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磨损电机滑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04856 阅读:2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9 23: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零磨损电机滑环结构,包括:滑环室、滑环槽和转轴接触片,滑环室连接在电机的一端,电机的主轴伸入滑环室中;滑环槽为圆周形导电槽,每个滑环槽上分别连接有通向滑环室外的引线,多个滑环槽在滑环室内轴向排列,每两个相邻的滑环槽之间绝缘分离,每个滑环槽内分别盛装有导电液体;转轴接触片固定在主轴上,转轴接触片与主轴之间相绝缘,每个转轴接触片与电机的定子上的一个线圈电连接,每个转轴接触片的边沿分别对应伸入一个滑环槽中,并与其中的导电液体相接触。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零磨损电机滑环结构在主轴转动时不会出现磨损现象,相比传统接触式碳刷结构更加安全可靠,维护成本较低,不会影响发电机组的发电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零磨损电机滑环结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发电机
,尤其涉及一种零磨损电机滑环结构。
技术介绍
传统电机是通过主轴上的滑环与碳刷保持滑动接触来使电机的转轴上的线圈与电器设备保持连接通电,滑环与碳刷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发生磨损,这就需要定期清洗滑环的滑道或更换碳刷来保证电机或电器设备的正常工作。特别是使用多个风力发电机组发电的发电厂,常常需要大量人力来对每个风力发电机组中的电机进行定期维护,维护成本较高,还影响发电机组的发电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以上问题,就需要一种零磨损电机滑环结构,通过使用导电液体来使电机的转轴上的线圈与电器设备之间保持连接通电,在电机的主轴转动时不会出现磨损现象,相比传统接触式碳刷结构更加安全可靠,维护成本较低,不会影响发电机组的发电效率。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解决。一种零磨损电机滑环结构,包括:滑环室、滑环槽和转轴接触片,所述滑环室连接在电机的一端,所述电机的主轴伸入所述滑环室中;所述滑环槽为圆周形导电槽,每个所述滑环槽上分别连接有通向所述滑环室外的引线,多个所述滑环槽在所述滑环室内轴向排列,每两个相邻的所述滑环槽之间绝缘分离,每个所述滑环槽内分别盛装有导电液体;所述转轴接触片固定在所述主轴上,所述转轴接触片与所述主轴之间相绝缘,每个所述转轴接触片与所述电机的定子上对应的一个线圈电连接,每个所述转轴接触片的边沿分别对应伸入一个所述滑环槽中,并与其中的所述导电液体相接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零磨损电机滑环结构,滑环室内设置的滑环槽中盛装有导电液体,电机的主轴上固定的转轴接触片伸入滑环槽中,转轴接触片与滑环槽并不接触,只通过导电液体与滑环槽导电连接,这样转轴接触片随着主轴转动时不会与滑环槽之间发生摩擦,所以不会产生磨损现象,相比传统接触式碳刷结构更加安全可靠,可降低电机的维护成本,提高发电机组的发电效率。作为优选的,所述导电液体为水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零磨损电机滑环结构,水银为金属液体,不但可以导电,而且性质稳定同时不会对滑环槽和转轴接触片产生腐蚀作用。作为优选的,所述导电液体为电解质溶液。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零磨损电机滑环结构,导电液体也可采用具有电子导电性的电解质溶液,当滑环槽和转轴接触片采用石墨碳素材料制作时,电解质溶液不会与滑环槽和转轴接触片发生反应。作为优选的,所述转轴接触片为环形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零磨损电机滑环结构,转轴接触片为环形片,其边沿的接触面可最大化,转轴接触片在随着主轴的转动过程中,转轴接触片始终能通过导电液体与滑环槽保持导电连接。作为优选的,每个所述滑环槽通过其底部的外侧固定在所述滑环室的内侧壁上,所述滑环槽与所述滑环室的内侧壁相绝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零磨损电机滑环结构,由于滑环槽自身由导电材料制成,每个滑环槽上导通的电流的相位不同,所以每个滑环槽应与滑环室之间相互绝缘。作为优选的,每两个相邻的所述滑环槽之间间隔有绝缘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零磨损电机滑环结构,在每两个滑环槽之间设置绝缘片可起到更好的绝缘间隔作用,使滑环室内不会因湿度过大或导电液体泄露出滑环槽而在相邻的滑环槽之间发生击穿或短路现象。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零磨损电机滑环结构的全剖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在图1和图2中:1滑环室;2主轴;3滑环槽;4转轴接触片;5导电液体。