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磁力棒积木的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088388 阅读:1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9 16: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磁力棒积木的连接固定装置,包括连接体本体、连接体本体内部设置有空腔或者通孔、连接体本体表面或顶点或边缘设置有至少一个通孔或半通孔,该通孔或半通孔与连接体本体内部的空腔或通孔互相联通,所述连接体本体内部空腔或通孔可以容纳磁力,所述连接体本体表面或顶点或边缘的通孔或半通孔可以容纳磁力棒本体。

Connecting device for magnetic rod building blocks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connection fixing device of a magnetic rod block, comprising a connector body and the connecting body is arranged inside the body cavity or through holes, connecting the body surface or vertex or edge is provided with at least one hole or semi through hole, the through hole or semi through hole and cavity or through hole of the connecting body the body communicated with each other, the connecting body cavity or through holes can accommodate the magnetic force, the through holes connected with body surface or vertex or edge or semi through hole can accommodate magnetic rod bod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磁力棒积木的连接装置
本技术涉及儿童玩具
,尤其是涉及能够提高普通磁力棒积木稳定性和可玩性的配套装置。
技术介绍
磁力棒积木作为经典拼接玩具的一种,非常适合各个年龄段的儿童及青少年。磁力棒在拼搭过程中可以有效的锻炼儿童的空间思维能力,创造力及想象力,并提高其自身的注意力,记忆力甚至交际能力等,所以磁力棒积木深受儿童及青少喜爱。目前市面上及现有技术中使用的磁力棒积木,绝大部分都采用磁力棒本体和钢球组合而成,它利用磁体于钢球互相吸引的特点,通过点与线的结合方式任意拼搭出各种形状的造型,由于磁力棒本体和钢球之间是柔性连接,它们之间的连接不受角度限制,所以具有造型灵活多变,拆装方便的特点。但是由于现有技术的磁力棒积木,由于磁力棒本体和钢球构成的造型其结构不稳定,拼搭出来的造型十分容易垮塌,使其无法完成复杂造型的搭建,限制了现有磁力棒积木的发展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磁力棒积木一个稳定的固定装置,以解决现有磁力棒积木技术中存在的不稳定、难以搭建复杂造型问题。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磁力棒积木的连接固定装置,包括连接体本体、连接体本体内部设置有空腔或者通孔、连接体本体表面或顶点或边缘设置有至少一个通孔或半通孔,该通孔或半通孔与连接体本体内部的空腔或通孔互相联通。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体本体内部空腔或通孔可以容纳磁力棒积木的钢球。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体本体表面或顶点或边缘的通孔或半通孔可以容纳磁力棒本体。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磁力棒积木的连接固定装置,可提高磁力棒积木在搭建过程中的稳定性和造型的多样性;能进一步提升磁力棒积木的发展空间。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磁力棒积木的连接固定装置本体为正三角形造型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磁力棒积木的连接固定装置本体为正方形造型的立体图。图3是本技术磁力棒积木的连接固定装置本体为三棱锥造型的立体图。图4是本技术磁力棒积木的连接固定装置本体为正三棱锥造型的立体图。图5是本技术磁力棒积木的连接固定装置本体为八面体造型的立体图。图6是本技术磁力棒积木的连接固定装置本体为六面体造型的立体结构图。图7是本技术磁力棒积木的连接固定装置本体为六面体造型的剖视图。图8是本技术磁力棒积木的连接固定装置本体为另一正方形造型的立体图。图9为本技术多个连接固定装置本体拼接而成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磁力棒积木的连接固定装置本体;11-另一正方形连接固定装置本体;12-正方形连接固定装置本体;13-八面体连接固定装置本体;14-六面体连接固定装置本体;15-正三棱锥连接固定装置本体;16-正三角形连接固定装置本体;7-钢球;8-磁力棒本体;2-连接体本体内部空腔或通孔;3-通孔或半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磁力棒积木连接固定装置本体正方形造型的立体图,该本体的中间设置有一通孔,正方形的三个顶点分别设置有一个与中间通孔联通的通孔,三个通孔之间的夹角分别为120度,钢球可以放置在本体中间通孔内部,磁力棒本体可以穿过顶点设置的通孔于中间的钢球相连接,从而实现磁力棒积木稳定造型的搭建。实施例2: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磁力棒积木连接固定装置本体为正方形造型的立体图,正方形的四个顶点分别设置有一个与中间通孔联通的通孔,,其余结构和实施例1相同,故不重复阐述。实施例3: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3提供的磁力棒积木连接固定装置本体为三棱锥造型的立体图,三棱锥的四个顶点分别设置有一个与中间通孔联通的通孔,其余结构和实施例1相同,故不重复阐述。实施例4: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4提供的磁力棒积木连接固定装置本体为正三棱锥造型的立体图,正三棱锥的顶部顶点设置有一个与中间通孔联通的通孔,底部顶点设置有四个半通孔与中间通孔联通,其余结构和实施例1相同,故不重复阐述。实施例5: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5提供的磁力棒积木连接固定装置本体为八面体造型的立体图,八面体的六个顶点分别设置有一个与中间通孔联通的通孔,其余结构和实施例1相同,故不重复阐述。实施例6:图6和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6提供的磁力棒积木连接固定装置本体为六面体造型的立体图,六面体的六个平面分别设置有一个与中间通孔联通的通孔,其余结构和实施例1相同,故不重复阐述。实施例7: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7提供的磁力棒积木连接固定装置本体为另一正方形造型的立体图,正方形的四条边上分别设置有一个与中间通孔联通的通孔,其余结构和实施例1相同,故不重复阐述。参见图9:由三个三角形的连接固定装置本体16、一个正方形连接固定装置本体12、另一正方形连接固定装置本体11、一个八面体连接固定装置本体13、一个三棱锥连接固定装置本体15、一个六面体连接固定装置本体14、7个钢球7和7个磁力棒本体拼接而成,在拼接过程中使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空间想象力,拼接出不同的形状。不同形状的连接固定装置本体结合磁力棒本体和钢球可以通过想象拼打出成千上万种不同造型,因此在这里不能详述。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磁力棒积木的连接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磁力棒积木的连接固定装置,包括连接体本体,其特征在于连接体本体内部设置有空腔或者通孔、连接体本体表面或顶点或边缘设置有至少一个通孔或半通孔,该通孔或半通孔与连接体本体内部的空腔或通孔互相联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磁力棒积木的连接固定装置,包括连接体本体,其特征在于连接体本体内部设置有空腔或者通孔、连接体本体表面或顶点或边缘设置有至少一个通孔或半通孔,该通孔或半通孔与连接体本体内部的空腔或通孔互相联通。2.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惠学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佳教玩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