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板材的快速粘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091779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9 18: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板材的快速粘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把板材置于工作台上,并往涂覆装置和喷涂装置分别注入单组分聚氨酯和活化剂;b)板材在工作台带动下进入涂覆装置内,使单组分聚氨酯被均匀涂覆至板材上并形成树脂层;c)使b步骤所得板材在传送带上停留,然后把板材继续输送,并进入喷涂装置内,喷涂装置把活化剂均匀喷涂至树脂层上;d)把保温板材或建筑板材贴合至c步骤所得板材上,并在传送带的输送下进入压合装置中,加压贴合;e)d步骤完成后,把压合装置中压力卸除,然后出料即可得粘接完成的板材。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粘接方法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粘接效果好。

Fast adhesive method for building plat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fast bonding method for building board,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a) the plates are arranged on the workbench, and to the coating device and spraying device are respectively injected into single component polyurethane and activator; b) plate on the worktable driven into the coating device, the single component polyurethane coated to the plate and form a resin layer; c) that obtained in step B plate remain on a conveyor belt, then the plates continue to transport, and into the spraying device, spraying device of the activating agent is sprayed onto the resin layer; d) the insulation sheet or plate attached to the building obtained in step C plate, and transportation on the conveyor belt into the pressing device, press fit; E) d step is completed, the pressing device and then release the pressure, the discharge can be completed the adhesive sheet. The adhesive method of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process, high production efficiency and good adhesive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板材的快速粘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板材的加工领域,具体说是一种可以对建筑板材进行快速粘接的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逐步加快,城镇建筑也日益增多。由于传统的建筑方式具有材料用量大、资源浪费多、能源消耗大等缺陷,为此,我国于2016年2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其中明确指出,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并加大政策的支持力度。装配式建筑是指用预先制造的建筑部件在工地通过装配而成的建筑物,建筑的部件绝大多数都在车间内生产,其运输至工地上即可依照施工图纸进行装配,且装配过程几乎不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而随着加工标准化的不断完善,建筑物部件的精度、尺寸稳定性、加工效率等均有很大的提高,因此装配式建筑具有建造速度快、气候影响小、劳动力需求低、建造质量高等优点。保温板材是目前装配式建筑中最常用的外墙板材,其通常是由两层防水刨花板、硅钙板等面板和一层聚苯乙烯泡沫板芯材或其它保温材料贴合而成,而面板和芯材之间的胶层常采用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进行粘接。该双组分聚氨酯由A、B两种组分构成,重量混合比例A:B通常为(4-5):1。由于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在混合的瞬间就已经开始发生化学交联反应,所以胶粘剂在涂布滚筒上的粘度会出现随着混合物停留时间增加而大幅上升的现象。该现象除了不能保证在整个板材上涂布量的均匀一致外,还极大制约了混合后胶粘剂在滚筒上的使用寿命,因而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在保温板材上的涂布量通常较大,如聚苯乙烯泡沫板上涂布量为300-400g/m2,而在岩棉保温材料上涂布量可达到500g/m2。另外,受双组分聚氨酯反应完全性的影响,在涂布完后板材需至少加压贴合4-6小时方能进入下道工序。此外,传统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中的树脂组分会在贮存期间发生分层现象,该现象使树脂组分在使用前必须进行搅拌,增加了建筑工地装配施工的工序,降低了建筑物的装配效率。中国专利文献CN101787746A公开了一种建筑板材饰面复合灌注聚氨酯硬泡的保温墙体施工工艺。其利用在建筑板材上粘贴聚苯板条,并在板条的空腔中灌注聚氨酯硬泡,以实现板材与基层墙体的粘合。然而,上述工艺中聚氨酯硬泡属于双组分聚氨酯体系,其工艺始终未能克服涂布量大、贴合时间长、粘合剂滚筒寿命短等缺陷。因此,如何克服胶粘剂滚动使用寿命短、压合时间长的缺陷,是当今建筑板材加工行业的一道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粘接效果好的建筑板材的快速粘接方法。