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OLED(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是一种自发光显示器,与LCD(liquidcrystaldisplay,液晶显示器)相比,OLED显示器不需要背光源,因此OLED显示器更为轻薄,此外OLED显示器还具有高亮度、低功耗、宽视角、高响应速度、宽使用温度范围等优点而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各种高性能显示领域当中。将触摸功能整合到显示面板中是目前的先进技术趋势。外挂式触摸屏是将触摸屏与显示屏分开生产,然后贴合到一起从而形成具有触摸功能的显示面板,但是存在制作成本高、光透过率较低和显示面板较厚等缺点。对于内嵌式触摸屏,可以通过复用用于显示功能的阴极或阳极为触控电极来实现触摸功能,但是都存在触控灵敏度低的问题,该问题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以实现提高触控灵敏度。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包括:依次叠层设置的阳极层、有机发光功能层和阴极层;所述阳极层具有多个阳极电极以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叠层设置的阳极层、有机发光功能层和阴极层;所述阳极层具有多个阳极电极以及与所述阳极电极同层绝缘设置的虚拟阳极电极,且所述虚拟阳极电极围绕所述阳极电极设置;所述阴极层具有多个开口,所述开口暴露出所述有机发光功能层;所述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多个第一薄膜晶体管和多个第二薄膜晶体管;每一所述阳极电极与一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第二端短接;每一所述虚拟阳极电极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触控电极,所述触控电极由所述虚拟阳极电极与所述阳极电极电连接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叠层设置的阳极层、有机发光功能层和阴极层;所述阳极层具有多个阳极电极以及与所述阳极电极同层绝缘设置的虚拟阳极电极,且所述虚拟阳极电极围绕所述阳极电极设置;所述阴极层具有多个开口,所述开口暴露出所述有机发光功能层;所述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多个第一薄膜晶体管和多个第二薄膜晶体管;每一所述阳极电极与一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第二端短接;每一所述虚拟阳极电极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触控电极,所述触控电极由所述虚拟阳极电极与所述阳极电极电连接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触控电极包括至少一个所述阳极电极以及位于同一所述触控电极的所述阳极电极周围的所述虚拟阳极电极;每一所述触控电极包含一所述虚拟阳极电极且所述虚拟阳极电极与其他所述触控电极绝缘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电极包括多个阵列排布的触控感测电极和多个阵列排布的触控驱动电极;沿矩阵列方向,多个所述触控驱动电极重复排列,且多个所述触控感测电极重复排列,沿矩阵行方向,所述触控驱动电极和所述触控感测电极交替排列;沿矩阵列方向,多个所述触控驱动电极构成触控驱动电极列,多个所述触控感测电极构成触控感测电极列;沿矩阵行方向,任一所述触控驱动电极列和与之距离最近的所述触控感测电极列构成触控电极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条触控电极线,沿矩阵列方向,同一列所述触控驱动电极连接同一所述触控电极线;沿矩阵列方向,不同所述触控感测电极连接不同的所述触控电极线。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任一所述触控电极对中,所述虚拟阳极电极在所述触控驱动电极列和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家柱,刘昕昭,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