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局部烧伤换药隔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08832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9 16: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多功能局部烧伤换药隔离装置,包括底座、步进电机、转轴、齿轮、齿条板、滑槽、触发板、第一行程开关、第二行程开关、电动推杆、放置盒、第一避让槽、排出管、盖盒、第二避让槽、温控器、温度传感器、保护罩、半导体制冷器、连接管、调节阀,首先能够对患者烧伤肢体进行支撑与隔离保护,方便患者的换药,其次通过温度控制机构,能够对患者烧伤肢体进行恒温保护,避免环境温度高引起创口发炎情况的发生,最后还能通过简单的操作来提高患者烧伤肢体区域的氧含量,即通过氧含量的增加,来促进患者肢体烧伤创口的恢复作用,最终通过上述,从而在极大提高了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同时,也方便医护人员的临床操作,利于医疗行业的推广应用。

Multifunctional local burn dressing change isolation dev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ultifunctional local dressing burn isolation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base, a stepping motor, a rotating shaft, gear, rack plate, chute, trigger plate, the first stroke switch, second stroke switch, electric putter, box, the first relief groove and the discharge pipe, the lid of the box, second avoidance trough, temperature controller, temperature sensor and a protective cover, a semiconductor refrigerator, a connecting pipe, valve, first of all to support and isolation protection of burn patients with limb, convenient dressing, followed by temperature control mechanism, capable of constant temperature protection on the patients with burn limb, avoid wound inflammation caused by high temperature environment, but also to increase the oxygen content in the last burn limb area by simple operation, increasing the oxygen content, to promote the recovery of patients with limb burn wound, finally Through the above, the utility model greatly improves the postoperative rehabilitation effect of the patient, and also facilitates the clinical operation of the medical staff, which is beneficial to the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he medical profess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局部烧伤换药隔离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多功能局部烧伤换药隔离装置。
技术介绍
烧伤包括热液(水、汤、油等)、蒸气、高温气体、火焰、炽热金属液体或固体(如钢水、钢锭)等所引起的组织损害,主要指皮肤和/或黏膜,严重者也可伤及皮下或/和黏膜下组织,如肌肉、骨、关节甚至内脏。而一般烧伤的伤口处理后需要进行包扎,防止感染,而在至愈合的期间都需要进行数次的换药包扎。同时,在对四肢烧伤患者的换药过程中通常需要用到换药架,来辅助托起患肢,方便进行医疗护理。