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井泵及其叶轮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98557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9 21: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深井泵及其叶轮构件,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导流壳,导流壳内由下往上依次设置有底板、叶轮主体和导叶轮,底板的中部开设有入水口,叶轮主体包括上轮盘和下轮盘,上轮盘的中部具有向两侧凸起的内六角轴套,上轮盘与下轮盘之间连接有若干沿轴套周向分布且呈漩涡状的叶轮片,导叶轮包括上表盘和下表盘,下表盘的中部设有供轴套伸入的轴孔,上表盘与下表盘之间连接有若干沿轴孔周向分布且呈漩涡状的导叶片,叶轮片与导叶片的旋向相同,下表盘上设有向上表盘一侧凹陷的集流腔,轴孔上连接有轴环,轴套的端面与轴环的环面相抵触以在下表盘与上轮盘之间形成集流间隙。

Deep well pump and impeller member thereof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eep well pump and impeller component, the technological scheme including diversion shell, diversion shell from bottom to top is provided with the bottom plate, and the main impeller impeller, the bottom plate is arranged in the middle of the inlet, impeller body including roulette and roulette, roulette is central to both sides convex inner six angle sleeve, a plurality of circumferential distribution along the shaft sleeve and a spiral impeller connected between the upper and the lower wheel wheel, impeller including dial and dial, the middle dial is provided with a shaft hole for shaft sleeve into, there are a number of holes along the axis of the circumferential distribution and a vane vortex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upper and lower dial dial, impeller blade and guide vane under the same rotation direction, is arranged on the dial manifold to the side of the dial sag, the shaft hole is connected with a collar, collar and sleeve of the torus end Conflicting to form a flow gap between the lower dial and the upper whe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深井泵及其叶轮构件
本技术涉及流体输送
,特别涉及一种深井泵及其叶轮构件。
技术介绍
深井泵的最大特点是将电动机和泵制成一体,它是浸入地下水井中抽吸和输送水的一种泵。传统上的深井泵一般包括电机壳、一体成型于电机壳的泵壳,在泵壳内设有主轴、主轴上连接有叶轮,电机壳内的转子轴连接在主轴上以带动叶轮转动。开启该深井泵后,叶轮高速旋转,其中的液体随着叶轮一起旋转,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飞离叶轮向外射出,射出的液体在泵壳扩散室内速度逐渐变慢,压力逐渐增加,然后从泵出口,排出管流出。此时,在叶轮中心处由于液体被甩向周围而形成既没有空气又没有液体的真空低压区,液池中的液体在池面大气压的作用下,经吸入管流入泵内,液体就是这样连续不断地从液池中被抽吸上来又连续不断地从排出管流出。叶轮时深井泵中的核心部件,其形状与尺寸直接影响着深井泵的工作性能和工作效率,如果叶轮设计不合理将导致水体在叶轮处产生水力损失和间隙损失,从而降低其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叶轮构件,具有结构合理,提高工作效率的特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叶轮构件,包括导流壳,所述导流壳内由下往上依次设置有底板、叶轮主体和导叶轮,所述底板的中部开设有入水口,所述叶轮主体包括上轮盘和下轮盘,所述上轮盘的中部具有向两侧凸起的内六角轴套,所述上轮盘与下轮盘之间连接有若干沿轴套周向分布且呈漩涡状的叶轮片,所述导叶轮包括上表盘和下表盘,所述下表盘的中部设有供轴套伸入的轴孔,所述上表盘与下表盘之间连接有若干沿轴孔周向分布且呈漩涡状的导叶片,所述叶轮片与导叶片的旋向相同,所述下表盘上设有向上表盘一侧凹陷的集流腔,所述轴孔上连接有轴环,所述轴套的端面与轴环的环面相抵触以在下表盘与上轮盘之间形成集流间隙。