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器表面梯度电势模拟实验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00445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9 21:55
本发明专利技术航天器表面梯度电势模拟实验电路,包括稳压电源、二极管、靶板、电阻、电压探针、电流探针、接地、导线;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模拟航天器表面梯度电势的电路设计方案,该方案使不同带电靶板之间形成电势差,符合实际航天器表面带电情况,并且改变负载阻值即可调整不同靶板间的梯度电势。通过具体实验例证明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方案可以有效模拟航天器表面的梯度电势,可重复性好,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超高速碰撞条件下诱发的等离体子对航天器表面电磁特性影响的初步研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航天器表面梯度电势模拟实验电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航天器的毁伤评估及防护
,具体涉及航天器表面梯度电势模拟实验的电路。
技术介绍
由于空间环境中99%以上的物质都是以等离子体形式存在,以等离子体为主要特征的空间环境会诱发航天器带电,使电荷在航天器表面以及内部产生累积效应,进入航天器材料中不同深度处的电荷所形成的电子和离子层可在航天器内保留数周甚至数月,致使航天器表面不同防护层之间存在电势差;另外,在航天器表面焊接、螺丝连接处容易累积大量电荷,使航天器表面这些凸起和凹陷处的电势高于或低于周围电势。因此,航天器表面不同防护层之间,同一防护层的不同位置处存在梯度电势。当空间碎片撞击航天器表面时,超高速碰撞诱发的等离子体放电会改变航天器表面的原有电势,破坏电路系统的正常工作,对航天器构成严重威胁。因此,设计出符合实际航天器表面存在多梯度电势的模拟等效电路,并通过实验研究超高速碰撞条件下诱发的等离体子对航天器表面多梯度电势的影响,对评估空间碎片对航天器的毁伤并提出有效的防护措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目前国内在超高速碰撞对航天器引起的力学毁伤方面已有大量研究,但仅限于模拟航天器表面不带电情况下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航天器表面梯度电势模拟实验电路

【技术保护点】
航天器表面梯度电势模拟实验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稳压电源(1);二极管(2);第一电流探针(3);第一电压探针(4);第一电阻(5);第二电流探针(6);第一靶板(7);第二电阻(8);第二电压探针(9);第二靶板(10);第三电阻(11);第三电压探针(12);第三靶板(13);第四电阻(14);第四电压探针(15);第四靶板(16);第五电阻(17);第三电流探针(18);接地(19)和导线(20);所述稳压电源(1)的正极通过导线(20)与二极管(2)连接,稳压电源(1)用于提供电路所需持续稳定的电压;二极管(2)用于保护稳压电源不被反向电流损坏;二极管(2)的另一端通过导线(20)与第...

【技术特征摘要】
1.航天器表面梯度电势模拟实验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稳压电源(1);二极管(2);第一电流探针(3);第一电压探针(4);第一电阻(5);第二电流探针(6);第一靶板(7);第二电阻(8);第二电压探针(9);第二靶板(10);第三电阻(11);第三电压探针(12);第三靶板(13);第四电阻(14);第四电压探针(15);第四靶板(16);第五电阻(17);第三电流探针(18);接地(19)和导线(20);所述稳压电源(1)的正极通过导线(20)与二极管(2)连接,稳压电源(1)用于提供电路所需持续稳定的电压;二极管(2)用于保护稳压电源不被反向电流损坏;二极管(2)的另一端通过导线(20)与第一电流探针(3)连接,第一电流探针(3)的另一端通过导线(20)与第一电压探针(4)连接,第一电压探针(4)的一端通过导线(20)连接有第一电阻(5),第一电阻(5)的另一端通过导线(20)与第二电流探针(6)连接,第二电流探针(6)的另一端通过导线(20)与稳压电源(1)的负极相连接;第一电压探针(4)的另一端通过导线(20)与第一靶板(7)连接,第一靶板(7)的另一端通过导线(20)与第二电阻(8)连接,第二电阻(8)、第二电压探针(9)、第二靶板(10)、第三电阻(11)、第三电压探针(12)、第三靶板(13)、第四电阻(14)、第四电压探针(15)、第四靶板(16)、第五电阻(17)和第三电流探针(18)通过导线(20)依次串联连接,第三电流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恩凌韩雅菲李振波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