根据上述,目前现有的换药装置普遍结构简单、功能单一,只具备基本的肢体抬高支撑的作用,不仅无法根据需要对烧伤肢体进行隔离保护,此外,当周围环境温度较高时,也无法通过降温机构对患者烧伤肢体区域进行恒温控制,因而易导致烧伤创口发炎情况的发生,给患者康复护理带来隐患,与此同时,众所周知,氧含量的增加可以促进伤口的愈合,而目前传统的换药装置,无法实现对患者烧伤肢体区域的氧含量提升,继而降低了患者烧伤创口的康复速度,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多功能局部烧伤换药隔离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多功能局部烧伤换药隔离装置,来解决目前临床使用的换药装置,因结构简单,存在诸多缺点,从而影响烧伤患者肢体的换药使用以及康复效果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多功能局部烧伤换药隔离装置,包括底座、步进电机、转轴、齿轮、齿条板、滑槽、触发板、第一行程开关、第二行程开关、电动推杆、放置盒、第一避让槽、排出管、盖盒、第二避让槽、温控器、温度传感器、保护罩、半导体制冷器、连接管、调节阀,所述的步进电机位于底座前端上侧,所述的步进电机与底座螺纹相连,所述的转轴位于步进电机后端,所述的转轴与步进电机紧配相连,且所述的转轴与底座转动相连,所述的齿轮贯穿于转轴中端,所述的齿轮与转轴紧配相连,所述的齿条板位于底座内部左侧上端,所述的齿条板与底座滑动相连,且所述的齿条板与齿轮轮齿啮合相连,所述的滑槽位于底座内部左侧,所述的滑槽为矩形凹槽,所述的触发板位于齿条板左侧下端,所述的触发板与齿条板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一行程开关位于滑槽顶端,所述的第一行程开关与底座螺纹相连,且所述的第一行程开关与步进电机导线相连,所述的第二行程开关位于滑槽底端,所述的第二行程开关与底座螺纹相连,且所述的第二行程开关与步进电机导线相连,所述的电动推杆位于齿条板顶部,所述的电动推杆与齿条板螺纹相连,所述的放置盒位于电动推杆前端下侧,所述的放置盒与电动推杆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一避让槽位于放置盒内部上端左右两侧,所述的第一避让槽为弧形凹槽,所述的排出管贯穿放置盒内部右侧下端,所述的排出管与放置盒胶水相连,所述的盖盒位于电动推杆前端上侧,所述的盖盒与电动推杆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二避让槽位于盖盒内部下端左右两侧,所述的第二避让槽为弧形凹槽,所述的温控器位于盖盒顶部中端,所述的温控器与盖盒螺纹相连,所述的温度传感器位于盖盒内壁左侧顶端,所述的温度传感器与盖盒螺纹相连,且所述的温度传感器与温控器导线相连,所述的保护罩位于盖盒顶部右侧,所述的保护罩与盖盒螺纹相连,所述的半导体制冷器位于保护罩内部,所述的半导体制冷器与保护罩螺纹相连,且所述的半导体制冷器与温控器导线相连,所述的连接管贯穿盖盒内部右侧顶端,所述的连接管与盖盒胶水相连,所述的调节阀位于连接管中端,所述的调节阀与连接管螺纹相连。进一步,所述的底座底部四角处还设有万向定位滑轮,所述的万向定位滑轮与底座螺纹相连。进一步,所述的底座外壁左侧上端还设有第一开关,所述的第一开关与底座螺纹相连。进一步,所述的底座外壁左侧上端还设有第二开关,所述的第二开关与底座螺纹相连。进一步,所述的排出管中端还设有阀门,所述的阀门与排出管螺纹相连。进一步,所述的保护罩前端上侧还设有第三开关,所述的第三开关与保护罩螺纹相连。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多功能局部烧伤换药隔离装置,换药前,医护人员将步进电机、电动推杆、第一行程开关、第二行程开关、温控器、温度传感器以及半导体制冷器与外部电源导线相连,换药时,首先根据患者肢体抬起的高度,对放置盒的高度进行调节,具体操作如下;当需要升高放置盒时,医护人员按压第一开关,使步进电机以及第一行程开关同时开启,即步进电机驱动转轴带动齿轮同步顺时针转动,在齿轮顺时针转动的作用下,使齿条板带动电动推杆联动放置盒顺着底座作由下向上运动,当放置盒升高的位置到达医护人员需要时,医护人员可松开第一开关,使步进电机以及第一行程开关同时停止工作,即步进电机自锁固定,从而实现了放置盒高度的确定,此外,当齿条板带动触发板持续向上移动触碰到第一行程开关时,第一行程开关被触发,即通过第一行程开关触发的作用,使步进电机停止工作并自锁固定,即达到对齿条板向上移动位置的限位,同理,当需要降低放置盒时,医护人员按压第二开关,使步进电机以及第二行程开关同时开启,即步进电机驱动转轴带动齿轮同步逆时针转动,在齿轮逆时针转动的作用下,使齿条板带动电动推杆联动放置盒顺着底座作由上向下运动,当放置盒下降的位置到达医护人员需要时,医护人员可松开第二开关,使步进电机以及第二行程开关同时停止工作,即步进电机自锁固定,从而实现了放置盒高度的确定,此外,当齿条板带动触发板持续向下移动触碰到第二行程开关时,第二行程开关被触发,即通过第二行程开关触发的作用,使步进电机停止工作并自锁固定,即达到对齿条板向下移动位置的限位,最终通过上述操作,从而能够实现对放置盒高度的调节,当放置盒高度调节完毕后,医护人员将患者肢体放入放置盒内的第一避让槽上,此时通过第一避让槽的作用,能够对患者肢体进行限位放置,接着,医护人员拆除患者肢体上包裹的纱布,使患者烧伤创口暴露,然后医护人员可根据需要,对其进行清洗换药即可,此时因放置盒的作用,能够对滴落的药液以及污染液体进行收集,有效的避免污染液体四溅情况的发生,提高了对周围环境的保护,当患者换药完毕后,医护人员可打开阀门,使排出管处于畅通状态,即实现放置盒内部污染液体的排出,接着医护人员再对放置盒进行清洗消毒即可,此外,当周围环境温度高或处于高海拔缺氧地区时,医护人员可将患者烧伤肢体放入放置盒内,接着操作电动推杆,使电动推杆带动盖盒作由上向下运动,当盖盒向下贴近放置盒时,医护人