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驱动电路的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10350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9 23: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驱动电路的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其中,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包括:驱动芯片,驱动芯片包括依次设置的N条信号线,N条信号线中的M条信号线输出驱动信号;M个选择模块,每个选择模块包括至少两个信号输入端,一个信号输出端以及一个控制端,信号输出端与驱动信号线电连接,控制端与控制信号线电连接;选择模块用于根据控制信号,控制选择模块的至少两个信号输入端中的一个与对应的信号输出端导通,且M个选择模块中与信号输出端导通的信号输入端与M条信号线一一对应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解决显示面板的不同厂商的薄膜驱动芯片的不兼容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驱动电路的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显示器驱动
,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驱动电路的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hinFilmTransistorLiquidCrystalDisplay,TFT-LCD)是当前平板显示的主要品种之一,已经成为了现代IT、视讯产品中重要的显示平台。TFT-LCD主要驱动原理为系统主板将R/G/B压缩信号、控制信号及动力通过线材与PCB板上的连接器相连接,数据经过PCB板上的时序控制器(TimingController,TCON)IC处理后,经PCB板,通过源极薄膜驱动芯片(Source-ChiponFilm,S-COF)和栅极薄膜驱动芯片(Gate-ChiponFilm,G-COF)与显示区连接,从而使得LCD获得所需的电源和信号。其中,针对不同的分辨率或驱动架构,S-COF或者G-COF有不同的输出通道数量。示例性的,S-COF有不同的输出通道数量,输出通道数量可为1026个,966个或960个等等,为了提高S-COF的通用性,这三种输出通道均采用1026个物理输出通道,再通过硬件设置使得1026个物理通道中的部分通道不输出,最终达到966个或960个输出通道的实际效果。实际应用中,对于966个输出通道的实现方式,各厂商均采用第1~30,997~1026通道不输出,即1026个物理通道的两侧各30个通道不输出。但是对于960个输出通道的实现方式,部分厂商采用第1~30,991~1026通道不输出,其他厂商则采用第1~36,997~1026通道不输出,造成不同厂商间S-COF在960输出通道的模式下无法兼容。同样的,对于G-COF的输出通道的实现方式,也存在在相同的输出通道的实现方式下,不同厂商的G-COF不兼容的问题,为TFT-LCD的驱动带来一定的不便利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驱动电路的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以解决显示面板的不同厂商的薄膜驱动芯片的不兼容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包括:驱动芯片,所述驱动芯片包括依次设置的N条信号线,所述N条信号线中的M条信号线输出驱动信号,其中,N为正整数,M为小于或等于N的正整数;依次设置的M个选择模块,每个所述选择模块包括至少两个信号输入端,一个信号输出端以及一个控制端,所述信号输出端与驱动信号线电连接,所述控制端与控制信号线电连接;其中,所述选择模块,用于根据控制信号线上输入的控制信号,控制选择模块的至少两个信号输入端中的一个与对应的信号输出端导通,且M个选择模块中与信号输出端导通的信号输入端与所述M条信号线一一对应设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驱动电路的驱动方法,包括:控制控制信号线向M个选择模块输入控制信号;控制每个所述选择模块根据控制信号线上输入的控制信号,控制至少两个信号输入端中的一个与对应的信号输出端导通,且M个选择模块中与信号输出端导通的信号输入端与薄膜驱动芯片的M条信号线一一对应设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以及本专利技术任意实施例所述的驱动电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驱动芯片通过依次设置的N条信号线中的M条按照预设排布方式设置的信号线输出驱动信号时,依次设置M个选择模块,每个选择模块包括至少两个信号输入端,一个信号输出端以及一个控制端,控制端和控制信号线电连接,选择模块根据控制信号线上输入的控制信号,控制至少两个信号输入端中的其中一个与对应的信号输出端导通,且与对应的信号输出端导通的信号输入端与M条信号线一一对应设置,将驱动信号通过选择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传输至显示面板的驱动信号线。