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出一种零磨损电机滑环结构,包括:滑环室1、滑环槽3和转轴接触片4,所述滑环室1连接在电机的一端,所述电机的主轴2伸入所述滑环室1中;所述滑环槽3为圆周形导电槽,每个所述滑环槽3上分别连接有通向所述滑环室1外的引线,多个所述滑环槽3在所述滑环室1内轴向排列,每两个相邻的所述滑环槽3之间绝缘分离,每个所述滑环槽3内分别盛装有导电液体5;所述转轴接触片4固定在所述主轴2上,所述转轴接触片4与所述主轴2之间相绝缘,每个所述转轴接触片4与所述电机的定子上对应的一个线圈电连接,每个所述转轴接触片4的边沿分别对应伸入一个所述滑环槽3中,并与其中的所述导电液体5相接触。在以上实施例中,滑环室1内设置的滑环槽3中盛装有导电液体5,电机的主轴2上固定的转轴接触片4伸入滑环槽3中,转轴接触片4与滑环槽3并不接触,只通过导电液体5与滑环槽3导电连接,这样转轴接触片4随着主轴2转动时不会与滑环槽3之间发生摩擦,所以不会产生磨损现象,相比传统接触式碳刷结构更加安全可靠,可降低电机的维护成本,提高发电机组的发电效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导电液体5为水银。在以上实施例中,水银为金属液体,不但可以导电,而且性质稳定同时不会对滑环槽3和转轴接触片4产生腐蚀作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导电液体5为电解质溶液。在以上实施例中,导电液体5也可采用具有电子导电性的电解质溶液,当滑环槽3和转轴接触片4采用石墨碳素材料制作时,电解质溶液不会与滑环槽3和转轴接触片4发生反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转轴接触片4为环形片。在以上实施例中,转轴接触片4为环形片,其边沿的接触面可最大化,转轴接触片4在随着主轴2的转动过程中,转轴接触片4始终能通过导电液体5与滑环槽3保持导电连接。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每个所述滑环槽3通过其底部的外侧固定在所述滑环室1的内侧壁上,所述滑环槽3与所述滑环室1的内侧壁相绝缘。在以上实施例中,由于滑环槽3自身由导电材料制成,每个滑环槽3上导通的电流的相位不同,所以每个滑环槽3应与滑环室1之间相互绝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每两个相邻的所述滑环槽3之间间隔有绝缘片。在以上任一项实施例中,在每两个滑环槽3之间设置绝缘片可起到更好的绝缘间隔作用,使滑环室1内不会因湿度过大或导电液体5泄露出滑环槽3而在相邻的滑环槽3之间发生击穿或短路现象。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专利技术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专利技术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零磨损电机滑环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零磨损电机滑环结构,用于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滑环室(1),所述滑环室(4)连接在电机的一端,所述电机的主轴(2)伸入所述滑环室(1)中;滑环槽(3),所述滑环槽(3)为圆周形导电槽,每个所述滑环槽(3)上分别连接有通向所述滑环室(1)外的引线,多个所述滑环槽(3)在所述滑环室(1)内轴向排列,每两个相邻的所述滑环槽(3)之间绝缘分离,每个所述滑环槽(3)内分别盛装有导电液体(5);转轴接触片(4),所述转轴接触片(4)固定在所述主轴(2)上,所述转轴接触片(4)与所述主轴(2)之间相绝缘,每个所述转轴接触片(4)与所述电机的定子上对应的一个线圈电连接,每个所述转轴接触片(4)的边沿分别对应伸入一个所述滑环槽(3)中,并与其中的所述导电液体(5)相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零磨损电机滑环结构,用于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滑环室(1),所述滑环室(4)连接在电机的一端,所述电机的主轴(2)伸入所述滑环室(1)中;滑环槽(3),所述滑环槽(3)为圆周形导电槽,每个所述滑环槽(3)上分别连接有通向所述滑环室(1)外的引线,多个所述滑环槽(3)在所述滑环室(1)内轴向排列,每两个相邻的所述滑环槽(3)之间绝缘分离,每个所述滑环槽(3)内分别盛装有导电液体(5);转轴接触片(4),所述转轴接触片(4)固定在所述主轴(2)上,所述转轴接触片(4)与所述主轴(2)之间相绝缘,每个所述转轴接触片(4)与所述电机的定子上对应的一个线圈电连接,每个所述转轴接触片(4)的边沿分别对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康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久和能源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