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雾加湿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00397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9 21: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暖雾加湿器,包括底座和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水箱,所述底座上具有水槽和发热槽,所述水槽与所述水箱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槽与所述发热槽之间设有迂回通道,所述水槽通过所述迂回通道向所述发热槽中补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暖雾加湿器采用迂回方式补水,冷热水之间不直接接触,减少了热量交换,防止了热量散失和水箱溢水,提高了加热效率和产品的可靠性。

Warm fog humidifi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warm mist humidifier, which comprises a base and a water tank arranged on the base, and the heat sink has a groove on the base, the water tank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water tank,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a circuitous channel between the water tank and the heating tank, the water tank through the the circuitous channel to supply the heating groove. The utility model adopts a circuitous way to warm mist humidifier water, hot and cold water is not directly contact, reducing heat exchange, prevent heat loss and water overflow, improves the heating efficiency and product reli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暖雾加湿器
本技术涉及家电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暖雾加湿器。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家居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暖雾加湿器已经是一种常用的电器。现有暖雾加湿器一般包括水箱,以及发热槽,水箱与发热槽相连并给发热槽补水,通过对发热槽内的水进行加热产生水蒸气对环境进行雾化和加湿。然而现有的结构,水箱内的冷水与发热槽内的热水之间直接接触,冷热水交替快,热量散失严重,很大程度地限制了暖雾加湿器的加热效率。此外,加热槽内的热量也容易传递到水箱中,使水箱内的空气会受热膨胀,进而使得更多的水压入到水槽中,造成水箱内的溢水。因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暖雾加湿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新的暖雾加湿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加湿器冷热水交替快,热量散失严重,加热效率低和容易溢水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暖雾加湿器,包括底座和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水箱,所述底座上具有水槽和发热槽,所述水槽与所述水箱连通,所述水槽与所述发热槽之间设有迂回通道,所述水槽通过所述迂回通道向所述发热槽中补水。作为优选,所述迂回通道环绕所述水槽设置,所述迂回通道包括分别设置在通道两端的与水槽相通的入水口和与发热槽相通的出水口,所述入水口和所述出水口之间设置有隔离结构。作为优选,所述水槽是由环状侧壁围成的圆形槽,所述迂回通道为圆弧形通道。作为优选,所述迂回通道为优弧结构。作为优选,所述出水口端设置有自所述迂回通道向所述发热槽方向弯折延伸的方形孔,所述迂回通道内的水通过所述方形孔进入所述发热槽。作为优选,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风道组件,所述风道组件与所述发热槽相连通,所述风道组件底部设置有筋条,所述筋条与所述方形孔相组配。作为优选,所述水槽还包括与环状侧壁配合围城槽体的水槽底部,以及自水槽底部向水箱方向延伸的凸起部。作为优选,所述水箱底部设置有与水槽组配的水箱螺母,所述水箱螺母上设置有与水箱相连通的下水口。作为优选,所述下水口设置有出水阀门,所述凸起部与所述出水阀门配合,使所述水箱出水。作为优选,所述底座进一步包括进风口,所述风道组件包括与底座配合的固定部、与所述进风口相配合的进风部和自固定部向出雾盖方向延伸的风道,所述风道为管道结构,所述风道顶端设有栅状孔道。本技术的暖雾加湿器采用迂回方式补水,冷热水之间不直接接触,减少了热量交换,防止了热量散失和水箱溢水,提高了加热效率和产品的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暖雾加湿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本技术暖雾加湿器的纵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本技术暖雾加湿器底座组件补水方式示意图;图4:本技术暖雾加湿器风道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底座;11、固定槽;20、壳体;21、外壳;23、出雾盖;231、出雾孔;30、风道组件;31、固定部;311、筋条;32、进风部;33、风道;331、栅状孔道;40、水箱;41、水箱螺母;411、下水口;50、水槽;51、水槽底部;53、环状侧壁;54、凸起部;60、发热槽;70、迂回通道;71、入水口;72、出水口;721、方形孔;80、隔离结构;90、进风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请参考图1和图2,本技术中的暖雾加湿器包括底座10,风道组件30,水箱40,底座10上具有水槽50和发热槽60。