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田秋喜专利>正文

粉状可降解地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08868 阅读:2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粉状可降解地膜,属于农用地膜生产领域。它是由腐植酸类、成膜剂、表面活性剂、改性剂、肥料和交联助剂及分散助剂制备得到的黑色或棕褐色粉末,该粉末用水稀释、喷洒后,能够在土壤表面形成膜状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粉状可降解地膜具有低成本、效果好、便于包装和运输等特点,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降解农用地膜,具体地说是一种通过溶解、喷洒即可形成膜状 结构的粉状可降解地膜。
技术介绍
农用塑料地膜覆盖技术的广泛应用,对提高农作物产量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 该技术在给农业增产带来巨大效益的同时,也给土壤和环境带来了严重的“白色污染”。其 具体表现为一、影响土壤微生物活动和土壤正常结构的形成,导致土壤肥力下降;二、残 留地膜对土壤的物理性状产生了不良影响,导致作物根系成弯曲状发展,造成根系变短、吸 水、吸肥的性能降低,导致作物减产;三、地膜残留在土壤中或弃于田头地头,造成环境污 染。因此研究可降解地膜一直是科学家们非常感兴趣的项目。现有技术中的可降解地膜 主要分为两类液体地膜和压延或吹塑制成的地膜。前者使用方便,可以现场喷施造膜,但 生产成本较高,且包装和运输费用也高,如专利公开号为CN101007903A的专利文献中公开 的“全降解液体地膜”,就是一种物理混合而成的含水胶状溶液;后者需要人工铺设、周边压 土,施用不方便,而且生产成本也较高。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在专利申请号为200810016311. 1的专利申 请文献中公开了一种膏状可降解地膜。该膏状产品用水稀释、喷洒后即可形成膜状,使用方 便、包装和运输成本也有所下降。然而,在可降解农膜领域还没有更便于包装运输的粉状产品。无论是液体地膜 还是膏状地膜,其产品中均含有水份,不便于包装、储存及运输。虽然在专利公开号为 CNl 114327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涉及粉状的多功能农用地膜,但其成份中多是粘性物 质、天然树脂等,不易于溶解,更不利于对土壤的改良。专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效果好、便于包装、储 存、运输及使用的粉状可降解地膜。本专利技术的技术任务是按以下方式实现的以腐植酸类、成膜剂、表面活性剂、改性 剂、交联助剂、分散助剂、肥料等为主要功能成分,通过化学反应、混合等工序产生的粉状可 降解地膜。其中,改性剂是将便宜的腐植酸类转化为较容易为植物吸收的腐植酸盐类并使 之成膜性提高;成膜剂、表面活性剂、交联助剂及分散助剂的作用是使之在生产过程中容易 得到粉状以及喷洒后更容易成膜;肥料则可以为植物生长提供适合的营养。粉状可降解地膜,它是由腐植酸类、成膜剂、表面活性剂、改性剂、肥料、交联助剂 及分散助剂制备得到的黑色或棕褐色粉末,该粉末用水溶解、喷洒后,能够在土壤表面形成 膜状结构。本专利技术各成分的用量范围经过专利技术人的大量摸索总结得出,各原料的重量份配比 为在下述范围内都有较好的效果腐植酸类20 80份成膜剂0. 2 25份表面活性剂0. 1 20份改性剂0. 1 30份肥料0 15份交联助剂0. 01 10份分散助剂0. 1 15份。各原料优选的量份配比范围为腐植酸类30 75份成膜剂0. 25 15份表面活性剂0. 5 15份改性剂0. 2 25份肥料0 15份交联助剂0. 05 5份分散助剂:0.1 10份。所述腐植酸类为风化煤、褐煤、腐植酸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物质的混合物。所述成膜剂为聚乙烯醇、羧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聚丙烯酰胺、钠水玻璃、钾水玻璃、淀粉、氧化淀粉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物质的混合物。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十八胺聚氧乙烯醚、聚氧乙烯山梨醇 单月桂酸酯、脂肪酰二乙醇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铵、脂肪 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盐、十二烷基硫酸钠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物质的混合物。