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水体从入水口处进入,通过叶轮主体的高速转动带动水体一起旋转运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水体沿着叶轮片向外射出,输出的水体在导流壳内速度逐渐变慢压力逐渐增大,然后向上运动,进入到导叶片中;此时,叶轮主体中心处由于水体内甩向周围而形成既没有空气又没有水体的真空低压区,水体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流入导流壳内;通过集流间隙可以让叶轮片甩出的水体进入到集流腔中,通过集流腔可以有效的把水体收集起来,此种叶轮构件的结构设计,避免水体在叶轮主体与导叶轮之间产生水利损失,从而提高其抽水的工作效率。优选的,所述轴孔的孔口处向上轮盘一侧延伸有与轴套相抵的挡肩。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轴套伸入到轴孔中时,通过挡肩与轴套相抵,以提高轴套在轴孔中转动的稳定性。优选的,所述导叶片的外端部与下表盘的盘面相持平。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导叶片的外端部与下表盘的盘面相持平,在叶轮片将水体甩出来时,水体更加容易进入到导叶片中。优选的,所述上表盘的边沿向下延伸有供导流壳安装的安装环。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安装环与导流壳内部嵌合,以提高导叶轮在导流壳内的安装稳定性。优选的,所述上表盘的中部开设有出水口,相邻导叶片之间形成有与出水口相通的引流流道,所述上表盘沿出水口周向设有集水腔,所述集水腔上设有若干与引流流道相通的集水口。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水体沿着引流流道通过时,一部分水体将从集水口进入到集水腔中,集水腔能将水体进行收集,从而进一步减少了导流壳内的水利损失,以进一步提高其工作效率。优选的,所述上表盘上依次安装有支撑环一和连接环一,所述支撑环一包括内径与出水口相同的内环一、以及外径与上表盘相同的外环一,所述内环一与外环一之间连接有若干加强件一,所述连接环一通过热压在外环一和若干加强件一上进行固定。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上表盘安装在导流壳内时,在水体从入水口涌上从出水口出来时,水体在大气压力的作用下对上表盘和导流壳造成一定的压力,通过支撑环一的设置,以提高上表盘和导流壳的结构强度。优选的,所述底板上依次安装支撑环二和连接环二,所述支撑环二包括内径与入水口相同的内环二、以及外径与导流壳相同的外环二,所述内环二与外环二之间连接有若干加强件二,所述连接环二通过热压在外环二和若干加强件二上进行固定。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内环二、外环二和加强件二的设置,能提高底板在导流壳内的承受力,以有效提高其结构强度。优选的,所述下轮盘上与轴套同轴心设置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的开口处设置有与内环二抵触的抵触环,所述抵触环上开设有与其同轴心设置的排水槽。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叶轮主体在导流壳内转动时,抵触环与导流壳的顶部抵触,达到了叶轮主体轴向限位的目的,提高了叶轮主体在导流壳内转动的稳定性。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深井泵,具有结构合理,工作效率高的特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深井泵,包括电机壳和泵壳,所述电机壳内安装有定子和转子,所述泵壳内安装有与转子相连的主轴,所述主轴上连接有若干上述的叶轮构件。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该叶轮构件的深井泵,叶轮构件合理的结构设计,在深井泵抽吸水体时,以有效降低其水利损失,使用稳定性高,工作效率高。综上所述,本技术对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集流间隙可以让叶轮片甩出的水体进入到集流腔中,通过集流腔可以有效的把水体收集起来,此种叶轮构件的结构设计,避免水体在叶轮主体与导叶轮之间产生水利损失,从而提高其抽水的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深井泵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叶轮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底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叶轮主体的第一结构示意图;图5为叶轮主体的第二结构示意图;图6为导叶轮的第一结构示意图;图7为导叶轮的第二结构示意图;图8为叶轮主体和导叶轮的安装示意图。