员关闭电动推杆,使盖盒高度保持固定,此时通过上述操作,从而实现盖盒对患者肢体上方的遮挡,即通过盖盒以及放置盒相互配合的作用,能够有效对患者烧伤肢体进行隔离,降低了外界环境对其的影响,接着医护人员再根据需要,若需要降低患者烧伤肢体周围温度时,可打开第三开关,使半导体制冷器、温度传感器以及温控器同时开启,即半导体制冷器下端吸热端对盖盒内部进行吸热,同步半导体制冷器上端散热端进行放热,此时通过半导体制冷器工作的作用,从而实现患者烧伤肢体周围温度的下降,同时,温度传感器对盖盒内部温度进行检测,医护人员可通过观察温控器,即知晓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值,当医护人员需要对半导体制冷器制冷温度进行调节时,可调节温控器,即达到对半导体制冷器制冷温度的调节,此外,若处于高海拔缺氧地区时,医护人员可将外部供氧管道与连接管相连,接着打开调节阀,使连接管处于畅通状态,此时外部氧气通过连接管向盖盒内部流入,即通过氧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多功能局部烧伤换药隔离装置

【技术保护点】
多功能局部烧伤换药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步进电机、转轴、齿轮、齿条板、滑槽、触发板、第一行程开关、第二行程开关、电动推杆、放置盒、第一避让槽、排出管、盖盒、第二避让槽、温控器、温度传感器、保护罩、半导体制冷器、连接管、调节阀,所述的步进电机位于底座前端上侧,所述的步进电机与底座螺纹相连,所述的转轴位于步进电机后端,所述的转轴与步进电机紧配相连,且所述的转轴与底座转动相连,所述的齿轮贯穿于转轴中端,所述的齿轮与转轴紧配相连,所述的齿条板位于底座内部左侧上端,所述的齿条板与底座滑动相连,且所述的齿条板与齿轮轮齿啮合相连,所述的滑槽位于底座内部左侧,所述的滑槽为矩形凹槽,所述的触发板位于齿条板左侧下端,所述的触发板与齿条板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一行程开关位于滑槽顶端,所述的第一行程开关与底座螺纹相连,且所述的第一行程开关与步进电机导线相连,所述的第二行程开关位于滑槽底端,所述的第二行程开关与底座螺纹相连,且所述的第二行程开关与步进电机导线相连,所述的电动推杆位于齿条板顶部,所述的电动推杆与齿条板螺纹相连,所述的放置盒位于电动推杆前端下侧,所述的放置盒与电动推杆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一避让槽位于放置盒内部上端左右两侧,所述的第一避让槽为弧形凹槽,所述的排出管贯穿放置盒内部右侧下端,所述的排出管与放置盒胶水相连,所述的盖盒位于电动推杆前端上侧,所述的盖盒与电动推杆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二避让槽位于盖盒内部下端左右两侧,所述的第二避让槽为弧形凹槽,所述的温控器位于盖盒顶部中端,所述的温控器与盖盒螺纹相连,所述的温度传感器位于盖盒内壁左侧顶端,所述的温度传感器与盖盒螺纹相连,且所述的温度传感器与温控器导线相连,所述的保护罩位于盖盒顶部右侧,所述的保护罩与盖盒螺纹相连,所述的半导体制冷器位于保护罩内部,所述的半导体制冷器与保护罩螺纹相连,且所述的半导体制冷器与温控器导线相连,所述的连接管贯穿盖盒内部右侧顶端,所述的连接管与盖盒胶水相连,所述的调节阀位于连接管中端,所述的调节阀与连接管螺纹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多功能局部烧伤换药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步进电机、转轴、齿轮、齿条板、滑槽、触发板、第一行程开关、第二行程开关、电动推杆、放置盒、第一避让槽、排出管、盖盒、第二避让槽、温控器、温度传感器、保护罩、半导体制冷器、连接管、调节阀,所述的步进电机位于底座前端上侧,所述的步进电机与底座螺纹相连,所述的转轴位于步进电机后端,所述的转轴与步进电机紧配相连,且所述的转轴与底座转动相连,所述的齿轮贯穿于转轴中端,所述的齿轮与转轴紧配相连,所述的齿条板位于底座内部左侧上端,所述的齿条板与底座滑动相连,且所述的齿条板与齿轮轮齿啮合相连,所述的滑槽位于底座内部左侧,所述的滑槽为矩形凹槽,所述的触发板位于齿条板左侧下端,所述的触发板与齿条板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一行程开关位于滑槽顶端,所述的第一行程开关与底座螺纹相连,且所述的第一行程开关与步进电机导线相连,所述的第二行程开关位于滑槽底端,所述的第二行程开关与底座螺纹相连,且所述的第二行程开关与步进电机导线相连,所述的电动推杆位于齿条板顶部,所述的电动推杆与齿条板螺纹相连,所述的放置盒位于电动推杆前端下侧,所述的放置盒与电动推杆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一避让槽位于放置盒内部上端左右两侧,所述的第一避让槽为弧形凹槽,所述的排出管贯穿放置盒内部右侧下端,所述的排出管与放置盒胶水相连,所述的盖盒位于电动推杆前端上侧,所述的盖盒与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洋胡大海白晓智张万福李小强王克甲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