所述改性剂为氢氧化钠和/或氢氧化钾。所述交联助剂为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酸甲酯、聚丙烯酸、丙烯酸丁酯中的一种或一 种以上物质的混合物。所述分散助剂为拉开粉、茶皂素、木质素磺酸钙、亚甲基二萘磺酸钠中的一种或一 种以上物质的混合物。本专利技术所述地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配方量的腐植酸类和改性剂加入盛有水的反应釜中,在80 100°C下反应 1 2小时,水的用量为1.5 3倍腐植酸类的量(重量比);b、将配方量的交联助剂投入反应釜,在100°C下继续反应1小时后,出料、干燥;C、将干燥后的物料与配方量的成膜剂和分散助剂混合均勻,并粉碎到200 300 目;d、将配方量的表面活性剂和肥料加入步骤c所得粉碎后物料中,混合均勻即得成品。本专利技术可降解地膜在使用时,首先将其以5倍量(重量比)的水溶解、稀释,然后 直接用喷雾器喷施于土壤表面即可形成膜结构。本专利技术的粉状可降解地膜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一 )不仅使用方便,稀释喷洒后即可在土壤表面形成膜结构,起到地膜覆盖的 作用,而且具有一般光和生物的降解作用,在使用完后可以自行降解,在避免白色污染的同时,还能为土壤提供适量的有机肥;( 二)粉状产品更利于包装、储存及运输,成本更低;(三)增加改性剂,改性剂与腐植酸类产生化学反应,生成腐植酸钠或腐植酸钾, 从而更容易被作物吸收,而且成膜性更好;(四)更易于溶解,使用更方便。具体实施方式以具体实施例和实验例对本专利技术的粉状可降解地膜作以下详细地说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配方腐植酸类风化煤30Kg成膜剂聚乙烯醇5Kg表面活性剂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2Kg改性剂氢氧化钾3Kg肥料尿素3Kg交联助剂聚丙烯酰胺IKg分散助剂茶皂素2Kg。制备步骤a、将配方量的盾■植酸类和改性剂加入盛有60Kg水的反应釜,在90°C下反应1. 5小H、J ;b、将配方量的交联助剂投入反应釜,在100°C下继续反应1小时后,出料、干燥;C、将干燥后的物料与配方量的成膜剂和分散助剂混合均勻,并利用雷蒙磨粉碎到200 300 目;d、将配方量的表面活性剂和肥料加入步骤C所得粉碎后物料中,混合均勻即得黑色成品O实施例二 配方腐植酸类褐煤45Kg成膜剂羟乙基纤维素3Kg表面活性剂脂肪酰二乙醇胺4Kg改性剂氢氧化钠IOKg肥料磷酸铵7Kg交联助剂聚丙烯酸甲酯3Kg分散助剂亚甲基二萘磺酸钠6Kg。制备步骤与实施例一中的制备步骤相同,步骤a中用水量为lOOKg。实施例三配方腐植酸类腐植酸60Kg6成膜剂钾水玻璃2Kg 淀粉6Kg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16Kg改性剂氢氧化钠25Kg肥料磷酸铵6Kg 硫酸铵6Kg交联助剂聚丙烯酸8Kg分散助剂木质素磺酸钙13Kg。制备步骤与实施例一中的制备步骤相同,步骤a中用水量为120Kg。 实施例四 配方 腐植酸类 成膜剂 表面活性剂改性剂 交联助剂 分散助剂腐植酸25Kg 风化煤25Kg 氧化淀粉20Kg 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4Kg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铵6Kg 氢氧化钠20Kg 丙烯酸丁酯5Kg 拉开粉IOKgo制备步骤与实施例一中的制备步骤相同,步骤a中用水量为120Kg。权利要求1.粉状可降解地膜,其特征在于它是由腐植酸类、成膜剂、表面活性剂、改性剂、肥 料、交联助剂及分散助剂制备得到的黑色或棕褐色粉末,该粉末用水溶解、喷洒后,能够在 土壤表面形成膜状结构,上述原料的重量份配比为 腐植酸类20 80份 成膜剂0. 2 25份 表面活性剂0. 1 20份 改性剂0. 1 30份 肥料0 15份 交联助剂0. 01 10份 分散助剂0. 1 15份,所述腐植酸类为风化煤、褐煤、腐植酸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物质的混合物; 所述改性剂为氢氧化钠和/或氢氧化钾; 上述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粉状可降解地膜,其特征在于:它是由腐植酸类、成膜剂、表面活性剂、改性剂、肥料、交联助剂及分散助剂制备得到的黑色或棕褐色粉末,该粉末用水溶解、喷洒后,能够在土壤表面形成膜状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秋喜郭生钰
申请(专利权)人:田秋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