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建筑板材的快速粘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常温常压下,把建筑板材或保温板材置于具有传送带、涂覆装置和喷涂装置的工作台上,并往涂覆装置和喷涂装置分别注入单组分聚氨酯和活化剂,单组分聚氨酯在25℃的粘度为4000-30000mPa·s,NCO含量为5-30%;b)启动传送带,建筑板材或保温板材在工作台带动下进入涂覆装置内,使单组分聚氨酯被均匀涂覆至建筑板材或保温板材上并形成树脂层,单组分聚氨酯在建筑板材或保温板材上的涂布量为100-250g/m2;c)常温常压下,使b步骤所得建筑板材或保温板材在传送带上停留0-40分钟,然后把建筑板材或保温板材继续输送,并进入喷涂装置内,喷涂装置把活化剂均匀喷涂至树脂层上,活化剂与单组分聚氨酯的质量比为(0.1-1):1;d)把保温板材或建筑板材贴合至c步骤所得建筑板材或保温板材上,并在传送带的输送下进入压合装置中,在湿度为10-100%的环境下加压贴合0.5-2小时,贴合压力为2-10Mpa;e)d步骤完成后,把压合装置中压力卸除,然后出料即可得粘接完成的建筑板材。所述a步骤的单组分聚氨酯为单组分湿固化液体聚氨酯。所述a步骤的活化剂为小分子醇溶液或小分子胺溶液,溶液中溶剂为水、水性分散体或非VOC非腐蚀性溶剂,小分子醇或小分子胺的质量百分比为1-100%。所述小分子醇为丙三醇、蓖麻油、三羟甲基丙烷、1,4-丁二醇中的一种或以任意比例混合。所述小分子胺为三乙醇胺、聚醚胺、N,N-二甲基环己胺、双(2-二甲氨基乙基)醚、二甲基乙醇胺、N-乙基吗啉、N,N’-二乙基哌嗪、N,N’-二甲基吡啶中的一种或以任意比例混合。所述建筑板材为硅钙板或定向刨花板,保温板材为聚苯乙烯泡沫板或岩棉板。所述b步骤的涂覆过程为滚涂、喷涂或淋涂中的一种。本专利技术与传统的建筑板材的粘接方法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的建筑板材的快速粘接方法中,采用了先涂覆单组分聚氨酯、再喷涂活化剂的二次涂擦工艺。首先,该工艺彻底杜绝了双组分聚氨酯的A、B组分在混合瞬间发生的快速交联反应,从而大幅提升粘接材料在涂覆装置上的使用寿命。而单组分聚氨酯在板材表面的独立存在能有效减少胶粘剂在外界空气中产生的自交联反应,避免胶粘剂在涂覆装置上随着停留时间的增加而出现流动粘度大幅上升的问题。其次,该工艺可省却加工前搅拌混合的工序,且单组分聚氨酯在储存时也不会产生分层的问题,从而有效改善胶粘剂的粘合成分在板材上涂覆后的均匀性。2、本专利技术的建筑板材的快速粘接方法中,单组分聚氨酯和活化剂可形成交联反应体系。单组分聚氨酯中的异氰酸酯基可与活化剂中的羟基或氨基发生交联反应,使胶粘剂在板材上形成初级的三维网状交联分子链结构,从而赋予保温板材和建筑板材之间的粘合层快速粘合的能力。而随着保温板材和建筑板材之间压合工序的进行,该快速粘合能力可在受压的环境下进一步放大,可大幅减少保温板材和建筑板材的粘接时间,使整个贴合过程具备良好的可控性,并有效提高板材之间的粘合强度。3、本专利技术的建筑板材的快速粘接方法中,利用小分子醇或小分子胺为单组分聚氨酯的交联反应提供大量的羟基或氨基。随着小分子基团的不断渗透,单组分聚氨酯中的异氰酸酯基不断反应并形成带有大量通孔的三位交联网络结构,从而使粘合剂本身具有微发泡的渗透型粘合效果,从而有效提高粘合剂在两种板材之间粘结的稳定性及可靠性。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建筑板材的快速粘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常温常压下,把建筑板材或保温板材置于具有传送带、涂覆装置和喷涂装置的工作台上,并往涂覆装置和喷涂装置分别注入单组分聚氨酯和活化剂,单组分聚氨酯在25℃的粘度为4000-30000mPa·s,NCO含量为5-30%;b)启动传送带,建筑板材或保温板材在工作台带动下进入涂覆装置内,使单组分聚氨酯被均匀涂覆至建筑板材或保温板材上并形成树脂层,单组分聚氨酯在建筑板材或保温板材上的涂布量为100-250g/m2;c)常温常压下,使b步骤所得建筑板材或保温板材在传送带上停留0-40分钟,然后把建筑板材或保温板材继续输送,并进入喷涂装置内,喷涂装置把活化剂均匀喷涂至树脂层上,活化剂与单组分聚氨酯的质量比为(0.1-1):1;d)把保温板材或建筑板材贴合至c步骤所得建筑板材或保温板材上,并在传送带的输送下进入压合装置中,在湿度为10-100%的环境下加压贴合0.5-2小时,贴合压力为2-10Mpa;e)d步骤完成后,把压合装置中压力卸除,然后出料即可得粘接完成的建筑板材。通过单组分聚氨酯和活化剂的二次涂擦,提升了单组分聚氨酯在涂覆装置上的使用寿命,杜绝了粘合剂在板材上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产生流动粘度大幅上升的现象。该二次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建筑板材的快速粘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常温常压下,把建筑板材或保温板材置于具有传送带、涂覆装置和喷涂装置的工作台上,并往涂覆装置和喷涂装置分别注入单组分聚氨酯和活化剂,单组分聚氨酯在25℃的粘度为4000‑30000mPa·s,NCO含量为5‑30%;b)启动传送带,建筑板材或保温板材在工作台带动下进入涂覆装置内,使单组分聚氨酯被均匀涂覆至建筑板材或保温板材上并形成树脂层,单组分聚氨酯在建筑板材或保温板材上的涂布量为100‑250g/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板材的快速粘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常温常压下,把建筑板材或保温板材置于具有传送带、涂覆装置和喷涂装置的工作台上,并往涂覆装置和喷涂装置分别注入单组分聚氨酯和活化剂,单组分聚氨酯在25℃的粘度为4000-30000mPa·s,NCO含量为5-30%;b)启动传送带,建筑板材或保温板材在工作台带动下进入涂覆装置内,使单组分聚氨酯被均匀涂覆至建筑板材或保温板材上并形成树脂层,单组分聚氨酯在建筑板材或保温板材上的涂布量为100-250g/m2;c)常温常压下,使b步骤所得建筑板材或保温板材在传送带上停留0-40分钟,然后把建筑板材或保温板材继续输送,并进入喷涂装置内,喷涂装置把活化剂均匀喷涂至树脂层上,活化剂与单组分聚氨酯的质量比为(0.1-1):1;d)把保温板材或建筑板材贴合至c步骤所得建筑板材或保温板材上,并在传送带的输送下进入压合装置中,在湿度为10-100%的环境下加压贴合0.5-2小时,贴合压力为2-10Mpa;e)d步骤完成后,把压合装置中压力卸除,然后出料即可得粘接完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红兵陈旨进李庆喜皮鹏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巴德富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