数据包,因此需要进行组合,组合后再进行绘制以实现播放。进一步的,第二终端依据接收的数据进行播放之后,还包括:第一终端或第二终端依据所述交互指令控制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播放。从上述描述可知,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均可通过交互指令进行两者的播放控制,其中,交互指令可包括播放请求指令、开启指令、关闭指令、插入指令等。进一步的,第二终端接入所述直播服务之后,第一终端通过所述直播服务将待互动的文件发送至第二终端之前,还包括:第一终端设置第二终端的权限。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终端包括电子白板端和移动终端,设置电子白板端的权限为可控制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播放,设置移动终端的权限为不可控制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播放。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第一终端可设置第二终端的权限,如在教室场景中,老师可通过第一终端设置电子白板端和学生的手机、平板电脑的权限,既能实现多屏互动,又能整体把控呈现给学生的内容。进一步的,所述待互动的文件为立体PPT文件。从上述描述可知,立体PPT是当前的一种新型PPT形式,具备了360度全景教学场景,且兼容以往PPT所有功能的PPT。可以让学生在场景中进行学习和课堂互动。与现有的虚拟现实技术相比,立体PPT是将一些虚拟的三维动态场景展现到电子白板上,并且通过电子白板与立体PPT的场景互动,让学生在虚拟的世界中学习到更多现实生活中无法展示和触摸的东西,增强课堂教学互动。进一步的,第二终端依据所述交互指令控制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播放,具体包括:电子白板端获取激光笔在电子白板端所触碰到的立体PPT上的坐标;通过截屏方式截取电子白板端当前操作形成的图像帧;将截取的图像帧发送至第一终端和移动终端;第一终端、电子白板端和移动终端将截取的图像帧插入至当前播放的图像帧及其下一帧之间;对各图像帧进行排序;依据排序播放各图像帧。从上述描述可知,老师可通过激光笔触碰电子白板端正在显示的立体PPT,如在需要强调的内容上划线,电子白板端再通过截屏的方式截取图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多屏互动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屏互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通过UPNP协议建立通讯连接,所述第二终端的数量为一个以上;第一终端开启直播服务;第二终端接入所述直播服务;第一终端通过所述直播服务将待互动的文件发送至第二终端;第一终端播放所述待互动的文件;第二终端依据接收的数据进行播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屏互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通过UPNP协议建立通讯连接,所述第二终端的数量为一个以上;第一终端开启直播服务;第二终端接入所述直播服务;第一终端通过所述直播服务将待互动的文件发送至第二终端;第一终端播放所述待互动的文件;第二终端依据接收的数据进行播放。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屏互动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终端接入所述直播服务,具体包括:第一终端将所述直播服务的地址、端口号以及交互指令发送至第二终端;第二终端依据接收到的地址、端口号以及交互指令向第一终端发送接入直播服务的请求;第一终端依据所述请求将第二终端接入所述直播服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屏互动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终端依据所述请求向第二终端发送待互动的文件的压缩数据,具体包括:第一终端将待互动的文件分成两个以上的数据包;从本地依次读取所述数据包;第一终端将读取的数据包进行压缩后发送至第二终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屏互动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终端依据接收的数据进行播放,具体为:第二终端依据接收到的数据包的压缩数据进行组合,并将组合后的数据包绘制于自身的UI界面上。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屏互动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终端依据接收的数据进行播放之后,还包括: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德建张雅彬曾少彬方振华郭玉湖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天泉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