附图标记:1、电机壳;101、定子;102、转子;2、泵壳;3、主轴;4、叶轮构件;41、导流壳;42、底板;421、入水口;422、支撑环二;4221、内环二;4222、外环二;4223、加强件二;423、连接环二;43、叶轮主体;431、上轮盘;432、下轮盘;433、轴套;434、叶轮片;435、进水口;436、抵触环;437、排水槽;438、环形槽;439、扰流块;44、导叶轮;441、上表盘;442、下表盘;443、轴孔;444、挡肩;445、导叶片;446、集流腔;447、轴环;448、集流间隙;449、安装环;45、出水口;46、引流流道;47、集水腔;48、集水口;49、支撑环一;491、内环一;492、外环一;50、连接环一;51、加强件一。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深井泵,包括电机壳1和泵壳2,电机壳1内安装有定子101和转子102,泵壳2内安装有与转子102相连的主轴3,该主轴3上连接有若干叶轮构件4。如图2所示,该叶轮构件4包括导流壳41,导流壳41采用不锈钢材质,在导流壳41内由下往上依次设置有底板42、叶轮主体43和导叶轮44。如图3所示,底板42的中部开设有入水口421,底板42上依次安装支撑环二422和连接环二423,支撑环二422采用金属材质,连接环二423和底板42均采用工程塑料材质;支撑环二422包括内径与入水口421相同的内环二4221、以及外径与导流壳41相同的外环二4222,内环二4221与外环二4222之间连接有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深井泵及其叶轮构件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叶轮构件,包括导流壳(41),所述导流壳(41)内由下往上依次设置有底板(42)、叶轮主体(43)和导叶轮(44),所述底板(42)的中部开设有入水口(421),所述叶轮主体(43)包括上轮盘(431)和下轮盘(432),所述上轮盘(431)的中部具有向两侧凸起的内六角轴套(433),所述上轮盘(431)与下轮盘(432)之间连接有若干沿轴套(433)周向分布且呈漩涡状的叶轮片(434),其特征是:所述导叶轮(44)包括上表盘(441)和下表盘(442),所述下表盘(442)的中部设有供轴套(433)伸入的轴孔(443),所述上表盘(441)与下表盘(442)之间连接有若干沿轴孔(443)周向分布且呈漩涡状的导叶片(445),所述叶轮片(434)与导叶片(445)的旋向相同,所述下表盘(442)上设有向上表盘(441)一侧凹陷的集流腔(446),所述轴孔(443)上连接有轴环(447),所述轴套(433)的端面与轴环(447)的环面相抵触以在下表盘(442)与上轮盘(431)之间形成集流间隙(44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叶轮构件,包括导流壳(41),所述导流壳(41)内由下往上依次设置有底板(42)、叶轮主体(43)和导叶轮(44),所述底板(42)的中部开设有入水口(421),所述叶轮主体(43)包括上轮盘(431)和下轮盘(432),所述上轮盘(431)的中部具有向两侧凸起的内六角轴套(433),所述上轮盘(431)与下轮盘(432)之间连接有若干沿轴套(433)周向分布且呈漩涡状的叶轮片(434),其特征是:所述导叶轮(44)包括上表盘(441)和下表盘(442),所述下表盘(442)的中部设有供轴套(433)伸入的轴孔(443),所述上表盘(441)与下表盘(442)之间连接有若干沿轴孔(443)周向分布且呈漩涡状的导叶片(445),所述叶轮片(434)与导叶片(445)的旋向相同,所述下表盘(442)上设有向上表盘(441)一侧凹陷的集流腔(446),所述轴孔(443)上连接有轴环(447),所述轴套(433)的端面与轴环(447)的环面相抵触以在下表盘(442)与上轮盘(431)之间形成集流间隙(44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轮构件,其特征是:所述轴孔(443)的孔口处向上轮盘(431)一侧延伸有与轴套(433)相抵的挡肩(44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轮构件,其特征是:所述导叶片(445)的外端部与下表盘(442)的盘面相持平。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轮构件,其特征是:所述上表盘(441)的边沿向下延伸有供导流壳(41)安装的安装环(449)。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轮构件,其特征是:所述上表盘(441)的中部开设有出水口(45),相邻导叶片(445)之间形成有与出水口(4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志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秦泵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