水箱40设置在底座10上,并用于向水槽50供水,发热槽60使水汽化加湿,并通过风道组件30排出,根据需要,可以在水箱40外部罩设外壳21,还可以在外壳21上设置装饰图案。另外,还可以设置与风道组件30的出风端配合的出雾盖23,出雾盖23上设置有出雾孔231,可以设置与出雾孔231配合的导风结构,从而改变出雾方向。水槽50包括水槽底部51、与水槽底部51配合并围城槽体结构的一环状侧壁53。在本实施方式中,水槽50为由环状侧壁53围成的圆形槽,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选择其他形状和结构的水槽50。水箱40可拆卸地设置在底座10上,水箱40上的底部设置有水箱螺母41,水箱螺母41拧在水箱40上,打开水箱螺母41,即可以像水箱40内注水,向水箱40内注水后,将水箱40倒扣在底座上,水箱螺母41朝下倒扣在水槽中,即可以完成水箱的注水。进一步的,水箱40上还设置有通孔,即水箱为中空环状设计,风道组件30穿过该通孔,分别与底座10和出雾盖23相连。在本实施方式中,水箱螺母41与水槽50的环状侧壁53组配在一起,进一步的,水箱螺母41上设置有与水箱40连通的下水口411。通过该下水口411,水箱40中的水进入水槽50中。下水口411设置有出水阀门,该出水阀门与下水口411相连通,进一步的,水槽50上还设置有自水槽底部51向水箱40方向凸起的凸起部54,该凸起部54与出水阀门配合设置,在水箱40倒扣在底座上时,凸起部54顶开出水阀门的阀片,使水箱40出水。发热槽60也设置在底座10上,风道组件30与发热槽60对应设置,连通发热槽60和出雾孔231,使得发热槽60中产生的水蒸气通过风道组件30到达出雾孔231排放到环境中,起到暖雾加湿的作用。如图3所示,水槽50与发热槽60之间设置有迂回通道70,水槽50通过该迂回通道70向发热槽60中补水。迂回通道70包括分别设置在通道两端的入水口71和出水口72,入水口71与水槽50相通,出水口72与发热槽60相通。在本实施方式中,水槽50为圆形槽,迂回通道70为环绕水槽50的圆弧形通道,优选的,迂回通道70为优弧的形状,使水在迂回通道内的路径尽可能大。进一步的,入水口71和出水口72之间设置有隔离结构80,以保证两出口的冷热水,即水槽50中的冷水与发热槽60中的热水不混同在一起。该隔离结构80一体成型设置在底座10上。进一步的,出水口72上设置有方形孔721,该方形孔721为自迂回通道70的延伸端向发热槽60方向弯折延伸形成,并且在方形孔721的端部收紧,以减小冷热水之间的热量散失。进一步的,风道组件30的底部设置有筋条311,该筋条311用于与方形孔721组配,可以减少发热槽与水槽的接触面积,进一步减少热量的散失,减少了发热槽60与水槽50之间的热水冷水的热交换,提高了发热效率。迂回通道70的设置,也可以避免发热槽60中的热水通过水槽50将热量传到水箱40中,导致水箱40内的空气受热膨胀,使得更多的水压入到水槽50中,而造成的溢水,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参照图3和图4,底座10上进一步设有进风口90,风道组件30包括与底座10配合的固定部31、与进风口90配合的进风部32和自固定部31向出雾盖23方向延伸的风道33,风道33的顶端设有栅状孔道331。该栅状孔道331与出雾孔231相对应设置,以形成水蒸气的出气口。对应的,底座10上设置有固定槽11,用于与固定部31配合,将风道组件30组配在底座10上。筋条311设置在进风部32上,以减少发热槽60内的热量散失。风道33为一个下部宽上部窄的筒状结构。这样,可以使喷出的蒸汽集中,以起到更好的暖雾加湿作用,提高产品的性能。在装配风道33时,先装配好底座10,将风道33的小端朝上,大端朝下,再将风道组件与底座上的固定槽11组配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暖雾加湿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暖雾加湿器,包括底座(10)和设置在所述底座(10)上的水箱(40),所述底座(10)上具有水槽(50)和发热槽(60),所述水槽(50)与所述水箱(40)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槽(50)与所述发热槽(60)之间设有迂回通道(70),所述水槽(50)通过所述迂回通道(70)向所述发热槽(60)中补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暖雾加湿器,包括底座(10)和设置在所述底座(10)上的水箱(40),所述底座(10)上具有水槽(50)和发热槽(60),所述水槽(50)与所述水箱(40)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槽(50)与所述发热槽(60)之间设有迂回通道(70),所述水槽(50)通过所述迂回通道(70)向所述发热槽(60)中补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暖雾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迂回通道(70)环绕所述水槽(50)设置,所述迂回通道(70)包括与所述水槽(50)相连通的入水口(71)和与所述发热槽(60)相连通的出水口(72),所述入水口(71)和所述出水口(72)之间设置有隔离结构(8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暖雾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槽(50)为由环状侧壁(53)围成的圆形槽,所述迂回通道(70)为圆弧形通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暖雾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迂回通道(70)为优弧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暖雾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口(72)设置有自所述迂回通道(70)向所述发热槽(60)方向弯折延伸的方形孔(721),所述迂回通道(70)内的水通过所述方形孔(721)进入所述发热槽(60)。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暖雾加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琦胡亚波林振华侯剑飞胡晓波杨一琬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