则对于M条信号线的预设排布方式不同的薄膜驱动芯片,本方案提供的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使得显示面板在搭配不同的薄膜驱动芯片时,实现不同设计的薄膜驱动芯片的兼容,提高薄膜驱动芯片的共用性,降低管理成本,提高了开发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的选择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另一驱动电路的选择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的驱动方法的流程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参考图1,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该驱动电路包括:驱动芯片11,驱动芯片11包括依次设置的N条信号线111,N条信号线111中的M条信号线111输出驱动信号,其中,N为正整数,M为小于或等于N的正整数;依次设置的M个选择模块12,每个选择模块12包括至少两个信号输入端121,一个信号输出端122以及一个控制端123,信号输出端122与驱动信号线13电连接,控制端123与控制信号线14电连接;其中,选择模块12,用于根据控制信号线14上输入的控制信号,控制选择模块12的至少两个信号输入端121中的一个与对应的信号输出端122导通,且M个选择模块12中与信号输出端122导通的信号输入端121与M条信号线111一一对应设置。一般的,驱动芯片11用于通过其信号线111输出驱动信号至显示面板的驱动信号线13,但是针对不同分辨率的显示面板,或者不同的驱动构架,驱动芯片11用于输出驱动信号的信号线111的数量是不确定的,若驱动芯片11的依次设置的信号线有N条,则可能需要其中的M条,或者是其中的L条。示例性的,对于源极驱动芯片11,一般设置有1024条信号线111,用于输出驱动信号的信号线111的个数为966个,或者为960个。并且对于不同的生产厂商,即使输出驱动信号的信号线111的个数相同,都为M条,从N条信号线111中选择的M条信号线111的序列也是不同的,则不同生产厂家生产的驱动芯片11是不能共用的。为了解决输出驱动信号的信号线111的个数相同时,不同生产厂商之间的驱动芯片11不能共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在M条信号线111和与M条信号线111一一对应的M条驱动信号线13之间对应设置了M个选择模块12,信号线111通过对应的选择模块12的信号输入端121将驱动信号输入选择模块12,选择模块12通过信号输出端122将驱动信号传输至显示面板的驱动信号线13。每个选择模块12包括至少两个信号输入端121,一个选择模块12的每个信号输出端121对应不同的信号线111,以使M个选择模块12可以选择多种M条信号线111的预设排布方式。示例性的,若驱动芯片11包括1024条依次设置的信号线111,通过其中960条信号线111输出驱动信号。若960条信号线111存在三种预设排布方式,即第31~990条信号线111,第32~991条信号线111和第33~992条信号线111。每个选择模块12可设置三个信号输入端121,设定第i个选择模块12包括AOUT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驱动电路的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芯片,所述驱动芯片包括依次设置的N条信号线,所述N条信号线中的M条信号线输出驱动信号,其中,N为正整数,M为小于或等于N的正整数;依次设置的M个选择模块,每个所述选择模块包括至少两个信号输入端,一个信号输出端以及一个控制端,所述信号输出端与驱动信号线电连接,所述控制端与控制信号线电连接;其中,所述选择模块,用于根据控制信号线上输入的控制信号,控制选择模块的至少两个信号输入端中的一个与对应的信号输出端导通,且M个选择模块中与信号输出端导通的信号输入端与所述M条信号线一一对应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芯片,所述驱动芯片包括依次设置的N条信号线,所述N条信号线中的M条信号线输出驱动信号,其中,N为正整数,M为小于或等于N的正整数;依次设置的M个选择模块,每个所述选择模块包括至少两个信号输入端,一个信号输出端以及一个控制端,所述信号输出端与驱动信号线电连接,所述控制端与控制信号线电连接;其中,所述选择模块,用于根据控制信号线上输入的控制信号,控制选择模块的至少两个信号输入端中的一个与对应的信号输出端导通,且M个选择模块中与信号输出端导通的信号输入端与所述M条信号线一一对应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模块包括: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和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源极以及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源极分别作为所述选择模块的信号输入端,所述第一晶体管和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漏极电连接作为所述选择模块的信号输出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晶体管为P型晶体管,所述第二晶体管为N型晶体管。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模块还包括第一焊盘对和第二焊盘对,所述选择模块的控制端通过第一焊盘对与高电平信号端电连接;以及通过第二焊盘对与低电平信号端电连接;其中,所述第一焊盘对和所述第二焊盘对均由两个相互绝缘的焊盘组成,且所述第一焊盘对和所述第二焊盘对中仅一个导通。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M个选择模块的控制端均与同一个控制信号线电连接。6.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猷仁
申请(专利权)人:惠科股份有限公司重庆惠科金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